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8)
2023(4261)
2022(3586)
2021(3287)
2020(2801)
2019(5978)
2018(6035)
2017(10345)
2016(6336)
2015(7171)
2014(7332)
2013(6917)
2012(6570)
2011(6036)
2010(6053)
2009(5371)
2008(5266)
2007(4733)
2006(4164)
2005(3714)
作者
(23431)
(19952)
(19561)
(18592)
(12364)
(9407)
(8782)
(7720)
(7448)
(7075)
(6813)
(6723)
(6513)
(6505)
(6252)
(6147)
(5985)
(5858)
(5757)
(5448)
(5216)
(5044)
(5021)
(4556)
(4509)
(4499)
(4346)
(4343)
(4243)
(4183)
学科
(18761)
经济(18735)
管理(13798)
(12261)
(10347)
(7814)
企业(7814)
(7521)
方法(6564)
数学(5582)
中国(5545)
数学方法(5517)
(5462)
(5353)
农业(4949)
业经(4438)
(4103)
理论(4017)
地方(3927)
(3518)
环境(3505)
(3473)
银行(3427)
(3388)
金融(3381)
(3341)
(3255)
教育(3246)
(3179)
水产(3132)
机构
学院(90959)
大学(89539)
研究(39871)
(33041)
科学(31134)
(28421)
中国(27932)
经济(27548)
农业(26873)
管理(26208)
(23864)
业大(23195)
研究所(22405)
理学(21892)
(21508)
理学院(21505)
管理学(20838)
管理学院(20708)
农业大学(17204)
中心(17126)
(16066)
(16040)
(15589)
技术(15046)
实验(14637)
(14633)
(14344)
科学院(14334)
实验室(14122)
重点(13328)
基金
项目(66673)
科学(49345)
基金(45847)
(45054)
国家(44729)
研究(41033)
科学基金(34764)
(28249)
自然(25752)
自然科(25115)
自然科学(25099)
自然科学基金(24604)
(24572)
基金项目(23719)
社会(22177)
社会科(20798)
社会科学(20794)
资助(18633)
教育(18367)
计划(16908)
科技(16505)
重点(16368)
编号(15934)
(14985)
(14162)
(13644)
科研(13451)
(13438)
专项(13299)
(13032)
期刊
(33043)
经济(33043)
(30634)
学报(29356)
中国(23825)
研究(21846)
科学(21804)
农业(20809)
大学(19601)
学学(18959)
(11797)
教育(10648)
业大(9685)
(9641)
管理(9383)
农业大学(8124)
技术(7815)
(7447)
中国农业(6412)
林业(6196)
业经(5878)
科技(5797)
资源(5669)
(5531)
金融(5531)
自然(5467)
经济研究(5106)
财经(4596)
图书(4497)
自然科(4428)
共检索到138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庆鹏  郭坚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贾士荣  
标记基因是筛选转基因植物的有效方法。目前转基因植物已广泛进行了田间试验,有些已被批准商业化应用。鉴于几乎所有转基因植物中都含有标记基因,且同一标记基因已转入不同的作物中,因此今后人们消费的食品中标记基因及其产物的含量将增大,其安全性引起了普遍关注。国际机构如FAO、WHO、OECD以及美国的FDA、北欧部长委员会等都在研究和制订条例,我国尚未将遗传工程体(GMO)食品安全性的评价提到议事日程上。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重点以北欧部长委员会的出版物(1996)为兰本,结合国际机构的咨询研讨结论,就植物食品中标记基因的安全性评价作一综述,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翠芳  蒋继志  马平  李岩  
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全球争论与关注的焦点,许多国家都加强了对进出口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因此发展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PCR-ELISA是一种检测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有效方法,现对PCR-ELISA方法的原理、优点及其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长健  徐海萍  
从转基因植物专利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出发,比较借鉴国内外转基因植物专利保护法律制度,从安全、利益和国际三个角度分析我国转基因植物专利保护的可行性,提出构建我国转基因植物专利保护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贾月梅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的发展,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各国政府建立的转基因标识制度能否顺利实行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建立准确可靠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发展状况做了概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三梅  王永飞  陈义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凤  季静  王罡  王海勇  牛宝龙  
目前,广泛使用的转基因植物抗性标记基因对环境和食品存在潜在风险。提高转基因植物标记基因安全性策略有3种:利用无争议的生物安全标记基因;剔除转基因植物中选择标记基因;利用无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化系统。本文综述了这3种策略的作用原理、种类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转基因标记基因安全性技术途径的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司思  程在全  
从转基因植物研制检测和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两方面对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策略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主要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的主要相关技术如核酸检测技术和蛋白质检测技术,给出了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外源基因和载体通用基因元件。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培芳  何俊蓉  吴洁  李萍  阎文昭  
成功构建了单链抗体hs83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CAMB IA1301-hs83。首先根据基因的序列重新设计了两条含有合适酶切位点的引物,酶切位点保证了基因能够插入取代pCAMB IA1301上GUS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第二步是PCR反应克隆目的基因,然后连接到pMD-18 T载体,进行测序鉴定;第三步是对pCAMB IA1301质粒和T-hs83质粒进行双酶切,释放出两个目的片段,分别回收后连接,酶切鉴定后将重组子通过冻融法转化根癌农杆菌EHA105,并用PCR法进行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关林  孙月剑  那杰  李洪艳  方宏筠  
综合分析了全球与中国转基因植物的产业化现状,结果表明中国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已取得重大成果,在某些作物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居全球第5位。但总体看尚处于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中国转基因植物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其产业化进程滞后的原因,并对中国今后的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