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3)
2023(10423)
2022(9313)
2021(8914)
2020(7507)
2019(17535)
2018(17577)
2017(33893)
2016(18517)
2015(20705)
2014(20491)
2013(20018)
2012(18215)
2011(16277)
2010(16007)
2009(14191)
2008(13724)
2007(11827)
2006(10085)
2005(8678)
作者
(52784)
(43638)
(43140)
(41152)
(27830)
(20832)
(19697)
(17315)
(16643)
(15522)
(15057)
(14644)
(13699)
(13671)
(13430)
(13264)
(13237)
(13056)
(12432)
(12312)
(10782)
(10629)
(10437)
(9864)
(9747)
(9666)
(9647)
(9530)
(8684)
(8663)
学科
(69702)
经济(69631)
管理(51669)
(47680)
(39748)
企业(39748)
方法(35312)
数学(30736)
数学方法(30254)
(17764)
中国(17044)
(16913)
(16482)
业经(15482)
地方(13909)
理论(12417)
农业(12124)
(11845)
贸易(11839)
(11742)
(11458)
技术(11380)
环境(11084)
(11079)
财务(11009)
财务管理(10987)
(10912)
企业财务(10357)
(9672)
教育(9638)
机构
大学(253584)
学院(251190)
管理(103356)
(93323)
经济(91093)
理学(90463)
理学院(89455)
管理学(87614)
管理学院(87178)
研究(81876)
中国(59871)
(55100)
科学(54140)
(41303)
(41038)
(40857)
业大(40252)
研究所(37921)
中心(37443)
(34880)
北京(34802)
财经(33786)
(33312)
师范(33003)
农业(32231)
(30811)
(30229)
(29127)
技术(27366)
师范大学(26755)
基金
项目(180939)
科学(141057)
研究(130605)
基金(130431)
(114233)
国家(113311)
科学基金(97285)
社会(79278)
社会科(75095)
社会科学(75075)
(70568)
基金项目(69997)
自然(65523)
自然科(64005)
自然科学(63992)
自然科学基金(62775)
(59805)
教育(59580)
编号(54259)
资助(54230)
成果(43072)
重点(40025)
(38996)
(37614)
(37351)
课题(36228)
科研(35122)
创新(34784)
项目编号(33817)
大学(33619)
期刊
(97153)
经济(97153)
研究(69259)
中国(45109)
学报(42399)
科学(38275)
管理(36801)
(35764)
大学(31408)
(30353)
学学(29292)
教育(28649)
农业(25685)
技术(22675)
图书(17319)
(16995)
金融(16995)
业经(15931)
财经(15154)
经济研究(14910)
理论(13298)
(13164)
科技(13028)
(12707)
问题(12607)
情报(12579)
实践(12551)
(12551)
资源(12415)
技术经济(12196)
共检索到353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志武,党安荣,雷志栋,黄聿刚  
陆面温度是地气交换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应用很广。传统方法只能进行点上的观测和计算,遥感的出现则使得计算区域陆面温度成为可能。ASTER遥感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能够提供比NOAA/AVHRR和Landsat等遥感数据更丰富的陆面信息,有助于提高反演陆面温度的精度。本文以新疆自治区阿瓦提县典型研究区域为例,根据ASTER遥感数据的特点,基于温度/比辐射率分离算法的思想,运用ADE(AlphaDerivedEmissivity)、比值法和MMD(Maximum-MinimumDiffer-ence)三个模块计算陆面温度,并简要分析了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算法是可行的,ASTER遥感数据用于反演陆面温度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霍文娟  韩震  
海洋表面温度是海洋环境的重要参数。遥感技术是进行海表面温度研究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印度洋北部海域为研究区域,利用Aqua卫星上的微波数据(AMSR-E)和光学数据(MODIS),进行了海表温度反演研究。首先对AMSR-E L2A数据和MODIS L1B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AMSR-E的各极化通道亮温数据与实测海表温度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AMSR-E海表温度的反演模型,而MODIS海表温度则通过采用线性多通道算法得到,最后以AMSR-E亮温数据为主,MODIS海表温度数据为辅,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海表温度反演模型。利用该模型反演印度洋北部海域海表温度,反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相...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媛媛  李召良  
被动微波遥感具有穿透云层(甚至雨区)获取地表辐射信息的能力,在处理云的问题上,明显优于可见光、红外遥感,可更好地服务于相关领域研究。由于微波信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被动微波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还不成熟。根据建模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从经验反演模型和物理反演模型两方面入手,系统回顾国内外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算法并加以评述,指出今后应加强尺度转换、物理机理以及多数据源结合方面的研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席建超  张红旗  张志强  
