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3)
2023(6450)
2022(5476)
2021(4991)
2020(4152)
2019(9256)
2018(9301)
2017(16781)
2016(9496)
2015(10745)
2014(11080)
2013(10750)
2012(9953)
2011(9147)
2010(9473)
2009(8497)
2008(8948)
2007(8288)
2006(7290)
2005(6636)
作者
(30592)
(25365)
(25269)
(23982)
(16224)
(12237)
(11494)
(9785)
(9631)
(9550)
(8976)
(8766)
(8542)
(8221)
(8126)
(7928)
(7688)
(7687)
(7536)
(7492)
(6536)
(6437)
(6318)
(5917)
(5842)
(5836)
(5690)
(5541)
(5311)
(5200)
学科
(34276)
经济(34236)
管理(31833)
(31692)
(25973)
企业(25973)
方法(15033)
(14033)
技术(12908)
数学(12195)
数学方法(11958)
(10683)
(9264)
贸易(9261)
(9230)
(9071)
业经(8446)
理论(8228)
中国(8040)
农业(7462)
(6888)
财务(6850)
财务管理(6829)
技术管理(6782)
(6676)
企业财务(6455)
(5942)
教育(5847)
环境(5621)
产品(5588)
机构
学院(144713)
大学(142000)
管理(51316)
(51024)
经济(49697)
研究(48940)
理学(43747)
理学院(43162)
管理学(42061)
管理学院(41802)
中国(36527)
科学(34012)
(32130)
(28592)
(27025)
业大(24950)
研究所(24587)
(24411)
(23272)
农业(22699)
中心(22385)
(20800)
师范(20562)
北京(20331)
技术(19627)
(19391)
财经(18519)
(18162)
(17262)
(16590)
基金
项目(93459)
科学(71730)
研究(66903)
基金(64987)
(58935)
国家(58448)
科学基金(48201)
社会(38906)
(37895)
社会科(36672)
社会科学(36659)
基金项目(33894)
自然(32791)
(32156)
自然科(32016)
自然科学(32007)
教育(31818)
自然科学基金(31416)
编号(28168)
资助(26823)
成果(22758)
重点(21935)
课题(20413)
(20009)
(19977)
(19788)
创新(18691)
计划(18133)
科研(17950)
科技(16710)
期刊
(60341)
经济(60341)
研究(39705)
中国(31964)
学报(26748)
(25728)
科学(24634)
教育(21149)
(19614)
大学(19548)
管理(19291)
学学(18296)
农业(17979)
技术(16603)
业经(11261)
(10231)
(9467)
金融(9467)
经济研究(8870)
财经(8863)
科技(8760)
图书(8735)
技术经济(8653)
(8199)
问题(7814)
林业(7708)
(7636)
论坛(7636)
(7628)
资源(7547)
共检索到220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杏娥  江泽慧  费本华  李增元  庞勇  范少辉  
阐述了遥感技术在森林树冠参数提取以及林木冠层与木材结构、性质间的关系研究现状,分析了树冠冠层和木材性质二者之间潜在的关系,探讨了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QuickBird)数据分析林木树冠冠层特征的方法,提出了遥感树冠因子与木材性质间的关系模型的构想,进而进行木材性质的预测和产品经济价值的评价。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金国  许春锦  陈慈禄  张文富  
对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的密度、干缩性、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端面硬度均属中等; 格氏栲人工林木材除抗弯弹性模量、抗劈力和冲击韧性小于天然林外, 其余指标均稍大于天然林。经差异显著性t 检验表明, 格氏栲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中仅抗弯弹性模量、抗劈力和冲击韧性差异显著外, 其余指标差异不显著。表2 参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建雄  骆秀琴  蒋佳荔  赵有科  刘元  朱林峰  
为了研究树木南北向与径向位置的变化对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影响,该文通过对红锥、西南桦人工林木材南北向、近髓心和近树皮2个不同径向位置的力学性质以及气干密度进行测定,分析了南北向和不同径向位置2个因素对两种木材力学性质和气干密度的影响,以及木材密度与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北向的不同对红锥和西南桦人工林木材的大多数力学性质测定项目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仅有红锥的弦面顺纹抗剪强度、径向握钉力和西南桦3个面的表面硬度表现为南北向差异显著.近髓心和近树皮径向位置的不同对红锥的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无显著影响,但对西南桦的影响则全部达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江香梅  肖复明  龚斌  叶金山  
对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721 g.cm-3和0.680 g.cm-3,人工林木材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分别为0.572 g.cm-3和0.535 g.cm-3,闽楠天然林木材密度大于人工林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人工林木材密度变异系数却小于天然林。闽楠人工林和天然林木材气干状态下体积干缩率分别为4.935%和6.439%,全干状态下分别为9.330%和11.376%,闽楠人工林木材的尺寸稳定性稍差于天然林,但从木材的差异干缩来看,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相近,分别为1.75和1.76。闽楠天然林木材端面、径面和弦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秀好  骆有庆  Gregg Henderson  毛立新  
应用一种非破坏性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探测土栖白蚁巢穴。通过对金属管和蚁巢的掩埋模拟探测试验,测定地下目标影像尺寸,建立目标-影像尺寸线性关系模型,构建土栖白蚁蚁巢的二维和三维影像图;通过林地实地探测,获取不同目标反射的影像数据,有代表性地开挖验证,初步获得金属、树根、空洞和蚁巢4类地下主要目标影像特征;蚁巢尺寸的雷达遥感测量数据综合误差率为1.93%。雷达地下遥感探测技术是土栖白蚁监测和防灾减灾的有效辅助工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秀兰  
对同林龄不同林分大叶相思人工林木材试验地的生长量调查、化学组成测定及相关部位利用的研究 ,结果表明 :萌生林分比实生林分的材积和生物量分别提高 14 8%和 4 3 4 % ,证实速生树种形成次生林的幼树具有早期速生的特点 ;不同林分材性变化不明显 ,木材基本密度均≤ 0 .6 0g·cm- 3,纤维长度为 898~ 916μm ,壁腔比 0 5 6~ 0 6 0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婷  邓实权  熊花  孙开敏  李王斌  刘俊怡  
