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5)
2023(8625)
2022(7827)
2021(7459)
2020(6237)
2019(14678)
2018(14745)
2017(28748)
2016(15675)
2015(17633)
2014(17669)
2013(17533)
2012(15958)
2011(14281)
2010(14074)
2009(12638)
2008(12030)
2007(10197)
2006(8777)
2005(7444)
作者
(45560)
(37579)
(37300)
(35446)
(23992)
(18009)
(16913)
(14987)
(14320)
(13293)
(13066)
(12521)
(11834)
(11732)
(11573)
(11381)
(11330)
(11201)
(10654)
(10567)
(9369)
(9064)
(8966)
(8501)
(8399)
(8381)
(8322)
(8175)
(7506)
(7464)
学科
(59724)
经济(59659)
管理(44358)
(41740)
(35269)
企业(35269)
方法(29929)
数学(25885)
数学方法(25598)
(15300)
(14829)
中国(14190)
(13972)
业经(13177)
地方(12303)
理论(10577)
(10559)
农业(10313)
(10162)
贸易(10158)
环境(9933)
技术(9861)
(9846)
(9367)
财务(9308)
财务管理(9294)
(9137)
企业财务(8808)
教育(8721)
(8550)
机构
大学(220069)
学院(217755)
管理(91023)
(80437)
理学(79908)
理学院(79041)
经济(78493)
管理学(77657)
管理学院(77285)
研究(70580)
中国(50221)
(47340)
科学(46889)
(35422)
(35335)
业大(35288)
(34859)
研究所(32803)
中心(31507)
(29824)
北京(29821)
(29205)
财经(28932)
师范(28916)
农业(28015)
(26357)
(25991)
(24941)
师范大学(23536)
技术(23227)
基金
项目(157793)
科学(123108)
研究(114308)
基金(113767)
(99344)
国家(98528)
科学基金(84522)
社会(69319)
社会科(65586)
社会科学(65567)
(61771)
基金项目(61757)
自然(57058)
自然科(55681)
自然科学(55669)
自然科学基金(54635)
(52414)
教育(51928)
编号(47479)
资助(46764)
成果(37639)
重点(34859)
(34196)
(32942)
(32716)
课题(31864)
科研(30433)
创新(30420)
项目编号(29374)
大学(29227)
期刊
(84187)
经济(84187)
研究(60815)
中国(36996)
学报(36556)
科学(33499)
管理(31750)
(31153)
大学(26731)
学学(25018)
(24492)
教育(24240)
农业(22573)
技术(18507)
业经(14155)
图书(14098)
(14080)
金融(14080)
财经(12938)
经济研究(12692)
理论(11807)
科技(11623)
实践(11196)
(11196)
(11193)
问题(11035)
资源(10812)
(10802)
情报(10644)
技术经济(10314)
共检索到300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臣  刘伟  王继隆  
以东北水域六种常见鲤科鱼类微耳石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从传统形态分析法(I)和椭圆傅立叶轮廓分析法(EFA,Ⅱ)两方面进行形态学分析。对第I类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Bayes逐步判别分析及对第Ⅱ类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鲤科鱼类微耳石形态不仅具有种间多样性特征,还具有种内相似性特征;结果还表明,自判别的正确率达到了69.9%,主成分分析优化后的第Ⅰ、Ⅱ类参数的综合变量自判别将正判率提升至81.6%,表明微耳石形态对鲤科鱼类物种鉴别具有可行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马金  刘必林  陈新军  陆化杰  李思亮  曹杰  
