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
2023(1435)
2022(1339)
2021(1176)
2020(1094)
2019(2678)
2018(2564)
2017(4556)
2016(2740)
2015(3067)
2014(3166)
2013(3186)
2012(3059)
2011(2778)
2010(2805)
2009(2609)
2008(2488)
2007(2288)
2006(1965)
2005(1757)
作者
(11038)
(9293)
(9201)
(8556)
(5622)
(4708)
(4181)
(3840)
(3518)
(3292)
(3288)
(3162)
(3100)
(3001)
(2980)
(2916)
(2788)
(2729)
(2619)
(2576)
(2451)
(2362)
(2332)
(2189)
(2157)
(2080)
(2075)
(2014)
(1999)
(1968)
学科
(10766)
经济(10762)
管理(6224)
方法(5689)
(5471)
数学(5241)
数学方法(5140)
(4816)
(4529)
企业(4529)
(2700)
环境(2645)
资源(2546)
地方(2532)
(2176)
生态(1978)
土地(1975)
农业(1964)
业经(1927)
(1907)
(1755)
(1706)
中国(1620)
(1529)
技术(1426)
经济学(1381)
理论(1292)
评价(1261)
水产(1248)
生物(1167)
机构
大学(42446)
学院(42132)
研究(17396)
科学(15192)
(14803)
管理(14341)
理学(12294)
(12287)
农业(12187)
理学院(12095)
中国(11938)
经济(11877)
管理学(11740)
管理学院(11694)
业大(11473)
(10658)
研究所(10132)
(10110)
农业大学(8085)
中心(7444)
(7221)
(7209)
实验(6820)
(6714)
科学院(6649)
实验室(6593)
(6478)
资源(6377)
(6328)
重点(6284)
基金
项目(32681)
科学(23948)
基金(21977)
(21371)
国家(21239)
研究(18875)
科学基金(16723)
(14268)
自然(12970)
自然科(12610)
自然科学(12603)
(12424)
自然科学基金(12302)
基金项目(11642)
社会(9917)
资助(9441)
社会科(9382)
社会科学(9374)
科技(9183)
计划(8863)
教育(8260)
重点(8018)
(7149)
编号(7004)
科研(6633)
(6334)
(6225)
专项(6199)
创新(5997)
(5913)
期刊
(12651)
经济(12651)
学报(12598)
(12175)
科学(10556)
中国(9609)
农业(8706)
研究(7969)
大学(7929)
学学(7631)
(5951)
资源(4883)
业大(3981)
管理(3956)
技术(3953)
(3501)
农业大学(3366)
中国农业(3117)
统计(3057)
科技(3031)
自然(2973)
(2941)
教育(2891)
(2846)
决策(2721)
林业(2591)
技术经济(2528)
图书(2281)
自然科(1989)
自然科学(1989)
共检索到58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玉梅  刘永志  谢甫绨  Saiga Suguru  
采用酶分解法分析测定禾本科2个草种8个品种不同刈割时期的细胞组成成分含量,通过公式推算出干物质消化率和可消化养分总量,评价牧草品质。结果表明,意大利黑麦草各品种间可消化性无显著差异,但高Mg的Magnet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Tachiwase。高羊茅的高Mg品种Himag可消化性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其他3个品种之间无显著差异。2个草种在10月份的可消化性高于其他刈割时期,意大利黑麦草7月的可消化性最低,高羊茅9月的可消化性最低。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冰  谭瑶  付晓彤  韩海斌  常静  庞保平  
室内条件下测定了8种寄主植物饲养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后,其若、成虫发育历期、存活率、产卵量、体重及性比等生命参数变化,并测定了牧草盲蝽成虫淀粉酶及海藻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黑豆(Glycine max)上饲养,牧草盲蝽不能发育存活;在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大豆(Glycine max)上饲养,若虫发育期最短,分别为14.27和17.24d;在苜蓿和玉米(Zea mays)上饲养,若虫存活率最高。在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及苜蓿上饲养,成虫的发育期最长,雌成虫均为29.40d,雄成虫分别为28.87及30.00d;在四季豆、大豆及玉米上饲养,单雌产卵量最高,均超过了每雌120粒;在四季豆上饲养成虫产卵期最长,为22.53d。在棉花(Gossypium hirsutum)和苜蓿上饲养,牧草盲蝽成虫的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供试植物(P0.05)。因此,不同寄主植物对牧草盲蝽生长发育与繁殖及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影响,但对海藻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冉  杨蔚  王文  任健  田健帆  刘莉  马向丽  
