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44)
2023(4557)
2022(3934)
2021(3757)
2020(3374)
2019(7876)
2018(7817)
2017(14703)
2016(7684)
2015(8385)
2014(7790)
2013(7802)
2012(7267)
2011(6684)
2010(6666)
2009(6109)
2008(5994)
2007(5373)
2006(4986)
2005(4479)
作者
(23395)
(19681)
(19134)
(18555)
(12371)
(9338)
(8886)
(7750)
(7487)
(7173)
(6807)
(6777)
(6297)
(6261)
(6099)
(5892)
(5787)
(5770)
(5682)
(5644)
(5001)
(4817)
(4783)
(4400)
(4309)
(4295)
(4226)
(4205)
(3965)
(3907)
学科
(30170)
经济(30152)
管理(22232)
(17517)
(14235)
企业(14235)
方法(12407)
数学(10422)
数学方法(10246)
(9576)
(7796)
中国(7572)
业经(6921)
(6881)
资源(6595)
(5798)
信息(5691)
地方(5501)
理论(5353)
(5281)
财务(5254)
财务管理(5248)
环境(5118)
企业财务(5066)
农业(4952)
(4538)
贸易(4535)
(4408)
产业(4335)
(4299)
机构
大学(108119)
学院(104229)
管理(40352)
研究(40107)
(38720)
经济(37907)
理学(34002)
理学院(33576)
管理学(32820)
管理学院(32608)
中国(30792)
科学(27708)
(25991)
(21739)
(20727)
研究所(20111)
中心(18648)
业大(18382)
(18217)
北京(16847)
(16043)
农业(15931)
(15183)
(14590)
财经(14470)
师范(14458)
(13201)
(13152)
(12898)
科学院(12884)
基金
项目(75397)
科学(58112)
基金(54895)
研究(51813)
(50770)
国家(50455)
科学基金(41636)
社会(31305)
社会科(29673)
社会科学(29660)
基金项目(28837)
自然(28496)
自然科(27706)
自然科学(27699)
(27522)
自然科学基金(27172)
(24336)
资助(22482)
教育(22027)
编号(21935)
成果(17998)
重点(17420)
(15757)
(15716)
科研(15056)
计划(14822)
(14330)
国家社会(13838)
项目编号(13821)
创新(13530)
期刊
(40866)
经济(40866)
研究(26596)
学报(23466)
中国(23218)
科学(19367)
(16384)
大学(16032)
(14821)
学学(14462)
图书(13885)
管理(13357)
农业(11002)
书馆(9699)
图书馆(9699)
资源(9265)
教育(9204)
情报(8832)
林业(8146)
技术(7673)
(7095)
财经(6954)
业经(6764)
经济研究(6566)
(6536)
金融(6536)
(6042)
理论(5902)
问题(5703)
实践(5526)
共检索到162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媛赟  温小荣  林国忠  佘光辉  王凯  
探索利用中国自行研发的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进行森林资源变化信息提取的方法。对浙江省龙泉地区的资源一号卫星数据采用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影像融合等方法进行预处理;通过对光谱特征变异法、图像差值法与波段替换法的比较,选择适宜的提取突变区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影像进行最大似然法、最小距离法、马氏距离法和平行六面体法分类确定变化区域的地类,同时进一步验证适宜资源一号卫星数据的融合方法为HPF融合,较优分类方法为最大似然法。研究为深入探索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为进一步提高该卫星数据处理的效率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芸芝  陈崇成  汪小钦  凌飞龙  
以福建省漳浦县的森林资源为例,开展多源数据在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监测时间跨度1997年~2000年 2001年。以1997年小斑图层为本底数据,首先选择代表不同类别的林地小斑,通过空间分析分别转化为感兴趣区域。在此基础上,利用TM和SPOT5全色波段数据融合后的影像,进行分层监督分类,识别原有森林资源发生的变化;对于非林地采用小斑图层掏空漳浦县行政图层,结合影像监督分类,识别非林地转变为林地的信息;最后合并林地和非林地变化信息。结果表明,1997年~2000年 2001年时段内该县森林资源的主要变化类型是:果园→砍伐迹地,非林地→阔叶林,非林地→疏林地,未利用地→有林地,果园→建...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赖超  方陆明  李记  周昌和  
森林资源的管理数据相对分散,不同环节的管理系统及信息相对独立,不利于森林资源的整体管理和决策。围绕森林资源管理的不同环节,基于正在运行的10余个应用系统,在森林资源信息集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较全面地分析了用户、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并基于MVC模式的WPF架构,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以Arc GIS Server为地图服务器,选用Mssql作为数据库引擎,设计和实现了森林资源信息集成系统,最后在浙江省龙泉市林业局投入使用。该系统集林权、采伐、营造林、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调查等15个管理方面、77项管理内容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信息的综合表达,全面、系统地表达一个区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朝沁  林辉  孙华  吴梓尚  
森林类型的识别对于掌握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时相遥感数据提取森林植被类型信息方法的局限性,以中国东北三省为研究区,探讨了基于多时相MODIS遥感数据,实现主要森林类型识别的方法。将东三省的森林植被划分为非林地、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5种类型,通过分析不同森林类型一年内生长差异,选取多时相NDVI第10期、NDIV第23期、EVI第10期、LAI第20期特征数据,建立了非林地、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木林的决策树模型,实现了森林类型信息的识别,得出了东三省的森林覆盖率42.39%,植被类型分类总体精度为86.7%,与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东三省结果对...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振宇  王秀芹  
长期以来 ,我国森林资源实行计划配置 ,无偿使用 ,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改变这一现状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同时为实现国家对森林资源的所有权 ,必须进行森林资源资本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卢妮妮  王新杰  凌威  徐雪蕾  张艳  
为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状况,以建国以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碳贮量的变化,并估算2020年时的森林状况。结果显示:1)自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面积共增加8821万hm2,森林蓄积量共增加66.21亿m3。但各区域增量不均衡,西南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增量最大,东北地区森林面积增量最小,华东地区森林蓄积量增量最小。我国未来森林面积增长潜力在北方地区。2)建国以来,我国森林共吸收碳225.32×108 t,其中人工林碳贮量比例由调查初期的5.3%增加到了16.7%,有较大的碳汇潜力。3)2020年时我国森林面积、蓄积量和碳贮量分别可达20 667万hm2、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周俊宏  
