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65)
2023(11100)
2022(9839)
2021(9335)
2020(7827)
2019(18141)
2018(18241)
2017(34873)
2016(19458)
2015(22066)
2014(22325)
2013(21799)
2012(20080)
2011(17997)
2010(17870)
2009(16194)
2008(15575)
2007(13546)
2006(11792)
2005(10151)
作者
(58985)
(48868)
(48503)
(46254)
(31085)
(23396)
(22100)
(19481)
(18559)
(17482)
(16721)
(16433)
(15553)
(15413)
(15275)
(14982)
(14899)
(14597)
(13885)
(13801)
(12449)
(12045)
(11946)
(11021)
(10982)
(10938)
(10906)
(10631)
(9932)
(9888)
学科
(70500)
经济(70412)
管理(53725)
(49605)
(41454)
企业(41454)
方法(32880)
数学(28152)
数学方法(27808)
(19901)
(19499)
中国(18502)
(17680)
业经(15571)
地方(14872)
(14058)
理论(13514)
农业(12831)
(12412)
(11641)
贸易(11636)
技术(11441)
环境(11407)
(11273)
(11251)
财务(11176)
教育(11171)
财务管理(11157)
(10889)
银行(10827)
机构
大学(273307)
学院(271638)
管理(106193)
(97967)
经济(95529)
研究(93872)
理学(92211)
理学院(91117)
管理学(89388)
管理学院(88926)
中国(67034)
科学(63893)
(59567)
(52165)
(49137)
业大(46830)
研究所(45438)
(44801)
中心(41543)
农业(41486)
(39807)
北京(37384)
(36423)
财经(36132)
师范(35943)
(34620)
(32835)
(32334)
技术(32294)
(29179)
基金
项目(193564)
科学(149876)
基金(138239)
研究(137670)
(122944)
国家(121919)
科学基金(102721)
社会(82098)
社会科(77508)
社会科学(77486)
(77484)
基金项目(74211)
自然(70061)
自然科(68379)
自然科学(68359)
自然科学基金(67080)
(65823)
教育(63218)
资助(56786)
编号(56666)
成果(46339)
重点(43499)
(41464)
(40753)
(40177)
课题(39733)
计划(37646)
科研(37573)
创新(37428)
大学(35207)
期刊
(106372)
经济(106372)
研究(76276)
中国(52226)
学报(52139)
(47350)
科学(45510)
管理(37979)
大学(37298)
学学(35157)
教育(32868)
(32761)
农业(32728)
技术(22986)
(19518)
金融(19518)
业经(18051)
财经(16643)
(16584)
图书(16208)
经济研究(16120)
科技(14617)
业大(14133)
(14047)
问题(14038)
(13841)
理论(13430)
林业(13116)
实践(12532)
(12532)
共检索到389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查琳  王伟东  续晨  诸葛强  
[目的]利用不同于抗生素的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对杨树进行双抗虫基因(Bt和CP tI)的转基因研究。建立杨树以PMI为安全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体系,为安全、高效的林木转基因育种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已有的转CP tI抗虫基因(利用KMr选择标记获得)的美洲黑杨杂种优良无性系南林895杨(PoPulus×euraMerICana‘nanlIn895’)为受体材料,对杨树叶片、叶片分化芽、茎段生根的甘露糖敏感性等筛选优化,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进行双抗虫基因的研究。[结果]较为适合的杨树叶片筛选培养基为:甘露糖8 g·l~(-1)和蔗糖22 g·l~(-1);叶片分化芽筛选培养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莉  徐昌杰  陈昆松  
介绍了一种可在植物转基因中应用的新型筛选方法———磷酸甘露糖异构酶(PMI)法,与传统筛选体系不同,它以甘露糖为筛选剂对转化细胞进行正筛选。PMI能将甘露糖- 6 -磷酸转化成果糖- 6 -磷酸,使转化细胞以甘露糖为唯一或主要碳源而正常生长;非转化细胞由于不能利用甘露糖而停止生长。该筛选体系受基因型、培养基中其他糖和磷酸根离子浓度及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已应用于多种模式植物和经济作物的转基因筛选,在木本植物甜橙上也首获成功。其检测方法多样,除了常规转基因检测方法外,还可对酶活性进行检测,其中氯酚红法简单可靠,且无需昂贵试剂。安全评估结果表明PMI基因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害。PMI/甘露糖筛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莉萍  王宏芝  魏建华  
杨树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也是研究林木基因工程的重要模式植物。杨树转基因研究可以打破种属限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的特点,是对杨树进行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进行该方面的工作,本文介绍了杨树转基因涉及到的抗虫、抗除草剂、木材材性改良、抗逆、抗病、激素调控、开花调控和植物修复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分析了影响杨树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杨树转基因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希望能为后期从事林木基因工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琳洁  杨莉  李芳  谢玉明  曾柏全  邓子牛  