为探讨迪庆地区退化高寒草甸适宜恢复方案,本研究以8种表现优异牧草为材料,测定分析了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苇状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苜蓿(Medicago sativa)、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鸭茅+早熟禾(Poa nemoralis)+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 3种补播方案下高寒草甸牧草和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特征,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草地恢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补播可提高草地植被覆盖度38%以上,且有效提高牧草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等含量;鸭茅+早熟禾+百脉根补播方案对牧草营养价值增益效果较好。2)补播区土壤pH由5.75上升到6.00,除土壤速效磷外,土壤全效及速效养分均显著(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鑫  姜娜  武阳  袁建平  江培福  孙淑云  张孝  
为了研究干旱牧区利用雨水灌溉青贮玉米的可行性,在不同的坡度上布置产流区向下方汇水,形成雨水叠加以增加下方土壤储蓄的雨水,从而增加常量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5°坡面和12°坡面径流区的集水效率分别为82.5%和87.3%;12°坡面上青贮玉米的长势、产量和水利用效率较5°坡面的高,12°坡面和5°坡面上的青贮玉米的平均株高为71.8和34.1cm,平均产量为18.6和0.63t/hm2,水利用效率分别为126.41和44.23kg/(hm2.mm)。研究结果可为在干旱牧区利用雨水叠加措施种植青贮玉米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建国  
一、牧草种子生产的发展本世纪初随着美国人工草地种植面积的增大,对牧草种子的需求量猛增,当时没有专门的牧草种子生产田,牧草种子生产仅为牧草生产的副产品,即用于刈割或放牧的人工草地或天然草地,当需要牧草种子或气候条件适宜收获牧草种子时,停止放牧或刈割利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师光禄  王有年  张铁强  刘素琪  苗振旺  李登科  路苹  
对枣园间种牧草对树上天敌功能团的影响及其作用评价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枣园树上天敌功能团的多样性与优势度系数有明显(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东  王长根  
分析确定能够反映中国北方牧区牧草与气候资源条件的7个气候因子,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牧草气候资源评价模型,选取中国北方5省(区)168个气象站点资料进行计算,分别从资源总体状况、资源效能、资源利用角度对中国北方5省(区)牧草生态气候资源分布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代表我国北方牧区最主要气候资源分布类型的三种典型区域的气候资源特点,为畜牧业发展及草地生态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于徐根  徐桂花  戴征煌  刘水华  甘兴华  
通过对江西省林草地牧草资源的调查和对不同类型林草地牧草生产力及动态开展持续监测,分析了江西省不同类型林草地牧草生产力及群落主要优势物种种类。牧草生物量高峰期监测发现,各种林草地均可获得较好牧草产量,干草最高产量4 650 kg·hm~(–2),最低1 085 kg·hm~(–2),平均2 027 kg·hm~(-2),载畜能力达到3.1标准羊单位·hm~(–2)。年内动态监测表明,林草地牧草年内产量动态规律明显,至6月上旬,牧草生长产量约为全年产量的1/3;至牧草盛期(7月30日前后),产量占比达到69.3%~76.2%;牧草生长高峰期是6月中旬–9月上旬,产草量占总产量的50%左右,11月至次年4月是林草地牧草生产的"淡季"。调查及监测发现,目前江西省有可利用林草地面积467万hm~2,干草总产量1 199.1万t,牧草利用率36.7%,林草地牧草利用潜力巨大,"林–草–畜"模式综合效益突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杰  罗海玲  张英俊  王海  朱虹  孟慧  岳度兵  闫乐艳  
为测定10种国内常见白三叶牧草材料在盛花期的主要营养成分,采用体外产气与活体外消化率法对其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试验所选白三叶材料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质量分数为40.59%~31.39%,酸性洗涤纤维(ADF)质量分数为19.75%~14.31%;不同材料(居群)的白三叶粗蛋白质(CP)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吉林临江白三叶的CP含量最高,为17.96%(质量分数,下同),比CP含量最低的泸定(9.66%)高出1.86倍。不同材料(居群)白三叶,干物质活体外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南山NDF活体外消化率(NDFD)最高(63.75%),吉林临江的最低(57.74%);各材料(居群)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杜艺  张玉林  张志浩  李向义  李磊  柴旭田  曾凡江  
