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3)
- 2023(7198)
- 2022(5944)
- 2021(5335)
- 2020(4434)
- 2019(9889)
- 2018(9426)
- 2017(17641)
- 2016(9892)
- 2015(10683)
- 2014(10109)
- 2013(10142)
- 2012(9492)
- 2011(8578)
- 2010(8298)
- 2009(7420)
- 2008(7209)
- 2007(6235)
- 2006(5548)
- 2005(4933)
- 学科
- 济(36314)
- 经济(36264)
- 管理(26074)
- 业(25441)
- 企(18818)
- 企业(18818)
- 方法(16935)
- 数学(15267)
- 数学方法(15113)
- 农(12557)
- 学(12076)
- 财(9288)
- 中国(9158)
- 贸(8884)
- 贸易(8883)
- 易(8681)
- 农业(8242)
- 业经(8038)
- 环境(6317)
- 地方(6284)
- 制(6179)
- 技术(6117)
- 务(5484)
- 财务(5480)
- 财务管理(5467)
- 企业财务(5205)
- 划(4976)
- 银(4919)
- 融(4867)
- 金融(4867)
- 机构
- 大学(144855)
- 学院(142952)
- 研究(57849)
- 济(55618)
- 经济(54625)
- 管理(50458)
- 农(45478)
- 理学(44808)
- 理学院(44234)
- 管理学(43208)
- 管理学院(43012)
- 科学(42371)
- 中国(41040)
- 农业(37393)
- 业大(33889)
- 所(33220)
- 京(33030)
- 研究所(31197)
- 中心(24870)
- 农业大学(24376)
- 江(23012)
- 财(22009)
- 省(20904)
- 院(20827)
- 业(19961)
- 室(19945)
- 科学院(19534)
- 北京(19070)
- 实验(18426)
- 财经(18162)
- 基金
- 项目(108430)
- 科学(83253)
- 基金(80055)
- 家(76683)
- 国家(76084)
- 研究(65651)
- 科学基金(61993)
- 自然(45233)
- 自然科(44193)
- 自然科学(44172)
- 自然科学基金(43418)
- 基金项目(42788)
- 省(42680)
- 社会(41718)
- 社会科(39563)
- 社会科学(39551)
- 划(37729)
- 资助(32497)
- 教育(28703)
- 计划(25718)
- 重点(25525)
- 科技(23715)
- 部(23218)
- 发(23153)
- 编号(22945)
- 创(22829)
- 科研(22494)
- 业(21985)
- 创新(21512)
- 农(21168)
共检索到203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修英 王岩 王建华
通过8周网箱实验评价了利用豆粕、菜粕和棉粕替代苏氏圆腹(鱼芒)饲料中鱼粉的潜力。配制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其中对照饲料含45%鱼粉,在其余6种饲料中按等量蛋白替代原则分别添加31%或46%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50%或75%,添加20%或40%菜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添加19%或39%棉粕替代基础饲料中鱼粉的25%或50%。实验中所用苏氏圆腹鱼芒初始体重为11.3 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豆粕将饲料鱼粉含量从45%降低到23%,添加菜粕或棉粕将鱼粉含量降低到34%,对鱼成活率、摄食、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SGR)、饲料系数(FCR)、饲料蛋白储积率、脏体指数和红血细胞比积(Hc...
