- 年份
- 2024(5302)
- 2023(7558)
- 2022(6830)
- 2021(6238)
- 2020(5616)
- 2019(13114)
- 2018(13235)
- 2017(25550)
- 2016(14502)
- 2015(16582)
- 2014(17281)
- 2013(17076)
- 2012(16226)
- 2011(14785)
- 2010(15159)
- 2009(14162)
- 2008(14189)
- 2007(13132)
- 2006(11304)
- 2005(10099)
- 学科
- 济(60471)
- 经济(60399)
- 管理(39384)
- 业(36754)
- 方法(29515)
- 企(29244)
- 企业(29244)
- 数学(26001)
- 数学方法(25769)
- 农(17247)
- 财(15572)
- 学(15299)
- 中国(15283)
- 制(12864)
- 地方(12291)
- 业经(11161)
- 农业(10933)
- 贸(10884)
- 贸易(10882)
- 易(10484)
- 理论(10100)
- 体(9640)
- 和(9613)
- 银(9570)
- 银行(9524)
- 融(9253)
- 金融(9245)
- 行(9075)
- 务(9034)
- 财务(9003)
- 机构
- 大学(216254)
- 学院(214960)
- 济(83667)
- 经济(81607)
- 管理(78099)
- 研究(76741)
- 理学(66808)
- 理学院(65959)
- 管理学(64557)
- 管理学院(64185)
- 中国(57232)
- 科学(50634)
- 京(47306)
- 农(47008)
- 所(41831)
- 财(39271)
- 研究所(38213)
- 农业(37676)
- 业大(37556)
- 中心(35114)
- 江(34127)
- 财经(30873)
- 北京(29764)
- 范(28923)
- 师范(28561)
- 经(27821)
- 院(26932)
- 州(26785)
- 省(25548)
- 经济学(25278)
- 基金
- 项目(140968)
- 科学(108129)
- 基金(99751)
- 研究(99006)
- 家(89270)
- 国家(88546)
- 科学基金(72845)
- 社会(59723)
- 社会科(56345)
- 省(56323)
- 社会科学(56322)
- 基金项目(53037)
- 自然(48530)
- 划(48217)
- 自然科(47380)
- 自然科学(47360)
- 自然科学基金(46481)
- 教育(46325)
- 资助(41500)
- 编号(41058)
- 成果(34241)
- 重点(32482)
- 部(31187)
- 发(30320)
- 课题(29084)
- 创(28570)
- 计划(27933)
- 科研(27439)
- 创新(26766)
- 大学(25595)
共检索到321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运平 陈卫国 李明顺 李新海 刘雪 田清震 白丽 张世煌
目的分析27个CIMMYT玉米群体和中国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改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SR标记技术和DNA混合取样方法,选取均匀覆盖玉米染色体组的71对SSR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分析。结果71对引物在27个群体中共扩增出38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9个,平均为5.48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6,变化范围0.27~0.92。来自CIMMYT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总数比国内适应群体的略高,但其多态性位点比例基本相同。根据27个群体的108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做出树型图,把27个群体大体分成了国内和国外两大群6个亚群。结论热带、亚热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汝平 李淑君 杨华 祁志云 董昕 付忠军
以热带玉米自交系B31-3与温带自交系黄早四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筛选出153个多态性SSR标记,以此为基础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这些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发现48个表现为偏分离(P<0.05),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30个标记位点偏向母本B31-3,占62.50%,18个标记位点偏向父本黄早四,占37.50%。这些偏分离标记在图谱上的分布有2种:成簇分布和孤立位点的偏分离。在10条不同染色体上共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这些偏分离热点区域的形成可能与配子体选择有关。
关键词:
玉米 偏分离 分子标记 重组自交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铁固 库丽霞 陈彦惠 吴连成 侯本军
以6个玉米群体为材料,利用SSR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玉米群体中检测到了丰富的遗传变异,平均每SSR位点的变异等位基因数达到7.79。依据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将供试材料分为4大类:第Ⅰ类为黄综群、金皇后综合种,第II类pob21,第III类为豫综5号、BSSS,第IV类为辽旅综。
关键词:
玉米群体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峰成 冯勇 赵瑞霞 苏二虎 张来厚 刘志雄 石海波
为明确玉米群体的遗传变异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采用12株叶片混合、每个群体5个混合样本提取DNA的最优取样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及6个对照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筛选出86对SSR适宜引物,共扩增出391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数为2~11条,平均5.67条,以GD值0.67为基准,划分为6个类群。蒙A群、蒙B群、中综5号、黄早4为第一类,蒙C群、蒙群1、掖478为第二类,蒙群2、蒙群4、C群1、C群2、Mo17为第三类,蒙群3、C群3、中综7号、B73为第四类,丹340和齐319各单独为一类,该结果与产量SCA效应分析划分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玉米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芦江 陈文生 兰海 潘光堂 杨克诚
以玉米群体P4C0及其经过5轮控制双亲混合选择的改良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经2~3轮选择后,从总体上看,群体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群体内单株间遗传距离、基因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指数等遗传多样性参数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进行5轮改良后,虽然每轮减小幅度较小,但累计减少较多。群体基因型数总体上是减小的趋势,但不同地点改良群体基因型数表现减少与增加交替出现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在改良低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得到了较好的保持,而多代改良则可能会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的下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穿梭式群体改良,对加快改良进程,保持群体遗传多样性和提高选择效率都有一定的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黄安霞 覃永嫒 郑加兴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2对引物标记60个玉米自交系共扩增出144个清晰的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可产生2~7个清晰可辨的条带,平均为3.43个,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518~0.978。60个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温带种质×热带种质"是研究中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
关键词:
SSR 玉米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利锋 李会勇 唐保军 程泽强 王振华 铁双贵
