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3)
- 2023(10882)
- 2022(9058)
- 2021(8210)
- 2020(6725)
- 2019(15054)
- 2018(14889)
- 2017(27517)
- 2016(15423)
- 2015(16948)
- 2014(17288)
- 2013(16766)
- 2012(16110)
- 2011(14865)
- 2010(15042)
- 2009(13693)
- 2008(13524)
- 2007(12274)
- 2006(10943)
- 2005(10270)
- 学科
- 济(64255)
- 经济(64177)
- 管理(39395)
- 业(38398)
- 企(29242)
- 企业(29242)
- 中国(22063)
- 地方(20005)
- 方法(19983)
- 农(18841)
- 数学(16736)
- 数学方法(16535)
- 学(16259)
- 业经(14972)
- 财(14371)
- 制(13975)
- 融(13188)
- 金融(13181)
- 银(13154)
- 银行(13113)
- 农业(12915)
- 行(12804)
- 发(11215)
- 地方经济(11048)
- 体(10445)
- 理论(10223)
- 技术(10103)
- 贸(10066)
- 贸易(10056)
- 环境(9717)
- 机构
- 学院(218981)
- 大学(216630)
- 研究(86928)
- 济(83980)
- 经济(81884)
- 管理(73916)
- 中国(65235)
- 理学(61885)
- 理学院(61002)
- 管理学(59611)
- 管理学院(59205)
- 科学(56294)
- 京(48908)
- 农(47624)
- 所(47223)
- 研究所(42927)
- 财(40603)
- 中心(38366)
- 农业(37721)
- 业大(36096)
- 江(35743)
- 院(31602)
- 范(31596)
- 北京(31412)
- 师范(31124)
- 财经(30942)
- 省(29813)
- 州(29095)
- 经(28018)
- 技术(27055)
- 基金
- 项目(143701)
- 科学(110834)
- 研究(101633)
- 基金(100605)
- 家(91012)
- 国家(90208)
- 科学基金(74318)
- 社会(61976)
- 社会科(58576)
- 社会科学(58564)
- 省(58546)
- 基金项目(52025)
- 划(50073)
- 自然(48729)
- 自然科(47617)
- 自然科学(47597)
- 自然科学基金(46730)
- 教育(46583)
- 资助(41632)
- 编号(40632)
- 发(36449)
- 成果(34178)
- 重点(33730)
- 课题(30815)
- 部(30470)
- 创(29690)
- 计划(28637)
- 发展(28253)
- 创新(27843)
- 展(27800)
共检索到353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亚杰 杜永臣 侯喜林 王孝宣 高建昌 国艳梅
以耐盐性差异显著的野生契斯曼尼番茄LA0317与栽培番茄9706为亲本材料,建立了包含130个BC2S3单株的高代回交群体,利用55个SSR标记和26个CAPS标记构建了番茄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多QTL区间分析法,检测到与发芽期耐盐性相关的9个QTLs。其中,利用24 d发芽指数在第2,7,10,11染色体上检测到5个耐盐QTLs,利用24 d发芽率在第1,3,8,12染色体上检测到4个QTLs。此外,研究获得了14个发芽期表型和QTLs分析均耐盐的株系,为利用野生契斯曼尼番茄创造优良耐盐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庆辉 刘磊 王柏柯 杨生保 杨涛 李君明 侯喜林
【目的】利用盐敏感的栽培种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M82与耐盐的野生种潘那利番茄(Solanum pennellii)LA716构建的渐渗系群体,对苗期耐盐QTLs进行定位,并初步分析QTL遗传效应和互作效应。【方法】将4片真叶幼苗移栽到1/2浓度的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浓度逐日增加盐,至终盐浓度700mmol·L-1NaCl+70mmol·L-1CaCl2后,按照0—10级调查耐盐级数,并利用Dunnett测验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定位了分布在2、6、7、8、10等5条染色体上的7个影响番茄苗期耐盐性的QTLs(Stq2a、Stq2b、Stq6a、Stq7a...
