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0)
2023(2681)
2022(2424)
2021(2382)
2020(1889)
2019(4447)
2018(4547)
2017(7841)
2016(4937)
2015(5680)
2014(5937)
2013(5684)
2012(5395)
2011(4902)
2010(5055)
2009(4468)
2008(4464)
2007(4216)
2006(3786)
2005(3478)
作者
(14552)
(11996)
(11880)
(11390)
(7995)
(5926)
(5533)
(4740)
(4662)
(4648)
(4280)
(4217)
(4034)
(4006)
(3866)
(3856)
(3699)
(3696)
(3585)
(3427)
(3125)
(3039)
(2986)
(2954)
(2865)
(2838)
(2640)
(2571)
(2528)
(2503)
学科
(13702)
经济(13685)
管理(12278)
(9379)
(7539)
企业(7539)
(5708)
地方(5613)
(5012)
中国(4689)
(4586)
理论(3976)
(3968)
教学(3682)
方法(3584)
业经(3498)
教育(3394)
农业(3325)
(3034)
国家(2921)
土地(2827)
(2767)
(2759)
财务(2748)
财务管理(2727)
财政(2725)
(2594)
工作(2593)
银行(2583)
企业财务(2515)
机构
学院(65107)
大学(61449)
研究(22487)
管理(19056)
(18453)
中国(17904)
经济(17678)
科学(15985)
理学(15073)
理学院(14820)
管理学(14404)
管理学院(14287)
(14215)
(14067)
(13489)
(13220)
(12826)
(12063)
研究所(11312)
中心(10758)
(10627)
农业(10324)
(10093)
业大(10036)
师范(9983)
技术(9930)
北京(8954)
财经(8408)
(8331)
职业(8276)
基金
项目(37791)
研究(28809)
科学(27117)
基金(23260)
(20715)
国家(20482)
(17262)
科学基金(16137)
社会(14673)
教育(14085)
(13913)
编号(13742)
社会科(13630)
社会科学(13623)
基金项目(12125)
成果(12072)
课题(10693)
自然(10682)
自然科(10356)
自然科学(10351)
自然科学基金(10135)
资助(9943)
(9035)
重点(8869)
(8467)
(8081)
项目编号(7639)
(7581)
(7340)
大学(7267)
期刊
(28220)
经济(28220)
研究(20494)
中国(19270)
教育(13214)
(12337)
学报(12260)
(11295)
科学(9917)
农业(8148)
大学(8022)
管理(7438)
学学(7238)
(6723)
金融(6723)
技术(6565)
图书(6007)
业经(5117)
书馆(4673)
图书馆(4673)
(4661)
职业(4558)
资源(4170)
财经(3947)
(3863)
财会(3804)
(3618)
论坛(3618)
经济研究(3535)
问题(3515)
共检索到110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常美  文晓鹏  
为探讨玛瑙红的起源原因,利用ISSR标记对贵州省纳雍县地方樱桃种质玛瑙红、酸樱桃、黑珍珠和4种欧洲甜樱桃等种质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15条稳定性强、条带清晰及多态性丰富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获得286个标记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249个,多态性比例为87.06%;采用NTSYS2.01软件计算,7种樱桃相似性系数为0.41~0.94,玛瑙红与酸樱桃的相似系数为0.57。玛瑙红和酸樱桃在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很大,该种质可能为酸樱桃的实生变异种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健宁  文晓鹏  洪怡  姜昱雯  李正春  刘金桂  乔光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3种生物炭(苹果枝条炭、烟草秸秆炭和玉米秸秆炭)、2种施用量(30 g/kg和60 g/kg)共7个处理,研究不同生物炭处理对玛瑙红樱桃苗期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原料及不同用量生物炭对玛瑙红樱桃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施用生物炭可促进玛瑙红樱桃苗生长,与对照相比,施加生物炭处理后的新梢长度与叶片数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37.50%~119.51%和2.67%~53.39%,株高与干径无显著差异。施加生物炭后提高玛瑙红樱桃苗叶片叶绿素含量、POD、SOD和CAT的活性,低施用量(30 g/kg)处理的叶绿素含量较对照增加13.35%,高施用量(60 g/kg)处理较对照增加3.96%,30 g/kg处理的苹果枝炭的POD、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提高0.87、2.24和0.40倍。施加生物炭后均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类胡萝卜素和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15.05%、26.36%、14.05%和12.15%。通过隶属函数法分析可知,30 g/kg处理的苹果枝条炭的隶属函数值均值最高,由此表明适宜的施用量(30 g/kg)有效地改善了玛瑙红樱桃生理生化特性,可用于其丰产优质栽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光  洪怡  田田  刘小翠  文晓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仇志浪  郭凯斌  文壮  邓彬  李正春  文晓鹏  
