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37)
2023(10830)
2022(9704)
2021(9353)
2020(7896)
2019(18366)
2018(18529)
2017(35440)
2016(19654)
2015(22164)
2014(22042)
2013(21737)
2012(20156)
2011(17945)
2010(17709)
2009(15797)
2008(14983)
2007(12730)
2006(10975)
2005(9291)
作者
(56942)
(47323)
(46857)
(44714)
(30394)
(23005)
(21188)
(18629)
(18252)
(17036)
(16430)
(15992)
(15141)
(14880)
(14540)
(14497)
(14458)
(13940)
(13537)
(13421)
(11920)
(11459)
(11375)
(10834)
(10657)
(10537)
(10500)
(10478)
(9568)
(9556)
学科
(72797)
经济(72720)
管理(51592)
(48499)
(39332)
企业(39332)
方法(34003)
数学(29557)
数学方法(29212)
(21036)
(18504)
地方(18171)
中国(17962)
(17032)
业经(15983)
农业(14301)
(12593)
环境(12374)
(12331)
贸易(12321)
理论(12299)
(11901)
(11591)
技术(11550)
(10556)
财务(10497)
财务管理(10477)
教育(10138)
(9982)
企业财务(9824)
机构
大学(267056)
学院(265511)
管理(105296)
(96299)
经济(93917)
理学(91823)
研究(90872)
理学院(90690)
管理学(88954)
管理学院(88497)
中国(65032)
科学(61797)
(58216)
(50060)
(46926)
业大(46062)
研究所(43476)
(42443)
中心(41100)
农业(39924)
(38353)
(36748)
师范(36393)
北京(36329)
财经(34180)
(33094)
(31659)
(31100)
技术(29656)
师范大学(29509)
基金
项目(192827)
科学(149075)
基金(137516)
研究(137122)
(121846)
国家(120856)
科学基金(102248)
社会(82218)
社会科(77639)
社会科学(77615)
(77161)
基金项目(74947)
自然(69861)
自然科(68138)
自然科学(68121)
自然科学基金(66845)
(64880)
教育(62393)
编号(56814)
资助(56032)
成果(45022)
重点(43434)
(41085)
(41004)
(39806)
课题(38727)
科研(37190)
创新(37119)
计划(36788)
大学(35149)
期刊
(103950)
经济(103950)
研究(73907)
中国(49782)
学报(49473)
(45582)
科学(43218)
管理(36346)
大学(36136)
学学(33889)
农业(32695)
(31114)
教育(30310)
技术(22372)
(18416)
金融(18416)
业经(17374)
(17206)
图书(17170)
经济研究(15223)
财经(15190)
资源(15128)
科技(14328)
问题(14101)
业大(13966)
(13583)
理论(13371)
(12768)
实践(12631)
(12631)
共检索到37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振国  陈仲新  刘芳清  刘军  
以湖南省株洲市区为例,利用2008年8月19日SPOT5卫星影像数据,采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并借助地面样方监测数据,在实现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基础上,准确提取出株洲市区的水稻种植面积6 379.4 hm2。精度验证分析表明,研究精度达到95.7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琳  景元书  杨沈斌  
该文以江苏省为例,探讨MODIS时间序列数据在水稻种植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并进行精度评价。首先利用MODIS数据构建了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陆表水指数(LSWI)。根据植被指数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结合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对比统计数据,该方法提取水稻种植面积的误差为16%。同时,对环境卫星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水稻种植区域。对比二者提取结果,面积相对误差为5%,空间一致性达到60%以上。研究表明,在平原区域利用MODIS数据监测大尺度水稻种植面积是可行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力凡  潘剑君  
利用水稻成熟期的影像,在进行光谱信息的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水稻与其他植被在各波段DN(digital number)值以及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值的数值差异,总结出水稻与其他植被反射光谱特征,认为成熟期的水稻在红光、绿光、蓝光波段DN值以及NDVI值上具有异于其他植被的特征,并通过波段运算扩大其数值差异,建立水稻像元提取模型,确定阈值,从而进行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可达91.95%。该方法能满足小区域的水稻种植面积提取和制图,并能够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飞  何隆华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水稻面积和空间分布的调查是水稻监测的基础,关系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水稻面积与空间分布调查具有大范围、实时性等传统调查不具备的优势,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基于多时相遥感进行水稻种植区提取的方法进行梳理与总结,按照传感器类型从3个方面进行阐述——利用不同时相分辨率的光学传感器的提取方法、利用不同极化方式的合成孔径雷达的提取方法以及两者的结合使用的方法,对基于不同数据源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概括和举例.最后对目前的研究进行合理的评价,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做出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林晶  吴振海  潘卫华  