关键词:
番茄 渐渗系 耐盐 QTLs定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素兰 江玲 王益华 刘世家 刘喜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N ipponbare/Kasalath//N 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贮藏在低温(4℃)和室温条件下的种子进行低温发芽率的观察和统计分析,利用W 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6软件,对控制水稻种子低温发芽力的QTL进行检测。结果发现,低温发芽力QTL分布于第1、5、6、8、9和12染色体上,其中位于第5染色体上的qLTG-5(C597-R3166)和第9染色体上的qLTG-9(R79-C385)在低温萌发过程中持续表达。qLTG-5只在常温贮藏条件下稳定表达,表明此位点可能受种子贮藏条件的影响;qLTG-9在两种贮藏条件下均稳定表达,表明该位点不...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发芽率 贮藏条件 QTL定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华林 张晨昕 曾波 孙文强 余四斌
本研究用来源于马来西亚的普通野生稻(IRGC-105491)与珍汕97B杂交并回交构建148个株系的高代回交群体(BC2F4),用152个均匀分布的SSR标记构建了分子遗传连锁图,其图谱长为1 342.1 cM,相邻标记间距为8.8 cM。利用该群体检测定位到影响株高、生育期、穗数、穗长及千粒重、粒长、粒宽等农艺性状的27个QTL;在这些QTL中约有59%有利基因来源于野生稻。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将为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高世代回交群体 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子琪 王伟苹 赵宏强 王皓 韩笑 杨洛淼 辛威 刘化龙 郑洪亮 王敬国
为定位控制水稻发芽期和芽期耐冷性的QTL,探究其遗传机制,以耐冷性强的粳稻品种彩稻为母本、耐冷性弱的籼稻品种WD为父本杂交衍生的含有189个株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以低温胁迫下的相对发芽率、平均发芽天数、成苗率、芽期耐冷级别为鉴定指标,结合978个Bin标记,运用IciMapping 4.2对发芽期和芽期耐冷QTL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检测到2对与芽期耐冷有关的上位性QTL,LOD值分别为5.70,5.55,贡献率分别为13.22%,39.87%;此外,还检测到5个与水稻发芽期耐冷相关的QTL、5个与水稻芽期耐冷相关的QTL。这些QTL位于1,3,5,8号染色体上,LOD值为2.55~7.07,表型贡献率为6.41%~17.17%。其中,qLTG3在5个发芽期耐冷性QTL中表型贡献率最高,且与芽期耐冷性相关;qCTP1-2在5个芽期耐冷性QTL中表型贡献率最高;qCTB1、qCTP1-2和qLTG8等3个QTL未见报道。研究检测到的QTL以及上位性QTL,可为后续水稻耐冷性的遗传研究以及改良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发芽期 芽期 耐冷性 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棋 范淑秀 郭江华 陈兆赫 梁银培 刘振宇 殷业超 王嘉宇
为定位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的QTL,鉴定新的耐冷基因位点,丰富水稻耐冷性的分子遗传基础。以籼型杂交稻恢复系品种泸恢99(Luhui 99,R99)和粳型超级稻品种沈农265(Shennong 265,SN265)杂交衍生的144个F8稳定遗传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s)为试验材料,以低温条件下水稻种子发芽率和苗期叶片赤枯度为耐冷性鉴定标准,采用QTL Ici Mapping v3. 0软件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发芽期和苗期耐冷性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个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TL和1个控制苗期耐冷性QTL,分别位于第3,5,9染色体上,命名为q LTG-3、q LTG-5、q SCT-9,3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 60,2. 73,2. 52,加性效应为0. 09,-0. 10,-0. 09,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1. 02%,14. 07%,12. 18%。其中,检测到控制发芽期耐冷性的q LTG-5位于分子标记R5M13~RS8,遗传距离约8.0 c M,该区间未见相关水稻耐冷性QTL的报道,可能是一个新的控制水稻发芽期耐冷性的QTL位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振 冯晓敏 严金波 韩超逸 宋辉 岳兵
以141份玉米高代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及受体亲本黄早四于2011年在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2011和2012年在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校内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对穗长、穗粗、株高、穗位高、吐丝期、散粉期、雄穗分枝数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共检测到18个主效QTL,单个QTL的贡献为9.79%~37.35%,其中4个QTL在多个环境下同时检测到,5个QTL与前人的报道结果一致。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QT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寻梅梅 江玲 刘世家 陈平 王茂青 翟虎渠 万建民
以98个N ipponbare/Kasalath∥N 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 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培养水稻幼苗至二叶一心期,6~10℃低温处理7 d,之后缓慢升温至25℃,缓苗4 d,调查死苗率,并以死苗率作为苗期耐冷性强弱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98个B ILs的苗期耐冷性表现。采用W 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3 a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个苗期耐冷性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3染色体上,命名为qSCT 2和qSCT 3。2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81和2.86,...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妍 贺超兴 张志斌 于贤昌
研究番茄亚低温(15℃)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抗冷性的相关性,为番茄抗冷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提供技术依据。以6个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亚低温种子的发芽特性和低温(12℃/8℃)幼苗的生理生化变化,对各抗冷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亚低温发芽率与幼苗冷害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r=-0.781 7*);冷害指数与低温(12℃/8℃)处理3 d的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负相关(r=-0.914 4**),与低温处理6 d电解质渗透率和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773 6*,r=-0.760 8*),与处理6 d S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7 7**)。亚低温下番茄种子发芽特性与幼苗抗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静 张所兵 张云辉 汪迎节 方先文
