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8)
2023(1723)
2022(1489)
2021(1423)
2020(1222)
2019(2634)
2018(2681)
2017(4876)
2016(2978)
2015(3319)
2014(3400)
2013(3478)
2012(3316)
2011(3050)
2010(3081)
2009(2742)
2008(2705)
2007(2522)
2006(2233)
2005(1967)
作者
(10752)
(9223)
(9101)
(8414)
(5576)
(4490)
(3983)
(3563)
(3421)
(3322)
(3274)
(3097)
(3025)
(3007)
(2928)
(2879)
(2699)
(2677)
(2647)
(2593)
(2354)
(2268)
(2185)
(2084)
(2081)
(2079)
(2058)
(1934)
(1930)
(1895)
学科
(8463)
经济(8455)
管理(6722)
(5236)
(4272)
企业(4272)
(3921)
方法(3315)
数学(2715)
数学方法(2639)
(2450)
中国(2297)
(1990)
理论(1988)
资源(1988)
地方(1925)
(1913)
环境(1900)
土地(1887)
(1856)
业经(1787)
农业(1506)
教学(1470)
经济学(1456)
(1392)
生态(1384)
教育(1295)
(1274)
财务(1267)
财务管理(1262)
机构
学院(42606)
大学(40497)
研究(17291)
科学(13972)
(13922)
管理(12365)
中国(11904)
农业(11586)
(11161)
经济(10768)
(10499)
业大(10272)
理学(10255)
理学院(10089)
研究所(9918)
管理学(9729)
管理学院(9665)
(9553)
(7614)
中心(7605)
农业大学(7410)
技术(7191)
(6953)
(6811)
科学院(6728)
(6326)
(6311)
实验(6283)
(6066)
实验室(6026)
基金
项目(30636)
科学(21980)
基金(19974)
(19542)
国家(19401)
研究(19029)
科学基金(14921)
(13735)
(11875)
自然(11146)
自然科(10852)
自然科学(10846)
自然科学基金(10608)
基金项目(10523)
社会(9581)
社会科(8994)
社会科学(8989)
教育(8905)
资助(8136)
编号(8098)
科技(7953)
计划(7930)
重点(7342)
成果(6819)
(6548)
(6275)
课题(6223)
科研(6215)
创新(5943)
专项(5879)
期刊
学报(13015)
(12801)
(12290)
经济(12290)
中国(11107)
科学(9583)
研究(9166)
农业(8926)
大学(7938)
学学(7615)
(5582)
教育(5232)
(4500)
管理(4052)
业大(3878)
资源(3458)
技术(3446)
图书(3347)
农业大学(3202)
中国农业(3118)
(3009)
林业(2789)
自然(2713)
科技(2564)
(2441)
金融(2441)
书馆(2328)
图书馆(2328)
业经(2240)
职业(2090)
共检索到63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蒲志刚  王大一  谭文芳  吴洁  阎文昭  
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分离群体中各22个高、低淀粉极端类型材料构成选择性基因型作图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130个AFLP标记和13个连锁群(父本7个连锁群,母本6个连锁群),在绵粉1号遗传图的第2连锁群上检测到E1M7-2可作为淀粉的临近QT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道彬  张凯  吕长文  谢德斌  傅体华  王季春  
【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甘薯遗传连锁图谱,并分析甘薯淀粉含量性状的QTL位点,为高淀粉含量甘薯种质资源利用及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高淀粉含量品种万薯5号为母本、低淀粉含量品种商丘52-7为父本建立杂交群体,利用EST-SSR标记,采用"双假测交"策略和运用Join Map4.0软件,分别构建双亲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F1(2012、2013年)群体表型数据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淀粉含量性状进行QTL检测。【结果】利用1 679对EST-SSR引物筛选出的1 045对多态性引物检测F1群体的标记基因型,获得了1 418个标记位点。分别对上述获得的父母本多态性标记进行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学慧  申顺先  李玉玲  曹雯梅  杜红  
以普通玉米自交系8984与高油玉米自交系GY220为亲本组配得到284个F2:3家系群体,利用185个SSR标记构建玉米遗传连锁图谱。通过包含母体效应的种子性状QTL作图方法对玉米籽粒淀粉含量进行QTL定位和效应分析,共检测到7个与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分别位于第5,8,10染色体上,除qSTA8-3的遗传作用方式表现为加性外,其余QTL作用方式为部分显性。单个QTL贡献率为5.87%~10.93%,累计贡献率为53.37%。所有QTL的增效基因均来自普通玉米亲本8984。淀粉含量QTL qSTA5-2贡献率较大,可以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的主要目标QTL。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斌  张茜  宋高原  陈新  张宗文  
