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5)
2023(6156)
2022(5514)
2021(5100)
2020(4640)
2019(10973)
2018(10830)
2017(21599)
2016(12092)
2015(13794)
2014(14067)
2013(14195)
2012(13587)
2011(12332)
2010(12506)
2009(11623)
2008(11674)
2007(10752)
2006(9115)
2005(8140)
作者
(37753)
(31763)
(31643)
(30407)
(19916)
(15353)
(14629)
(12599)
(11895)
(11286)
(10925)
(10724)
(10048)
(10039)
(10025)
(10005)
(9967)
(9325)
(9279)
(9270)
(8072)
(7869)
(7781)
(7275)
(7185)
(7121)
(7076)
(7044)
(6525)
(6449)
学科
(54062)
经济(54017)
管理(30528)
(29917)
方法(27457)
数学(24944)
数学方法(24745)
(22530)
企业(22530)
(14977)
(14121)
(13316)
中国(12578)
(9949)
贸易(9947)
农业(9883)
地方(9850)
(9657)
(9103)
土地(9083)
业经(9081)
(7845)
(7650)
财务(7635)
财务管理(7607)
环境(7395)
(7306)
银行(7268)
企业财务(7154)
(6996)
机构
大学(180355)
学院(177817)
(72975)
经济(71378)
管理(65993)
研究(63492)
理学(56581)
理学院(55841)
管理学(54718)
管理学院(54373)
中国(48396)
科学(42001)
(39530)
(38238)
(34384)
(32541)
研究所(31568)
业大(31278)
农业(30751)
中心(29951)
(27789)
财经(26096)
北京(24654)
(23619)
(23271)
经济学(23109)
师范(23015)
(22687)
(21366)
经济学院(21136)
基金
项目(119038)
科学(91722)
基金(85795)
研究(82096)
(76837)
国家(76259)
科学基金(63174)
社会(50654)
社会科(47987)
社会科学(47967)
(46206)
基金项目(45652)
自然(42338)
自然科(41279)
自然科学(41265)
自然科学基金(40516)
(40106)
教育(37686)
资助(36003)
编号(33419)
重点(27387)
成果(26979)
(26918)
(25644)
(23800)
计划(23798)
科研(23746)
课题(22819)
创新(22441)
教育部(22039)
期刊
(76969)
经济(76969)
研究(47708)
中国(36284)
学报(34029)
(33913)
科学(29667)
(25956)
大学(24212)
学学(22723)
农业(22659)
管理(20885)
教育(15051)
技术(14568)
(14359)
金融(14359)
财经(12945)
业经(12510)
(12502)
经济研究(12346)
(11132)
问题(11046)
资源(10523)
统计(9970)
图书(9632)
(9579)
技术经济(9279)
(9176)
理论(8869)
(8674)
共检索到261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雨  李哲  彭道黎  
为推广国产高分数据在土地利用变化检测方面的应用,以延庆区张山营镇2015和2018年2期高分二号(GF-2)影像为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变化向量分析法(OCVA),先通过不同分割模式获取对象,其次利用引入权重的欧氏距离构建变化向量的模,再通过目标函数确定最佳检测阈值后对研究区进行变化检测,最后对变化区域进行面向对象分类,得到具体的"从…到"变化类型。结果表明:1)多时相组合分割模式下的OCVA法精度要高于多时相分别分割模式;2)利用加权组合方法构建对象变化向量的模更易确定最佳检测阈值,且最后的总体精度要高于传统OCVA法;3)结合面向对象分类的OCVA法能有效减少面向对象分类后变化检测法和单一OCVA法的伪变化,检测精度达到92.5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峻屏  黎夏  艾彬  叶嘉安  陈晓越  刘凯  卓丽  
在实际的地理环境中,不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往往具有特定的时/空变化特征,适合于采用案例匹配方法进行求解。但目前常用的案例推理多以静态推理为主,缺乏对动态变化过程的推理。论文利用案例的空间可重用性,提出了基于时间序列的案例推理方法,通过分层随机采样挑选案例点,建立了试验区同步观测案例库,并对2005~2006年试验区15景Radarsat图像进行了时间序列影像分割,利用案例点的时间序列特征值对分割后的图斑进行时间序列相似性测度,生成时间序列案例匹配矩阵,并进一步得到变化图斑的土地利用转化类型和变化时间。最后,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对案例匹配结果进行了误差评价,在所有地类变化检测结果中,菜地由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永涛  任国业  邓良基  高雪松  龚碧凯  
采用面向对象影像分析方法,以成都郫县古城镇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为研究内容,对预处理后的QuickBird影像进行多层次分割,建立分类体系,定义相应知识库,综合运用模糊分类器和最邻近分类器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研究。试验区影像提取OA为87.04%,Kappa系数为0.8434,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能准确、快速的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瓦尔·买买提明  张小雷  杨德刚  
选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比较典型的西部欠发达贫困地区—新疆和田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借助国内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关系及城市化进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程度。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与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未利用地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造成农业用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的主要原因。同时,耕地与未利用地等两种土地类型和城市化间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两种地类的减少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体现了和田地区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增长是影响生态环境等一系列有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全  张彦南  韦雯博  洪松  
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1983-2013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领域的5065篇文献为分析对象,从文献总量、期刊分布、作者合作情况、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网络图分析作者合作关系和关键词的共现情况。研究发现:1该领域发文量最大的科研单位是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并形成了以周万村、张树文、刘纪远和庄大方为中心的作者合作群,以及以黄贤金、濮励杰和P.H.Verburg等为中心的次级作者合作群;2过去30年来的研究主要围绕驱动因素、景观格局、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城市化及动态监测展开,研究热点地区是农牧交错带和重庆市;3 CA及CLue-S等经典模型仍然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彩艳  王瑷玲  王介勇  王瑞燕  姜峥嵘  
针对海岸带复杂多样的土地利用信息,选取山东省乳山市海岸带为研究区域,运用Landsat TM遥感影像数据,基于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利用不同地物的光谱、形状、纹理和空间关系等特征,通过多尺度分割、隶属度函数法和标准最邻近分类法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并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1隶属度函数法和标准最邻近分类法结合,提取出乳山市海岸带12种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很好地区分了盐田和养殖水面、林地和园地,可提取出主要的道路和河流等细长线状地物;2将提取结果与最大似然法对比,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精度达到82.50%,Kappa系数为0.8091,分别比最大似然法提高了11.44%和0.1055,很好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沁雨  胡曼  彭道黎  
