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0)
- 2023(5312)
- 2022(4468)
- 2021(3942)
- 2020(3432)
- 2019(6756)
- 2018(6541)
- 2017(11760)
- 2016(6523)
- 2015(7239)
- 2014(6852)
- 2013(7085)
- 2012(6779)
- 2011(6345)
- 2010(6354)
- 2009(5808)
- 2008(5520)
- 2007(5084)
- 2006(4594)
- 2005(4314)
- 学科
- 济(26411)
- 经济(26387)
- 管理(21534)
- 业(20149)
- 企(16495)
- 企业(16495)
- 方法(12206)
- 技术(11912)
- 数学(10785)
- 数学方法(10657)
- 学(10576)
- 环境(8222)
- 农(6851)
- 技术管理(6717)
- 中国(6600)
- 财(5238)
- 业经(5204)
- 划(5092)
- 农业(4931)
- 资源(4431)
- 发(4425)
- 贸(4396)
- 贸易(4394)
- 易(4300)
- 及其(4043)
- 和(4002)
- 地方(3966)
- 融(3862)
- 金融(3860)
- 制(3824)
- 机构
- 大学(104475)
- 学院(102821)
- 研究(43656)
- 济(38175)
- 经济(37285)
- 管理(33803)
- 科学(32743)
- 农(31539)
- 中国(29941)
- 理学(29000)
- 理学院(28572)
- 管理学(27759)
- 管理学院(27626)
- 农业(25897)
- 所(25532)
- 业大(23929)
- 京(23925)
- 研究所(23838)
- 中心(18790)
- 江(16805)
- 农业大学(16576)
- 省(16486)
- 院(16105)
- 室(15554)
- 技术(15525)
- 财(14827)
- 北京(14610)
- 科学院(14571)
- 业(14540)
- 实验(14287)
- 基金
- 项目(76593)
- 科学(58037)
- 基金(55003)
- 家(53038)
- 国家(52679)
- 研究(45753)
- 科学基金(42615)
- 省(31554)
- 自然(31181)
- 自然科(30457)
- 自然科学(30439)
- 自然科学基金(29875)
- 基金项目(28488)
- 社会(27785)
- 划(27332)
- 社会科(26452)
- 社会科学(26442)
- 资助(23157)
- 教育(20206)
- 计划(18913)
- 科技(18512)
- 重点(18419)
- 发(17071)
- 创(16829)
- 创新(16107)
- 部(15822)
- 科研(15585)
- 编号(15415)
- 业(15359)
- 专项(13995)
共检索到154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胥婧 沈秀萍 邵秀玲 胡白石 许志刚
根据风信子黄腐病菌(Xanthom onas hyacinthi,XHA)的fimA基因,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JAAN/JARA,目的片段为226 bp,用来检测样本中有无目标细菌。用XHA全菌体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建立了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技术。用上述两种方法对风信子黄腐病菌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风信子黄腐病菌及带菌样品,方法简单、快速、实用,可以在口岸检疫中推广使用,以减少风信子黄腐病菌进入中国的风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白石 卢玲 刘凤权 许志刚 陈建东 焦国尧
提取梨火疫病菌 (0 0 5 6菌株 )的脂多糖免疫家兔 ,获得抗血清 ,建立了检测梨火疫病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协同凝集检测技术 ,对梨火疫病菌的不同菌株和人工接种发病样品实施了检测。结果表明 ,这 2种方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检测梨火疫病菌及样品 ,方法简单、快速、实用 ,可以在中国口岸推广使用 ,减少梨火疫病进入中国的风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志萍 洪霓
选取不同浓度的柑橘溃疡病菌SOB培养液,利用载玻片进行固定、封闭、抗体结合、免疫荧光标记及荧光强度检测,以探讨免疫荧光检测技术在柑橘溃疡病菌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结果表明,30℃下用BSA封闭2h,30℃下抗体结合1 h,荧光抗体浓度为4μg/mL,室温放置40 m in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清楚看到绿色的柑橘溃疡病菌体。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过程仅需4 h,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极强,检测灵敏度可达103cfu/m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田国忠 张锡津 朱水方 张成良 罗飞 黄文胜
