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65)
2023(9497)
2022(8566)
2021(8165)
2020(6872)
2019(15941)
2018(16037)
2017(31078)
2016(17299)
2015(19412)
2014(19478)
2013(19326)
2012(17771)
2011(15956)
2010(15810)
2009(14251)
2008(13708)
2007(11880)
2006(10331)
2005(8955)
作者
(50966)
(42011)
(41795)
(39981)
(26879)
(20256)
(19027)
(16751)
(16100)
(15054)
(14555)
(14139)
(13350)
(13296)
(12994)
(12950)
(12875)
(12514)
(12009)
(11839)
(10599)
(10284)
(10110)
(9567)
(9503)
(9440)
(9428)
(9166)
(8593)
(8486)
学科
(64298)
经济(64225)
管理(48224)
(45175)
(37778)
企业(37778)
方法(31217)
数学(26902)
数学方法(26541)
(17363)
(16453)
中国(16239)
(15575)
业经(14240)
地方(13713)
理论(11611)
农业(11570)
(11294)
(11290)
贸易(11286)
(10932)
(10916)
环境(10750)
技术(10469)
(10198)
财务(10136)
财务管理(10119)
教育(9810)
企业财务(9604)
(9423)
机构
大学(241786)
学院(239903)
管理(97576)
(88053)
经济(85816)
理学(85027)
理学院(84067)
管理学(82490)
管理学院(82073)
研究(80671)
中国(57977)
科学(53609)
(52632)
(42112)
(41612)
业大(39436)
(39099)
研究所(38370)
中心(36134)
(34435)
农业(33411)
北京(33324)
(32449)
师范(32136)
财经(31870)
(29504)
(28946)
(28398)
技术(26699)
师范大学(26045)
基金
项目(170825)
科学(132673)
研究(123529)
基金(122196)
(107355)
国家(106444)
科学基金(90491)
社会(73997)
社会科(69905)
社会科学(69883)
(67583)
基金项目(65804)
自然(61256)
自然科(59771)
自然科学(59759)
自然科学基金(58652)
(57441)
教育(56456)
编号(51394)
资助(50565)
成果(41360)
重点(38077)
(36996)
(36030)
(35409)
课题(35311)
科研(33166)
创新(32939)
计划(31991)
项目编号(31573)
期刊
(94504)
经济(94504)
研究(67959)
中国(43831)
学报(41674)
科学(37559)
(37542)
管理(34759)
大学(30104)
教育(28447)
学学(28103)
(27822)
农业(26742)
技术(20582)
(17373)
金融(17373)
业经(15879)
图书(15754)
财经(14354)
经济研究(14024)
(13712)
理论(12707)
科技(12582)
问题(12303)
(12008)
实践(11968)
(11968)
资源(11656)
情报(11241)
技术经济(11191)
共检索到341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林静  赵青松  张孟臣  杨春燕  赵团结  
为了快速鉴定目标性状遗传位点,开发与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用于剔除高世代选育株行中不利性状,从而加速育种进程。以大豆MS轮回群体中发生花色分离的F_6株行为研究材料,利用其衍生的F_(6∶7)中20个紫花和17个白花纯合家系分别构建2个DNA混池,通过高通量重测序技术获得变异信息,明确SNP富集区,并在SNP富集区内开发分子标记对目标性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DNA混池间发现329 992个SNP位点,表明混池间的遗传背景已经非常相似,但未发现明显SNP富集区,表明可能存在较多假阳性位点;进一步对高质量(Quality>100)的SNP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并去除杂合SNP位点,最终获得3 371个可信位点。其中,位于13号染色上的SNP变异有700个(占比20.77%),并在20~30 Mb的物理区间形成一个最大的SNP富集区,推测调控花色的W1位点可能位于此区间内。利用该区间内SNP信息开发出dCAPS-1、dCAPS-2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显示其与W1位点紧密连锁(W1-(0.4 cM)-dCAPS-1-(2.3 cM)-dCAPS-2),表明W1位点位于SNP富集区内。综上所述,通过构建高世代株行的分离群体混池,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控制目标性状的遗传位点,且开发的dCAPS标记可以有效剔除不利性状,从而加速遗传育种进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雪萌  余成敏  赛小玲  刘贞  桑海洋  崔百明  
