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0)
- 2023(10843)
- 2022(9484)
- 2021(9098)
- 2020(7632)
- 2019(17656)
- 2018(17619)
- 2017(33542)
- 2016(18663)
- 2015(21016)
- 2014(20826)
- 2013(20746)
- 2012(19092)
- 2011(17099)
- 2010(16822)
- 2009(15197)
- 2008(14640)
- 2007(12605)
- 2006(10791)
- 2005(9273)
- 学科
- 济(69934)
- 经济(69858)
- 管理(50706)
- 业(47372)
- 企(39859)
- 企业(39859)
- 方法(34231)
- 数学(29409)
- 数学方法(29073)
- 学(22166)
- 农(17734)
- 中国(16874)
- 财(16872)
- 业经(15047)
- 地方(13738)
- 理论(12719)
- 农业(11934)
- 和(11922)
- 环境(11441)
- 技术(11440)
- 贸(11412)
- 贸易(11404)
- 易(11040)
- 务(10868)
- 制(10835)
- 财务(10808)
- 财务管理(10786)
- 企业财务(10247)
- 教育(10208)
- 划(9824)
- 机构
- 大学(266423)
- 学院(262424)
- 管理(102898)
- 济(94507)
- 经济(92253)
- 理学(90203)
- 研究(89476)
- 理学院(89084)
- 管理学(87274)
- 管理学院(86830)
- 中国(62912)
- 科学(62506)
- 京(57474)
- 农(52150)
- 所(47199)
- 业大(46691)
- 研究所(43778)
- 农业(42038)
- 财(41783)
- 中心(39782)
- 江(37200)
- 北京(35713)
- 范(35156)
- 师范(34712)
- 财经(34365)
- 院(32292)
- 经(31296)
- 州(30444)
- 技术(30229)
- 师范大学(28196)
- 基金
- 项目(190115)
- 科学(147349)
- 基金(137289)
- 研究(131647)
- 家(122603)
- 国家(121606)
- 科学基金(102737)
- 社会(79585)
- 省(75666)
- 社会科(75196)
- 社会科学(75175)
- 基金项目(73678)
- 自然(71101)
- 自然科(69425)
- 自然科学(69406)
- 自然科学基金(68140)
- 划(64601)
- 教育(60322)
- 资助(56537)
- 编号(53023)
- 成果(42663)
- 重点(42635)
- 部(40524)
- 发(39679)
- 创(39578)
- 计划(37858)
- 科研(37350)
- 创新(36926)
- 课题(36640)
- 大学(34728)
共检索到367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金红 V.V.Doljia V.V.PeremysloV
利用酵母双杂合体系统,检测与植物线状病毒组中热休克蛋白HSP70相结合的其它相关的BYV蛋白。在体外构建两种编码融合蛋白的酵母表达质粒:一组为将编码转录激活区域的基因与HSP70r基因融合并克隆到pACT质粒中(pACT·HSP70r),它编码转录激活区域与HSP70蛋白的融合蛋白;另一组为将编码DNA结合区域的基因分别与甜菜黄化病毒基因组其它7个基因融合并克隆到pAS质粒中(pAS·-),分别编码7个融合蛋白。经两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后,通过双报告基因(Lacz基因和组氨酸His3基因)筛选获得阳性菌落,以阳性菌落总DNA为模板,经体外特异性引物的PCR扩增,检测出HSP70蛋白与p20蛋白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慧 王遂 姜静 刘桂丰
小黑杨PsnWRKY70是能够响应盐胁迫的转录因子。为了进一步探究该转录因子在参与盐胁迫应答途径中与哪些蛋白质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以140 mmol/l na Cl溶液处理过的小黑杨叶片为材料,利用热稳定核酸酶(Dsn)构建了均一化的PGaDT7-DEsT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将PsnWRKY70基因亚克隆至PGBKT7载体,形成BD-WRKY重组质粒,并以之为诱饵蛋白表达载体筛选小黑杨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经过2轮酵母双杂交筛选以及回转验证试验,初步选出了5种与PsnWRKY70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所筛选出的5种蛋白质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有2种预测蛋白(HP1和HP2,其中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苏岚 曾令兵 周勇 张辉 高正勇 张金凤
根据GeneBank中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104株VP6蛋白的全基因序列(HM234682)设计一对特异引物,以提取的GCRV-104核酸为模板,采用RT-PCR技术扩增VP6蛋白编码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含强启动子AOXⅠ的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载体pPICZB上。重组酵母质粒pPICZB-VP6经SacⅠ线性化,电击转化到毕赤酵母KM71菌株中,Zeocin抗性平板上筛选高拷贝转化子。阳性转化子在30℃,0.5%(V/V)的甲醇添加量的条件下,连续诱导3 d,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树云 李江宇 高志强 谷强 蒲静 任彤 张伟 张旻 江育林 武勇 张利峰
根据Gen Bank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糖蛋白全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SVCV欧洲株病毒核酸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获得欧洲株SVCV-G基因,克隆至p PICZαA,构建p PICZαASVCV1540表达质粒。以限制性内切酶Sac I线性化p PICZαASVCV1540后通过化学法转化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X33和GS115,添加1%甲醇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产物显示其分子质量为70 ku。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蛋白可以被SVCV山羊多抗识别,表明目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
关键词: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糖蛋白 毕赤酵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熊华伟 简少卿 贾小芳 虞舜 何宝荣 曾艳 张丽军 虞鹏程