以感染类菌原体MLO的泡桐组培苗为病原繁殖材料,采用差速离心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来提纯MLO作为免疫抗原制备兔抗血清。抗血清经健康汁液吸收后,作为第一抗体,用异硫代氰酸荧光素FIFC标记的羊抗兔免疫球蛋白作为第二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检查染病组织中的MLO特异性荧光。经与DAPI染色技术比较,找出了适宜的徒手切片和减少非特异性反应的途径。此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和测定简便等特点。适用于MLO组织定位、组培苗脱毒效果评估、病原株系鉴定和病害检疫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广涛 杨志辉 朱杰华 赵冬梅 韩彦卿
【目的】利用双重PCR技术快速检测马铃薯环腐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和黑胫病菌(Pectobacterium atroseptica)。【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马铃薯环腐病菌pCS1质粒上纤维素酶A基因序列,对比近缘种及马铃薯上几种重要病原菌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CMS1/CMS2,将设计的引物与已发表的PCR检测马铃薯黑胫病菌特异性引物ECA1f/ECA2r结合,经过条件优化后,建立了双重PCR体系。【结果】利用引物CMS1/CMS2扩增出了1条913 bp的马铃薯环腐病菌特异性条带。检测灵敏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舍郁 程安春 汪铭书 沈婵娟 李传峰
【目的】建立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石蜡切片中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的方法,为DSHD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DSHDV在感染鸭组织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和动态研究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方法】用差速离心纯化DSHDV,将纯化DSHDV免疫家兔制备兔抗DSHDV高免血清,并以DEAE-SephadexA-50柱层析纯化出兔抗DSHDVIgG,建立IFA检测石蜡切片中DSHDV的方法;利用建立的IFA对28日龄鸭人工感染DSHDV死亡鸭不同组织器官以及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应用PAGE电泳分析DSHDV基因组特性。【结果】IFA最佳条件为:切片在0.01mol·L-1柠檬酸(pH6.0)缓冲液微波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致翔 时浩杰 雷飞斌 张传清
由茶麋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干腐病是山核桃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该病菌表现明显的"潜伏侵染"特性。研究山核桃树体中干腐病菌的定量检测技术对山核桃干腐病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茶麋子葡萄座腔菌的eF1α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扩增发现引物eFrt-F1/r1对山核桃干腐病病菌的特异性及扩增效率较高,可稳定扩增出230 Bp的目标条带。应用此特异性引物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干腐病病菌检测方法能够定量检测出山核桃植株样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琼 任佐华 杨华 刘二明
为准确、快速、便捷检测出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应用所建立的根肿病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测定了湖南湘潭县响水乡、长沙县路口镇、桃江县桃花江镇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发生地的42份土样的休眠孢子数量。检测结果表明,40份土样的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为(2.76×104~4.37×106)个/g;休眠孢子量≥104个/g的土壤均有根肿病发生,而休眠孢子量为8.42×102、9.78×102个/g的2份土样未发生根肿病,说明当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104个/g时,根肿病害易发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伟 吴中勤 胡青海 李树香 李刚
利用地高辛标记的085 kb 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 C A V) 核酸探针, 对江苏某地区疑为 C A V 的15~30日龄病鸡的肝 D N A 样品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在被检的20份样品中有6份为阳性,阳性率为30% 。对相同样品根据已知引物(特异性扩增出 C A V 的058 kb D N A) 进行 P C R 扩增, 所得结果与斑点杂交相同。对应的病鸡血清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I F A), 有7份为 C A V 抗体阳性, 与 P C R 扩增结果的符合率为83% 。初步结果表明, 江苏某地区存在 C A V 感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秀华 王崇明 黄倢
