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9)
- 2023(3391)
- 2022(2971)
- 2021(2694)
- 2020(2387)
- 2019(5342)
- 2018(5207)
- 2017(9784)
- 2016(5424)
- 2015(6188)
- 2014(5954)
- 2013(6070)
- 2012(5977)
- 2011(5420)
- 2010(5492)
- 2009(5114)
- 2008(5015)
- 2007(4656)
- 2006(4215)
- 2005(3966)
- 学科
- 济(20748)
- 经济(20722)
- 业(12519)
- 管理(12473)
- 企(10337)
- 企业(10337)
- 方法(9082)
- 学(8472)
- 数学(7691)
- 数学方法(7550)
- 制(6044)
- 中国(5422)
- 农(5167)
- 财(4633)
- 贸(4453)
- 贸易(4450)
- 易(4341)
- 度(4077)
- 制度(4066)
- 业经(3974)
- 地方(3602)
- 理论(3536)
- 和(3428)
- 融(3370)
- 金融(3370)
- 农业(3325)
- 服务(3266)
- 银(3195)
- 银行(3165)
- 行(3059)
- 机构
- 大学(83503)
- 学院(81035)
- 研究(38574)
- 济(31022)
- 经济(30072)
- 中国(27752)
- 科学(27049)
- 管理(26093)
- 农(24542)
- 所(22966)
- 理学(21727)
- 理学院(21380)
- 研究所(21206)
- 管理学(20740)
- 管理学院(20618)
- 京(20586)
- 农业(20038)
- 业大(17592)
- 中心(16506)
- 省(14593)
- 院(14385)
- 江(13945)
- 北京(13295)
- 财(13268)
- 科学院(12674)
- 室(12654)
- 农业大学(12375)
- 部(11597)
- 业(11590)
- 实验(11208)
- 基金
- 项目(56863)
- 科学(42610)
- 基金(40982)
- 家(40254)
- 国家(40000)
- 研究(33658)
- 科学基金(31504)
- 自然(23865)
- 自然科(23333)
- 自然科学(23319)
- 自然科学基金(22909)
- 省(21860)
- 基金项目(20816)
- 划(20189)
- 社会(19412)
- 社会科(18269)
- 社会科学(18261)
- 资助(18253)
- 教育(14781)
- 计划(14207)
- 重点(13885)
- 科技(13388)
- 发(12405)
- 部(12004)
- 编号(11956)
- 科研(11721)
- 创(11292)
- 业(10792)
- 创新(10737)
- 专项(10628)
共检索到132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炳谦 谷伟 高会江 范兆廷 石连玉
用10对SSR引物对渤海、丹麦、道氏、挪威、加州5个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品系进行遗传距离分析,以这些品系为亲本,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50个全同胞家系,对F1个体体质量、体长进行配合力分析,以期预测各品系间配组的杂交优势。结果表明,5个虹鳟品系均具有较高程度的遗传异质性,10个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8163;在道氏品系与加州品系之间,遗传距离最大,达到0.7173;丹麦品系与渤海品系间最小,仅为0.2773。一般配合力以渤海品系为最高,依次为美国道氏品系、挪威品系、丹麦品系、加州品系。而各品系配组中丹麦品系×加州品系、渤海品系×挪威品系、丹麦品系×道氏品系、渤海品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玉勇 白庆利 贾智英 牟振波 赵海燕
利用虹鳟(♀)和山女鳟(♂)进行种间杂交,获得了90.00%的受精率,80.52%的发眼率,90.68%的孵化率和30.68%的鱼苗成活率。运用13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杂交亲本与杂交子代进行了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13个微卫星位点中,3个位点只在虹鳟中得到扩增产物,6个位点扩增出虹鳟和山女鳟清晰的差异条带,另外4个位点在双亲中没有扩增出显著差异条带;(2)双亲遗传分化显著,虹鳟和山女鳟存在杂交现象,虹鳟和山女鳟杂交子代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属两性融合生殖,是真正意义上的杂交种。(3)杂交后代与虹鳟和山女鳟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461 7和0.596 5,遗传距离分别为0....