以北京市延庆区2004年Spot-5影像和2015年GF-1影像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面向对象分类变化检测算法,通过选择最优尺度和结合典型地物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建立规则集来对两期影像进行分类,然后提取十年间延庆区公益林的变化地块,最后进行精度评价,旨在对延庆区公益林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进行探索分析。结果表明:Spot-5影像的分类精度为87.1%,加入FC特征值规则的GF-1影像的分类精度为89.1%,高于未加入FC特征值规则的GF分类精度(84.8%),说明在规则集中加入FC特征值能提高森林分类精度;变化信息提取的结果总体精度为87.3%,漏判率、错判率都在20%以内,提取效果较佳;2004—2015年间,公益林面积呈上升趋势,且主要集中在有林地面积增加,农田、灌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减少,这与国家对林业及公益林日益增加的重视度、各项工程项目密不可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翟俊  邵全琴  刘纪远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会对近地面的气温测量产生影响。论文基于气象站点气温资料,1:10万LUCC数据集以及NCEP再分析气温资料,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拆解出土地覆被对气温变化的单独贡献,借助Sen趋势与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计算方法分析了内蒙古地区1980—2010年间不同土地覆被类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气温及其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近30 a来LUCC对气温的影响总体表现出显著升温的作用,增加趋势为0.29℃/10 a。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对气温升高趋势的影响从大到小为:沙地>建设用地>草地>耕地,而且具有明显空间差异。同一种土地覆被类型在不同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秀彬  
用途转移和集约度变化构成土地利用变化的两种基本类型。土地特性自身的变化、土地使用者个体经济行为分析及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 ,构成土地利用变化解释的理论框架。从土地特性考察 ,多宜性和限制性是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结果 ,总是趋向于使土地的多宜性降低和功能类型减少。竞租曲线、转移边际点以及打破土地利用空间均衡的条件分析 ,是土地利用变化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 ;“土地利用 -环境效应 -体制响应”反馈环的作用机制 ,构成社会群体土地管理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土地利用变化的机理模型 ,目前主要以新古典经济学和地租理论为基础。多视角的探索可能是土地利用变化机理综合分析的有效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仲科  郝星耀  臧淑英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对这种变化进行数量化的描述.该文以大庆市为实例,介绍了以TM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土地覆盖信息的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以时间为自变量的三次方程,来描述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的动态情况.该文还介绍了方程参数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并通过对方程进行多次求导,得到新的方程,来描述研究期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速度、加速度以及加加速度.从实例分析的结果来看,所建立的方程可以准确、全面地表达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情况.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秀兰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 ,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 ,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 ,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 ,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献。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中人口与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及人口与土地利用动态度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建立了人口与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之间的定量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适用于对现阶段人口条件下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与人口之间关系的分析 ,同时也可用于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 ,对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晓娜  封志明  姜鲁光  张景华  
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于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边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TM/ETM遥感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获得西双版纳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分类数据;从结构变化、类型变化、空间变化3个角度,系统分析1990-2010年间西双版纳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时空变化规律,并对轮歇地、茶园和橡胶园3个典型地类进行了重点讨论。研究表明:①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呈现以"林地-园地-耕地"为主导的地域结构特征,有林地是最为重要的土地覆被类型,橡胶园是最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②1990-2010年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业翠,刘彦随,邓旭升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正可为此提供支持,并相互促进。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的利用这种关系,无论对我们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还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都异常重要。本文对二者的研究目标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二者的结合方式和途径,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能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理论、研究方法支持,同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益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深化,二者的结合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春干  代华兵  
【目的】探讨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森林(地)变化的自动检测,为准确、快速、高效采集森林变化信息,及时更新森林资源数据库提供一种有效方法。【方法】以森林(地)覆盖变化频繁和快速、变化图斑多而小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局部区域为研究区,以2013年12月资源三号卫星图像、2015年1月高分一号卫星图像和2013年小班专题图为数据源,试验基于统计检验的面向对象森林变化检测方法:1)对两时相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提取图像对象(图斑)各波段的灰度均值和标准差;2)鉴于两时相图像图斑灰度均值、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丽  汪爱华  周会珍  王智勇  迟耀斌  文强  
研究目的:研制基于遥感的土地基础分类体系及其土地基础产品的方法和内容,满足不同部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产品的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决策树方法和集合运算方法。研究结果:在阐述和分析现有国家、行业等分类体系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目的、不同遥感数据源的基础分类体系和土地信息基础产品——基元产品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初级阶段的基元分类体系,并与其他分类体系进行了转换,得到较好的结果。研究结论:土地基元产品能够同时满足不同行业部门应用需要,为中国土地分类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