荒漠土地盐碱化已成为荒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本研究于2021年5月10日在新疆北部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种植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燕麦(Avena sativa)、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 sudanense)、墨西哥玉米草(Purus frumentum)、健宝(S. bicolor ‘Jumbo’)和甜高粱(S. dochna)改良盐碱地,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第60天刈割)、2021年8月3日(第80天刈割)和2021年8月24日(第100天刈割)采收所有地上植物和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分析,评价7种禾本科植物对土壤盐渍化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刈割时间的延长,稗草、燕麦、高丹草、墨西哥玉米草和甜高粱饲草的钾离子和钠离子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稗草的钙离子含量呈增加趋势,氯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燕麦的硫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含量呈下降趋势;苏丹草的钾离子含量呈显著先下降后增加趋势(P 0.05)。7种禾本科饲草离子含量的盐碱地改良效果排序为稗草>高丹草>燕麦>健宝>苏丹草>墨西哥玉米草>甜高粱;7种禾本科饲草土壤离子含量的盐碱地改良效果排序为健宝>高丹草>墨西哥玉米草>甜高粱>稗草>燕麦>苏丹草。综合考虑,健宝和高丹草适宜作为北疆风沙区盐碱地土壤改良的禾本科饲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娅琳   魏琳   李娜   张骞   常涛   罗崇亮   赵娜   徐世晓  
以3种青海省乡土禾本科牧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短芒披碱草(E. breviaristatus)和老芒麦(E. sibiricus)为研究对象,利用NaCl和Na_2SO_4两种盐溶液进行胁迫处理,分析测定了盐胁迫下3种牧草种子的发芽性状,通过对比分析各指标间的差异进行耐盐性强弱评价,为筛选适宜盐碱地生长的优良耐盐牧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盐浓度增加,3种牧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不同程度下降趋势,相对盐害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胚根长和胚芽长呈下降趋势,而芽根比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这说明盐胁迫对胚根的毒害先于胚芽。通过主成分赋予权重法和隶属函数法对3种牧草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垂穗披碱草对NaCl盐胁迫耐受性最强,短芒披碱草对两种盐胁迫反应最稳定,可作为盐碱地种植的候选牧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宗礼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用粮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牧草资源丰富,在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饲料粮供应有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加大优质牧草的生产和利用力度,增加优质牧草的供应总量,提高其在家畜日粮中的比例,补充饲料粮缺口或替代部分饲料粮,是减轻饲料粮对粮食安全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建国  
新西兰的牧草种子生产北京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韩建国[新西兰]M.P.Rolston新西兰牧草种子生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50年牧草种子平均年产量保持在2.2万t左右。近年来牧草种子的年收入平均为4000万新元(相当于2亿人民币)。牧草种子除满足本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娜  谢文刚  
开花期是牧草重要的农艺性状,对牧草产量、品质和利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开花时间由微效多基因控制,调控网络复杂。开展牧草开花基因的研究,阐明牧草开花调控分子机理,有利于加快牧草开花基因挖掘,培育满足生产需求的不同成熟度的牧草新品种。牧草开花基因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农作物已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而牧草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牧草开花基因研究最新进展,以期为牧草开花基因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川黔  何胜江  宋高翔  熊传刚  罗润庭  汪从华  
野生牧草具有竞争力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可用于改良天然草地和提高人工草地的稳定性。因此,对野生豆科牧草进行了野外考察和引种驯化,区域及生产试验。共采集标本360份,引种驯化豆科8个属28种野生牧草,5年内驯化出5个牧草品种。地八角、百脉根、天兰苜蓿主要用于天然草地的补播和人工草地的混播,云南葛藤主用于水土保持、裸露石山的绿化,窄叶野豌豆主要用于绿肥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