采用1个结合化学诱导系统XVE和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Cre/LoxP的标记基因剔除载体,对柑橘进行无标记转基因研究.此载体可通过β-雌二醇诱导表达系统控制重组酶系统Cre基因表达来剔除标记基因nptⅡ.将侵染后糖橙节间茎段接种在(MS+3mg/LBA)培养基上,共培养(暗培养)3d后转移到筛选培养基(MS+75mg/LKan+500mg/LCef)中.在筛选抗性再生芽后,切下带1~2mm外植体的抗性芽,转移至含有β-雌二醇的化学诱导培养基(MS+3mg/LBA+500mg/L头孢霉素+2μmol/Lβ-雌二醇)上诱导,15d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成功观测到绿色荧光.进行试管嫁接,30d后,提取接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艇  徐海  郭艳华  朱春杰  陈凯  王嘉宇  徐正进  
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8重组自交系(RIL)为研究对象,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的94对及籼粳特异性28对共122对SSR引物对群体进行标记分析,对与籼粳分类相关的程氏指数各性状进行QTL分析,找出与程氏指数各性状连锁的34对标记,运用这34对标记及28对籼粳特异性标记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类型对分类的影响;并按在每条染色体上均匀选取大约3,5,8对引物共计34,65,90对引物进行群体籼粳血缘测定,探讨引物数量对分类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方法都将群体划分为以偏粳到粳类型居多的连续分布,籼及偏籼呈极少数。按血缘来源为50%的界限进行籼粳划分对比发现28对籼粳特异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健  郭东全  赵桂兰  杨向东  王立军  
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存在是影响转基因植物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的安全问题,一是选用安全的选择标记,二是构建无选择标记或标记删除转化系统。对目前几种重要的安全标记和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些技术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杨凯  
该文介绍了在杨树育种中常用的三种分子标记 :RFLP ,RAPD和AFLP ,并综述了其在杨树指纹图谱、遗传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万伟  樊军锋  张小娟  李雪林  
以杨树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从Mg2+、Taq酶、dNTPs、引物4种因素3个水平对杨树RAM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适合于杨树的RAMP-PCR优化反应体系,该体系为25μL:Mg2+浓度为1.5 mmol/L,dNTPs为0.2 mmol/L,Taq酶1.0 U,引物各为0.4μmol/L。PCR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45℃复性1 min,72℃延伸2 min,45个循环,72℃延伸10 min。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开强  李孝琼  韦宇  陈颖  王小姣  李林娟  郭嗣斌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8次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抗虫鉴定(室内离体接虫鉴定与室外自然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illus thuringiensis)蛋白(Bt蛋白)含量测定和农艺性状选择培育适合广西推广应用的抗螟虫杂交水稻恢复系。【结果】对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千粒重均低于供体亲本T1C-19,KH1561的千粒重比原始亲本桂恢1561低,而KH998和KH110的千粒重较原始亲本分别提高1.40和3.40 g,产量优势变大;以KH110组配的杂交组合天丰A/KH110的产量比对照天优华占(CK2)增加1.29%,但所组配的其他杂交组合产量均低于对照特优63(CK1)和CK2。抗虫鉴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及其配配杂交组合均具有与抗虫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性,均可有效抵御螟虫危害;杀虫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平均Bt蛋白含量分别为0.24、0.65和1.41μg/g FW,其中,KH998和KH1561抗性群体的Bt蛋白能稳定表达,而KH110抗性群体的Bt蛋白表达不够稳定。【结论】通过回交转育结合MAS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均可稳定遗传cry1C~*基因,并成功表达Bt杀虫蛋白,且具有与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螟虫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真  王军辉  张建国  张守攻  
通过种植转基因杨树纯林和混交林 ,研究了Bt转基因杨树对杨树昆虫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 1hm2的小面积的新疆转基因杨树和非转基因杨树之间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别不大 ;而对 6 7hm2 以上的转基因杨树纯林和 1∶1的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杨树混交林中昆虫和蜘蛛群落结构的比较研究发现 ,Bt转基因杨树会改变其昆虫群落结构 ,在转基因纯林中杨叶蜂为优势种 ,而在混交林中杨扇舟蛾为优势种。为了避免其它非鳞翅目食叶害虫的危害 ,在转基因时应采用对非鳞翅目食叶害虫有抗性的种类或品系。转基因纯林的多样性和均匀性都较混交林高 ,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性 ,但转基因混交林中瓢虫的数量明显比转基因纯林高 ,分别为 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冯锦霞  张川红  郑勇奇  孙荣喜  