本文介绍了用高级语言直接读取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文件的几种简捷方法,并列出相应的源程序。只要在高级语言应用程序中增加几条简单语句便可实现dBASEⅢ数据系统与高级语言的连接,从而避免了调用通用子程序和文件转换的麻烦。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达胜  方陆明  唐丽华  刘丽娟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异构数据,导致了各种系统间的数据不能进行有效共享,系统操作人员重复劳动多,差错率高,森林资源管理部门人员难以利用现有数据进行有效的决策分析。如何将这些异构数据进行有效集成,这是实现林业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了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的数据集成需求,对各种数据集成的常用中间件技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森林资源异构数据集成系统的分层结构模型。这种结构模型包含信息源层、XML中间件层、XML接口层和表现层。论述了基于XML的数据集成系统的中间件层的实现。图1参9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赵伟峰  庞文静  
首先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物质及非物质特性,利用11个细化指标,构建了衡量区域森林资源丰裕状况的单一量化指数,解决了以往森林资源衡量不全面的问题。然后利用中国第六、第八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对各省区及不同林区森林资源丰裕度的相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森林资源普查期间,中国森林资源丰裕度由3.996增加至9.285,年均增长约8.8%,整体进步明显;森林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广东省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4.823,而山西省最低,仅为3.701,约为广东省森林资源丰裕程度的24.96%;不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宗飞  赵伟峰  庞文静  
首先综合考虑森林资源物质及非物质特性,利用11个细化指标,构建了衡量区域森林资源丰裕状况的单一量化指数,解决了以往森林资源衡量不全面的问题。然后利用中国第六、第八次森林资源普查数据,对各省区及不同林区森林资源丰裕度的相对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次森林资源普查期间,中国森林资源丰裕度由3.996增加至9.285,年均增长约8.8%,整体进步明显;森林资源分布呈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广东省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4.823,而山西省最低,仅为3.701,约为广东省森林资源丰裕程度的24.96%;不同林区森林资源增长速度及丰裕度现状均存在差异,南方林区森林资源增长率最高为10.6%,东北林区森林资源增长率最低为5.1%,西南林区的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高,约为12.308,其他林区森林资源丰裕程度最低,约为7.126;森林资源丰裕度的变化与初始森林资源状况呈负向关系,区域间森林资源变化存在一定的趋同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刚  卢泽洋  吕洪利  
为提高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 ,该文从系统和战略的角度 ,提出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基础建设 (ForestResourceManagement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即FRMII)问题 .阐述了建立森林资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则和策略 .结合试验地的具体情况 ,设计且实现了一个基于GIS、面向网络的森林资源基础信息管理系统 .并就基层林业单位建立这样一个系统所面临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元昌  洪玲霞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 ,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 (组 )、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 ,在GIS技术支持下 ,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 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 ,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 7种景观要素类型 ,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 ,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 90 %。针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煜星  
该文根据1950—2003年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对中国森林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经过50多年的培育、保护和利用,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有了大幅度提高,森林面积比建国初增加约111.74%,但蓄积增加仅约17.4%.森林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工林面积和蓄积比重逐渐提高,面积比重由1964年的4.49%提高到2003年的33.77%;天然林面积和蓄积比重明显下降,但天然林蓄积仍占森林蓄积的主体,到2003年仍占89.65%;针叶树面积和蓄积比重由原来的70%以上逐步降低,现在针阔比接近1∶1,而且优势树种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红松、樟子松和华山松等优质用材林几乎采伐殆尽;森林结构低龄化,单位面积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平  
为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森林资源,科学地进行广东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监测,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发布的广东省森林资源情况公报数据,从森林资源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等方面总结分析了过去八年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自2005以来广东省林业用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广东省政府及林业部门的高度重视,实施一系列林业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工程,广东省有林地面积、生态公益林面积、以及活立木总蓄积不断增加,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姜雪梅  徐晋涛  
通过二类资源清查数据,对东北国有林区三个主要地区的森林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变化趋势存在地区性差异,内蒙古和吉林的森林资源优于黑龙江国有林区,全局性的森林资源危机并不存在。国有森工企业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与天保工程实施等因素对国有森工企业走出资源危机有积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