关键词:
虹鳟 山女鳟 杂交 微卫星标记 遗传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聪 张耀 曹小娟 罗伟 刘肖莲 高泽霞 钱雪桥 王卫民
利用12对微卫星(SSR)引物对采自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3个地理种群团头鲂的遗传多样性、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并以3个种群的团头鲂为亲本,用完全双列杂交方法建立全同胞家系,对F1个体体质量、全长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以期预测各种群间配组的杂交优势。在一般配合力分析中,父本全长和体质量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淤泥湖、鄱阳湖和梁子湖;母本全长的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依次为鄱阳湖、淤泥湖和梁子湖,体质量的配合力效应值依次为梁子湖、鄱阳湖和淤泥湖。在特殊配合力分析中,鄱阳湖团头鲂种群内杂交组合相对效应值最大,其次为梁子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最小的为鄱阳湖作为母本与淤泥湖作为父本的组合。对3个种...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濯羽 张艳萍 娄忠玉 焦文龙 王太
采用10对微卫星标记分析了道氏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22个选育家系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22个道氏虹鳟家系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9个微卫星位点共获得71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7.8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4;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780和0.771。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发现22个群体在不同位点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偏离。计算遗传距离,发现部分家系之间遗传距离较大。综合分析,得出22个道氏虹鳟家系中家系8、家系11、家系12、家系21、家系28、家系29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具有较大的遗传潜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翰林 张勇 齐鑫 张海发 张磊 王乐 蒙子宁 刘晓春 林浩然
使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两种杂交子一代(青龙斑和虎龙斑)及其亲本(斜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共5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计算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相似指数和Nei氏遗传距离。结果显示,在5种石斑鱼中,棕点石斑鱼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最大(6.849 3),最小的是鞍带石斑鱼(2.608 6)。6对微卫星引物在这5个群体中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66 7、0.751 3、0.441 9、0.664 0、0.542 6。在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中,虎龙斑和青龙斑的最高均为0.940 0,鞍带石斑鱼的最低为0.508 3。遗传距离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林 唐永凯 李红霞 俞菊华 徐跑
从罗非鱼微卫星遗传图谱前6个连锁群上随机选取43个微卫星位点,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GIFT)、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以及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后代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7个位点(UNH995、GM066、GM166、UNH162、GM017、GM440、UNH948)在不同罗非鱼中扩增的条带差别明显,具有特异性,可作为罗非鱼鉴定的分子标记,用其中任意一个位点都可以将尼罗罗非鱼或吉富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罗非鱼区别开来。这7个标记位点在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中平均每个位点检测...
关键词:
罗非鱼 微卫星 鉴别 种质纯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晏光荣 柳小春 黄生强 施启顺
为了探明微卫星标记预测猪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有效性,选用8个与日增重QTL紧密连锁的微卫星引物,检测了4个不同杂交组合猪群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有效标记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亲本间遗传距离、平均基因杂合度与经济性状杂优率的相关性.微卫星标记的有效性,杂交亲本的遗传背景及杂交方式是影响预测杂种优势效果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杂种优势 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生强 柳小春 晏光荣 施启顺
为探明微卫星标记与猪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相关关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筛选应用6个猪微卫星标记估测了长白公猪×大白母猪(长大)、大白公猪×长白母猪(大长)、大白公猪×长大母猪(大长大)和杜洛克公猪×长大母猪(杜长大)4个不同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分析了它与猪杂交后代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亲本间微卫星标记遗传距离与杂交后代日增重、料肉比等生产性状均呈强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276,0.3899,与瘦肉率﹑眼肌面积、后腿比率和熟肉率等胴体性状均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9,-0.5396,-0.9930和-0.6679,因而可作为预测这些性状...
关键词:
猪 微卫星标记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预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秦艳杰 刘晓 张海滨 张国范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是典型的雌雄同体型贝类,行体外受精,因此杂交育种过程中存在非目标配子污染的问题。本研究筛选10对多态性微卫星引物对海湾扇贝两个亲本及正反交两个F1子代群体各100个个体进行了分析。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后代等位基因均来源于双亲,不存在外源等位基因污染情况。卡方检验表明,杂交后代基因型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比,即微卫星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其中对AIMS026扩增位点的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基因型均为双亲互补型,没有出现自交后代基因型,即杂交过程中没有自身配子的污染。该研究证实了微卫星在海湾扇贝中分离的孟德尔遗传规律,同时验证了海湾扇贝杂交过程...
关键词:
海湾扇贝 雌雄同体 杂交 微卫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英杰 刘月琴 孙洪新 孙少华 李玉
目的利用微卫星DNA在不同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小尾寒羊的杂种优势。方法利用5个微卫星基因座对4个国外引进肉羊品种及小尾寒羊5个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遗传检测,并测定4个引进肉羊与小尾寒的杂交效果。结果5个微卫星基因座在白头萨福克、黑头萨福克、道赛特、得克赛儿及小尾寒羊5个群体中存在多态性,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从不同品种看,道赛特羊的遗传变异程度最大,而小尾寒羊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小;经遗传关系分析,在引进的4个肉羊品种中,与小尾寒羊杂交优势由大到小依次为白头萨福克、黑头萨福克、道赛特、得克赛儿,与实际杂种优势测...