以具有较典型丘陵山区特征的福州地区为示范,首先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数字高程和海拔高度来提取水稻可能种植区,然后利用2001—2005年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计算得到水稻可能种植区内的叶面积指数LAI,并分析LAI的年际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水稻种植面积估算模式。结果表明:利用MODIS数据监测丘陵山区双季稻种植面积相对误差可小于13%,双季晚稻种植面积监测的准确率优于双季早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伐伐  李卫忠  卢柳叶  康乐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的优劣,为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结合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和多尺度分割的面向对象分类为主要技术,对陕西佛坪长角坝乡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并将分类结果与基于传统像元的最大似然法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面向对象分类法的总精度达到90.67%,较结合纹理特征的SVM法提高了8.34%,而与最大似然分类法相比提高了近20.32%,克服了其他分类方法存在的同谱异物现象及分类结果中地物破碎等缺点,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结论】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法不仅达到了提取土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怡  李宗南  李丹丹  任国业  李章成  
【目的】为使用Landsat8 OLI遥感影像准确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方法】根据丘谷相对高差分别选定浅丘、深丘水稻样方各4个,通过地面样方调查和同生长季Google Earth影像解译获取的样方水稻种植面积作为验证数据,评价基于OLI融合影像的川中丘陵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精度。OLI影像经正射校正后,使用15 m全色波段影像和30 m多光谱影像融合,得到15 m分辨率的融合影像,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监督分类,获取监测结果。【结果】与样方验证数据比较,在样方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基于OLI影像的水稻种植面积监测结果显示,浅丘区的平均精度为93.7%,误差范围为1.0%~8.7%;深丘区的为92.5%,误差范围为1.5%~15.8%。【结论】根据浅丘区、深丘区监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差异,随着丘谷高差增大,地形趋于复杂、地块趋于狭长与破碎,OLI影像监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增加,精度有下降的趋势。该研究为改进OLI影像监测四川丘陵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精度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惠燕  包平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重心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进行时空的变迁研究。结果显示,1949—2011年间,江苏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重心呈现区域性迁移特征,经历以苏南地区为主完全转变成以苏北地区为主的变迁过程。其中,种植面积空间重心从镇江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开始,途经江都市十三圩等地进入高邮市,经萧家庄、郑家等地到达宝应县周庄和任庄;总产量迁移轨迹与种植面积总体接近、稍有差异。并从人口、政策、经济和科技四个方面对空间重心变迁的驱动进行了讨论,运用相关系数计量研究了水稻与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娟  张杰  张优  彭文甫  任国业  
【目的】水稻遥感信息提取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方面的重要内容,也是快速、准确满足水稻种植遥感监测的需要。【方法】本研究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为研究区,利用SPOT-5卫星影像,对研究区的影像进行监督、面向对象以及决策树等多种方法分类,对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最适合提取水稻信息的方法。【结果】结果表明:(1)监督分类(6种分类器)人为控制训练区提高精度的同时也加大了人为误差;面向对象分类提高了效率,易出现分类混淆;决策树分类法直观、效率高,但在本研究区中,由于耕林混交的面积较大,水体和居民地亮度值接近,造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琳  白夺林  
本文以湖南省水稻种植保险为例,研究了湖南省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费准备金提取比例和触发条件。首先,将极值理论引入种植业巨灾损失评估模型,采用超越阈值模型拟合水稻种植保险巨灾损失分布,运用一致性风险度量工具——期望损失,衡量各重现期下巨灾损失程度。然后,结合湖南省水稻种植保险保费数据,提出湖南省种植业保险巨灾准备金提取比例测算方法。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湖南地区种植业保险巨灾准备金提取比例较低,但巨灾准备金触发条件设定合理。保险公司应该全面认识农业巨灾损失发生规律,谨慎确定巨灾准备金筹集规模和计提比例,有效防范和应对巨额赔偿风险,保障农业保险稳健经营。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亨霖  汪小钦  