实验探讨了富硒酵母对斑点叉尾肝脏的毒性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养56 d后正常组和有机硒组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硒含量均值为0.15和0.81 mg/kg。H.E染色显示有机硒组肝细胞有明显的疏松化,部分发生脂肪变。通过二维凝胶电泳结合ImageMaster软件分析,鉴定出8个表达差异蛋白质点,其中3个在有机硒组表达上调,5个在有机硒组特异表达,经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鉴定,这些蛋白质分别是伴侣蛋白TCP1-亚基8、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4SNc-Tudor蛋白、腺苷激酶、酮糖移转酶、丙氨酰-tRNA合成酶。富硒酵母饲料对斑点叉尾肝具有明显的毒性效应,有机硒调控4SNc-Tudo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牛东东 郝育杰 荣瑞娟 韦汉福 兰金苹 史佳楠 魏健 李雪姣 杨烁 奚文辉 武鹏程 刘丽娟 吴琳 刘斯奇 尹长城 刘国振
【目的】建立转基因水稻中GUS蛋白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了解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蛋白质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特征。【方法】以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GUS基因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0a中,测序验证的重组子转入大肠杆菌表达菌BL21中,IPTG诱导获得重组表达的GUS蛋白质,用HIS-tag beads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制备GUS蛋白质特异的抗体,通过免疫印迹分析筛选高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用Broadford法对重组的GUS蛋白质进行定量,对不同浓度的GUS蛋白质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绘制检测GUS蛋白质的标准曲线,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对水稻叶片中GU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发亮 刘文文 李莉 王锡锋
【目的】筛选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SBPH)中与水稻条纹病毒(RSV)病害特异蛋白(disease-specific protein,SP)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传播RSV的分子机制及SP在传毒过程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提取高质量灰飞虱总RNA并通过TaKaRa D9086 OligtexTM-dT30 mRNA Purification Kit对mRNA进行纯化。利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利用Axygen的PCR纯化回收试剂盒将ds cDNA回收纯化,纯化后的ds cDNA再经SfiⅠ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纯化后与文库载体pP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艺泽 刘艳 王锡锋
【目的】利用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split-ubiquitin yeast membrane system),以小麦矮缩病毒(Wheat dwarf virus,WDV)的外壳蛋白(CP)基因为诱饵对异沙叶蝉(Psammotettix alienus L.)c DNA文库进行筛选,研究异沙叶蝉传播WDV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笔者实验室饲养的异沙叶蝉为材料,提取其总RNA后取100 ng进行纯化,利用SMART法反转录合成ds c DNA,经过Sfi I酶切纯化,连接到p PR3-N文库载体上,构建得到以p PR3-N为载体的异沙叶蝉分离泛素酵母双杂交膜系统c DNA文库。同时,构建带有S...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学清 曹瑞兵 蔡梅红 任雪枫 周斌 陈溥言
对含猪瘟病毒E2蛋白A/D抗原区基因插入的重组酵母菌株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对诱导时间、重组酵母菌株、菌体密度、培养液pH、甲醇剂量等培养条件与表达产量关系的分析,对重组蛋白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条件为:28~30℃,225r/min振荡培养至BMGY中菌体OD600值为3.0~3.5时,将菌体转入相当于4倍体积BMGY,pH为6.0的BMMY培养基中培养72h,每24h加入甲醇至终浓度为总体积的0.5%~1.0%。在此优化条件下,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可达275.38μg/mL,比较温度对重组蛋白降解率的影响后发现,培养物上清液应保存于-2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琪雯 段进坤 陈爽 鲍恩东 杨燚 李守军 马吉飞
[目的]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系统高效表达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用于制备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鸭腺病毒亚单位疫苗。[方法]以食品安全级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宿主,对DAdV-3 Fiber-2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建立高密度发酵和纯化工艺,获得目的蛋白并制备成亚单位疫苗,然后进行动物试验。试验分为低剂量组(琼扩效价1∶64,每羽34μg)、高剂量组(1∶128,每羽68μg)、空白组和攻毒对照组,在免疫后第10天和第21天采血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攻毒7 d后采肛拭子检测排毒量;通过抗体水平和排毒量评估该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和琼脂糖凝胶扩散(AGP)试验验证fiber-2基因在酵母中成功表达。重组菌经高密度发酵,目的蛋白纯化后检测其表达水平,琼扩效价可达1∶12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第21天所测得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疫苗免疫组在攻毒7 d后的排毒量显著低于攻毒对照组。