【目的】构建裸燕麦分子遗传图谱,发掘燕麦β-葡聚糖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高β-葡聚糖含量燕麦种质资源的利用及裸燕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高β-葡聚糖地方品种夏莜麦为父本,育成品种赤38莜麦为母本构建的包含215个F2:3家系为图谱构建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分子遗传图谱。通过美国谷类化学会(AACC)发表的标准葡聚糖含量测定方法(AACC Method 32-23)测定各家系的β-葡聚糖含量,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燕麦β-葡聚糖含量性状进行遗传定位与分析。【结果】利用筛选出的231对SSR引物在F2后代群体上进行检测,共得到261个多态性标记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青  邢颖  梁潘霞  黄太庆  江泽普  
【目的】研究富硒栽培技术,筛选富硒能力强的甘薯品种,使甘薯硒含量达到地方标准要求,为改善广西甘薯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主栽的10个甘薯品种为材料,在大田土壤含硒量0.38 mg/kg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甘薯品种自然富硒能力的差异;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于薯块膨大期采用土施、喷施、土施+喷施3种方式对甘薯植株进行施硒处理,分析3种施用方式和不同施用量对甘薯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及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甘薯品种成熟期薯块硒含量变幅为0.00310.0137 mg/kg,不同甘薯品种茎叶硒含量均高于薯块硒含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立根  王岸娜  连东军  
针对我国农村甘薯淀粉加工中存在颜色不白的实际问题 ,进行了甘薯淀粉脱色技术研究 ,通过单因子试验选择出效果较好的YW试剂和BK试剂 ,并用其作为优化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方为YW试剂 2 5g/kg ,BK试剂 2 0 g/kg ,催化剂 0 0 5g/kg ,温度 30℃ ,pH值为 8。其脱色的淀粉白度可达 84 4,比对照提高 14 2 ,且不破坏淀粉的加工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史夏蕾   张玉婷   赵锦祥   肖长春   王泓超   梁莹莹   程祖锌   林荔辉  
【目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糯稻品质的关键性状,旨在剖析其遗传基础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重要意义。【方法】构建‘品糯R191/金贵丝苗//金贵丝苗///金贵丝苗’的BC_(2)F_(4)和BC_(2)F_(5)回交遗传世代群体,在携带wxwx基因的遗传背景下,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利用GSR40K水稻基因芯片对双亲和高、低池群体进行SNP分型,并根据分析结果锚定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候选基因。【结果】定位到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2个候选基因区段,位于5号染色体0.04~0.37 Mb和12号染色体17.53~24.09 Mb。从12号染色体候选区间中筛选出14对具有多态性的SSR标记和SNP标记,利用QTL IciMapping软件构建遗传连锁图,在3种环境及不同世代下,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nclusive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ICIM)进行QTL定位,在N21774~A24633区间检测到影响直链淀粉含量的QTL qAC12,区间距离为3.46 Mb,对直链淀粉含量贡献率均值为14.10%,加性效应值为-0.11。对5号染色体末端的候选QTL分析上,通过预测区间标记ZcI5_167的基因分型结果,并结合表型估算,该QTLqAC5对直链淀粉含量表型贡献率为9.83%,加性效应值为0.156。【结论】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不仅受Wx基因调控,还与其他QTLs基因密切相关。挖掘并分析其遗传基础,对水稻新品种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定位到12号和5号染色体上影响糯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微效QTL,有助于糯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降低糯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提高糯稻稻米品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吴静  罗兴录  朱艳梅  
以低淀粉木薯品种华南124及高淀粉品种辐选01为材料,研究木薯各生育时期叶片、茎秆和块根的内源IAA含量,块根淀粉合成关键酶ADPGPAse、sss和sBe活性,以及块根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木薯茎叶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负相关,木薯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茎叶内源IAA含量逐渐下降,低淀粉品种则逐渐上升;2)块根内源IAA含量与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内源IAA含量显著大于低淀粉品种;3)块根ADPGPAse、sss和sBe活性与块根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高淀粉品种块根ADPGPAse、sss...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欧珍贵  魏云霞  黄洁  黎青  周明强  李志芳  班秀文  刘德贵  