【目的】建立一种批量分析T-DNA插入位点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提供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T-DNA插入位点的分析方法,将其命名为PSORA:Parallel sequencing of one round amplicons。首先对一轮交错式热不对称PCR(TAIL-PCR)的扩增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T-DNA插入位点,该方法降低了TAIL-PCR过程中对特异性扩增的要求。PSORA中使用的引物一侧为简并引物,另一侧为T-DNA特异性引物。在特异性引物的5’端设计6 nt的样品标签(Barcode),用于标记不同的转化事件。所使用的5个转基因烟草株系(L1、L6、L9、L15和L19)由农杆菌介导质粒pBI121转化获得。此外,通过标准PCR对PSORA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PSORA对5个转基因株系的T-DNA插入位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L6含2个插入位点(NW_015801367的36 316 bp处和NW_015950898的42 202 bp处),L9、L15和L19各含1个插入位点(L9的插入位点为NW_015943682的235 969 bp处;L15的插入位点为NW_015802951的60 529 bp处;L19的插入位点为NW_015863435的12 188 bp处),L1的插入位点未能成功获取。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进行PCR验证,含不同插入位点的转基因株系之间可互为阴性对照,野生型(WT)作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在各转基因株系中均得到与预期一致的特异性扩增,该结果验证了PSORA的有效性。【结论】PSORA是一种分析T-DNA插入位点的有效方法,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插入事件,相对于传统的染色体步移方法更简便、快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伟佳  张志宏  郭巍  郑文燕  代红艳  
高通量测序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能一次对几十万至几百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在基因组解析、转录组分析、基因变异位点筛查等方面广泛应用。探讨通过对感染病毒的草莓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来解析病毒基因组的可行性。以怀疑感染病毒的草莓叶片为试材,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对组装得到的单基因序列进行注释分析,筛选出12个注释为草莓病毒的单基因序列,它们源自4种草莓病毒,分别是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坏死休克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及草莓皱缩病毒。利用RT-PCR技术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表明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草莓病毒基因组序列的可靠性。本研究探索出解...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卫波  张荣志  李爱丽  毛龙  
小分子RNA是一类长约20~3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其介导的转录后基因调控是植物中的一种新型基因调控机制。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外界各种环境胁迫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中小分子RNA数量巨大、种类繁多,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它们的发现过程。本文在简要介绍目前已知植物小分子RNA的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综合阐述近年来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克隆和分析植物小分子RNA的研究成果,以期反映当前植物小分子RNA的基因组分布规律、功能和进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敏捷  董焱鹏  赵振利  张晓申  范国强  
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Solexa对泡桐进行转录组测序和数据denovo组装,并对得到的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结果表明,N50值为2278bp、平均长度为1410bp的泡桐unigene共有188019条,将其与NCBI的Nr和Swiss-Prot数据库比对后发现,分别有120808条和85880条unigene与其他物种的基因具有同源性。利用COG数据库可将有关的41914条泡桐unigene分成25类,KEGG数据库分析发现共有43553个unigene参与215种代谢通路。找到与木质素合成相关的泡桐unigen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梅楚刚  王洪程  昝林森  成功  李安宁  赵春平  王洪宝  
动物基因组学研究是进行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以及分子育种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为动物基因组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飞跃。文章对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动物基因组从头测序、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等基因组学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分析内容,并对不同分析工具及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讨论了当前高通量测序技术存在的问题,对该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丽丽  李德龙  蔡年辉  周军  孙琪  唐红燕  王大玮  许玉兰  