以多时相、双极化ENVISAT先进合成孔径雷达(ASAR)影像为例研究福建省长乐市试验区水稻种植面积提取方法.利用2005年不同水稻生长季节的多时相ASAR数据,通过分析2种极化方式下水稻后向散射系数变化规律,采用构建新波段方法来增强水稻信息,然后采用监督分类法分别提取早、晚稻信息,最后,结合两季水稻提取结果分区域提取得到总的水稻种植面积.该方法极大地减小了水稻和背景地物信息混淆的概率,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总精度达到96.68%.可见,多时相、双极化ENVISAT ASAR数据能够对水稻种植面积进行有效监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峰  彭重华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平均斑块最近距离、斑块形状指数、破碎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6个景观指数对株洲市建成区绿地现状进行了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株洲市建成区平均斑块最近距离值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值差异明显,平均斑块最近距离值最大和最小的绿地景观类型分别为社区公园和带状公园,值分别为366.12和79.90。景观破碎度指数值最大和最小的绿地景观类型为生产绿地和综合公园,值分别为414.815和2.836。株洲市绿地景观格局中综合公园、带状公园斑块分布相对均匀,生物多样性高,但同时存在着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景观斑块的功能辐射区域有限、生产防护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荣瑞  熊勤学  耿一风  刘凯文  高华东  金卫斌  
为探讨利用国产HJ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估算及农业气象灾害定量监测评估的可行性,以江汉平原南部县市为研究区,利用2011年6景不同时相的HJ卫星CCD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样方点和面积较大的试验基地样本,通过分析研究区主要秋收作物(棉花、一季中稻)不同生育期的光谱特征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序变化特征,对分类影像进行序列阈值分割、掩膜处理,最后利用决策树算法成功提取了棉花和一季中稻的种植面积,得到面积精度和样本点精度均大于90%,Kappa系数为0.983 5的结果。只要不受到云和降水的影响,能获取江汉平原区域关键时相(5月中下旬、6月上旬、7月上旬、7月下旬或8月上中旬、10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丁郭明  陆一轩  吴陈芊  张荣天  陆建飞  
[目的]研究新世纪以来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中有增的机制,为新时期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描述性统计与区域空间比较分析、因素分解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果](1)2001—202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经历了“两增两减”的变化,由201.03万hm~(2)波动增长至220.28万hm~(2),增长9.6%;同期广东、浙江分别减少了53.48万hm~(2)、70.40万hm~(2),与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差距不断扩大;(2)2001—2020年,江苏省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减少了26.94万hm~(2),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了45.11万hm~(2),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对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的贡献率达234.2%,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稳定的主要原因;(3)水稻生产竞争力不高和有效灌溉面积减少共同导致了苏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衰减,有效灌溉面积增长是苏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和水稻生产竞争力提升共同促进了苏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结论]对于拥有较多后备稻田或耕地的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区域内粮食种植面积的下降,但长期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面临挑战。继续稳定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需要全省协同努力,苏南地区要稳定并适度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苏中地区要积极探索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苏北地区要着力发展稻米产业经济,探索水稻生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同时要高度重视江苏省沿海地区滨海盐土水稻生产的发展,为未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长开辟新空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修琦  盛静芬  
1951年以来 ,黑龙江省呈明显的变暖趋势 ,1980年代以来增温尤其明显 ,是全国变暖最显著的地区。对比发现 ,全省水稻种植面积增减的阶段性变化与温度变化阶段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但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略滞后于温度变化。1980年代中期以来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特别是北部地区种植面积的显著增加 ,是对1980年代以来显著增温的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