【目的】为比较贵州主栽樱桃品种花粉量及其花粉的保存方法,以期为杂交育种和授粉树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贵州主栽的2个中国樱桃及4个甜樱桃品种为材料,用纤维素酶解法测定其花粉量,花粉离体培养法测定比较了不同发育时期、干燥时间、保存温度及预冻解冻方式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结果】中国樱桃单花花粉量显著低于甜樱桃,且中国樱桃大花蕾期的花粉活力最高,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逐渐降低。采后1周内未经干燥的花粉,在4℃保存效果最佳,萌发率达50.98%,而-196℃保存花粉萌发率最低(27.11%),其原因可能是花粉含水量较高导致水分结晶而引起花粉结构破坏;长期保存以25℃干燥30 min后,保存在-196℃下效果最佳,保存16周后萌发率仍达11.14%;未经干燥的花粉,在-80℃保存后室温解冻30min效果最佳,萌发率达17.01%。【结论】人工授粉时应采集大花蕾期花粉,如需在采后1周内授粉,可将花粉保存于4℃;长期保存则应经25℃干燥30 min后保存于-196℃,室温解冻30 min,可达最佳效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文壮  洪怡  郭凯斌  文晓鹏  
【目的】探讨"红皮"樱桃对甜樱桃接穗的生理影响,以期为贵州本地樱桃砧木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贵州本地野樱桃一年生"红皮"和"青皮"实生苗为砧木,分别嫁接"曙光"甜樱桃。观察嫁接口的解剖结构,同时比较接穗的生长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特性。【结果】嫁接120 d后,"红皮"砧嫁接口离层消失,维管束形成,愈合较好,砧穗的结构差异较小;嫁接165d后,红皮"砧幼苗生长迅速,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青皮"砧幼苗;嫁接240 d后,"红皮"和"青皮"砧幼苗的最大光合速率分别为21.43和15.87μmol CO_2·m~(-2)·s~(-1),两者差异显著;气孔导度均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红皮"砧幼苗最大值为0.74mmol H_2O·m~(-2)·s~(-1),显著高于"青皮"砧幼苗(0.39 mmol H_2O·m~(-2)·s~(-1))。【结论】综合"红皮"砧嫁接口愈合较好、幼苗生长迅速、叶片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光合速率较高等表现,初步确定"红皮"樱桃适宜在贵州地区作为甜樱桃砧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付华  杨勇胜  李庆宏  邓勇  文晓鹏  
为探索枇杷新种质的鉴定方法,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贵州18个枇杷栽培品种及课题组选育的7个优良新种质的DNA指纹图谱,并分析其相互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以筛选出的15条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清晰、重复性好的谱带172条,其中多态性谱带157条,多态性比例为91.3%;应用3个引物825、834和848的组合,构建了25份枇杷品种(系)的ISSR指纹图谱,可以有效区分所有供试材料;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60时,可将供试种质分成2大类:一类主要为原产于浙江的品种(系),另一类主要为原产于四川的品种及选育的新种质;因此,ISSR标记能有效地用于枇杷栽培种及新种质的分子鉴定及其亲缘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萍  马丹炜  王贵侠  石建明  陈放  
该文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分布于贵州的药用植物天麻的9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为传统的中药材天麻的遗传、育种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依据.该研究用12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0条大小在200~1 600 bp清晰的谱带,其中97条具有多态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83%,表明在物种水平上有较高的遗传变异;种群水平的多态性相对较低,多态百分率在17.5%~40.83%,平均25.56%.用POPGENE软件计算各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He)为0.042~0.153,平均0.073;Shannon信息指数为0.3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涛  王晓峰  吕书文  杨国栋  吴媛媛  
为了获得与樱桃番茄闭药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即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以大果型闭药雄性不育系(94-205)为父本,以樱桃番茄自交系(02-281)为母本,构建了132个F2分离群体。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通过BSA法筛选230条RAPD引物,获得了1个可用于樱桃番茄闭药不育的标记CCPA931-031225(序列为TGCGTGCTTG),RAPD标记CCPA931-031225与闭药不育基因遗传图距为5.6cM,为紧密连锁。这个标记的获得,可用于标记辅助选育,加速番茄闭药雄性不育的转育和制种应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新生  甘志瑞  周耀军  
1996年4—6月,我们在资料检索、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陕西西乡樱桃产业做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的西乡县是全国少有的樱桃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面积大、集中成片的地区之一。国内已有记载的野生樱桃种类大部分均有分布,如中国樱桃、崖樱桃、毛樱桃等。栽培种以驯化了的中国樱桃当地种为主,习惯上按照果实颜色分为西乡红樱桃和西乡黄樱桃两个品系。红、黄樱桃又按果实形状果柄长短、酸甜比等差异各分为2个品种。目前栽培面积3475hm2,产量已达3000t,主要分布在县城周围的杨营、杨河、二郎、三郎等地。其中红樱桃品种(系)面积较大,约为2667hm2。开发的产品有罐头、浓缩汁、果茶、果酱、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丽艳  龚亚菊  黎志彬  鲍锐  钟利  梁明泰  