年龄和生长是头足类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利用耳石轮纹鉴定其年龄、分析其生长特性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耳石经提取、研磨、抛光后制备成切片,对切片观察面轮纹进行计数可得到日龄。研磨平面的选择是头足类耳石制片的最关键步骤,通常选择纵截面研磨。轮纹计数时,一般选择轮纹相对比较清晰的背区计数。适合头足类的生长模型有线性、指数、幂函数、逻辑斯谛、Gompertz和Von Bertalanffy等多种。分析认为,同一种头足类在不同生长阶段以及不同种群间,其年龄组成、生长率以及适合的生长模型往往不同,因此,建议应先对研究对象进行不同产卵季节或地理种群的划分,然后根据不同种群分别研究其生长并建立生长模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波  戴芳群  金显仕  
由于鱼类矢耳石的形态结构稳定,具有种的特征,且坚硬不易被消化,其形态特征可用于鱼类胃含物分析中的种类鉴定。本研究选取黄海"简化食物网"中的30种重要饵料鱼种为研究对象,描述了各种类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这30种重要饵料鱼种的矢耳石中形态结构相似的有7组:赤鼻棱鳀和中颌棱鳀,细条天竺鱼和斑鳍天竺鱼,多鳞鱚和少鳞鱚,皮氏叫姑鱼和白姑鱼,黄姑鱼和小黄鱼,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以及矛尾鰕虎鱼和六丝矛尾鰕虎鱼,本研究为胃含物分析等基于耳石形态的种类鉴别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进一步更广泛深入地研究和认知鱼类的耳石形态,近缘种耳石形态特征的量化研究,以及同一种类耳石形态的地理变异等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  刘必林  陈小康  彭永章  
根据2009年5月在吕四渔场单桩张网采集的231尾黄鲫幼鱼,对其耳石形态和储存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耳石全长范围为1.88~4.91 mm,平均3.75mm;耳石重量范围为0.8~13.7 mg,平均6.4 mg。黄鲫耳石全长和叉长拟合生长方程为LOA=2.6322 ln(L)-8.2612。耳石全长与耳石重量关系式为WO=0.196×LOA-2.6186。黄鲫年龄范围为60~258 d,优势年龄组为90~150 d,占总体的69.5%;叉长与年龄拟合线性生长方程为L=0.2034×A+69.12。孵化日期为1月至3月,主要集中在2月份,占总体的83.6%。研究亮点:首次使用耳石微结构观察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易倩  陈新军  贾涛  刘必林  李刚  
茎柔鱼是大洋性重要经济头足类,其耳石包含着重要的生态信息。根据2008年5月—2009年10月智利、哥斯达黎加、秘鲁外海采集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三海区间耳石外部形态特征及生长模式差异。研究认为,不同海区间耳石形态特征差异显著(P<0.05),耳石长度指标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角度指标中仅背侧区夹角出现显著性差异。主成份分析认为,耳石总长(TSL)是表征耳石形态特征的最显著指标,吻区夹角是表征智利、秘鲁外海耳石的显著性角度指标,吻侧区夹角是表征哥斯达黎加外海耳石的显著性角度指标。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三海区耳石各部分均异速生长,其形态变化趋势为整体变得狭长、背区逐渐宽大,耳石重心不断向背区转移,符合中上...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鹏  邹晓荣  白思琦  王帅纲  汪子安  吴建宝  
根据2017年6—8月于伊朗阿曼湾海域渔业资源探捕期间采集的带鱼矢耳石样本,选取20个形态参数作为该矢耳石的形态指标,分析矢耳石形态特征,并进行主成分和矢耳石生长模式分析。结果显示,伊朗带鱼矢耳石整体呈弯曲长梭形,主间沟深且明显;有较明显的基叶和翼叶,基叶向前延伸,明显超过翼叶长度。矢耳石的总长(L_1)、矢耳石的高度(L_2)、矢耳石中心到前端的长度(L_6)、矢耳石基叶到矩口的长度(L_(17))、矢耳石基叶的长度(L_(19))以及矢耳石翼叶到矩口的长度(L_(20))可代表20项形态参数来描述伊朗带鱼矢耳石的形态特征。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矢耳石各部分生长模式表现为异速生长,矢耳石长、短轴均随着时间异速增长,基叶、翼叶也随时间增加愈加明显,翼叶生长速度大于基叶。矢耳石形态特征参数L_1、L_2与鱼体肛长呈对数函数关系,L_6与鱼体肛长间呈幂函数关系;L_2与体质量呈对数函数关系,L_1、L_6与体质量间呈幂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带鱼种群判别及年龄鉴定提供数据支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桢桢  张化浩  胡良雄  张小谷  