以思茅松针叶为材料,采用IllumIna HIseq2000平台测序,得到121 882条无冗余的序列,对这些序列进行ssR位点搜索,共获得3534个ssR位点,出现频率为2.9%,分布平均距离25kb。所搜索的ssR以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其次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而四、五、六核苷酸重复类型较少(<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敏  王祖华  峥嵘  
【目的】研究柄扁桃(Prunus pedunculata)根围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组成的季节动态变化,为柄扁桃天然林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春季(5月)、夏季(7月)和秋季(10月)采集的27个柄扁桃根围土壤样本为研究对象,利用AMV4.5NF/AMDGR引物扩增核糖体小亚基(SSU)rDNA特定片段,Illumina MiSeq测序研究AMF群落,分析其组成和多样性的季节差异,并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调查植物群落和植被盖度,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季节、植被和土壤因子对AMF群落的影响。【结果】从柄扁桃根围土壤中共检测到153个AMF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TU),其中春季和秋季AMF丰富度显著高于夏季,春季与秋季间不存在显著差异,Shannon多样性、Simps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季节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春季与夏季、夏季与秋季间AMF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春季和秋季间差异不显著。从特有和指示AMF OTU数目来看,夏季最多,春季次之,秋季最少。季节差异会影响特定AMF类群,但不会显著影响AMF丰富度和多样性。AMF丰富度与土壤速效磷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MF多样性与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植物多样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柄扁桃根围土壤中AMF丰富度及群落组成呈季节性动态变化,且这种变化可能主要受土壤和植被因子季节变化的影响。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思娟  黄崇银  曹俊杰  王永  刘兆颖  
为研究饲喂钩吻对仔猪肾脏的影响,将10头健康雄性去势二元杂种(长白猪×大白猪)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对照组仔猪饲喂不含抗菌药物的全价日粮,给药组仔猪饲喂不含抗菌药物的全价日粮+2%钩吻全草粉末,连续饲喂45 d后,分别采集两组猪的肾组织,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类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肾脏中共有30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对照组相比,给药组有180个基因显著下调,121个基因显著上调,其中与代谢、转运相关的基因,如溶质载体家族2成员13(SLC2A13)、溶质载体家族35成员5(SLC35A5)、含黄素单氧化酶2(FMO2)、醛氧化酶1(AOX1)等出现显著下调(P<0.05).荧光定量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其结果与转录组学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饲喂钩吻对仔猪肾脏的物质转运和药物代谢有一定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淑芸  张发起  Khan Gulzar  王久利  刘海瑞  陈世龙  
利用Illumina Hi SeqTM2000平台对采自青海玉树的青杨进行高通量测序,SSR分析共获得7 067条SSR序列,复合型SSR共525条,发生频率0.149,平均跨度4 531.87 bp。SSR重复类型中,单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33.96%);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次之(31.00%);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位居第三(27.69%);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重复类型SSR含量很少(<8%)。二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G重复类型所占比例最高,GA次之,CT、TC则紧随其后;三核苷酸重复类型中,AAG重复类型所占比例最高,GAA次之,TTC、AGA、GAG、CAG、TCT、TGG等重复类型数量相...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密密  周欣  孙民琴  李彬  吴翠萍  蔡磊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进口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粱种子真菌多样性进行分析,以期为筛查进口高粱携带真菌种类及检疫风险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高粱种子24份,提取DNA,对ITS1区进行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通过真菌通用数据库(UNITE database)及自行构建的高粱病原真菌核心数据库,应用USEARCH 10.0软件对高通量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质量控制后得到1 794 895条优化序列,聚类得到901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测序已覆盖样品中绝大部分的真菌类群。