用纯化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急性病毒性坏死症病毒(AVNV)免疫兔子,以兔抗血清为一抗,荧光标记的羊抗兔抗体为二抗,采用冰冻切片技术,建立了栉孔扇贝AVNV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分析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Argopectenirradians)体内AVNV感染强度,并对感染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栉孔扇贝的肾脏、肝胰腺中,AVNV阳性信号最强,呈现中度到重度感染,其AVNV感染率100%。鳃丝、性腺及闭壳肌中未检测到阳性信号。在海湾扇贝的肝胰腺及肾中AVNV的感染率也较高。提示AVNV感染扇贝的靶器官主要是肾脏、肝胰腺。对与栉孔扇贝同一海区养殖的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发病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威 何深宏 任绍科 李小燕 杨雪芬 程方俊 周作勇 曹立亭
通过制备兔抗化脓隐秘杆菌(Trueperella pyogenes)高免血清,筛选固定方法、封闭液、洗涤液、抗体稀释度、抗体孵育时间等应用条件,建立一种检测化脓隐秘杆菌的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结果表明:用冷丙酮作固定剂,10%山羊血清作封闭液,0.05%Tween–20的0.01 mol/L pH 7.4 PBS(磷酸缓冲盐溶液)作洗涤液,兔抗化脓隐秘杆菌高免血清(一抗)1∶50稀释,37℃作用2 h,羊抗兔FITC(二抗)1∶100稀释,37℃作用2 h,草酸铵结晶紫衬染菌体3 min,对纯培养物化脓隐秘杆菌检测,可见清晰的特异性荧光,能区分溶血隐秘杆菌、伪结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在人工感染化脓隐秘杆菌死亡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发病山羊临床病料中均能检出化脓隐秘杆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印庚 谢建军 荣小军 廖梅杰 张正
以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的2种致病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抗原,分别制备兔抗血清。以载玻片为介质,建立了2种病原菌的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技术(IFAT)。交叉反应、阻断试验和吸收试验结果均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对人工感染实验中的养殖水体及发病刺参溃烂组织检测,可以检出水体和患病刺参溃烂组织中的相应病原菌,病原菌被染成明亮的黄绿色,检测灵敏度2.4×104cell/mL。冰冻切片检测结果显示,在刺参肿胀嘴部与溃烂肌肉处有大量染成黄绿色的细菌颗粒。结果表明...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河 宋光桃 何末军 郝艳 周国英
为建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腐病菌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扩增层生镰刀菌核糖体DNA基因间隔序列(ITS)区并测定其序列,比较该序列与GenBank中近似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GF1和GR2,利用该对引物与ITS1和ITS4进行巢式PCR扩增检测层生镰刀菌。结果显示,巢式PCR对层生镰刀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0ag基因组DNA,比常规扩增方法提高了1万倍。利用设计的GF1/GR2特异性引物与ITS区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可灵敏地扩增出油茶根腐病菌层生镰刀菌DN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萍花 方敦煌 吴祖建
通过筛选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体系中的Mg2+、d NTP Mixture、Taq DNA聚合酶浓度,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PCR同时检测4种病菌(烟草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猝倒病菌和立枯病菌)的技术体系,得到265、364、400和541 bp共4条特异性条带,对应的病菌分别为猝倒病菌、黑胫病菌、根黑腐病菌、立枯病菌.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可达10-2ng·μL-1基因组DNA.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炳剑 陈清清 袁虹霞 施艳 李洪连
【目的】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土传病害之一,早期准确定量检测病原是病害预测预报及实现有效防控的基础。传统组织分离鉴定方法费时、程序复杂,而且无法做到准确定量。为实现小麦纹枯病早期快速准确定量检测,研究旨在建立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小麦纹枯病菌的β-tubilin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利用小麦纹枯病菌、立枯丝核菌(R.solani)、双核丝核菌AG-A和AG-F菌株、小麦全蚀病菌(Gaeu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