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1)
2023(2802)
2022(2378)
2021(2161)
2020(1968)
2019(3943)
2018(3880)
2017(6533)
2016(3926)
2015(4411)
2014(4340)
2013(4383)
2012(4212)
2011(3865)
2010(3850)
2009(3328)
2008(3378)
2007(3106)
2006(2619)
2005(2437)
作者
(16634)
(14303)
(14272)
(13454)
(9127)
(6874)
(6268)
(5684)
(5227)
(5152)
(4868)
(4804)
(4777)
(4686)
(4682)
(4491)
(4375)
(4324)
(4294)
(4149)
(3919)
(3749)
(3517)
(3467)
(3349)
(3238)
(3230)
(3157)
(3053)
(3043)
学科
(15268)
管理(13638)
(13182)
企业(13182)
(13083)
经济(13071)
技术(10592)
方法(6367)
(6277)
技术管理(5919)
数学(5440)
数学方法(5392)
(3622)
(3083)
业经(2747)
农业(2693)
新技术(2551)
高新(2546)
高新技术(2546)
中国(2520)
(2508)
财务(2499)
财务管理(2499)
企业财务(2428)
环境(2352)
(2249)
(2234)
水产(2147)
(2129)
贸易(2128)
机构
学院(62462)
大学(62029)
研究(26769)
(24870)
科学(22514)
农业(20780)
管理(19313)
(19161)
经济(18591)
业大(17836)
(17009)
中国(16861)
理学(16762)
理学院(16489)
研究所(16048)
管理学(16045)
管理学院(15961)
(14510)
农业大学(13404)
技术(12183)
(12064)
(11881)
(11616)
中心(11531)
实验(11473)
实验室(11093)
科学院(10484)
(10467)
重点(10392)
(8908)
基金
项目(47715)
科学(35687)
基金(33930)
(33776)
国家(33575)
研究(26553)
科学基金(26519)
(21078)
自然(20814)
自然科(20373)
自然科学(20361)
自然科学基金(19975)
(18162)
基金项目(18132)
社会(14289)
科技(13721)
计划(13617)
社会科(13608)
社会科学(13604)
资助(13068)
教育(11785)
重点(11707)
(11372)
(11281)
创新(10888)
技术(10765)
(10407)
专项(10097)
(9874)
科研(9854)
期刊
(22843)
学报(22719)
(19422)
经济(19422)
科学(16915)
中国(16224)
农业(15879)
大学(14172)
学学(13877)
研究(11931)
(9013)
业大(7734)
技术(7443)
管理(7216)
农业大学(6828)
科技(6247)
(5899)
中国农业(5458)
(5085)
技术经济(4529)
自然(4494)
教育(4467)
自然科(3857)
自然科学(3857)
林业(3676)
农业科学(3449)
资源(3354)
农学(3245)
华北(3245)
(3192)
共检索到89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振乾  肖钢  官春云  邬贤梦  熊兴华  李云昌  胡琼  陈社员  
高油酸油菜和低油酸油菜对菌核病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为了弄清其分子机理,以一组高油酸油菜近等基因系自交授粉后20~35 d的种子为材料,分别进行转录组和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分析。分析了与抗病相关的氧化磷酸化、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和植物病原体互作3个分类,将注释的基因和蛋白进行关联,并对其中可能与抗病相关的基因进行定量PCR验证。结合前人研究发现,基因表达或蛋白表达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gi|260505503(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gi|226346102(HSR203J类蛋白)、gi|470103214(钙调蛋白类)与抗病相关;而gi|297843222(结合蛋白)、gi|18397...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贺丹  谢栋博  张佼蕊  何松林  李朝梅  郑云冰  王政  刘艺平  栗燕  逯久幸  
【目的】远缘杂交育种是目前牡丹、芍药品种改良和育种的主要方法,而远缘杂交不亲和一直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从牡丹、芍药远缘杂交授粉后不亲和应答相关的柱头差异蛋白与转录组方面深入研究,揭示牡丹、芍药远缘杂交不亲和的分子机理,为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芍药‘粉玉奴’自交、芍药‘粉玉奴’与牡丹‘凤丹白’杂交为供试材料,在授粉后24 h采取柱头,分别进行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和转录组技术分析。对所获得的蛋白和转录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中可能与远缘杂交不亲和相关的基因进行定量PCR验证。【结果】利用iTRAQ技术分析牡丹、芍药远缘杂交后柱头中蛋白质的表达差异,共鉴定到685个差异蛋白,富集到了188条通路,其中显著富集的Pathway有18条。与不亲和授粉相关代谢通路有RNA降解、钙信号途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MAPK)信号途径、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在RNA降解代谢通路中,烯醇酶(Enolase)、热休克蛋白DnaK(HSP70)及病菌抗原(GroEL)均表达下调。