多样性分析表明:2个国家的高粱种子携带的真菌数量相对稳定,但2个国家的高粱种子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美国高粱主要真菌群落分布比澳大利亚均匀。2个国家进口高粱种子携带的真菌种类(属水平上)有:链格孢属、曲霉属、隐球菌属、附球菌属、镰刀菌属、戴维氏属、汉纳酵母属、球梗孢属、茎点霉属、耐干霉菌属、尾孢菌属、枝孢属、麦角菌属、旋孢腔菌属、刺盘孢属、弯孢霉属等。采用通用数据库有29个OTU比对到种水平;而采用高粱病原真菌核心数据库有47个OTU比对到种水平。[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筛查进境高粱携带的病原真菌种类,一次性检出了多种重要的高粱病原真菌;并且构建高粱核心病原真菌数据库,可以显著提高鉴定到种的准确率,为快速筛查高粱病原真菌提供科学依据,为口岸科学评估进口高粱检疫风险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凤雪  杜美荣  高亚平  王军威  张义涛  张志新  蒋增杰  
滤食性贝类的食物来源广泛,包括浮游植物、有机碎屑、浮游动物等。为了更加细致地甄别滤食性贝类的食物组成,于2019年8月,以北方规模化典型养殖海湾——桑沟湾养殖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为研究对象,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长牡蛎的胃含物及所处养殖水体中的真核生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扩增18S rDNA V4区平均得到111359个有效序列短片段,在97%相似性水平上划分OTUs (Operat ional taxonomic units),聚类后得到239个类别。其中,长牡蛎胃含物中的真核生物分属于34个门:绿藻门(Chlor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链形植物(Strept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和原生动物(Protozoa)等为主要类群;所处养殖水体中的真核生物分属于37个门:绿藻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藻门和硅藻门等为其主要类群。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是长牡蛎的主要食物来源,链型植物和原生动物也有一定的贡献,分别占总食物贡献量的10.43%和4.11%。研究结果为深入认识滤食性贝类的摄食生态学及其在养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的作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春节  王晖  卢孟柱  
以毛竹叶片为材料,采用小RNA高通量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对小RNA数据库进行组装,进一步分析了毛竹中存在的病毒和类病毒,并采用RT-PCR和RACE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竹子样品中存在水稻东格鲁病毒(RTBV),覆盖率达到91.0%。在毛竹样品中扩增得到1 992 bp RTBV病毒类似序列,占其基因组的24.9%。RTBV病毒在多个毛竹样品中存在且不存在多态性。RTBV病毒可能是一个古老的植物病毒,在进化过程中禾本科植物将其序列整合到基因组中来防御RTBV病毒的浸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萍  王晓宇  李青苗  郭俊霞  张松林  方清茂  
【目的】为获得白芷转录组序列信息,了解不同产地间白芷的差异表达基因情况。【方法】以白芷根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对不同产地白芷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对其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和分析。【结果】川白芷产地间、亳白芷产地间及川白芷与亳白芷间的差异基因总数分别为2686、1704、11 549条,分别被GO富集注释11 038、434、5604条,差异基因的主要功能与细胞组成、细胞、细胞器、结合、催化活性、细胞过程及代谢过程有关。KEGG通路分类显示,差异表达基因被分为4大类,24个小类,所在通路主要与代谢过程相关。与白芷主要化学成分香豆素和挥发油合成相关的4-香豆酸连接酶、丙氨酸氨解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在川白芷中表达量升高,1-脱氧-D-木糖-5-磷酸合成酶、脱氢多萜醇焦磷酸合成酶在川白芷中表达量降低。【结论】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了不同产地白芷根基因差异表达状况,为白芷药材道地性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汤涤洛  涂修亮  付聪  熊伟  汪红武  
【目的】研究不同根型苎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了解苎麻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分析了种植不同苎麻的根际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结果】不同根型苎麻的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相似,但是种植苎麻的根际与自然休闲处理(对照)土壤真菌群落存在差异。根际土壤真菌的OUT数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表现为CK(自然休闲处理)> R3(中根型)> R2(浅根型)> R1(深根型)。苎麻的根际土壤真菌在门水平包括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其中担子菌门为第一优势门。在属水平丰度较高的有木耳属、梨孢霉属、斜盖伞属。【结论】不同根型苎麻对根际定殖的真菌类群存在选择性,并影响植物与微生物的互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