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9)
- 2023(6333)
- 2022(5579)
- 2021(5055)
- 2020(4439)
- 2019(10285)
- 2018(10107)
- 2017(18569)
- 2016(10337)
- 2015(11540)
- 2014(11538)
- 2013(11395)
- 2012(10852)
- 2011(9988)
- 2010(10161)
- 2009(9286)
- 2008(9105)
- 2007(8390)
- 2006(7486)
- 2005(6908)
- 学科
- 济(37666)
- 经济(37612)
- 管理(25490)
- 业(21843)
- 企(17965)
- 企业(17965)
- 方法(14538)
- 学(13808)
- 数学(12202)
- 数学方法(11929)
- 中国(10700)
- 农(10525)
- 制(9147)
- 财(9016)
- 理论(7717)
- 体(7609)
- 地方(7595)
- 业经(7425)
- 农业(6765)
- 和(6251)
- 银(6120)
- 融(6113)
- 金融(6106)
- 银行(6068)
- 教育(5883)
- 行(5851)
- 贸(5815)
- 贸易(5812)
- 易(5608)
- 环境(5442)
- 机构
- 大学(149593)
- 学院(146407)
- 研究(62456)
- 济(51287)
- 经济(49867)
- 管理(48441)
- 中国(45255)
- 科学(43861)
- 理学(40399)
- 理学院(39792)
- 农(39167)
- 管理学(38598)
- 管理学院(38363)
- 京(35693)
- 所(35633)
- 研究所(32775)
- 农业(31428)
- 业大(29736)
- 中心(26766)
- 江(25068)
- 财(24418)
- 院(23313)
- 省(22946)
- 北京(22769)
- 范(20435)
- 技术(20131)
- 师范(20039)
- 农业大学(19840)
- 室(19594)
- 科学院(19374)
- 基金
- 项目(101647)
- 科学(76140)
- 基金(70376)
- 家(66621)
- 研究(66421)
- 国家(66106)
- 科学基金(52576)
- 省(41129)
- 社会(38146)
- 自然(37148)
- 自然科(36279)
- 自然科学(36257)
- 划(36162)
- 基金项目(35836)
- 社会科(35829)
- 社会科学(35814)
- 自然科学基金(35532)
- 教育(30568)
- 资助(30397)
- 编号(25683)
- 重点(24324)
- 计划(23062)
- 成果(22090)
- 科技(21937)
- 发(21800)
- 部(21250)
- 课题(20410)
- 科研(20157)
- 创(20106)
- 创新(18953)
共检索到237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维 赵凯歌 陈龙清
以2株花部观赏形态差别较大的蜡梅‘素心’单株H4和‘红心’H29作为亲本,杂交获得64个子代个体。利用AFLP和ISSR技术对F1代群体的分离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2对AFLP引物组合和9条ISSR引物扩增获得的838条谱带在F1代呈3种分离方式:孟德尔分离、偏孟德尔分离和异常分离,分别为634(75.66%)、144(17.18%)、85(10.14%)条;在符合孟德尔分离的标记中,可用于图谱构建的分离比符合1:1和3:1的条带共有166条。研究结果表明,"双假测交模型"适用于蜡梅这种木本观花灌木,此F1代群体可用于蜡梅遗传图谱的构建。
关键词:
双假测交 遗传图谱 分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四明 施季森 白嘉雨 吴坤明 吴菊英
以 1个尾叶桉×细叶桉全同胞家系的 2个亲本和 2 12个子代为材料 ,利用 RAPD分子标记技术进行了 RAPD标记在桉树中的分离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7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 4 0个标记 ,标记在 F1代的分离方式可以分为两类 :符合孟德尔方式和偏离孟德尔方式。符合孟德尔方式的标记包括 :亲本均有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9个 (在这类位点上代表的杂交组合为 AA× AA、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而在子代中不分离的 7个 (aa× AA或 AA× aa) ,亲本间均有而在子代中 3∶ 1分离的 2个 (Aa× Aa) ,亲本间呈多态性且在子代中 1∶ 1分离的 9个 (Aa...