在钙信号途径中,钙调蛋白(CALM)表达下调,腺苷酸转运酶(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ANT)表达量增加,表达上调。MAPK信号途径中,乙二醛酶Ⅰ(GloI)表达下调。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中的钙调蛋白(CALM)表达下调。随机选取与差异蛋白相关的6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显示,6个基因的表达与蛋白质水平趋势相一致,均表达下调。通过转录组测序,共获得了52 998个有注释信息的Unigene,占所有Unigene的40.37%。基于6组样品的RPKM(Reads Per Kilobase per Million)值,共筛选到16 224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3 361,下调基因2 863个。对差异基因进行Pathway显著富集分析,杂交与自交相比,不亲和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磷酸化代谢、ABC转运蛋白、次级代谢产物等通路。与远缘杂交不亲和相关且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有CalS-5、CalS-12(胼胝质酶)和SPL(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like)表达上调,ABCF(ABC transporter family protein)表达下调。【结论】在转录组和蛋白数据共注释到6个蛋白、4个基因与植物不亲和性密切相关,这些蛋白与基因可能在远缘杂交不亲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川  王朝海  周平  马维  陈军  陆燚  吴显  王宗明  吴瑞  宋治豪  马杰  付毅  
【目的】利用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筛选晚疫病抗病基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品系和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的抗、感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Clustal Omega程序比对氨基酸序列、MEGA6构建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及SMART和HMMER程序分析蛋白结构域。【结果】对比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20持续强抗病材料间具有共性上调或下调表达的基因,筛选到转录水平相差2倍的上调基因有6,034个、下调基因4,611个;GO分析表明,在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508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转录调控,1,084个基因的表达产物拥有ATP结合功能,1,179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位于细胞核内发挥功能。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分别有313个及111个基因表达量相差10倍上调或下调,其中在表达水平极调的基因中,有3个cc-NBS-LRR类基因与已克隆的晚疫病抗性基因有相似的蛋白结构域,其中,PGSC0003DMP400034099基因由876个氨基酸组成,与Rpi-amr3i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内部有9个LRR结构域,而Rpi-amr3i基因内部只有4个LRR结构域;PGSC0003DMP400045185基因由911个氨基酸组成,与Rpi-amr3i、R1-A、R8以及Rpi-blb2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内部的LRR结构域比Rpi-amr3i、R1-A、R8和Rpi-blb2多,且包含MeaB和Hc1结构域;PGSC0003DMP400042154基因由888个氨基酸组成,与Rpi-vnt1基因的3个转录本亲缘关系较近,内部都含有1个ABC transporter结构域,3个LRR结构域,Rpi-vnt13个转录本内只有1个LRR结构域。【结论】在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特性的马铃薯品种/品系中筛选到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极显著上调表达的cc-NBS-LRR类基因PGSC0003DMP400034099、PGSC0003DMP400045185和PGSC0003DMP400042154与已知晚疫病抗性功能基因的具有相同的保守性分子结构,可能参与马铃薯持续强抗晚疫病。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希东  徐猛  杨叶欣  顾党恩  罗渡  危起伟  胡隐昌  
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对杀螺剂胁迫下福寿螺肝脏蛋白质组进行研究,以期从蛋白质组学水平了解福寿螺对杀螺剂四聚乙醛的胁迫应答。结果鉴定到108个具有定量信息的差异蛋白(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培玲  Malgorzata Jedryczka  郝丽芬  皇甫海燕  李子钦  包玉英  
为掌握中国油菜品种的黑胫病抗性水平,为抗病育种及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采用子叶穿刺接种法,对35个油菜品种开展了黑胫病的抗性评价及抗病基因推导研究。供试品种中没有发现对病原菌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表现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只有3个品种可以兼抗Leptosphaeria maculans和Leptosphaeria biglobosa,但均表现低抗。供试的35个品种对12个菌株共产生了17种反应型,其中12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完全相同,18个品种的反应型与鉴别寄主的非常相近,5个品种的反应型不同于任何鉴别寄主。抗病...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念  孙研研  白皓  华登科  薛夫光  刘冉冉  李冬立  文杰  陈继兰  
