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15)
- 2023(8615)
- 2022(7839)
- 2021(7488)
- 2020(6233)
- 2019(14683)
- 2018(14760)
- 2017(28720)
- 2016(15770)
- 2015(17715)
- 2014(17700)
- 2013(17588)
- 2012(16038)
- 2011(14344)
- 2010(14122)
- 2009(12697)
- 2008(12048)
- 2007(10243)
- 2006(8790)
- 2005(7444)
- 学科
- 济(59398)
- 经济(59333)
- 管理(44051)
- 业(41463)
- 企(34988)
- 企业(34988)
- 方法(29837)
- 数学(25830)
- 数学方法(25547)
- 农(15384)
- 学(14857)
- 中国(14059)
- 财(13860)
- 业经(13045)
- 地方(12250)
- 理论(10475)
- 和(10456)
- 农业(10301)
- 贸(10171)
- 贸易(10167)
- 环境(9919)
- 易(9858)
- 技术(9762)
- 务(9260)
- 财务(9202)
- 财务管理(9188)
- 制(9077)
- 企业财务(8705)
- 教育(8633)
- 划(8504)
- 机构
- 大学(221024)
- 学院(218818)
- 管理(90663)
- 济(80230)
- 理学(79695)
- 理学院(78799)
- 经济(78297)
- 管理学(77410)
- 管理学院(77040)
- 研究(71440)
- 中国(50653)
- 科学(48237)
- 京(47727)
- 农(37810)
- 业大(36715)
- 所(36251)
- 财(34698)
- 研究所(33627)
- 中心(31836)
- 农业(30172)
- 江(30052)
- 北京(29824)
- 范(29102)
- 财经(28840)
- 师范(28819)
- 经(26290)
- 院(25967)
- 州(24986)
- 技术(23762)
- 师范大学(23435)
- 基金
- 项目(159106)
- 科学(124175)
- 基金(114977)
- 研究(114173)
- 家(100862)
- 国家(100044)
- 科学基金(85647)
- 社会(69016)
- 社会科(65294)
- 社会科学(65275)
- 省(62622)
- 基金项目(62371)
- 自然(58312)
- 自然科(56926)
- 自然科学(56914)
- 自然科学基金(55857)
- 划(53187)
- 教育(51841)
- 编号(47278)
- 资助(47139)
- 成果(37426)
- 重点(35175)
- 部(34313)
- 发(33259)
- 创(33061)
- 课题(31808)
- 科研(30794)
- 创新(30760)
- 计划(29805)
- 大学(29367)
共检索到300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立君 李里特 张晓峰 辰巳英三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对豆浆中的 2种主要大豆蛋白质β伴大豆球蛋白 (7S球蛋白 )和大豆豆球蛋白 (11S球蛋白 )的变性温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豆浆中 7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70± 2 )℃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为 (90± 2 )℃ ;豆浆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 (5 .76~ 10 .37 )与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的变性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加热到 70℃时 ,7S球蛋白变性 ;当加热到 95℃时 ,7S球蛋白和 11S球蛋白都发生了完全变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侯萌 齐照明 韩雪 辛大伟 蒋洪蔚 刘春燕 吴琼 隋丽丽 胡国华 陈庆山
【目的】定位大豆蛋白质和油分含量QTL及互作分析,为大豆品质性状QTL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基础。【方法】以Charleston和东农594为亲本,构建了含147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以F2:19—F2:20代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5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和多重区间作图法,对该群体的蛋白质和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分析,并利用QTL Network 2.1软件分析QTL间的上位性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结果】采用CIM和MIM 2种算法在2011和2012年哈尔滨、红兴隆、佳木斯和牡丹江每年3个地点共6个种植环境下共定位了9个蛋白质和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静文 史晓蕾 刘茜 赵青松 邸锐 刘兵强 闫龙 王凤敏 张孟臣 赵宝华 杨春燕