[结论]DAdV-3 Fiber-2蛋白能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并且用该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对鸭3型腺病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锷 朱文娟 伍晓雄 杨述林 李奎 牟玉莲 崔文涛 储明星 马月辉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研究与猪Calsarcin-1相互作用的蛋白,了解Calsarcin-1在猪骨骼肌纤维类型形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功能。【方法】首先用长白猪Calsarcin-1基因构建既无自激活性又无毒性的pGBKT7-CS1诱饵载体;然后从猪的骨骼肌组织样中提取mRNA,利用SMART技术合成并纯化双链cDNA;最后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共转化法筛选与Calsarcin-1相互作用的蛋白,在GenBank中比对分析相互作用基因,分析Calsarcin-1在骨骼肌中的功能。【结果】构建了pGBKT7-CS1诱饵载体,获得具有完整3′端的猪骨骼肌单链cDNA,并合成双链cDNA。筛选出4个...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付峰 刘荭 范万红 江育林 黄倢
根据SVCV糖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在5’引物和3’引物中分别引入酶切位点。以病毒核酸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该段糖蛋白基因,将所得的基因片段(517和521)克隆至穿梭载体pGAPZαA/B之GAP启动子下游位点,构建含α信号肽的重组表达载体。获得的重组质粒pGAPZαA-517和pGAPZαB-521经线性化后,电击法转化毕赤酵母SMD1168菌株,构建分泌型表达SVCV糖蛋白的重组酵母菌株。酵母菌落PCR法检测表明,已成功构建分泌表达SVCV糖蛋白的酵母基因工程菌株,斑点印迹法进一步分析表明有目的蛋白的成功表达。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海英
根据已知的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 CP)和移动蛋白(Movement Protein MP)基因序列合成了CP、MP基因的上下游引物,通过PCR扩增获得含有目的基因的片段,经过Sal I和Pst I双酶切、连接、转化、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构建了酵母表达载体pGBKT7-GPV-CP和pGBKT7-GPV-MP,用于在酵母双杂交分析中表达诱饵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筛选小麦cDNA文库内与大麦黄矮病毒互作的寄主因子、克隆寄主因子、推测其种类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歌 惠颖 赵翠 田梦涵 任媛媛 黄占景 葛荣朝
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AtSTK的过量表达可以明显提高拟南芥的耐盐性。为进一步研究AtSTK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以拟南芥基因组DNA为模板设计引物,扩增获得AtSTK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并构建到报告载体pAbAi,将重组报告载体质粒pAbAi-HYT利用BstbⅠ进行单酶切线性化,转化酵母菌株Y1H Gold,线性化的pAbAi-HYT整合到基因组中。然后,将纯化的拟南芥双链cDNA、pGADT7-Rec载体共转化含有报告载体pAbAi-HYT的酵母菌,将菌液涂布到含有100 ng/m L Ab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闫瑞杰 张云飞 刘玲玲 张红垒 王亚宾 胡慧
【目的】制备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N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建立检测PDCoV N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方法】从PDCoV CH-01毒株中扩增N全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DCoV-N,转入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N蛋白,并对该蛋白的反应原性进行鉴定。诱导表达的N蛋白经镍柱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同时用镍柱纯化后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PDCoV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检测,并利用该方法对河南部分地区猪场送检的165份临床猪血清样本进行PDCoV抗体检测。【结果】成功克隆了1 026 bp的N基因,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DCoV-N,经诱导表达后获得了重组N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约42.9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可与抗PDCoV全病毒猪阳性血清发生反应。制备的PDCoV N蛋白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抗体具有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定该多克隆抗体在ST细胞上的最佳使用稀释度为1∶200。以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如下:抗原2μg/mL在4℃过夜包被,10 g/L BSA在37℃下封闭2 h,血清(1∶80稀释)37℃孵育1 h,酶标二抗(1∶6 000稀释)37℃孵育1 h,TMB在37℃下显色15 min;待检血清OD_(450)值≥0.272判定为阳性。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包被抗原与其他猪常见病毒的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用间接ELISA法对来自河南不同地区的165份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地样本PDCoV抗体阳性率平均为53.94%。【结论】成功表达了PDCoV N蛋白,制备了其多克隆抗体,建立了PDCoV间接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临床猪血清中PDCoV抗体的检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