以红壤丘陵典型区千烟洲及其周边为研究区,利用陆地卫星TM图像数据和同期野外实测的37个针叶林样地有效叶面积指数数据,分析了遥感植被指数与湿地松、杉木林、马尾松和针叶林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分别建立了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表明,遥感植被指数与不同林型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不同林型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一定差异;所建立的针叶林有效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模型以三次曲线回归方程拟合精度最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华  罗朝沁  林辉  严恩萍  罗喜华  罗孝云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作为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描述参数之一,能体现植被光合、蒸腾和呼吸作用的能力。借助GPS和LaI-2200冠层分析仪在攸县黄丰桥林场开展LaI测量。利用enVI软件对Geo eye-1数据进行了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正射校正。通过研究LaI与Geo eye-1影像波段及其衍生指数的相关性,筛选出2组估算LaI的指数因子(6个指数因子和10个指数因子)。应用k-nn进行叶面积指数反演,同时将反演结果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2组指数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反演LaI中,6个指数因子的模型决定系数r2为0.386,10个指数因子的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春兰  杨贵军  李贺丽  汤伏全  刘畅  张丽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珍环  王仰麟  彭建  
不透水表面是城市中一种人工地表特征,隔离地表水下渗到土壤,割断了城市地表与地下水文联系,主要由城市中的道路、停车场、广场及屋顶等建筑物组成。不透水表面影响城市的地表径流、水文循环、水体质量、局部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是监测城市生态系统及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也是许多生态环境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本文归纳了不透水表面提取技术及其对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从遥感提取技术方面看,亚像元分解等新的运算方法提取中尺度分辨率遥感影像的不透水表面,将是未来遥感技术应用到城市自然资源环境研究的趋势。在数据源方面,中分辨率(10~100m)与高分辨率(0.3~5m)遥感数据为不透水表面指数在大范围、多时段的获取提供了可靠基础。在不透水表面指数应用方面,城市地表覆被监测与模拟可以为城市未来发展及规划管理提供基础。鉴于不透水表面决定了城市地区的地表水文循环、非点源污染、能量分布、植被变化及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要素,因此搭起深入理解城市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的桥梁,是研究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的最佳切入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宇振荣  Driessen P.M.  
利用作物冠气温差可以计算作物生长水分胁迫系数。用遥感信息估算作物冠层温度并且利用气象站的气温资料 ,通过冠气温差计算作物水分胁迫系数 ,并引入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就实现动态和连续的作物监测及预报作物产量。本文对建立遥感 -作物模拟复合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建立遥感 -作物模拟复合模型所涉及的计算方法 ,但整体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田圣戎  朱文彬  周世健  
气温是反映生态环境的重要参数之一,准确估算气温的时空分布对于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1—2019年青海省气温实测数据、MODIS产品和SRTM DEM数据,在像元尺度分别开展了晴天条件和有云条件下瞬时空气温度的遥感估算研究,并评价了不同气温估算方法的精度差异,进而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生成研究区高精度月空气温度产品,对青海省气温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未使用气温实测数据进行校准的情况下,通过将MOD07_L2大气廓线产品反演的空气温度与MOD06_L2地表温度平均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气温的估算精度。晴天条件下相关系数(r)为0.93,均方根误差(RMSE)为4.71℃;有云条件下r为0.89,RMSE为5.16℃。在使用气温观测值进行校准的情况下,通过引入高程参数,多元回归模型月尺度空气温度估算的决定系数(R2)和RMSE总体分别保持在0.8以上和2.5℃以下。将上述回归模型应用到栅格尺度,从而生成整个青海省高精度卫星过境时刻的逐月气温产品,进而分析其时空分布格局。具体来说,青海省月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全省平均气温为13.59℃,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全省平均气温为-9.44℃;气温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海拔控制,全省平均气温直减率为4℃/km。上述研究表明MODIS大气廓线产品在全天气气温估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地面气温实测数据的支持下能够有效降低遥感估算的系统性误差,实现大尺度复杂地形条件下气温的高精度估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健  余坤勇  洪桢华  赖日文  孟宪宇  赖玫妃  吕恒斌  
该文应用福建富屯溪流域TM数据,分析TM2和TM3反映水体泥沙含量的灵敏性和差异性状况,进行相应拉伸等处理,确定能较好提取出不同等级悬浮泥沙相应区域的阈值条件,通过密度分割,实现富屯溪流域悬浮泥沙的反演,并分析1986—2003年富屯溪流域悬浮泥沙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应用遥感技术较好地一次性实现了不同时期流域的悬浮泥沙分布状况,富屯溪流域水体含沙量转变为以中、低悬沙水体为主,中悬沙、中高悬沙及高悬沙水体面积呈增加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董明  祝晓坤  冯仲科  
