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53)
- 2023(13692)
- 2022(11280)
- 2021(10303)
- 2020(8687)
- 2019(18985)
- 2018(18752)
- 2017(35900)
- 2016(18898)
- 2015(20921)
- 2014(20304)
- 2013(20199)
- 2012(18452)
- 2011(16506)
- 2010(17436)
- 2009(16762)
- 2008(16187)
- 2007(15235)
- 2006(13855)
- 2005(12872)
- 学科
- 业(95035)
- 济(80310)
- 经济(80207)
- 企(77682)
- 企业(77682)
- 管理(68848)
- 农(46485)
- 业经(31858)
- 农业(31316)
- 方法(29483)
- 中国(27631)
- 融(26396)
- 金融(26396)
- 财(25808)
- 银(25256)
- 银行(25240)
- 行(24525)
- 技术(23645)
- 制(22303)
- 数学(21207)
- 数学方法(21019)
- 务(19130)
- 财务(19096)
- 财务管理(19075)
- 企业财务(18032)
- 地方(17336)
- 策(16907)
- 理论(16352)
- 体(16022)
- 贸(14977)
- 机构
- 学院(270613)
- 大学(260168)
- 济(118934)
- 经济(116562)
- 管理(111959)
- 理学(94859)
- 理学院(94062)
- 管理学(93014)
- 管理学院(92496)
- 研究(85249)
- 中国(75934)
- 财(54973)
- 农(54208)
- 京(54124)
- 科学(46689)
- 江(45256)
- 财经(42452)
- 中心(42406)
- 所(41535)
- 农业(40966)
- 业大(39962)
- 经(38336)
- 研究所(36705)
- 州(35844)
- 经济学(34425)
- 北京(33670)
- 经济管理(32038)
- 范(31179)
- 经济学院(31054)
- 师范(30940)
- 基金
- 项目(168954)
- 科学(135843)
- 研究(131488)
- 基金(122481)
- 家(103827)
- 国家(102695)
- 科学基金(90888)
- 社会(86567)
- 社会科(81972)
- 社会科学(81952)
- 省(69508)
- 基金项目(64555)
- 教育(58011)
- 自然(55142)
- 划(54950)
- 编号(54740)
- 自然科(53965)
- 自然科学(53956)
- 自然科学基金(53078)
- 资助(47673)
- 成果(42971)
- 创(42099)
- 业(39119)
- 发(38769)
- 创新(38317)
- 部(37437)
- 重点(37152)
- 课题(36903)
- 国家社会(35583)
- 制(35327)
- 期刊
- 济(145162)
- 经济(145162)
- 研究(81446)
- 中国(63552)
- 农(57423)
- 管理(46926)
- 财(45179)
- 融(41957)
- 金融(41957)
- 农业(38190)
- 科学(35548)
- 学报(32687)
- 业经(30142)
- 技术(27896)
- 教育(27283)
- 大学(26781)
- 学学(25323)
- 财经(21352)
- 业(20730)
- 经济研究(20559)
- 问题(18645)
- 经(18542)
- 技术经济(17399)
- 农村(15435)
- 村(15435)
- 世界(14778)
- 科技(14478)
- 现代(14289)
- 农业经济(14234)
- 商业(13497)
共检索到435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实践证明,金融发展在支持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推进农业技术创新需要充分发挥金融制度的要素集成、创新激励和风险分摊功能。基于我国特定的金融结构,本文认为要通过金融制度创新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创造完善的融资渠道以及为分散创新风险提供金融工具和制度安排,并从政策性金融、多层次银行信贷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和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 多层次金融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硕 刘剑飞 吴江
论文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入手 ,分析了加入WTO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WTO 农业技术 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小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辜胜阻 黄永明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萌山
站在时代发展的新起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世界农业强国,需要强大农业技术体系的支撑。新时代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创新繁荣需要重点关注加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创新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方法、加强对农业强国建设重大技术成果评价、加强新时代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研究四个方面。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是全国性农业技术经济学术团体,今后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农业技术经济学前沿及实践创新,全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跨越式发展。下一步,学会将围绕创新繁荣学科发展,聚力做好打造农业技术经济领军人物、搭建农业技术经济交流平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完成重大使命、培养农业技术经济青年才俊四个方面工作。
关键词:
农业技术经济学 新时期 创新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科 曹鹏翥 陈丽 范雯慧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结合为农业技术创新打开了新思路。基于2011—202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技术创新效应。研究发现:(1)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2)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两个维度上,且该作用在胡焕庸线东南侧和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显著;(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是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农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4)门槛效应分析表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均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二者越过对应阈值后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技术创新效应均有所增强。以上结论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农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和机理,对农业科技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游惠光
农业技术创新代表了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而资本循环是公司营运的关键因素。面对传统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创新绩效不高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企业内部的创新,在再利用本身事业废物作附加价值,并提升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公司营运绩效与资本循环速率机制。
关键词:
生态税收 可持续发展 税制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正外部性的分析,说明政府采取农业技术创新补贴策略的必要性,并运用博弈均衡理论,分析了政府在企业和农户采取不同合作方式时的补贴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策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 政府补贴 企业 农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开华
一、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在21世纪,一项产业能否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就看新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前景。事实上,技术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20世纪上半期,在发达国家发生了一个重大转折:农业的增长由主要来自扩大面积转变为主要来自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基础已从自然资源转变为科技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发达的现代农业已从资源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为基础。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文川 赵威威
农业技术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解决区域"三农"问题的关键。区域内(农户与合作社)和区域外(农户、合作社与顾客、竞争对手、加工企业和政府、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信任、规范与合作等社会资本能通过农业技术获取、知识与信息共享和农业技术扩散对农产品的开发速度、创新成功率等创新绩效产生影响,农业组织可以利用区域内外社会资本来改善农产品的创新绩效。
关键词:
区域社会资本 农产品 技术创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指从农业技术创新链的某一基本构成环节出发,顺次经过其他基本环节,最后回复到起始环节的过程,它包括反应循环、催化循环和超循环三个等级。其循环机理是:同一农业技术创新链中每一环节的反应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同一或同类环节之间的催化循环,再由催化循环推动同一或不同农业技术创新链中各环节之间的超循环。农业技术发明和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的超循环,使二者耦合成共生的结合体;通过农业技术首次商业化使用和农业技术扩散的超循环,完成农业技术创新链的一次循环;通过农业技术扩散和农业技术发明的超循环,使整个农业技术创新链在新的需求起点上开始循环,如此循环往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靖玉新
在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中 ,农业技术创新存在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缓慢及农民对新技术反应迟缓等障碍 ,这些障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本文在详细分析这些障碍因素的基础上 ,相应提出了如何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农业科研 技术推广 农民素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恩君 顾焕章
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夏恩君,顾焕章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香 闫国庆
本文在界定农业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作系统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合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容
本文从诱导创新理论出发 ,分析了在农业结构调整条件下农业技术创新所面对的不均衡条件及其制度安排。认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本身必须进行创新 ,才能更好地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