世界上天然杨树约100多种,我国有50多种。杨树作为重要造林树种,多用于水土保持、防风防沙和园林绿化,也是造纸、建筑及木材工业的重要经济树种。杨树易繁殖,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短,在我国广泛栽培,我国也是世界上杨树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Carleetal.,2005)。我国杨树引种和育种的历史可追溯到新中国建立时期,杨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我国已培育了许多优良杨树品种(马常耕,1995)。随着育种技术的发展,新品种产生的速度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杨树品种繁多,形态相似,容易出现品种混淆。特别是近年来杨树种苗市场的迅速发展,为了追逐经济效益,杨树种苗市场上出现了以次充好,甚至出现造假的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杜常健   张敏   周星鲁   张磊   胡建军  
[目的]对杨树生长表型性状进行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并且实现早期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母本丹红杨(美洲黑杨)和父本通辽1号杨(小叶杨)及其杂交F1代为材料,在田间进行施肥和不施肥处理,测定了生长表型性状(地径、株高、茎生物量)。利用3个全基因组选择模型gBLUP、sBLUP、cBLUP和364个基因型的表型观测值对502个基因型进行预测育种值。[结果]丹红杨的茎生物量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分别比通辽1号杨提高了20倍和33倍。gBLUP对生长表型性状预测结果准确性接近于1,s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范围是0.5~0.9,cBLUP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小于0.2。研究结果表明gBLUP模型预测的结果最准确,cBLUP预测的结果最差。利用gBLUP模型计算的茎生物量育种值把杂交群体划分为双高效型、双低效型、低氮高效型、高氮高效型共4个类型。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16-1-16、16-1-194、13-116、13-73、13-481、13-268、13-286、13-566、13-173、13-578、16-1-65、13-242、16-1-189、13-40、13-608、16-1-170、16-1-22、13-237、13-272、13-335。[结论]丹红杨和通辽1号杨的生长表型性状差异显著。全基因组选择研究结果帮助我们完成了杨树育种工作的早期选择,减少了表型测定成本,提高了育种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明军  张雪梅  李文蓉  黄俊成  汪立芹  
转基因技术能够突破种间隔离、实现多基因聚合、按照人类需要改造生物基因组,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发展前景。自从1982年首例转基因动物诞生以来,已先后报道了10余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方法也由早期单一的原核显微注射发展到核移植转基因、病毒载体转基因和基因组编辑技术。转基因目标已由建立动物转基因方法,发展到改良动物生产性能或产品品质、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高附加值药用蛋白和培育转基因新品种。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绵羊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回顾了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绵羊新品种或建立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转基因方法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转基因技术面临的技术障碍和瓶颈问题,尤其对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凌凤  王映皓  贺舒雅  郭二艳  康定明  
植物遗传转化中,标记基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使用的抗性标记基因大多数是抗生素或除草剂抗性基因,其引发的转基因植物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笔者综述了近年来发展的各种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物方法及其在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主要有共转化法、位点特异性重组系统、转座子系统、同源重组法和多元自主转化载体系统。通过评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期推动安全型转基因植物培育和转基因植物产业化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洪元  任雪松  司军  李成琼  宋明  
【目的】利用Cre/lox系统具有的特异重组特性,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目的基因,获得无选择标记的GFP转基因烟草。【方法】将Bar基因表达盒置于两个同向lox位点之间并与GFP基因表达盒融合后获得相应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后获得抗除草剂Basta的GFP转基因植株。GFP转基因植株叶盘二次转化导入重组酶Cre基因后,实现与GFP基因连锁的Bar基因表达盒剔除,剔除Bar基因的植株开花后自交使重组酶Cre基因分离,获得无选择标记的GFP转基因烟草。【结果】将含Bar基因表达盒以及GFP基因表达盒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烟草Wisconsin38后获得了抗除草剂Basta以及GFP荧光表达的转基因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