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4)
2023(4976)
2022(4221)
2021(4053)
2020(3463)
2019(7473)
2018(7662)
2017(13351)
2016(8090)
2015(9336)
2014(9781)
2013(9212)
2012(9043)
2011(8122)
2010(8427)
2009(7866)
2008(7819)
2007(7420)
2006(6589)
2005(5961)
作者
(28152)
(23679)
(23608)
(22465)
(14853)
(11642)
(10647)
(9389)
(9082)
(8696)
(8022)
(7967)
(7846)
(7731)
(7697)
(7339)
(7214)
(6959)
(6848)
(6592)
(6128)
(5965)
(5814)
(5552)
(5441)
(5398)
(5256)
(5136)
(5104)
(5038)
学科
(25706)
经济(25658)
管理(20350)
(16371)
(13240)
企业(13240)
(11153)
(8915)
方法(8857)
中国(7940)
(7848)
(7087)
数学(6833)
理论(6725)
(6663)
数学方法(6603)
地方(6588)
业经(5671)
农业(5376)
(5259)
银行(5223)
教育(5095)
(5087)
金融(5079)
(4991)
(4781)
(4528)
贸易(4523)
教学(4419)
(4373)
机构
学院(116458)
大学(115868)
研究(46946)
(35289)
科学(35190)
中国(35118)
管理(35039)
经济(34079)
(32158)
理学(28737)
理学院(28238)
(27486)
(27239)
管理学(27152)
管理学院(26972)
农业(26171)
研究所(25203)
业大(23875)
中心(21372)
(20042)
(19307)
(18633)
技术(17757)
(17196)
(17085)
北京(17036)
师范(16823)
农业大学(16674)
(16414)
(16281)
基金
项目(76896)
科学(57164)
基金(52242)
研究(50639)
(49372)
国家(48952)
科学基金(38595)
(32955)
自然(27801)
(27755)
基金项目(27210)
自然科(27137)
自然科学(27123)
社会(27114)
自然科学基金(26561)
社会科(25308)
社会科学(25295)
教育(23849)
资助(21797)
编号(20866)
成果(18509)
重点(18442)
计划(17775)
科技(16956)
课题(16371)
(16277)
(15140)
科研(15044)
(14966)
创新(14129)
期刊
(46380)
经济(46380)
中国(32201)
研究(32024)
学报(31541)
(30562)
科学(24524)
大学(21705)
农业(20850)
学学(20542)
教育(17489)
(15876)
管理(14090)
(11193)
技术(10484)
(9992)
金融(9992)
业大(9722)
(8833)
农业大学(8201)
图书(7763)
业经(7382)
财经(6931)
科技(6403)
林业(6363)
经济研究(6331)
资源(6269)
中国农业(6025)
问题(6001)
(5981)
共检索到191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凤珍  高润昕  李萌  许岗  纪小敏  曹福祥  
羽扇豆醇是一种存在于多种果蔬及中草药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症、抗氧化、抗癌等药理作用。羽扇豆醇合酶(Lupeol synthase,LUP)是羽扇豆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前期研究显示,编码该酶的基因在原核和酵母表达体系中均难以获得有生物活性的蛋白产物。本研究以拟南芥为受体,通过超量表达拟南芥羽扇豆醇合酶1(At LUP1)基因,分析利用植物细胞生产羽扇豆醇的可行性。使用气相色谱GC检测At LUP1超量表达拟南芥植株中的羽扇豆醇含量,发现48号植株中羽扇豆醇含量为0.915 5 mg·g-1,显著高于野生型。本研究证明超量表达At LUP1基因可以在拟南芥中促进羽扇豆醇的合成,为羽扇豆醇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礼香  王正询  柯德森  巫锦雄  
为研究拟南芥血红蛋白1基因(AtGLB1)的功能,将AtGLB1基因构建入超表达载体pMD和RNAi载体pZYI中,并采用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质粒转化拟南芥Columbia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对超表达株系和RNAi株系的纯合体进行Northern分析,结果表明:超量表达的拟南芥株系中AtGLB1的表达水平比野生型高很多,而表达被抑制的RNAi株系中几乎检测不到AtGLB1基因的表达。这些AtGLB1表达水平不同的拟南芥株系的获得可为该基因功能的后续研究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中鑫  覃玉蓉  夏新莉  尹伟伦  
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分子RNA。本文克隆了miR156j的前体(peu-MIR156j),并将其转入拟南芥获得35S:MIR156j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鉴定表明,过量表达miR156j增加了拟南芥莲座叶的发生,导致叶片浓密及开花延迟。这一结果表明:同拟南芥、水稻等物种类似,胡杨miR156j主要对植株发育起重要作用,其功能具有保守性。同时发现超表达胡杨miR156j的拟南芥在盐处理下萌发率与生长状况优于野生型,RT-PCR检测显示靶基因SPL6、SPL9及SPL11的表达下调,证明它们被miR156j负调控。基于预测的与逆境胁迫相关的靶基因STRS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友泉  李超超  许馨月  张志宏  刘月学  
为研究草莓AP1同源基因FAAP1的功能,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PBI121-FAAP1,并导入到农杆菌菌株GV3101中。利用花序浸染法将该基因导入拟南芥,经抗性筛选、PCR检测表明获得了3个转化株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明显早花,成花时间可提早10d以上;同时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个体矮小,莲座叶数目减少;在早花的同时,转化株系花器官异常,不能形成种子。表明草莓FAAP1基因参与了成花过程的调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友泉  李超超  许馨月  张志宏  刘月学  