【目的】挖掘水稻耐盐新基因,为水稻耐盐性遗传改良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和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亲本培育的高代回交置换系为材料,在0.5%Na Cl盐胁迫条件下,以存活率为耐盐指标,对水稻苗期耐盐性QTL进行定位。采用QTL Ici Mapping v3.1软件对存活率进行QTL分析。【结果】在第3染色体相邻标记RM1350附近检测到1个苗期耐盐相关QTL(QSst3),所在遗传区间为113.2132.8 c M,贡献率17.75%,加性效应10.9。【结论】来自供体亲本日本晴相应QTL使苗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娟 游均 刘爱丽 黎冬华 于景印 王燕燕 周瑢 宫慧慧 张秀荣
【目的】确定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适宜的Na Cl胁迫浓度和评价指标,发掘耐盐种质和耐盐相关重要基因,为芝麻耐盐性大规模鉴定、遗传改良和耐盐机理研究提供方法借鉴和优异基因资源。【方法】以8份耐盐性差异较大的芝麻种质为材料,在不同浓度的Na Cl(0、50、100、150、200和250 mmol·L-1)胁迫下发芽,测定其发芽势、成苗率、根长、芽长和鲜重等指标,通过对指标值的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相关性分析等,筛选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适宜的Na Cl处理浓度和评价指标。以100 mmol·L-1 Na Cl溶液为处理浓度,相对成苗率为鉴定指标对71份芝麻核心种质进行发芽期耐盐性鉴定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获得的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通过Na Cl胁迫下芝麻幼苗叶片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分析候选基因的表达模式,筛选耐盐相关候选基因。【结果】对不同浓度Na Cl胁迫下8份芝麻材料发芽各指标进行统计和方差分析表明,100 mmol·L-1的Na Cl处理下,除发芽势外,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成苗率、根长、芽长和苗鲜重的标准偏差值均较大,所有指标在0.05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100 mmol·L-1的Na Cl溶液可以作为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胁迫浓度;相对成苗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芽长、相对根长和相对鲜重7个指标与芝麻发芽期耐盐性关系密切,贡献率较高,可以作为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评价指标。71份芝麻核心种质材料的相对成苗率变异比较丰富,符合正态分布;通过对71份芝麻核心种质相对成苗率与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7个与芝麻发芽期耐盐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LG5:688003、LG7:9582027、LG10:5274091、LG10:10788493、LG11:11924186、LG14:2128695和LG16:3930301),SNP标记上、下游各100 kb区间内共有基因67个,其中有功能注释的基因34个;通过耐盐材料S04在盐胁迫下的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对预测的候选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共有21个候选基因受到盐胁迫诱导显著差异表达。【结论】芝麻发芽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Na Cl胁迫浓度为100 mmol·L-1,相对成苗率等7个指标可以作为适宜的评价指标;检测到与芝麻发芽期耐盐性显著关联的SNP标记7个,并鉴定出耐盐候选基因21个。
关键词:
芝麻 耐盐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耐盐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席章营 谢传晓 张世煌 李新海 李明顺 郝转芳 张德贵
发掘玉米种质资源中的有利基因可以对现有玉米自交系进行快速有效的改良和创新,本研究以优良玉米自交系丹340、掖478和齐319为受体与34个供体自交系构建的回交导入后代群体为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通过测定单株雌雄开花间隔(ASI)天数和群体结实株数百分率进行耐旱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1)在干旱胁迫下的BC2F2群体内,有50%以上的单株不能正常散粉吐丝,绝大多数结实较好的单株的ASI小于或等于6 d;2)有些供体自交系对缺水环境敏感,但在其回交后代群体中出现了耐旱植株,表明这些供体带有耐旱有利基因;这种潜在耐旱基因的表达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大,同时与特定组合有关;3)对不耐旱受体自交系进行耐旱性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谢放鸣 陈立云
利用252个Lemont导入到特青背景的高代回交导入系,研究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相关的数量基因定位.共检测到控制垩白度的3个QTL,分别位于第6、7、8染色体上;控制粒长的QTL3个,分别位于第4、7和11染色体上;控制粒宽的QTL5个,分别位于第2、4、6、7、11染色体上;控制粒长宽比的QTL2个,分别位于第2和第6染色体上;第7染色体的OSR4-RM505区间是垩白度、粒长和粒宽的共同基因座位,第6染色体的RM439-RM340区间同时控制垩白、粒宽和长宽比;影响稻米外观品质相关性状的一些QTL位于同一染色体的相同或者相邻区域上.
关键词:
水稻 外观品质 数量性状座位 导入系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俊伟 筴金华 张艳红 任炳琛 罗明坤 梁从飞 赵岩 赵金良
利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第二代遗传连锁图谱中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与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回交一代(BC1)和回交二代(BC2)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8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9个在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中存在差异的扩增位点,这些多态性位点可作为尼萨回交一代和回交二代群体遗传鉴别的重要依据。尼萨回交一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70,多态信息含量为0.423;回交二代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60,多态信息含量为0.365,回交二代群体的遗传多态性低于回交一代群体。与回交一代相比,尼萨回交二代群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王嘉宇 柴永山 孙玉友 孙国宏 冯章丽 陈温福
为了深入剖析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调控机理,以典型籼稻品种七山占(Qishanzhan)和典型粳稻品种秋光(Akihikari)为亲本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于2011~2013年分别对各株系的粒长、粒宽和粒厚3个粒形性状进行表型测定,并基于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进行粒形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共检测到27个控制粒形性状的QTLs,包括3个粒长QTLs,11个粒宽QTLs和13个粒厚QTLs,它们分布于第1,2,3,4,5,11和12号染色体上,可分别解释14.45%~38.48%,28.98%~52.36%和38.77%~44.23%的表型变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第3,5和12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