对来自9个采样点的鲌属(Culter)翘嘴鲌(C.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达氏鲌(C.dabryi)和近红鲌属(Ancherythroculter)黑尾近红鲌(A.nigrocauda)共810尾个体星耳石的8个特征值进行形态度量,运用Statistica软件作鲌类鱼体生长与耳石生长的回归分析、形态特征值及6个形态因子和6个形态指数的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4种鲌耳石形态存在极显著差异。(2)幂函数回归方程相对于直线回归方程能更好地表述鲌体生长及耳石生长关系;鲌类体质量与耳石质量、体长与耳石直径的回归方程近于线性回归关系,体质量与耳石直径、与体长回归方程幂值分别近于3.5、3,而耳石质量与耳石直径回归方程幂值近于2。耳石质量增长速度与体质量增长速度相近,但耳石质量相对耳石长度的增长速度较体质量相对体长或耳石长度的增长速度要慢。(3)鲌耳石形态度量特征值判别函数分析判别正确率达71.11%,对识别影响较大的特征值为耳石宽、耳石面积、耳石长、基叶长等;通过4种鲌耳石形态因子和形态指数的主成分分析,对识别影响较大的形态因子为F2、F1、F6、F5和形态指数为形态系数、充实度、椭圆率等。(4)采用鲌类群体耳石形态度量特征值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均能较好地区分翘嘴鲌3个长江群体(太湖、鄱阳湖、丹江口水库)与漓江群体、蒙古鲌鄱阳湖5个群体(新妙湖、南北港、青岚湖、庐山西海、章江),其群体聚类距离与群体间的地理距离相关联。本研究结果说明,星耳石形态度量分析能为鲌类物种或群体间关联性分析提供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常有民  张涛  庄平  侯俊利  宋超  杨刚  章龙珍  
利用2010年2月~2012年5月从江苏启东、福建东山、海南海口、广东湛江和台湾沿海海域采集到的192 ind多鳞四指马(鱼友)(Eleutheronema rhadinum)标本,取3对耳石,并以矢耳石长、宽、重、长宽比、面积、周长、矩形趋近率、成形系数、密度等指标为基本形态学参数,研究多鳞四指马(鱼友)的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都有基叶和翼叶,中央听沟明显,前缘开阔,后缘窄且闭合。矢耳石的大小和形状随个体生长变化明显,叉长较短的样品,耳石呈瓜子状,边缘规则;叉长较长的样品,矢耳石呈狭长叶片状,边缘有较多波浪形突起。矢耳石形态特征比较显示:多鳞四指马(鱼友)矢耳石在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贾涛  陈新军  李纲  陆化杰  刘必林  马金  
茎柔鱼是大洋性重要经济头足类,其耳石包含着重要的生态信息。根据2009年7-8月哥斯达黎加外海采集的茎柔鱼耳石样本,分析其耳石外部形态,探讨耳石形态差异及生长模式。研究认为,茎柔鱼左右耳石及其分区间的形态差异均不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认为,耳石总长(TSL)、吻侧区间长(RDL)、吻侧区夹角(RDA)可表征左耳石形态特征,TSL、吻区基线长(RBL)、RDA可表征右耳石形态特征。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耳石各部分均异速生长,其形态变化趋势为整体狭长、吻区长窄、背区宽大,符合中上层头足类耳石特征。耳石生长表现为两个阶段,TSL为1600μm前后其耳石形态出现显著差异。RDL/TSL由上升变为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方舟  叶旭昌  李凤莹  陈新军  
根据2011年6-8月我国拖网船在摩洛哥南部沿岸采集的46尾金色小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和53尾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的耳石样本,利用传统形态测量法和傅立叶分析法分别进行分析,对不同的耳石形态进行判别。传统形态测量法测量了6个耳石形态参数,并利用t检验比较两种沙丁鱼耳石形态差异;耳石轮廓经图像化处理后利用软件转化为椭圆傅立叶标码(EFDs),最后分别采用6个耳石形态参数和标准化后的77个傅立叶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沙丁鱼耳石形态在全长(TL)、宽度(TW)、背宽(DW)、腹噱长(VL)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背长(D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化杰  陈新军  
