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0)
- 2023(11672)
- 2022(10411)
- 2021(9826)
- 2020(8218)
- 2019(18963)
- 2018(18834)
- 2017(36279)
- 2016(20048)
- 2015(22064)
- 2014(22206)
- 2013(22161)
- 2012(20256)
- 2011(18324)
- 2010(17961)
- 2009(16130)
- 2008(15571)
- 2007(13525)
- 2006(11515)
- 2005(9980)
- 学科
- 济(73777)
- 经济(73694)
- 管理(53809)
- 业(51644)
- 企(43104)
- 企业(43104)
- 方法(37351)
- 数学(32532)
- 数学方法(32099)
- 学(21554)
- 农(18897)
- 财(18262)
- 中国(17827)
- 业经(15908)
- 地方(14154)
- 理论(12822)
- 农业(12794)
- 贸(12717)
- 贸易(12712)
- 和(12483)
- 易(12342)
- 制(12319)
- 技术(12281)
- 务(12275)
- 财务(12211)
- 财务管理(12191)
- 环境(12037)
- 企业财务(11629)
- 银(10392)
- 划(10360)
- 机构
- 大学(284620)
- 学院(281638)
- 管理(109082)
- 济(102127)
- 经济(99730)
- 研究(98623)
- 理学(95496)
- 理学院(94338)
- 管理学(92331)
- 管理学院(91839)
- 中国(69311)
- 科学(68576)
- 京(61623)
- 农(56585)
- 所(52263)
- 业大(51070)
- 研究所(48714)
- 财(45492)
- 农业(45050)
- 中心(43359)
- 江(40072)
- 北京(38634)
- 财经(37583)
- 范(36769)
- 院(36368)
- 师范(36280)
- 经(34369)
- 州(32738)
- 技术(31725)
- 省(30561)
- 基金
- 项目(206212)
- 科学(158901)
- 基金(148511)
- 研究(140712)
- 家(134174)
- 国家(133157)
- 科学基金(111591)
- 社会(85126)
- 省(81125)
- 社会科(80545)
- 社会科学(80523)
- 基金项目(79618)
- 自然(77658)
- 自然科(75843)
- 自然科学(75817)
- 自然科学基金(74431)
- 划(69548)
- 教育(63846)
- 资助(62091)
- 编号(55469)
- 重点(46855)
- 成果(44204)
- 部(44124)
- 发(43130)
- 创(42310)
- 计划(41622)
- 科研(40872)
- 创新(39601)
- 课题(38705)
- 科技(37625)
- 期刊
- 济(104861)
- 经济(104861)
- 研究(76250)
- 学报(58957)
- 科学(50355)
- 农(50106)
- 中国(49103)
- 大学(42370)
- 学学(40383)
- 管理(38228)
- 农业(35083)
- 财(32830)
- 教育(28229)
- 技术(22596)
- 融(19379)
- 金融(19379)
- 业(18375)
- 财经(17495)
- 业经(17006)
- 经济研究(16761)
- 业大(16569)
- 科技(15909)
- 林业(15703)
- 图书(15369)
- 版(15180)
- 经(14813)
- 问题(13736)
- 资源(13647)
- 理论(13504)
- 农业大学(12825)
共检索到391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国模 周宇峰 余树全 白尚斌 卢凤珠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木荷、马尾松和杉木3个树种的叶子和小枝枯落物在10%、15%、20%、25%、30%5种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燃烧性进行测定,比较它们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燃烧特性变化情况。不同的含水率是通过枯落物中叶子和小枝绝干后精确加水后获得的。枯叶和小枝分别选择20kW.m-2和30kW.m-2的辐射强度。结果表明:木荷落叶与小枝在含水率小于15%时着火感应时间(TTI)比马尾松和杉木叶子和小枝更短,更易燃。而含水率大于20%时木荷落叶与小枝着火感应时间比马尾松和杉木叶和小枝长,不易燃烧。木荷落叶与小枝热释放速率(HRR)和总释放热(HTR)均比马尾松和杉木的释放热量速度慢,释放热量少。表明木荷枯...
