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52)
2023(6395)
2022(5739)
2021(5255)
2020(4770)
2019(11530)
2018(11442)
2017(22358)
2016(12635)
2015(14581)
2014(14917)
2013(15266)
2012(14225)
2011(12723)
2010(13159)
2009(12462)
2008(12981)
2007(12194)
2006(10559)
2005(9656)
作者
(38580)
(32304)
(32299)
(30787)
(20441)
(15349)
(14849)
(12742)
(11968)
(11657)
(10993)
(10865)
(10414)
(10318)
(10245)
(10106)
(10060)
(9554)
(9439)
(9402)
(8159)
(7960)
(7941)
(7462)
(7414)
(7341)
(7231)
(7160)
(6595)
(6551)
学科
(51095)
经济(51051)
管理(46553)
(41122)
(35024)
企业(35024)
方法(26995)
数学(23443)
数学方法(23251)
(18927)
(13986)
(13497)
财务(13462)
财务管理(13426)
企业财务(12711)
中国(11546)
(11360)
(11166)
业经(10162)
(9420)
银行(9396)
农业(9374)
(9218)
贸易(9217)
(9150)
地方(9041)
(8937)
(8632)
(8567)
理论(8091)
机构
大学(186074)
学院(184823)
管理(74188)
(73954)
经济(72097)
理学(61433)
理学院(60721)
研究(59791)
管理学(59766)
管理学院(59379)
中国(49447)
(40552)
(38197)
科学(38006)
(34545)
(31996)
(30290)
中心(29098)
业大(28998)
财经(28992)
研究所(28786)
农业(27590)
(26105)
北京(25654)
(23914)
(22751)
师范(22509)
经济学(22167)
财经大学(21367)
(21010)
基金
项目(114496)
科学(88107)
研究(81748)
基金(81687)
(71379)
国家(70782)
科学基金(59673)
社会(49317)
社会科(46681)
社会科学(46659)
(44945)
基金项目(43531)
自然(39842)
自然科(38777)
自然科学(38764)
(38139)
自然科学基金(38063)
教育(37787)
编号(34438)
资助(34422)
成果(28194)
重点(25776)
(25646)
(23861)
课题(23193)
(23091)
科研(22611)
创新(21704)
计划(21690)
大学(21450)
期刊
(83999)
经济(83999)
研究(51846)
中国(38402)
(34481)
学报(30011)
(29677)
管理(27874)
科学(27215)
大学(21628)
学学(20232)
农业(19445)
(18750)
金融(18750)
技术(16639)
教育(16337)
财经(14586)
(13025)
业经(12918)
(12502)
经济研究(12327)
问题(11202)
财会(10994)
技术经济(10349)
会计(10102)
图书(9998)
资源(9788)
(9502)
理论(9494)
统计(9081)
共检索到284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文章列举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任凌玉  
本文通过对1999 ̄2002年度亏损上市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政策的对比,发现亏损公司在亏损当年计提减值的数额要显著大于未亏损公司;如果公司在第二年扭亏,其在亏损当年计提的数额要显著大于其在扭亏年度的计提数额,而且很多公司在扭亏年度利用资产减值的转回增加当期利润。研究还发现,2001年后上市公司在亏损当年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有增强的趋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丽娜  徐保根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做出了新的规定,对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成因以及影响关系,提出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给盈余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从企业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萍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文献和各种研究不乏经典的理论分析和深奥的模型论证。本文从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限制盈余管理方面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春  
以2006年为分界点,以浙江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行为方式进行细致考察,揭示出资产减值准则变革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具体影响,具体包括准则变革前后上市公司减值计提行为及减值转回行为的变化及特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慧  李锦龙  
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资产减值规定,资产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不得转回,这一会计政策减少了企业通过减值转回操纵利润。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上市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变化与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关系,分析准则变化前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动机的变化。研究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计提长期资产减值比例增大,企业更倾向于利用长期资产减值将利润转向以后年度,增大以后的盈利空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晨  李学峰  张宇  
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动机将上市公司进行了分类,并分别探讨了它们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表现。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各类上市公司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验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曲晓辉  卢煜  汪健  
以2007至2013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行为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损失的行为降低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准确度,提高了分析师盈余预测的分歧度。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仅存在于出现负向盈余管理行为的公司中,即其源自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行为。此外,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可以显著降低商誉减值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不利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赵春光  
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 bath);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盈余增长。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道琴  卢相君  沈向国  
上市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新的会计制度与原会计制度相比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在原来四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基础上又增加四项减值准备。这八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修正,目的是为了挤出上市公司资产中的水分,保护所有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从而化解其投资风险。通过对吉林省上市公司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吉林省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实际情况。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余志虎  马伟丽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盈余管理将会受到很大冲击。本文首先阐述了有关资产减值准则和盈余管理的概念,针对资产减值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徐飞  刘建勇  
本文选取2011—2013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对资产减值类型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存在利用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盈余管理的新倾向;上市公司并不偏好利用同属流动资产的存货减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依然存在运用长期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基于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琳  
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减值的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和以前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本文结合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进一步说明现行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遏制作用以及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以期对现行准则的修改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姜崧  
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