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0)
- 2023(7216)
- 2022(6337)
- 2021(5849)
- 2020(5206)
- 2019(12145)
- 2018(12018)
- 2017(23644)
- 2016(13240)
- 2015(14961)
- 2014(15263)
- 2013(15516)
- 2012(14738)
- 2011(13441)
- 2010(13678)
- 2009(12755)
- 2008(13003)
- 2007(11927)
- 2006(10117)
- 2005(9121)
- 学科
- 济(56018)
- 经济(55965)
- 管理(37095)
- 业(35561)
- 方法(28852)
- 企(28026)
- 企业(28026)
- 数学(25774)
- 数学方法(25528)
- 农(15109)
- 财(14452)
- 学(14195)
- 中国(13186)
- 地方(10617)
- 制(10217)
- 贸(10175)
- 贸易(10174)
- 业经(10130)
- 农业(10025)
- 易(9884)
- 和(9783)
- 务(9363)
- 财务(9340)
- 财务管理(9315)
- 企业财务(8868)
- 银(8395)
- 银行(8365)
- 环境(8348)
- 理论(8154)
- 融(8047)
- 机构
- 大学(201435)
- 学院(199334)
- 济(79244)
- 经济(77415)
- 管理(74257)
- 研究(69896)
- 理学(64117)
- 理学院(63321)
- 管理学(62093)
- 管理学院(61720)
- 中国(52005)
- 科学(46871)
- 京(43500)
- 农(42013)
- 所(38094)
- 财(36141)
- 研究所(35055)
- 业大(34430)
- 农业(33812)
- 中心(32302)
- 江(30427)
- 财经(29285)
- 北京(27098)
- 经(26543)
- 范(26344)
- 师范(26031)
- 经济学(24601)
- 院(24459)
- 州(24248)
- 经济学院(22469)
- 基金
- 项目(134361)
- 科学(103998)
- 基金(97254)
- 研究(92543)
- 家(87282)
- 国家(86622)
- 科学基金(71978)
- 社会(57195)
- 社会科(54198)
- 社会科学(54175)
- 省(52453)
- 基金项目(51757)
- 自然(48767)
- 自然科(47478)
- 自然科学(47456)
- 自然科学基金(46615)
- 划(45113)
- 教育(42573)
- 资助(40561)
- 编号(37326)
- 重点(30910)
- 成果(30416)
- 部(30212)
- 发(28857)
- 创(27038)
- 计划(26624)
- 科研(26495)
- 课题(25433)
- 创新(25414)
- 教育部(24828)
共检索到286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徐宁 梁辉 赵丹
【目的】分析小豆起源国中国丰富的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提高这些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选用51对SSR引物对国内外145份小豆种质进行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中国小豆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结果】共检测出222个等位变异,每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13不等,平均为4.35个,其中分布频率低于5%的等位变异数占3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14~0.838,平均为0.472。不同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7~0.951,平均为0.482。比较分析发现,湖北、陕西等省小豆资源的遗传变异最丰富,且遗传背景与中国主产区小豆存在较大差异。基于NTSYS...
关键词:
小豆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波 叶剑 金文林 曾潮武 吴宝美 濮绍京 潘金豹 万平
【目的】研究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阐明小豆的起源进化与传播,提高小豆种质的利用效率。【方法】从69对小豆和黑吉豆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好的SSR标记,并结合植株形态性状特征鉴定,对558份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不丹、缅甸的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6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变异数为7.82个,变幅6—10个。野生、半野生、栽培型小豆都有其特征带,栽培小豆的特征带绝大多数来源于中国;野生小豆的特征带仅出现在中国西南、不丹和日本南部地区的种质中。遗传离散度是野生型>半野生型>栽培型,半野生型小豆更接近野生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文林 郭蓓 文自翔 李囡 濮绍京 赵波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6份不同来源地的野生小豆种质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40个DNA片段,其中197条谱带表现出多态性。对基于数字化处理后的多态性谱带进行聚类,16个野生小豆种质可划分为4个类群:日本类群、中国类群、不丹类群和尼泊尔类群,材料的归组与其来源地有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RAPD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占兵 粟建光 陈基权 戴志刚 王凤敏 龚友才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来自中国11个省(市)的48份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青麻资源利用和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检测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在48份青麻种质资源中,9条ISSR引物扩增出82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8.89%,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1~3.0kb。基于UPGMA聚类,将青麻分为3大类。【结论】中国青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实验结果支持青麻起源于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岩 程须珍 王丽侠 王素华 白鹏 吴传书
【目的】分析中国栽培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和遗传分化,为资源的有效利用、新基因的挖掘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利用40对SSR引物对18个不同地理来源(共272份种质)的绿豆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25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3.1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8个,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H)为0.423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3497,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4241,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6754,比较发现,河北、山东和安徽是绿豆资源遗传变异较为丰富的地区;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1001,种群内...