关键词:
RAPD标记 桉树属 分离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何斌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通过对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正反单对杂交子一代幼虫进行ISSR(Inte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标记,分析了双亲位点在杂交子一代中的传递分离方式。从2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引物807和834进行扩增,正交家系和反交家系均统计了70条清晰稳定的扩增带。正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8.6%,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7.1%和21.4%。反交家系中双亲和F_1共有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4.3%,仅由母本或父本传递给F_1的位点分别占总位点数的25.7%和22.9...
关键词:
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单对杂交 ISSR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石耀华 王嫣 曲艳波 叶翚 顾志峰 王爱民
杂色鲍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分别自交和杂交产生野生鲍自繁F1代(WW)、养殖鲍自繁子代(CC)、正交子一代(W♀×C♂,简称WC)和反交子一代(C♀×W♂,简称CW)4个群体,采用RAPD分析4个群体遗传特性。就多态位点比例、Nei基因多样性值和Shannon信息指数而言,WW群体比CC群体高;杂交群体WC的值分别为88.76%、0.3246和0.4811,比其余群体都要高,与群体WW最接近;另一杂交子代群体CW除多态位点比例比群体CC高外,其余参数均为最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析表明,WW与各群体的遗传距离都较大,其中与CC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0849,与两个杂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忠强 郑言鑫 任利群 赵春暖 吴彪 王肖君 于涛 杨爱国 林建国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分析了各实验组的受精率、孵化率、幼虫和稚贝的生长、存活以及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4个组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80%以上);自交组的受精率略高于杂交组,但孵化率无显著差异。在幼虫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大于cK组和cc组,但存活率和变态率无显著差异;在稚贝期,KK组和Kc组的壳长平均值也均大于cK组和cc组,但cc组和cK组的保苗率比Kc组和KK组高。综合分析比较表明,杂交Kc组的杂种优势率在幼虫期和稚贝期的壳长生长上均表现为正值,在稚贝期的存活率方面也表现...
关键词:
魁蚶 杂交 生长 存活 杂种优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郑言鑫 蔡忠强 王鹏 吴彪 张树宝 赵春暖 于涛 林建国 孙超
以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中国群体(C)和韩国群体(K)为材料,进行了4个组合的杂交和自交实验,测定了各实验组魁蚶在养成期(10~15月龄)的壳长、湿重,并计算了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结果显示,养成期杂交KC组壳长显著高于自交CC组、KK组和杂交CK组,CK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2.03%~5.44%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4.40%~14.74%之间,且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养成期杂交KC组湿重始终显著高于自交CC、KK组和杂交CK组,而杂交CK组仅在14、15月龄显著高于自交CC和KK组,2个杂交组合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为正值,CK组湿重杂种优势率在1.41%~7.71%之间,KC组壳长杂种优势率在5.32%~23.71%之间,且KC组湿重的杂种优势率始终高于CK组,在湿重性状方面杂种优势更明显。综合分析表明,杂交KC组的杂交子一代在壳长和湿重方面的杂种优势更加明显,是理想的育种材料。
关键词:
魁蚶 杂交 养成期 壳长 湿重 杂种优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中 盛炳成 徐惠瑛 戴文浩 陶建敏
以丰艳×嗄啦、丰艳×早捷和早捷×嗄啦的杂交种胚为材料进行早熟苹果的胚培养。1/2MS培养基作为基本培养基有利于早熟苹果胚的生根、抽枝,表现为苗高,根长而粗;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A3、天然植物浸提物水解乳蛋白(LH)和活性碳有利于胚的萌发、生根;经0.5mg/L6-BA处理的种胚抽枝慢,苗过于粗矮,根过于粗短,而用1mg/LIBA处理基本上不能使种胚萌发。果实低温处理后再接种比接种后低温处理进行胚培养效果略佳。本文还对早熟苹果胚培苗适宜的生根技术及移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早熟苹果 杂种 胚 离体培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爱民 阎冰 叶力 兰国宝 张栋国 杜晓东
为了培育马氏珠母贝新品种,开展了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的工作,获得了3个自繁群体和3个杂交群体,BB1、DD1和SS1分别来自北海野生种群(BW)、大亚湾野生种群(DW)和三亚野生种群(SW)自繁一代;BD1、BS1和DS1分别来自BW与DW、BW与SW以及DW与SW杂交一代。运用方差分析对6个子一代群体的5个主要性状(壳长、壳宽、壳厚、总体重和壳重)进行了比较,3个杂交群体未表现出杂种优势。但获得的6个群体将成为进一步选育的基本群体。子一代的变异性增加为进一步选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自繁 杂交 种群 性状 育种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天时 姜涛 孔杰 魏宝振 筴金华 张艳红 栾生
利用以色列红罗非鱼品系(Israel strain of red tilapia,R)、吉富品系(GIFT strain of Nile tilapia,J)(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Blue tilapia,A)(O.aureus)、尼罗罗非鱼(Nile tilapia,N)(O.niloticus)等群体,构建了具有广泛遗传变异罗非鱼育种基础群体。采用人工定向交尾技术,获得了15个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内和65个以色列红罗非鱼群体及其他群体间杂交全同胞家系。待家系平均体重5-8 g时进行标记,每个家系随机取样40尾标记个体放入养殖池中,采用逐渐提高盐度驯化至...