实时快速的监测北京市林地覆盖情况,可为北京"绿色奥运"的林地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应用遥感技术,基于3个年份TM数据,对北京市林地进行动态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基于ERDAS平台对3个年份的TM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北京市林地变化动态监测数据,并基于ArcGIS平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林地覆盖率有所提高,增长速度加快,林地的建设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永富  王振琴  张玉贵  张彦忠  
本文介绍一种以TM遥感图像光谱分类为基础,专家知识为依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提取各种辅助信息,以图斑作为基本分类单元,按照一定的专家系统推理机制,对光谱分类中精度低的地类作进一步判别,达到提高分类精度的方法。通过对山西省隰县的应用,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宏建  王冰  周健  余勇  柯帅  皇甫款  
高效、全面、连续和准确地监测河流及湖库的有机污染能够为水质评价和水体污染防治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文以淮河信阳段干流及其支流潢河、浉河、白露河等水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_(3)-N)浓度两个重要的水质指标,基于Landsat8数据和实测水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反演模型得到COD和NH_(3)-N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NH_(3)-N浓度与Landsat8影像的蓝波段(Band2)数据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745;2)COD与Landsat8影像单波段的相关性不太高,但是利用红波段(Band4)与短波红外波段(Band6)进行波段组合(Band4/Band6)后,其相关系数可达0.852;3)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反演的COD和NH_(3)-N浓度与实测数据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分别为14.35%和29.30%。研究结果证明,利用遥感影像能够对河流、湖库的主要污染指标COD和NH_(3)-N进行监测且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监测精度较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向阳   杨小周   赵银超   李伟坡  
【目的】准确地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对大区域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至关重要,机器学习算法能实现森林AGB高精度估测,但超参数的设置能直接影响模型效果。为了提升模型的构建效率和预测精度,研究通过构建超参数优化的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森林AGB估测,并比较不同超参数下的模型误差变化。【方法】以西藏自治区江达县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提取实测森林AGB数据,结合Sentinel-2多光谱影像提取遥感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和Boruta法分别进行遥感变量筛选,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森林AGB反演。此外,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超参数优化,以提高模型反演精度。【结果】1)随机森林模型在所有反演模型中实现了最佳的估测精度,模型决定系数达到了0.63,同时实现了最低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8.06 t/hm~2和23.03%。均方根误差相比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分别降低了22.2%和12.1%。2)超参数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估测精度。通过分析不同参数组合下的误差变化趋势,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能有效地降低模型估测误差。3)较高的森林AGB值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地区,中部地区和北部部分地区森林AGB值较小。超参数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森林AGB反演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森林分布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整体反演效果较好。【结论】利用超参数优化的随机森林模型结合Sentinel-2遥感影像能实现较好的森林AGB反演效果,能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梁慧  黄晓东  王云龙  高金龙  马晓芳  梁天刚  
祁连山冰沟流域地形复杂,积雪深度较浅且破碎化严重,针对MODIS标准积雪面积比例产品在该地区监测精度较差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冰沟流域浅雪光谱特征分析及结合野外实测经验,探索浅雪的光谱特征对MODIS浅雪面积比例提取精度的影响;然后通过线性回归法、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及BP神经网络模型3种方法分别构建了针对研究区的MODIS积雪制图算法,并利用同时相的Landsat 8OLI二值积雪数据作为真值对上述3种制图方法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1)浅雪的光谱反射率对基于NDSI阈值法的MODIS浅雪提取精度几乎没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