为了解不同气象因子对木薯淀粉含量的影响,并给木薯种植规划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以GR3为材料,对3年4个试验点的木薯淀粉含量与8类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淀粉含量与年均温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与年积温、9月份均温达到显著正相关,与10月份月均温、11月份月均温、3月份月均温和年日照呈正相关,与降水量呈负相关;年均温、10月份月均温和11月份均温是影响木薯淀粉含量的主要气象因子。结论:提高各种温度因子、增加日照时数、减少降水量有利于淀粉积累;以年均温为主要参考指标,结合10月份均温和11月份均温规划种植木薯,可保证木薯淀粉含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振  赵永强  孙厚俊  谢逸萍  
为明确SPVD造成甘薯减产的机理与薯苗内叶绿素含量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病毒嫁接方法对6种甘薯品种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嫁接SPVD病毒后各参试甘薯品种叶绿素含量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徐紫3的试验结果显示,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叶绿素降低对甘薯产量造成的影响较大。甘薯品种徐050801处理组与对照组间产量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对SPVD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长明  孙传清  陈亮  李自超  王象坤  
用 Asominori/IR2 4重组自交系 (RIL )为材料 ,对控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籼粳分化度的 QTL进行了分析。检测到了 5个控制直链淀粉含量的 QTL(Am1~ Am5) ;分别位于第 1,7,8,9,12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16 .6 % ,13.2 % ,17.1% ,13.2 % ,14.6 % ;Am1,Am3,Am5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IR2 4 ,Am2 ,Am4的遗传正效应等位基因来源于 Asominori。同时检测到了 5个控制籼粳分化度的 QTL(Ij1~ Ij5) ,分别位于第 1,2 ,11染色体上 ;贡献率分别为 2 1.9% ,2 1.4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桂堂  卢东长城  孙重霞  梁荣奇  杨凤萍  张晓东  
为了研究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用基因枪法将构建的sbeⅡb正义RNAi表达载体pBAC506和pBAC508(筛选标记基因分别为35S启动子及Adh1-intron1增强驱动的epsps和bar)导入玉米(Zeamays)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经过筛选、分化和再生获得了44株转基因当代植株,经PCR扩增、PCR-Southern检测有30株为阳性。选择9株健壮的阳性植株进行基因组South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7株T0植株整合了目的基因,其中4株整合了1个转基因拷贝,2株整合了2个转基因拷贝,1株整合了3个转基因拷贝。这7株中有2株结实,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昌兰  沈文飚  翟虎渠  万建民  
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直链淀粉含量在5%~15%之间的低直链淀粉水稻,具有米饭柔软、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膨化性好等特点,不仅成为人们直接煮食的特优稻米,也是加工方便调理米饭、膨化食品和米类点心的上等原料。在概述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及其基因的主要类型、遗传规律、分子机理和育种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功能糖组学时代的低直链淀粉含量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低直链淀粉含量资源的筛选、鉴定和创新,探明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的分子机理,并加快Wx非等位的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的育种利用,选育复合型优质专用水稻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张海燕  李爱贤  侯夫云  汪宝卿  董顺旭  张立明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玉凡  杨春贤  赵亚特  赵文婷  刘小强  曾令江  廖志华  张启堂  
【目的】研究叶菜型甘薯茎尖绿原酸的含量及其清除DPPH·能力,为叶菜型甘薯的品种筛选、栽培及产业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6个不同生长期分别采收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的茎尖,测定并分析茎尖叶片、叶柄和茎绿原酸含量及其与DPPH·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6次采收期的不同甘薯品种茎尖绿原酸平均含量大小为:广菜薯2号(0.2920%fb)>莆薯53(0.2750%fb)>福薯7-6(0.1638%fb),其中叶片(0.3539%fb)>茎(0.1444%fb)>叶柄(0.1173%fb),叶片含量是叶柄和茎平均值的2.70倍;广菜薯2号、莆薯53和福薯7-6茎尖前3个采收时期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