关键词:
罗非鱼 家系 群体 遗传力 选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一鸿 刘书槐 姜孝成 肖辉海
以广亲和品种轮回422,02428与籼、粳稻配组及籼粳交、粳籼交、粳粳交配组,其中配组包括轮回422×浙湖139,轮回422×金陵玉籼,轮回422×1126,宁恢3号×轮回422,02428×金陵玉籼,02428×测49,40316×测49,40316×1126,M-201×86A4,城特232×1126,余红一号×86-3587-2以及M-201×日本优,测定亲本和籼粳杂交稻杂种一代F1的生化指标,以探讨各组合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及与育性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广亲和品种与籼、粳稻配组及粳粳交F1的POD活性在开花盛期可达到分蘖盛期的水平,孕穗期后,这些组合F1的游离氨基酸均呈下降趋势;从分蘖盛...
关键词:
籼粳杂交水稻 杂种一代 生化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龚友才 郭安平 刘伟杰
采用NCⅡ(NorthCarolina)交配设计,对42个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组合和13个亲本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研究品种间杂交杂种一代优势及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红麻品种间杂交杂种优势明显,大多数性状杂种优势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量优势最明显。影响杂种一代单株纤维产出能力的性状从大到小依次是单株鲜茎(含叶,下同)重,基部茎粗,基部皮厚,株高。同一性状两亲本对不同性状的影响有差异,F1单株纤维产量与小值亲本P2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大值亲本P1呈显著正相关,与两亲本之差呈不显著负相关,获得较理想杂种一代组合的亲本标准是:双亲的单株纤维产量及株高均比较优良;必须有一亲本茎粗和皮厚表...
关键词:
红麻,杂种一代,杂种杂势,相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翰林 张勇 齐鑫 张海发 张磊 王乐 蒙子宁 刘晓春 林浩然
使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两种杂交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共5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相似指数和Nei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在5种石斑鱼中,棕点石斑鱼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6.849 3),最小的是鞍带石斑鱼(2.608 6)。6对微卫星引物在这5个群体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66 7、0.751 3、0.441 9、0.664 0、0.542 6。在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中,虎龙斑和青龙斑的最高均为0.940 0,鞍带石斑鱼的最低为0.508 3。遗传距离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朝东 张俊卫 熊彩凤 包满珠
应用银染法AFLP鉴定以父本‘多萼朱砂”与母本‘雪梅’杂交所得 12株F1 子代。以E AT +P AT选择性引物对扩增 ,父本 180bp的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都呈阳性带 ;母本 170bp和 171bp两条特异带在 12株F1 代中也都呈阳性带 ,双亲基因组DNA中这 3个特异位点在F1 子代中稳定遗传。结果表明 ,这 12株均为‘多萼朱砂’ב雪梅’的F1 子代 ,AFLP是适合梅花亲子鉴定的简便技术。AFLP对梅花杂交选育新品种的早期选择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AFLP 梅花 杂交 F1子代 亲子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瞿素萍 虞泓 吴学尉 李永谊 熊丽
利用7对DALP引物组合对5个亚洲百合杂交组合后代的多态性及分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对DALP引物共检测出136个位点,5个杂交组合共得到68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379个,多态性位点出现的平均频率是55.7%,呈现出的多态性较高;DALP标记在杂交后代中的分离方式有不分离、发生分离和异常分离3种方式。3种分离方式出现的平均频率与数量分别为44.3%、60;41.8%、57;14.1%和19。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构建百合遗传图谱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