【目的】中国地方鸡种如北京油鸡、清远麻鸡存在喙畸形现象,表现为上下喙咬合不全,呈交叉状。严重影响鸡饮水和采食,从而影响个体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喙畸形个体的系谱记录,发现喙畸形的形成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蛋白是行使各种生物学功能的最终形式之一,喙畸形个体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核心蛋白或者相关调控蛋白代谢异常造成的。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 TRAQ)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鸡畸形喙与正常喙中差异表达的蛋白,作为喙畸形相关的重要候选蛋白,...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焦宁  尹大川  宋瑞清  
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PWD)严重危害松属植物,给我国林业资源造成巨大损失。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对松材线虫有抑制作用。通过对松材线虫处理的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T203菌株转录组分析,为棘孢木霉的分子抗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松材线虫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以松材线虫悬浮液与无菌水处理的棘孢木霉T203菌丝为样本,利用RNA-Seq技术分析棘孢木霉T203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表明:棘孢木霉T203测序数据共得到96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71个上调表达,583个下调表达。GO功能富集到氨基酸转运、蛋白质合成与代谢、细胞合成以及催化酶活性等相关功能的基因,KEGG代谢途径富集到抗生素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过氧化物酶体等相关功能的基因。在MAPK信号途径中发现了编码信号识别传递与诱导抗病机制的G蛋白、过氧化氢酶等基因。在差异表达基因中筛选出了12个松材线虫诱导棘孢木霉T203的抗病基因,qRT-PCR验证表明这些基因与转录组数据表达模式一致。获取了高质量棘孢木霉T203的转录组测序结果,棘孢木霉主要通过抗病基因编码信号传导因子、抗氧化酶、水解酶、解毒酶、抗生素等活性代谢产物调控自身防卫反应。MAPK信号途径在棘孢木霉菌丝生长发育、信号识别传导以及诱导抗病机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晓丹  肖钢  常涛  张振乾  官春云  邬贤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秋平  文李  张振乾  王峰  官春云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与菌核病病原核盘菌互作的分子机制,挖掘分别与甘蓝型油菜抗、感病相关的基因,以高抗菌核病品种湘油15(Xiangyou 15)及其感病的近等基因系98C40NL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对2个品种盛花期叶片接种核盘菌前及接种后12,24 h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部分基因表达进行验证。测序得到34.16 G Clean bases,6个样本中共鉴定出78 582个基因。相对于高感品种,湘油15在3个时间点共有1 296个基因下调表达,1 495个基因上调表达; 54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表现显著差异,其中18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下调,27个基因在3个时间点都上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氧化还原、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钙信号通路、苯丙烷类代谢、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等途径。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BnaA03g09060D、BnaA01g26640D、BnaA03g09090D、BnaA04g12120D、BnaA01g26920D 5个基因在高抗品种的表达显著高于高感品种,可能与寄主植物防御核盘菌的侵染有关;BnaA06g10010D、BnaA09g16180D、BnaAnng19580D、BnaC01g40400D、和BnaC06g05340D 5个基因则在高感品种中表达显著高于高抗品种,可能与核盘菌感病受体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油菜与核盘菌互作机理及挖掘菌核病抗性和受体基因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勇  刘红雨  曾正宜  