关键词:
锥形量热仪 枯落物 含水率 燃烧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刘波 余树全 周国模 郑文达 刘雪松 卢凤珠 黄志伟 张子焰
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了木荷Schima superba叶片在不同辐射强度和不同叶处理方式的火发生指数,并探讨了木荷燃烧性能测试方法。锥形量热仪辐射强度分为40,45,50,60,70 kW.m-2等5种处理,叶片处理方式包括边长为0.5,1.0,1.5,2.0 cm的正方形和全叶等5种处理。外部点燃条件下测试木荷的燃烧性能。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不同辐射强度和不同叶处理方式的火发生指数分别进行差异性显著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辐射强度为40 kW.m-2,边长为0.5 cm的正方形叶片和全叶的火发生指数均值较高,与其他处理的差异性较显著,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处理之间的差异,测试树种的燃烧性较为合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金森 杨艳波
【目的】以南方7种典型树种树叶为研究对象,比较一维燃烧性评价方法和多维可燃物燃烧性评价方法的相似程度,为燃烧性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南方7种典型树种的叶片为材料,利用锥形量热仪对其进行热分析,获取燃烧时能量释放速率、释放总量等参数,根据主成分综合排序方法对其进行一维燃烧性评价,根据文献中提出的多维可燃物燃烧性评价指标对其进行三维燃烧性评价,分别计算2种燃烧性空间距离,根据距离进行排序,然后对2种方法的排序进行秩分析,以评价一维和三维燃烧性评价方法的相似程度。【结果】每个树种有2种评价方法共21个排序对,其中,只有2个树种的2种方法排序全部相同,2种排序秩只差1位的有3对,其余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晓瑞 贺庆棠 舒立福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木荷、茶树、火力楠、女贞、石楠、枇杷、马尾松和杉木等树种的燃烧性进行了测定 ,比较了8个树种的抗火能力 ,并分析了常用防火树种木荷鲜叶和落叶燃烧的热量、CO2 和CO释放过程 .结果表明 ,木荷鲜叶与落叶均不易燃烧 ,茶树、木荷和火力楠的抗火能力强 ,适宜于作防火林带树种 .
关键词:
锥形量热仪 阻火性 防火树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克 倪泽仁 刘晓东 张运生 何诚
【目的】研究南京市5个常见树种的燃烧性,为可燃物管理及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老山林场常见的3个针叶树种(杉木、马尾松、侧柏)和2个阔叶树种(女贞、麻栎)为研究对象,利用锥形量热仪对其树叶和树枝的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峰值、有效燃烧性、总热释放量、点燃时间、质量损失速率6项燃烧性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比较各树种的燃烧性。【结果】与其他4个树种相比,马尾松叶的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枝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最高,分别为7.29 MJ/m~2、0.051 g/s、228.45 kW/(m~2·s)和15.01 MJ/m~2,可知马尾松是极易燃树种;杉木叶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为208.89 kW/(m~2·s),而且点燃时间最短,表现出较强的燃烧性;侧柏的各项燃烧指标居中;麻栎叶的质量损失速率最低,为0.032 g/s;女贞叶、枝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均最低,分别为95.79,87.47 kW/(m~2·s)和2.14,9.69 MJ/m~2,是当地较好的防火树种。【结论】5个树种的燃烧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马尾松、杉木、侧柏、麻栎、女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张小罗 戴兴安
选择具有不同抗火能力的亚热带树种来研究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 ,分别测定木荷、茶树、油茶、苦槠、女贞、石楠、日本珊瑚树、枇杷、杉木和马尾松等 10个树种叶片、叶脉和树枝的组织比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样品的阻火性。结果发现 ,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 ,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与蒸散 ,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 ,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茶树、木荷的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比值高 ,抗火能力强。树枝的燃烧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特别是树枝的抗火性与其导管所占比例正相关 ,木荷、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重大 ,传输水分的能力强 ,抗...
关键词:
树种 微观结构 燃烧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芹 胡海清 冯仲科
为了研究帽儿山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燃烧性质,在对8个乔木树种苯-醇抽提物、木素、综纤维素及燃烧速度、绝干含水率等理化性质测定分析基础上,结合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赋值,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燃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个树种燃烧性大小为红皮云杉>樟子松>山杨>红松>落叶松>胡桃楸>黄波罗>水曲柳;水曲柳燃烧性最弱,抗火能力最强,适合作帽儿山地区的防火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佩岩 马岚 梅雪梅 张栋 薛孟君 孙一惠
【目的】以晋西黄土区典型油松林及刺槐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该区建设水源涵养林及水土保持林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方法】分别选取对应林分3种密度枯落物后进行野外人工降雨,并对其覆盖下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100~120 cm 6个土层含水量实时监测。【结果】(1)在同一雨量级别下,当枯落物覆盖密度增加时,其在降雨过程中的截留量以及枯落物最终达到饱和截留量的时间也随之增加;此外,随着降雨试验的进行,截留率随之减小,且其随枯落物的密度增加而升高。(2)降雨过程中,随着枯落物密度的增加,两种林地上层土壤(0~60 cm)的含水率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0~20 cm土层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最为直接和迅速,而20~40 cm与4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有一定的滞后和延长,较深层(60~1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对降雨过程几乎无响应过程。(3)降雨结束后,各深度土层的含水率均表现出随时间的持续缓慢减小;降雨结束24 h内,裸地及各密度枯落物覆盖下的土壤含水量最高均出现在0~20 cm层;当入渗48 h后,裸地土壤含水量最高则出现在20~40 cm土层,但是对于有枯落物覆盖的土壤,0~20 cm土层含水率在降雨结束48 h内始终最高,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其随时间延续而减小的幅度越小。【结论】截留量、截留率与降雨历时(降雨量)均符合幂函数关系(R2>0.9);在降雨前后及过程中,不同密度枯落物对其覆盖下的土壤含水率有较大影响;不同深度土层含水率对降雨响应差异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刘菲