为研究草莓AP1同源基因Fa AP1的功能,构建了其植物表达载体p BI121GFa AP1,并导入到农杆菌菌株GV3101中.利用花序浸染法将该基因导入拟南芥,经抗性筛选、PCR检测表明获得了3个转化株系.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明显早花,成花时间可提早10d以上;同时其营养生长受到抑制,植株个体矮小,莲座叶数目减少;在早花的同时,转化株系花器官异常,不能形成种子.表明草莓Fa AP1基因参与了成花过程的调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艺霖  赵丽伟  李昆志  
【目的】构建拟南芥转录因子Dof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并制备其蛋白抗体。【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拟南芥中克隆转录因子Dof1基因,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Dof1,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后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经IPTG诱导后,纯化重组蛋白,以分离到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抗血清,检测植物中Do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拟南芥转录因子Dof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Dof1,在28℃、1mmol/L IPTG诱导6h的大肠杆菌中可高效表达分子质量约为42ku的重组蛋白,其分泌到细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中民  秦芳玲  王波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根系分泌物原位收集法和溶液培养收集法在分析缺磷白羽扇豆 (L upi-nus albus L .)幼苗根系分泌有机酸时的优劣性 ,同时分析了相应根组织、木质部伤流液和韧皮部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 :2种收集方法所获得的有机酸种类和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原位收集法能获得白羽扇豆不同根段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即排根主要分泌苹果酸、柠檬酸和反丁烯二酸 ,根尖主要分泌苹果酸、乳酸、反丁烯二酸 ,且所反映的有机酸分泌状况与相应根组织以及木质部伤流液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溶液培养收集法可获得白羽扇豆整个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状况 ,在其根系收集液中含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丽莉  陈昱  朱栋  韩怡来  崔琪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目的】获得转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MT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拟南芥MT基因与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重组质粒PoPoleosinMT。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oleosinMT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用PCR检测并筛选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采用sDsPAGe法检测oleosinMT融合蛋白的表达,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结晶紫法测定融合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油体特异表达载体PoPoleosinMT,融合蛋白oleosinMT在拟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丽莉  陈昱  朱栋  韩怡来  崔琪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目的】获得转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MT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拟南芥MT基因与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重组质粒pOPoleosinMT。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oleosinMT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用PCR检测并筛选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采用SDSPAGE法检测oleosinMT融合蛋白的表达,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结晶紫法测定融合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油体特异表达载体pOPoleosinMT,融合蛋白oleosinMT在拟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生科  王磊  胡治球  陈毓荃  
 为了使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适合在植物中表达,重新合成了石斑鱼生长激素基因,对其密码子进行了优化,把合成的基因构建于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并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获得了30个转基因抗性植株。对24株PCR阳性苗进行North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鱼类生长激素基因可以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其表达在不同的转基因植株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最强的植株与最弱的植株相比,二者表达量差异达到43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弈  韩成云  支添添  任春梅  