【目的】分析河南省玉米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改良利用提供合理方案。【方法】利用表型和SSR标记基因型,对88份有代表性的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这些地方品种农艺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表型聚类将其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聚在一个类群内,但仍有部分品种独立成群。SSR分析表明,每对引物可以稳定检测到2~10个等位基因,40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4.95个等位基因,遗传相似系数为0.63~0.89。SSR标记聚类分析同样将此材料划分为7个类群,大部分品种仍主要集中在一个主群内。Mental测验结果表明,表型同基因型距离矩阵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旭 朱振东 李洪杰 段灿星 王晓鸣
【目的】开发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SSR标记,为轮枝镰孢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Fastpcr在轮枝镰孢基因组中查找符合条件的SSR位点,采用Primer5.0软件设计引物,利用NTSYS及Popgene分析来自玉米的轮枝镰孢单孢分离物群体的PCR扩增结果。【结果】共设计有效扩增SSR引物158对,经筛选,109对(69.0%)可扩增出2条及以上的条带,其中55对引物(34.8%)多态性较好,可扩增出3条及以上的条带。从11条已组装的轮枝镰孢染色体上各选出2对多态性引物,计22对引物,对66株轮枝镰孢玉米分离物进行扩增,共获得125个等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凤格 田红丽 赵久然 王璐 易红梅 宋伟 高玉倩 杨国航
【目的】从育成年份、种植区域角度分析中国328个玉米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水平上分析各适宜种植区域品种的遗传分化特点,为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审定管理以及育种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均匀分布于玉米基因组的40对核心SSR引物,采用10重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对328个代表性育成品种进行基因分型;通过Power-Marker ver.3.25软件评估40对SSR引物多态性,对参试品种按年份、区试组分析遗传多样性情况;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软件MVSP ver.3.13对328个品种按区试组进行主坐标分析。【结果】基于328个玉米品种数据,检测到40对SSR引物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3—16个,...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区域试验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母贵琴 潘旭浩 杨克诚
利用SSR标记对人工合成群体、地方种质群体和热带、亚热带群体等3种不同类型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26对SSR引物在供试群体内共扩增出184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多态位点比例、基因型数以及遗传距离等分析表明,三类群体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且热带、亚热带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大于地方种质群体和人工合成群体。这一结果说明热带、亚热带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较大,而人工合成群体与地方种质群体内的遗传变异则相对较小且基本相当。
关键词:
玉米 群体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志斋 吴迅 刘海利 李永祥 李清超 王凤格 石云素 宋燕春 宋伟彬 赵久然 赖锦盛 黎裕 王天宇
【目的】选择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的解析是进行等位基因发掘、复杂性状关联分析、研究,及作物育种实践的重要基础。【方法】利用覆盖玉米全基因组的40个核心SSR标记,采用基于测序的基因型鉴定技术对820份代表中国玉米育种资源种质基础的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通过PowerMarker V3.25与Structure V2.3.3等软件揭示其基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结果】在820份自交系中,40个SSR标记所检测到的等位变异为10—72个,平均36.87个/位点;基因多样性为0.46—0.9458,平均0.8430;PIC为0.43—0.94,平均0.83。聚类分析表明,K=5时,△...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玮 张桂蓉 王卫民 魏开建 周玲玲
采用SRAP(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分子标记,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湖、梁子湖、鄱阳湖的3个团头鲂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88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3对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每对引物组合检测到的位点数为8~21个,在3个团头鲂群体中共检测到172个位点。鄱阳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8.14%)、Nei's基因多样性(0.1849)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799)最高,梁子湖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51.16%)、Nei's基因多样性(0.1524)和Shannon's信息指数(0.2347)次之,淤泥湖群体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新海 傅骏骅 张世煌 袁力行 李明顺
利用 SSR标记研究了 2 1个玉米 ( Zea mays L.)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从 69对 SSR引物中筛选出 43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43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 1 2 7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 2~ 7个 ,平均为 2 .95个 ;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 0 .51 1。 2 1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 0 .480~ 0 .768,平均为0 .62 7。 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自交系可分为两个类群。黄早四自成一群 ;其余 2 0个自交系又分为 5个亚群。生产上利用的高产杂交组合的亲本均属于不同的类群 (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东 高增贵 姚远 刘限 苏家 李婉莹
为明确辽宁省和安徽省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样性及其近缘关系。利用UP-PCR、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采集于辽宁省和安徽省30株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供试引物中筛选获得具有多态性好且稳定的UP-PCR引物4个、ISSR引物12个,分别扩增出27条谱带和76条谱带,多态性条带比率分别为77.78%和89.4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UP-PCR阈值在0.662处菌株被分为7个类群,ISSR阈值在0.681处菌株被分为8个类群,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从稳定性、可操作性和多态性水平来看,ISSR技术更适合于分析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的遗传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兵伟 覃嘉明 覃永嫒 黄安霞 秦洪波 时成俏
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46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杂种优势群划分。结果表明:46个糯玉米自交系可分为9个类群,分析结果与这些自交系综合性状的差异性表现基本一致。参照部分糯玉米自交系进行的配合力测试结果来看,高产组合的双亲基本都在不同的类群,而类内杂交较难产生优良的杂交组合,这也从实践角度说明SRAP标记技术对糯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是合理可信的。
关键词:
SRAP 糯玉米自交系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