关键词:
苏氏圆腹(鱼芒) 豆粕 菜粕 棉粕 鱼粉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田鑫鑫 黄卫 谢春元 陈乃松 朱站英 钟国防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大口黑鲈生长、饲料效率、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有氧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配置5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发酵豆粕的添加量为0%(FM组)、10%(FSM10组)、15%(FSM20组)、20%(FSM30组)、25%(FSM40组),分别替代0%、10%、20%、30%、40%的鱼粉。初始体质量(19.83±0.33) g的大口黑鲈,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 30 尾鱼,每天饲喂2次( 7: 00和17: 00),养殖75d。结果显示:各组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FSM20和FSM30组的均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各组蛋白质效率无显著性差异,FSM组的摄食量显著高于FM组,FSM40组的蛋白质沉积率和脂肪沉积率显著低于其他组;各组全鱼粗蛋白无显著性差异,在FSM20组出现最大值;FSM组的全鱼粗脂肪显著低于FM组;各组之间的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无显著性差异,FSM30和FSM40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低于15%(FSM20组)替代,FSM组与FM组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无显著差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惠 黄峰 胡兵 周艳萍 张丽
以发酵豆粕25%、50%、75%和100%的比例分别等量替代基础日粮中的鱼粉,研究了发酵豆粕对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生长和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以25%~75%的发酵豆粕替代鱼粉时,斑点叉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稍高(P>0.05),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以发酵豆粕100%的比例替代鱼粉时,上述5种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斑点叉尾日粮中发酵豆粕可以100%替代鱼粉,其中以25%的比例替代效果更佳。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艳秋 纪文秀 吴玉波 王岩
通过8周生长实验检验添加晶体或包膜DL-蛋氨酸对利用豆粕替代花鲈饲料中鱼粉的影响,以确定添加DL-蛋氨酸对提高饲料鱼粉替代水平的作用。对照饲料鱼粉水平为40%。采用2×4实验设计,按等蛋白替代原则分别用豆粕替代对照组饲料中鱼粉的40%(L)和80%(H);在每个鱼粉替代水平上,分别添加晶体DL-蛋氨酸(A)、包膜DL-蛋氨酸(B)、晶体DL-蛋氨酸和包膜材料(C)以及按1∶1比例配制的B和C的混合物(D)。配成8种等氮、等脂肪的实验饲料(LA、LB、LC、LD、HA、HB、HC和HD)。饲料LA、LB、LC和LD含24%鱼粉,并分别添加0.5%A、1.3%B、1.3%C或1.3%D;饲料H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智 刘永坚 麦康森 田丽霞 刘栋辉 谭肖英
在浮式海水网箱(1.5m×1m×1.5m)中养殖石斑鱼幼鱼(9.4±0.1g),在等氮(52%CP)基础上进行以发酵豆粕和普通豆粕替代鱼粉的实验,为期56天。结果显示:在石斑鱼饲料中添加14%发酵豆粕,其增重率、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后随着发酵豆粕添加量的上升,这些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在同样替代水平下,添加21%发酵豆粕组,增重率,SGR,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都比添加20%豆粕组高(P<0.05),表明对海水肉食性鱼类来说,发酵豆粕是一种比豆粕更优良的蛋白源。用折线模型分析增重率随白鱼粉替代水平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石斑...
关键词:
石斑鱼幼鱼 发酵豆粕 豆粕 白鱼粉 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向枭 周兴华 陈建 李代金 王文娟 周小秋
试验分别以豆粕替代0(对照组)、20%、40%、60%、80%、100%的鱼粉蛋白设计出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配方,按照配方配制试验饲料(A1、A2、A3、A4、A5和A6)。将540尾体质量为(14.67±0.51)g的齐口裂腹鱼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鱼,分别投喂6种不同的试验饲料,养殖时间为45 d。结果表明,豆粕蛋白替代水平对齐口裂腹鱼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豆粕替代鱼粉蛋白的比例为60%时,试验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饲料蛋白效率(PER)均达到最高(分别为118.08%、1.95%/d和207.22%),饵料系数(FCR)最小(1.27)(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汝鹏 樊启学 全德文 赵忠波 何辉 胡伟华 吴巧婉 汪帆 张诚明 邵韦涵
为研究豆粕替代鱼粉和添加牛磺酸及其交互作用对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幼鱼生长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设计豆粕替代鱼粉水平为0.00%、20.00%、35.00%、50.00%,牛磺酸水平为0.00%、1.00%,采用4×2双因素试验,配置了D1~D8共8个等氮(45.43%±0.80%)、等脂(9.2%±0.44%)的饲料处理组。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豆粕及牛磺酸对翘嘴鲌幼鱼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随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加,鱼体粗蛋白、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及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提高(P<0.05);总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襄河 叶继丹 王子甲 王琨 孔江红
以鱼粉和豆粕分别为主要动物性和植物性蛋白源,研究饲料中不同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幼鱼生长性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设计4∶1、3∶1、2∶1和1∶1四种不同动植物蛋白比的等氮等脂饲料配方,按配方制备试验饲料,分别表示为D1、D2、D3和D4。牙鲆幼鱼随机分配到12个设有循环水系统的玻璃钢桶内(900L),每3桶鱼饲喂一种饲料,每天投喂饲料2次,每次达到表观饱食,饲喂期为56d。以增重率(WGR)、饵料系数(FC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肝体指数(HSI)、肥满度(CF)、鱼体成分和饲料成本为依据,综合评价饲料中不同比例的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牙鲆的饲养效果。通过测定尿素氮(BU...