油菜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为优质抗病育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花粉小孢子的单细胞单倍体特性又为变异群体的丰富性创造了可靠的条件。利用病菌毒素和小孢子培养技术筛选抗病突变体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抗病育种新途径。本文综述了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在筛选抗病突变体中的研究情况,并根据作者研究经验提出了抗菌核病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彬  刘青华  周志春  徐六一  陈雪莲  罗柠  
[目的]研究马尾松抗松材线虫病相关基因,为解析马尾松抗性机理和高抗马尾松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高抗和易感2种马尾松基因型接种松材线虫,在接种后第1、15和30天取样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通过对高抗和易感马尾松差异基因识别以及富集分析,以筛选与抗松材线虫病相关的组成型差异基因。[结果]对高抗和易感马尾松接种松材线虫后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在接种后第1、15和30天分别获得2 866、679和1 657个差异基因,且在接种松材线虫后不同时间点间,共有差异基因相对较少。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接种后第1、15和30天,最显著的生物学进程是氧化-还原过程,而GO项刺激反应、转录调节以及香叶基二磷酸代谢过程也显著富集。对这几类GO项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接种后3个时间点GO项刺激反应中共包括26个R基因,除了2个R基因外,其它R基因表达皆为组成型,在接种松材线虫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而GO项转录调节中仅2个差异基因被nr注释为ERF转录因子,其余为未知基因。接种松材线虫后,ERF转录因子在高抗马尾松上的表达量始终高于易感马尾松上的表达量,且在接种松材线虫和对照间表达量变化不显著,也为组成型基因表达。GO项香叶基二磷酸代谢过程中,GGPPS 3个基因也在高抗马尾松上具有更高表达量,为组成型基因表达。这些基因中TIR-NBS-LRR基因(c65785.graph_c0)、ERF转录因子(c78073.graph_c0)和3个GGPPS基因在高抗马尾松中表达量较高,而在易感马尾松中表达量较低,甚至为0,可作为开发分子标记的候选基因用于鉴定抗性马尾松。[结论]高抗和易感马尾松在接种松材线虫后第1天其表达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的基因最多,其中,LRR基因、ERF转录因子和GGPPS与马尾松的抗性相关,部分TIR-NBS-LRR基因、ERF转录因子和GGPPS有望被开发为鉴定高抗马尾松的分子标记。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慧芬  卢良盛  王静  周传江  顾钱洪  马晓  冯军厂  聂国兴  李学军  
为筛选影响花■卵巢发育相关的基因,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花■脑、卵巢和肝脏组织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3个组织分别产生了49 484 132、47 540 538和50 622 304个clean reads,组装后共获得了99 878个unigenes,平均长度为1 430 bp。DE seq分析发现,在脑vs.卵巢组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数为2 305个,脑vs.肝脏组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数为839个,卵巢vs.肝脏组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数为1 474个,3个比较组共有的差异表达基因数为860个。GO分析发现,上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初级代谢过程(primary metabolic process)、单细胞过程(single-organism process)、有机物代谢过程(organic substance metabolic process)等生物学过程中。KEGG pathway分析显示,一些与卵巢发育和减数分裂相关的信号通路得到了显著富集,如GnRH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合成、TGF-β信号通路、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等代谢通路。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花■的基因资源,可为花■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晓丹  肖钢  张振乾  官春云  陈社员  邬贤梦  张诗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季军  杨四海  田大成  
【目的】了解正选择压力和基因转换对水稻全基因组中NBS-LRR抗病基因家族进化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水稻全基因组中的NBS-LRR基因进行鉴别与分类,利用PAML和GENECONV程序分别进行正选择替代和基因转换分析。【结果】在19个组(包含89个NBS-LRR基因)中检测出了显著的正选择替换位点,且约有60%正选择位点位于LRR区域;56个基因至少参与了1次基因转换事件。同时,基因转换、正选择以及基因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84%的参与基因转换的基因中都能检测出正选择位点,且至少有84%的发生基因转换或正选择的基因都位于基因簇中。【结论】水稻基因组中的NBS-LRR基因之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胜毅  毛晗  苏震  董彩华  徐文英  冀瑞琴  郭学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