当前武汉市城市更新行动,从大拆大建,进入“留改拆”并举的2.0时代,改造方式也从局部改造向成片连片更新转变。在当前2.0时代中,如何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智能识别出城市“留改拆”单元显得尤为重要。当前AI和遥感技术已在自然资源典型地物类型识别、耕地保护和执法监察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第一次将AI和遥感技术用于“留改拆”单元的智能识别中,以辅助智能化城市更新行动。建立“留改拆”单元的样本,利用深度学习网络建立AI+遥感技术的智能化识别模型,选择遥感数据,进行武汉市更新片区“留改拆”单元智能化识别。通过遥感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的融合,提升了城市更新行动中“留改拆”单元识别的工作效率,为城市更新行动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玉章  原田寿郎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人工林杉木、杨木和马尾松的燃烧性进行了研究。木材从受热开始到结束有两个释热峰 ;木材失重过程与释热过程有着相似的变化曲线 ,这是失重和释热密切相关的结果 ;木材开始受热到着火前和炭化过程结束后发烟最大 ,炭化过程和无焰燃烧阶段发烟最低。对同一树种而言 ,热源辐射强度、加热面种类和样品厚度对燃烧特性有不同程度影响。热源辐射强度愈强 ,着火所需时间也越短 ,木材释热和失重速度越快 ,烟气浓度和发烟总量增加。加热面为横切面 (R×T)的样品着火所需时间比纵切面 (L×T或L×R)的长 ,而且第二释热峰极值增大 ,平均失重率呈增大趋势。样品厚度对木材引燃时间、燃烧 1 80s的总释热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巍  余新华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量调查利用目录样框进行抽样设计,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开展的遥感技术在农业统计领域的试点与应用,为实施推广农作物对地调查,提高主要品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的数据质量创造了条件。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在农业统计中的应用,体现在地域抽样框的编制、抽样效率的提升和农作物播种面积估计结果的改进等方面,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技术手段。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全斌  朱鹤健  陈松林  李壁成  杨勤科  
研究目的:运用遥感技术快速查明福建省的土地资源状况与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为国土部门与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并结合自动分类对2001年LandsatTM影像进行解译。研究结果:(1)在自动分类基础上,运用人机交互式目视解译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与精度。(2)福建省遥感调查土地利用总面积12398515.09hm2,林地和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3)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1996-2001年耕地面积减少11.78%,未利用地减少23.55%,而园地、林地、水域和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增加。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间也发生转移,耕地转化为林地和城镇工矿及交通用地面积突出。研究结论:运用遥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路云阁,许月卿,蔡运龙  
根据贵州省平坝县克酬流域1973年MSS影像数据,1989、1995、2000年Landsat TM影像数据,利用RS和GIS信息获取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该流域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明确了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类型和方向,并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和地形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该流域土地利用以农田和灌草用地为主,1973-2000年林地和灌草地减少,农田、水域、村镇、交通用地增加,林地转化为灌草、灌草转化为农田及农田转化为村镇居民点和公路用地是研究区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与海拔高程、坡度等地形因子有密切关系。1973-2000年农田、林地和灌草分布的海拔高程和坡度均呈增加趋势,这和上述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规律相一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萍  
多伦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南端 ,是典型的农牧交错地带 ;土地结构类型独特。在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中 ,土地利用情况不清 ;更无完整、科学的土地资源数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多伦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了综合调查。该文应用TM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及图像处理软件技术 ,结合 1∶5× 1 0 4地形图 ,对多伦地区各种用地类型进行数理统计 ,并阐述了遥感土地利用专题图研究制作情况 ;分析探讨了该区土地利用现状 ,对土地利用结构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评价、预测 ,从而揭示了该地区人地关系 ,提供土地利用遥感专题图研究成果和建议。为当地合理利用土地、综合规划、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洪城  胡伟  陈泽君  
随着我国木材工业由应用天然林资源向应用人工林资源的历史转变,必须加强人工林深加工及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人工林木材深加工技术现状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人工林加工工业存在的问题,预测了今后十年人工林深加工及高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旭  邓永智  赵桂慎  陈妍  刘俊国  张振明  
在综合分析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估算方法和现阶段我国遥感技术应用于区域生态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动态估算方法,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的动态评估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永定河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动态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与传统的生态学静态计算方法相比,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动态监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总量和空间分布变化情况,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梁宏温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梁欣  蒙跃环  
对采自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8年生、14年生和28年生的秃杉Taiwania flousiana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木材进行了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秃杉和杉木的木材密度及主要力学强度均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秃杉木材的气干密度(含水率为12%)、基本密度、径向干缩系数、弦向干缩系数、体积干缩系数、弦面硬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径面抗剪强度和弦面抗剪强度的平均值与杉木相比分别低2.3%,4.4%,1.6%,2.6%,1.5%,3.6%,3.8%,3.4%,17.5%和14.4%,但其端面硬度、径面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径面抗劈力和弦面抗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