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挖掘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为解析蛋白质合成机制奠定基础。以遗传背景相近但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的大豆高蛋白品系冀HJ117(蛋白质含量52. 99%)及其回交亲本冀豆12(蛋白质含量46. 48%)为研究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挖掘大豆籽粒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通过对转录组数据中冀HJ117和冀豆12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筛选,共得到33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冀HJ117较冀豆12有195个上调表达基因,141个下调表达基因。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在分子功能类型中注释的差异基因主要与催化和连接等功能相关; KEGG显著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质内质网合成途径中,该途径共筛选到3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3个基因在冀HJ117中表达量较高。从该途径中筛选出9个候选基因,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表达量,表达趋势与RNA-Seq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RNA-Seq数据的可靠性。RNA-Seq测序结果获得了与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基本信息,蛋白质内质网合成途径可能是冀HJ117与冀豆12蛋白质含量产生差异的重要通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利茹 王爽 牛娟 马洪雨 舒英杰 杨艳 顾卫红 麻浩
【目的】南方春大豆种子在生理成熟(R6或R7期)过程中易受高温高湿胁迫影响常会发生种子田间劣变,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南方春大豆生产和应用的发展。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揭示高温高湿下南方春大豆种子田间劣变性和劣变抗性的机制,为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利用抗种子田间劣变种质湘豆3号和不抗种质宁镇1号为材料,在种子发育到生理成熟期时模拟田间高温高湿胁迫处理,运用双向电泳(2-DE)和MALDI-TOF/TOF鉴定技术研究春大豆种子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结果】高温高湿胁迫处理和对照条件下(1、5、10、16和24 h),湘豆3号和宁镇1号大豆种子可溶性蛋白的每张2...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19份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46.66±1.98%,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17.80±1.12%;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64.46±1.62%。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579);蛋白质含量与株高是极显著负相关;与生育日数和百粒重相关不显著。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株高和百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春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春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明昧 孙泽威 龙国徽 王涛 姜海龙 潘丽 何玉华 秦贵信
【目的】研究热处理对全脂大豆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溶解度和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全脂大豆为样本,对其进行湿热法(120℃高压(0.1 MPa)灭菌锅加热7.5Min)和干热法(120℃烘箱干燥15Min)处理,同时设膨化全脂大豆粉不作加热处理。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定量计算蛋白质分子结构特征(酰胺Ⅰ带、酰胺Ⅱ带、酰胺Ⅰ带/酰胺Ⅱ带、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及α-螺旋与β-折叠的比值),并采用体积分数0.2%KOH溶液定氮法和胃蛋白酶-胰酶制剂两步酶解法,分别对大豆样品蛋白质溶解度和粗蛋白体外消化率进行分析,用PeaRsOn方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燕燕 邱澄宇 李来好 林洪 陈培基 郝淑贤 杨贤庆
The variations of muscle tissus, peroxidase and Ca~(2+)-ATPase activities and Vp (pasteurization valu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fresh samples of grass carp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h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us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denaturation of muscle protein by heating. The 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志刚 雷洪 杜官本 王辉 席雪冬 曹明 沈高丽 熊文
为了提高刨花板用大豆Glycine max蛋白基胶黏剂的内结合强度和耐水性,在碱、尿素共同作用的大豆蛋白与酚醛树脂共聚(SPF)反应的基础之上,研究了在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与未经过交联的SPF对刨花板力学性能和吸水厚度膨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共聚之前经过交联的SPF胶黏剂刨花板24 h吸水厚度膨胀率满足国家标准GB/T 4897.3-2003中潮湿环境下的结构用板要求(≤10.0%)。其中,酚醛预聚液作为交联剂,刨花板内结合强度值满足标准中干燥状态下使用的家具及室内装修用板要求(≥0.40 mPa)。2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交联剂主要与豆胶的伯胺反应,通过加成反应接到...