对62份樱桃番茄资源的果形、果色、单果重等12个果实相关性状进行变异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变异度分析表明材料之间存在着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有8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7对性状间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得到4个因子,累积贡献率达74.61%;通过聚类分析将材料划分为3大类,其中第Ⅲ类综合表现优良。本研究为樱桃番茄育种工作理清了思路,并为加快优良种质资源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邱书钦  
自从1923年世界上第一个境内关外型自贸区FTZ(Free Trade Zone)———乌拉圭自贸区成立以来,全世界已建立自贸区一千多个。考虑到对外贸易和联系的便利性,大多数国家都把自贸区设置在工业基础好、交通便利的沿海城市,然而成立于1967年的巴西玛瑙斯自贸区却设置在远离沿海,地处西北部内陆的亚马逊腹地。玛瑙斯自贸区通过实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雍清青   姚响   周麟   屈燕  
【目的】探讨滇山茶‘狮子头’(Camellia reticulata ‘Shizitou’)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C. reticulata‘Damanao’)花瓣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花发育过程中的差异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滇山茶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滇山茶‘狮子头’及其芽变品种‘大玛瑙’花蕾期和盛花期花瓣为材料,采用UPLC-MS/MS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进行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筛选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及关键差异基因,并选取其中6条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2个品种中共鉴定到78种黄酮类代谢物,且以黄酮醇、黄酮、异黄酮为主;其中有11个差异代谢物,包括表没食儿茶素、根皮苷、槲皮素等。转录组学分析发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与芽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在3条通路中共富集到53个差异表达基因。代谢组与转录组联合分析发现,AUX、HCT、CHS、ANR、MYB等基因可能参与滇山茶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结论】初步解析了2个滇山茶品种黄酮类代谢物成分差异的转录调控机制,筛选了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白占兵  粟建光  陈基权  戴志刚  王凤敏  龚友才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分析来自中国11个省(市)的48份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青麻资源利用和育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内部简单重复序列多态性(ISSR)分子标记检测青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在48份青麻种质资源中,9条ISSR引物扩增出82条带,多态条带比率(PPB)为88.89%,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在0.1~3.0kb。基于UPGMA聚类,将青麻分为3大类。【结论】中国青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实验结果支持青麻起源于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娟  廖康  赵世荣  曹倩  孙琪  刘欢  
【目的】通过对不同取样策略和遗传距离相结合的组合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以此探讨分子水平构建新疆野杏核心种质的方法,确定最适核心种质资源,以利于种质的保护与利用。【方法】以分布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大西沟、新源县博尔赛和巩留县伊依克台3个分布区的135个新疆野杏实生株系为材料,根据SM、Jaccard和Nei&Li遗传距离,采用UPGMA聚类法对新疆野杏整体进行多次聚类抽样,直到其中某个采样点再次聚类时无种质被抽取;以随机取样策略为对照取样策略,应用位点优先取样策略,研究新疆野杏核心种质构建的方法;采用丢失的等位基因数以及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海燕  粟建光  戴志刚  李燕  陈基权  龚友才  
【目的】对来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1份红麻栽培种、野生种和近缘种进行遗传分析,构建红麻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方法】利用ISSR和RAPD标记对不同类型的51份红麻种质资源进行分析,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利用UPGMA法作聚类图,建立分子身份证。【结果】19个ISSR标记共产生113条条带,其中101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PPB)为89.38%;20个RAPD标记共产生118条条带,其中112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PPB)为94.92%。品种间多态性丰富,结合特征带、特异谱带类型和不同引物组合3种分析方法,可有效建立51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特异分子身份证。【结论】材料间遗传多样性较高,有较远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