关键词:
绵羊 微卫星DNA 遗传多态性 杂种优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苏胜彦 董在杰 曲疆奇 梁政远 张建桥 刘伟 马良骁 袁新华
为了解微卫星标记多样性与鲤杂交F1体质量的关联性,本研究以2个品种鲤(Cyprinus carpio)(建鲤、黄河鲤)双列杂交F1的4个群体为实验材料,应用25对微卫星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检测不同基因型间体质量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5.08~6.08,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6.8,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62~0.77,平均期望观测杂合度为0.47~0.55,平均PIC为0.42~0.49。4个鲤群体中,黄河鲤纯繁群体(Hh)和黄建杂交群体(Hj)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大(0.979 5)。基于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树显示,黄河鲤纯繁群体(Hh)...
关键词:
鲤 微卫星 多态性 体质量 双列杂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战爱斌 胡景杰 胡晓丽 王明玲 彭薇 李艳 李纪勤 包振民
应用微卫星富集文库—菌落原位杂交法,筛选得到了40个栉孔扇贝的微卫星标记。用固定了(AG)15和(AC)15探针的尼龙膜(Hybond N+)捕捉含有微卫星DNA的片段,经洗脱、PCR扩增和TA克隆,构建栉孔扇贝的微卫星富集文库。利用ECL试剂盒(Amersham公司)标记的(AG)15和(AC)15探针进行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微卫星富集文库,阳性克隆经测序获得微卫星DNA。富集文库中1200个重组克隆经过菌落原位杂交后,532个(44.3%)为阳性克隆。任意挑选100个克隆测序,结果显示所有的克隆都至少含有一个微卫星位点。利用软件设计了65对特异性PCR引物,40对能扩增出清晰的带谱;利用48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国庆 孙业良 杨利国 谢庄 代蓉 任航行
利用10个微卫星基因座对陶赛特绵羊及其与新疆细毛羊级进杂交一代、二代和三代4个绵羊群体进行了遗传学检测,计算出各个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平均生产性能的数值,分析群体杂合度与生产性能间的相关系数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级进杂交程度的增加,群体的杂合度逐渐降低,趋向于陶赛特群体的杂合度;微卫星标记杂合度与各个时期的体重、体高、体长和管围间呈正相关,其中杂合度与各个时期的体长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各个时期的胸围呈负相关。微卫星基因杂合度对各个时期生长性能的相关效应在不同级进杂交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得到3点启示:(1)基因杂合度与生长性能间不是简单的相关关系;(2)级进杂交可使有害基因与中性标记连锁遗传...
关键词:
绵羊 级进杂交 微卫星 杂合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梁园鑫 徐成勋 刘士凯 孔令锋 李琪
为培育生长快速、存活率高的长牡蛎新品种,以第11代长牡蛎“海大1号”(H)和第8代壳橙品系(O)为亲本,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建立自交组HH[H(♀)×H(♂)]和OO[O(♀)×O(♂)]与杂交组HO[H(♀)×O(♂)]、与OH[O(♀)×H(♂)],分析了四个组合的生长与存活杂种优势以及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结果显示,20日龄时,杂交组存活中亲优势M_(F1)为58.03%,HO和OH的存活与HH相比分别提高31.48%和35.80%。360日龄时,四个组合壳高由高到低依次为OH>HO>HH>OO,杂交组的壳高和湿重中亲杂种优势M_(F1)分别为24.65%和46.02%;与HH相比,OH的壳高和湿重分别提高了23.51%和39.60%;杂交组存活中亲优势M_(F1)、高亲优势H_(HO)和H_(OH)分别为68.31%、40.29%和53.96%。除180日龄时存活性状的父本GCA外,长牡蛎“海大1号”在其余时期的GCA均为正效应值,为较好的高产杂交育种亲本;OH的生长和存活SCA方差均显著高于HO。研究表明,以壳橙选育品系为母本,“海大1号”选育品种为父本的杂交组合OH具较高杂种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可为培育生长快、存活高的优质杂交牡蛎品种提供素材。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东丽 董迎辉 林志华 姚韩韩
利用9个微卫星位点对文蛤红壳(RS)、黑斑(BS)、细纹(TC)、暗纹(DF)4个壳色花纹品系共120个个体进行遗传差异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05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为11.7个,其中WG07位点等位基因数最多(21个),WG11位点最少(7个)。每个品系均具有特异等位基因类型,不同品系中相同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规律不同。4个文蛤品系的观测杂合度、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变异范围分别为0.110~1.000、0.486~0.867、0.433~0.834,均属高度多态性位点。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测发现,大多数位点偏离平衡状态;聚类分析表明,4个品系间存在...
关键词:
文蛤 壳色花纹 微卫星标记 遗传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