关键词:
木材科学与技术 刨花板 豆胶 交联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维英 孙祖东 赖振光 蔡昭艳 陈怀珠 杨守臻 唐向民
【目的】通过对大豆受豆卷叶螟幼虫胁迫下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结果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一些与大豆抗豆卷叶螟相关的候选基因,为深入认识大豆抗豆卷叶螟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高抗材料赶泰-2-2(HR)和高感材料皖82-178(HS)为研究对象,运用RNA-Seq技术和iTRAQ技术鉴定出豆卷叶螟幼虫取食诱导0和48 h时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和差异表达蛋白(DEPs),将在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关联到的所有可定量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计算蛋白水平和转录水平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HR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于凤瑶 辛秀君 张代军 周顺启 邱红梅
大豆籽粒干物质积累是产量构成因子之一,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是大豆的品质指标,因此对大豆籽粒干物质及品质性状积累规律进行研究是必要的。本研究利用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从物质运输和物质转化角度对不同节位籽粒干物质、脂肪、蛋白质的动态积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籽粒干物质动态积累呈"S"型曲线变化,无基因型差异;籽粒干物质的积累是源库流互作的过程,由于库竞争的存在,致使干物质积累量存在节位差异;(2)脂肪含量的增加呈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缓慢的S型曲线,蛋白质的积累大致呈W型曲线变化,二者积累关键期在生殖后期;(3)脂肪和蛋白质积累在生殖后期呈显著负相关,从能量角度分析二者存在相互转化。
关键词:
大豆籽粒 干物质 脂肪 蛋白质 积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波 姜治华 林文君 张永晖
对四川省729份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平均含量高(46.51±2.17%),高蛋白资源丰富;脂肪平均含量较低(17.10±1.41%);蛋白质和脂肪总含量高(63.61±2.17%)。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5);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脂肪含量与生育日数和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种皮色、花色和茸毛色的夏大豆品种资源蛋白质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而脂肪含量差异不明显。
关键词:
夏大豆 品种资源 蛋白质 脂肪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维英 杨守萍 盖钧镒 喻德跃
【目的】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NJCMS1A及其同型保持系NJCMS1B的二胞花粉期花药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蛋白质进行分离,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使用PDQuest软件分析蛋白质图谱,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用Profound和Mascot软件搜索NCBInr数据库,初步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其功能。【结果】在分子量18.4~116.0kD、等电点4~7线性范围内,检测到约212个蛋白点,差异表达蛋白点24个。其中10个在NJCMS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果忠 朱振东 武小菲 崔友林 王晓鸣
【目的】系统获得抗性(system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的一种复杂机制,本研究旨在鉴定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诱导的拟南芥系统获得抗性相关的蛋白质。【方法】利用双向电泳分离创伤、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和大豆疫霉菌诱导的拟南芥叶片的总蛋白,并对2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了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这28个蛋白点的表达模式可分为3种类型:13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上调;11个点的表达随着伤口、SA和P.sojae的诱导而下调;4个点在伤口和P.sojae处理中的表达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桂芹 李子平 闫先春 郭贵良 孙丽 牛小天 卢洪梅 朱兴华 李清华
选择健康的鲤鱼种[体重为(5.89±0.36)g]为试验鱼,以生大豆粉和不同处理的大豆制品分别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5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可消化蛋白30%)、等能(可消化能15MJ/kg)的半精制饲料,探讨大豆抗营养因子的不同和叠加对鲤生长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大豆组平均增重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生大豆组的平均增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都显著高于生大豆组(P<0.05)。对照组的鲤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的活力显著高于生大豆组和酒精浸提组(P<0.05),但与化学钝化组和...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慧珍 王树峰 余永亮 练云 王庭峰 位艳丽 巩鹏涛 刘学义 方宣钧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含量基因定位及相关性,为大豆品质改良、分子育种及基因克隆等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SSR技术,对晋豆23号和灰布支杂交构建的F13代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的474个家系进行了连锁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利用WinQTLCart2.0软件分析了影响大豆异黄酮含量、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3个重要品质性状的QTL,通过复合区间作图分析,检测QTL;同时,对异黄酮与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检测到23个QTL,其中控制异黄酮含量QTL有6个,分别定位在J、N、D2和G染色体的连锁群上;控制脂肪含量的QTL有11个,分别定位在第A1、A2、B2、C2和D2...
关键词:
大豆 SSR QTL 品质 异黄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