为了探明拟南芥sscd1–1突变体中sscd1–1突变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是由剪切效率所致还是由自身启动子影响所致,分别构建了由外源35s启动子驱动的sscd1正常基因和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载体及由内源自身启动子驱动的sscd1正常基因和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到拟南芥sscd1–1突变体中。采用RT–PcR分析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外源35s启动子驱动的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基因相比没有明显差别,而内源自身启动子驱动的sscd1–1突变基因的表达显著降低,这表明sscd1–1的点突变没有影响其剪切效率;sscd1–1突变基因表达水平的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书凤  刘学群  周杰  刘新琼  谭艳平  程钢  王春台  
从烟草中克隆到1个受甲基茉莉酸和水杨酸双重诱导的糖基转移酶基因GT-MS,将其翻译起始位点5′上游-800~+1启动子序列取代pCAMBIA1301质粒的35S启动子,构建GT-MS启动子与Gus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采用花序浸染法转化拟南芥,得到阳性植株。对转基因植株进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GT-MS启动子在拟南芥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及不同器官均有表达,但主要是在维管组织表达,且韧皮部的表达高于木质部。MeJA和SA诱导后GUS活性增强,Gus基因RNA表达量成倍增加。表明GT-MS启动子与在烟草中相似,在拟南芥中也受MeJA和SA诱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霞  张一南  赵楠  张莹  赵瑞  李金克  周晓阳  陈少良  
【目的】Annexins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大类膜联蛋白家族,能够参与氧化胁迫、热胁迫、干旱胁迫和盐胁迫等许多胁迫响应过程。但在胡杨中,对膜联蛋白家族在抗逆性中的作用情况还缺乏了解。本文研究胡杨Anneixn1在植物耐受渗透胁迫和干旱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对渗透胁迫诱导的PeAnn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对Pe Ann1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毛白杨、拟南芥、大豆和水稻膜联蛋白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以过表达PeAnn1拟南芥(PeAnn1-OE1和PeAnn1-OE2)、Annexin1突变体(atann1)和野生型拟南芥(WT)为实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甘露醇处理(0、150、200、250、300 mmol/L)模拟渗透胁迫,并对各株系进行土壤干旱和复水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株系的萌发率、根长、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过氧化氢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等指标,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拟南芥的抗旱性。【结果】短期渗透胁迫处理诱导了胡杨叶片中PeAnn1基因的上调表达。PeAnn1基因序列与毛白杨PtAnn1相似度最高,与PtAnn1亲缘关系较近。在甘露醇培养基上,过表达PeAnn1拟南芥的生存率和根长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且随着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差异显著(P <0.05)。复水后,PeAnn1转基因拟南芥光合参数的恢复程度也较低。在渗透胁迫下,转基因植株抗氧化物酶SOD、POD、CAT的活性以及编码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和突变体,不能清除过多活性氧,导致氧化伤害。【结论】以上结果表明,过表达PeAnn1降低了拟南芥对水分逆境的抗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婧  温馨  赵瑞  陈少良  赵楠  李金克  周晓阳  尧俊  
【目的】冷激蛋白(CSPs)是普遍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中的一类蛋白,能够参与冷、干旱和盐等非生物胁迫。在胡杨中,冷激蛋白的抗逆功能还少有研究。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胡杨PeCSP1在植物耐盐性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植物耐盐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方法】参照NCBI数据库信息,使用primer5设计引物,利用Mega7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量。以转基因株系PeCSP1(OE1、OE2),野生型,转空载体为材料,对各基因型拟南芥进行不同盐浓度处理,从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胡杨PeCSP1在盐胁迫中的响应机制。【结果】胡杨PeCSP1与毛果杨PtCSP1蛋白序列相似度高,亲缘关系较近。在短期盐胁迫下,胡杨叶片PeCSP1基因下调表达。在NaCl(75、100、125 mmol/L)处理后,过表达PeCSP1拟南芥植株种子萌发率和根长的下降幅度高于野生型(WT)和转空载体(VC),而且转基因拟南芥根细胞中Na~+含量显著高于WT和VC。盐胁迫下,WT和VC抗氧化酶(SOD、POD、CAT)的活性显著上升,酶活提高的幅度明显高于OE1、OE2。在土培条件下,盐处理12 d后,转基因株系的最大光量子效率未有明显下降,但相对电子传递效率、实际光合量子产量和叶绿素含量受到的抑制作用高于WT和VC。【结论】过表达胡杨PeCSP1负调控拟南芥耐盐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小梅  韩念法  张美祥  李广录  范三红  郭蔼光  
从经水杨酸处理的拟南芥开花期植株中获得cDNA,扩增得到Alpha-dioxygenase 1(DOX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和生物活性检测。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MAL-c4x在T7 Express CompetentE.coli和BL21(DE3)-RIPL codon+菌株中表达DOX1,经Amylose Resin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融合蛋白在BL21(DE3)-RIPL codon+中的表达通过灰度值比较分析以可溶性为主,表达率约3.7%,纯化的DOX1纯度可达45%。愈创木酚法表明,可溶性重组蛋白不具有过氧化物酶活性;2,4-DNP法测试表明可溶性重组蛋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