根据我国鱿钓船2007、2008和2010年在西南大西洋作业期间采集的3 462尾阿根廷滑柔鱼样本(其中2007年308尾、2008年262尾、2010年2 892尾),利用耳石微结构研究了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的日龄、生长和种群结构。结果表明,阿根廷滑柔鱼生命周期大约为1年,渔获物主要由冬生群(6—7月)和秋生群(3—5月)组成,不同年份捕捞群体有差异。不同产卵群体、不同性别的阿根廷滑柔鱼胴长和体质量生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冬生群,雌、雄个体胴长的生长方程分别用指数和线性函数来拟合为最适,体质量生长方程则分别用幂函数和指数函数来拟合最适;秋生群,雌、雄个体的胴长生长方程分别用指数和对数函数拟合...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马金  刘必林  陆化杰  李思亮  曹杰  
根据2007年7-10月我国鱿钓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连续采集的柔鱼样本,以耳石最大宽度(MW)与其总长(TSL)之比作为耳石形态变化的指标,利用方差分析和最小显著差法分析了性成熟和个体大小对耳石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耳石的生长持续出现在柔鱼的整个生命周期,性成熟度为Ⅰ期与Ⅱ~Ⅴ期之间的个体,其耳石MW/TSL皆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性成熟度Ⅰ期后的个体,其耳石形态不随性成熟度的增加而变化;胴长为200~280mm的4个胴长组,耳石MW/TSL大多与其它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个体大于280mm的各...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必林  陈新军  钟俊生  
根据2004-2005年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资源调查期间获得的114尾鸢乌贼(胴长为142~575mm)的耳石,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观测表明,鸢乌贼耳石具有很大的翼区,背区则较小,其形态结构与一些其它科种类如黵乌贼科有明显差异。耳石总长TSL、最大宽度MW、侧区长LDL、背侧区长DLL、吻侧区长RLL和翼区长WL等6个主要形态参数值与胴长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P<0.05)。随着胴长不断增加,耳石绝对尺寸逐渐增大,相对尺寸逐渐减小,背区、侧区、吻区、翼区的长度与耳石总长之比则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42%、57%、49%和75%左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瞿俊跃  方舟  陈新军  
鱼类耳石外部形态变化与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2017年9月—2018年3月间在东、黄海外海采集的335尾蓝点马鲛样本,以耳石长、耳石宽、背长、背宽、腹喙长和基叶长为基本形态学参数,运用函数拟合、方差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蓝点马鲛耳石与生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蓝点马鲛耳石呈乳白色,近似长方形,背面外凸、正面内凹,外部有较多突起的小齿,呈锯齿状,整体弯曲呈现瓦状。左右矢耳石没有显著性差异。蓝点马鲛耳石质量及6项形态参数指标均与叉长有着显著的关联,均为幂函数拟合结果最优。随着蓝点马鲛生长,该鱼耳石形态特征随叉长变化差异显著,耳石的总长度不断增加,而背区和腹区不断向耳石中心缩小,后区长度增加,翼长也不断增加,总体上呈现纵向缩小,横向增长的趋势且在350~400 mm时的生长与其他叉长组有着显著的不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凤侠  刘岩  张秀梅  
分析了2011年采自西南大西洋的拉氏南美南极鱼(Patagonotothen ramsayi Regan,1913)耳石形态特征,结果显示,根据耳石后端、主间沟、翼叶及耳石侧表面辐射状条纹等位置存在的明显差异,可将其耳石分为6种类型。椭圆傅里叶分析所得77个特征系数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6种耳石类型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的特征系数可达36.4%,表明6种类型耳石形态间存在较大差异。结合形状指标和椭圆傅里叶分析表明:(1)基于形态特征的耳石类型划分是可行的;(2)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表达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类型多样性及其耳石形态特征;(3)椭圆傅里叶分析在拉氏南美南极鱼耳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