通过对30种乔灌木叶子可燃物的野外调查、取样,测得点燃含水率和蔓延含水率;应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这些可燃物的易燃难易和蔓延快慢程度的排序。抗火性较好的有山杨、糖槭、乌苏里鼠李、刺五加、黑桦、东北溲疏、山皂荚、东北茶藨、接骨木、东北山梅花、梓树等11种;较差的有树锦鸡儿、山丁子、刺榆、卫矛、枫杨、暖木条荚迷、秋子梨、山楂、华北卫矛、油松等10种。
关键词:
森林可燃物 树叶 点燃 蔓延 含水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述洋 王德惠 谭文英
为研究树种和含水率对纵截圆锯切削力、锯切功率和锯切比功等锯切指标的影响关系,笔者选择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地区常见的9种树种,在恒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的条件下进行了对比试验。一、试材试材选择小兴安岭产鱼鳞松
关键词:
纵截圆锯 锯切指标 树种 含水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友 罗文彪 舒清态 马长乐 马爱丽 张桥蓉
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昆明地区25种木本植物的活枝叶进行了燃烧试验,在测定和分析样品引燃时间、有焰燃烧阶段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损失过程等基础上,提出了植物的燃烧性参数,即单位质量可燃物在有焰燃烧阶段产生的烟气温升峰面积与引燃时间之比。根据燃烧性参数值大小对25种植物的燃烧性进行了的排序。结合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造林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筛选出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var.typica,荸荠杨梅Myrica rubra var.atropurpurea,油茶Camellia aleifera,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大树杨梅Myrica esculenta,银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林 向敏 丁波
【目的】森林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决定了林火垂直蔓延和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直接估计法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枯落物含水率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下4层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春季防火期内以日为步长监测其水分动态变化情况,并使用直接估计法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1)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的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白桦林内OF层和OH层的凋落物含水率显著高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2)两个林分内OLn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Olv层、OF层的含水率变化具有相关性,而与OH层不相关。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空气温度都不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雨具有相关性,且随着距离采样时间的越长,相关性逐渐减弱;3)对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4层凋落物不同含水率预测模型误差没有显著差异,但表层凋落物使用Nelson模型效果较好,而下层凋落物使用气象要素回归模型较好,Simard模型对于各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均不适用。对于白桦林,气象要素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直接估计法,但与Nelson模型都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距离表面越远,直接估计法预测凋落物含水率越不适用。【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对直接估计法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等进行校正,提高直接估计法进行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预测精度,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和森林火险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林 向敏 丁波
【目的】森林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决定了林火垂直蔓延和地下火发生的可能性,建立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模型具有重要意义。直接估计法作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枯落物含水率预测方法,使用该方法预测不同层凋落物的含水率,并对其适用性进行分析,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下4层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春季防火期内以日为步长监测其水分动态变化情况,并使用直接估计法建立预测模型,分析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1)蒙古栎-红松混交林和白桦林的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并没有显著差异,而白桦林内OF层和OH层的凋落物含水率显著高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2)两个林分内OLn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Olv层、OF层的含水率变化具有相关性,而与OH层不相关。OLn层和OLv层凋落物含水率动态变化与空气温度都不相关,与相对湿度、风速和降雨具有相关性,且随着距离采样时间的越长,相关性逐渐减弱;3)对于蒙古栎-红松混交林,4层凋落物不同含水率预测模型误差没有显著差异,但表层凋落物使用Nelson模型效果较好,而下层凋落物使用气象要素回归模型较好,Simard模型对于各层凋落物含水率预测均不适用。对于白桦林,气象要素回归模型预测效果优于直接估计法,但与Nelson模型都没有显著差异,随着距离表面越远,直接估计法预测凋落物含水率越不适用。【结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对直接估计法中关键参数:平衡含水率和时滞等进行校正,提高直接估计法进行不同层凋落物含水率的预测精度,对凋落物含水率研究和森林火险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瀛 张思玉 努尔古丽 张毓涛 程平
对天山中部林区9种主要树种的含水率、热值、灰分及抽提物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和可燃性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对天山中部主要树种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树种燃烧性大小依次为:方枝柏>天山云杉>黑果小檗>山楂>忍冬>欧洲山杨>山柳>天山花楸>宽刺蔷薇。这些研究可为新疆天山森林林火发生预报、林火行为预报、灭火指挥、营林用火、生物防火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天山 森林可燃物 燃烧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品福 郭文扬
通过选点取样,建立了气象因子与枯落物含水率的数学模式。根据枯落物含水率大小与燃点关系划出火险等级。利用这个模式编制微机程序进行森林火险预报。
关键词:
枯落物 含水率 数学模式 预报 森林火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