关键词:
绿豆 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海健 周心智 谭平 张云贵 弓亚林 杨世勇 钟昭林
香橙是我国原产珍贵柑橘资源,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该类资源,通过2种分子标记研究了9个香橙资源的多样性,并比较了这两种标记在分析植物多态性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两标记均显示出9个香橙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3号香橙和8号糖橙遗传距离最近,2号香橙和7号软枝香橙距离最远。分析显示,SRAP标记比SSR标记能够更容易、更快捷的获得大量的多态性分子标记,而如果这两种标记相结合,将能获得更全面的扩增信息和更准确的聚类结果。
关键词:
SSR SRAP 香橙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永翠 颜泽洪 兰秀锦 魏育明 郑有良
利用RAMP和ISSR两种标记分别对60份大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两种标记都能揭示材料间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其中ISSR标记多态性又高于RAMP标记。在RAMP分析中,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27条;22个RAMP引物共扩增出116条DNA片段,其中98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比率(PPB)为84.48%;平均多态信息量(PIC)为0.277;每个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602;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为0.551~0.965,平均值为0.830。在ISSR分析中,每个引物可获得1~10条DNA片段,平均为5.95条;19个ISSR引物共扩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洁 朱锡彭 王腾斐 朱建军 李文俊 邢丙聪 郑颖
【目的】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用Popgene 32.0计算来自浙江、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32个不同种源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和遗传距离,用NTSYS-pc 2.10e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10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1个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88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7.09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174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2.20%;从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16个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64个条带,其中多态性位点202个,占总扩增片段的93.52%。综合ISSR和SRAP的标记结果发现:四川白及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贵州最低;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和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结果显示:聚为一类的白及种源大多来自同一省份,云南省与四川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浙江省和贵州省白及种源的遗传距离较近,说明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并不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所选白及种源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ISSR和SRAP标记技术均可有效揭示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图4表4参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虎 刘昌燕 李莉 刘良军 韩雪松 万正煌 沙爱华 陈宏伟
【目的】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开发的SSR分子标记分析蚕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挖掘与蚕豆抗豆象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蚕豆抗豆象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acBio 三代全长测序技术结合RNA-seq的方法,对2个蚕豆品种Y134和Y078进行转录组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软件MISA对转录组的所有Unigene序列进行搜索,寻找包含SSR核心基序的Unigene序列,并利用Primer 3.0批量设计引物。随机挑选100对SSR引物对80份蚕豆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100对SSR引物中有50对扩增出产物,有效扩增率为50%;其中32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占有效产物的64%,占总引物的32%。在32对多态性引物中,每对引物扩增等位基因2~21个,平均值为6.875个;多态信息量(PIC)值为0.25~0.82,平均值为0.58;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34~2.31,平均值为1.21。基于UPGMA聚类分析将80份蚕豆材料在相似系数0.70处分为两大类:第1类包含65份种质,其中高抗(HR)品种62份,高感(HS)品种2份,感(S)品种1份;第2类包含15份种质,其中高感(HS)品种7份,感(S)2份,高抗(HR)品种5份,中抗(MR)1份。【结论】利用开发的SSR标记分析了80份蚕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蚕豆抗豆象种质资源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琼 刘仁祥
利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23份烟草种质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SSR引物和8个ISSR引物分别检测到66个和113个多态性位点。不同烟草种质之间的遗传相异系数在0.3259~0.8588(SSR)或0.1369~0.8161(ISSR)。以SSR、ISSR标记分别聚类以及两种标记混合聚类均在0.63处将23个材料分为4类:2个类群和2个独立个类Coker147、Val16或G140,一类群以红花大金元为基础聚类,另一类群以NC82为基础聚类。两种标记的结果相似,均可用来进行烟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关键词:
烟草 SSR ISSR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小平 张晓杰 廖伯寿 雷永 黄家权 陈玉宁 姜慧芳
【目的】评价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揭示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验证传统植物学分类的可靠程度,为充分发掘、利用ICRISAT花生微核心种质资源提供必要信息。【方法】采用27对花生SSR引物,对ICRISAT微核心花生种质168份材料(来自世界五大洲42个国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NTSYS-pcV2.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绘制三维空间聚类图;利用Popgene V1.32估算种质群间的Nei78遗传距离等参数并进行UPGMA聚类分析,采用MEGA3.1绘制种质群间聚类图。【结果】2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5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平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少瑜 李江 陈伟 罗婷 陈绍安
【目的】揭示思茅松主要分布区内11个群体共338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状况,为思茅松育种群体构建及高轮次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筛选出的18对引物进行SSR-PCR扩增,产物经毛细管电泳后用PowerMarker v3.25、GenALEx v6.4.1及Structure 2.3.4等软件分析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18对SSR引物共检测到12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6.667个;种质资源的平均期望杂合度(H_(e))为0.52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1.016;平均多态信息指数(PIC)为0.468。思茅松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的个体。种质资源的群体分化系数(F_(ST))平均为0.091,即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只占总变异的9.1%,分子方差分析(AMOVA)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各位点的基因流(N_(m))平均为4.627(N_(m) > 1),较大的基因流减小了群体间的分化。STRUCTURE分析将338份思茅松种质资源划分为2个类群,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将11个群体划分成3组,普洱市6个群体聚为一组;西双版纳州的2个群体、临沧市和保山市的各1个群体聚为一组;德宏州的1个群体单独为一组。【结论】思茅松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在进行思茅松的遗传改良时,应根据其遗传结构特征,重点选择多样性高的群体,也要特别关注对群体内优良单株的选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一伊 向秋燕 阎文昭 蒲志刚 邢小军 刘东阳 冯俊彦
本研究以国内外83份主栽烟草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TRAP分子标记技术扫描,对其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对TRAP引物组合在83份烟草种质中共扩增出271条清晰、稳定条带,其中155条条带具有明显多态性,平均多态性为57.2%。每对引物可扩增产生2~12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数为1~7条,平均每对引物可产生多态性条带3.69条。遗传相似性分析显示,83个烟草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处于0.412到0.904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相似度(GS)为0.68时,可将83份烟草品种分为4大类。本研究结果表明,TRA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发现供试烟草材料的DNA遗传多态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鸿雁 李志勇 米福贵 师文贵 蔡丽艳 王成海 邢建军
【目的】揭示中国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更好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5个表型性状(株高、叶长、叶宽、荚果长、荚果宽、种子长、种子宽、千粒质量、花序花朵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种子数、叶型、花色、叶色和生长习性)和16对SSR标记,检测来自中国7个省(市)的44个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5个扁蓿豆表型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花序种子数、种子长、种子宽和单枝花序数等性状是居群间和居群内差异较大的性状,是造成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表型聚类将44个扁蓿豆划分为8个类群,大部分材料聚在第Ⅱ类群内,但仍有部分材料独立成群。SSR标记分析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志勇 李鸿雁 蔡丽艳 师文贵 黄帆 刘磊 解永风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国内7个省市自治区的49个扁蓿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生态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筛选的15个条带清楚且稳定的引物,共获得127个扩增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0个,多态性位点的比例为85.61%,平均每个引物的多态扩增位点为7.33个;居群间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基因分化系数3个指标均大于地区间,内蒙古地区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北京地区的遗传差异较小;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将49个扁蓿豆居群分为6大类,供试扁蓿豆种质资源呈现出较好的地域性分布规律;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及多态位点百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