关键词:
牙鲆 豆粕 鱼粉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俊 周小秋 银龙 冯琳 姜维丹 刘扬 赵叶
旨在研究膨化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建鲤生长、体成分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选取始体重为(240.2±5.7)g的健康建鲤720尾,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4个处理分别是饲料中豆粕替代0(对照),25%,50%,100%的鱼粉,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5%和50%鱼粉对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无显著影响(P>0.05);替代100%鱼粉显著降低了增重、增重率和特异性生长率(P<0.05),显著降低了鱼体粗蛋白含量(P<0.05)和肠体指数(P<0.05),显著降低了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γ-谷氨酰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0.05)。综上...
关键词:
建鲤 豆粕 生长 体成分 消化吸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陈建明 赵朝阳 周辉 阎大伟 冷向军 叶金云 潘茜 王友慧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对饲料蛋白的需求;经过8周饲养,实验Ⅰ的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翘嘴红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0.89%饲料蛋白组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1.04%、35.51%饲料蛋白组(P<0.05),但是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没有显著...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丽 王际英 宋志东 李宝山 谭青 孙永智 张利民
以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豆粕和酶解豆粕替代鱼粉对其生长、体组成、消化和代谢酶活力的影响。用豆粕替代基础饲料中0、20%、40%、60%和80%的鱼粉,酶解豆粕替代60%的鱼粉,配制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SM0、SM20、SM40、SM60、SM80、HSM60)。选取初始体质量为(47.18±0.45)g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1)同对照组相比,豆粕替代20%和40%鱼粉对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无显著影响,SM60和SM8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小霞 邱彬崇 柳碧薇 甘炼 潘庆
以干啤酒糟分别替代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豆粕,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研究干啤酒糟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性能、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540尾初始体重为(3.00±0.08)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干啤酒糟替代豆粕的比例在0~40%时,各试验组间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60%、80%和100%替代组(P<0.05)。以增重率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小霞 邱彬崇 柳碧薇 甘炼 潘庆
以发酵啤酒糟分别替代饲料中0、20%、40%、60%、80%和100%的豆粕,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研究发酵啤酒糟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生长性能、体组成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探明发酵啤酒糟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适宜用量。将540尾初始体重为(3.00±0.08)g的奥尼罗非鱼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为期6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啤酒糟替代豆粕的比例在0~60%时,各试验组间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超过60%时,生长性能显著下降(P<0.0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孔纯 华雪铭 杨璐 刘韬 杨景丰 王坛 王刚 吴钊 施永海 税春 苏美英
选择体质量为(39.84±3.09)g暗纹东方鲀,分为8组,分别饲喂等氮等能的高鱼粉组、低鱼粉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低鱼粉豆粕组4组实用饲料和添加大豆抗原蛋白的半纯化饲料(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分别为0%、5%、8%和12.5%),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生长实验,探讨大豆抗原蛋白对暗纹东方鲀生长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发酵豆粕组生长性能显著优于低鱼粉组,用豆粕替代部分鱼粉的低鱼粉豆粕组与低鱼粉组无显著差异。半纯化饲料中随着大豆抗原蛋白含量增加,生长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实用饲料和半纯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德田 汪毅 黄旭雄 王伟隆 张圣鑫
为研究在养殖过程中降低鱼粉用量的同时保持凡纳滨对虾良好的生长性能和抗逆能力,实验在含10%鱼粉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酶解豆粕(PSM) 0%(A)、2.5%(B)、3.5%(C)、4.5%(D)、5.5%(E)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质量为(0.45±0.02) 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周,检测对虾生长性能及抗胁迫机能。结果显示,8周养殖实验结束后,各实验组对虾的终末体质量为14.65~15.38 g/尾,各组间对虾终末均重、成活率和饲料系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A组对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实验组;C组、D组和E组对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组;各组间灰分和水分均无显著性差异;D组和E组对虾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血清溶菌酶和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T-SOD)均显著高于A组;A组对虾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D组和E组。人工急性感染高剂量副溶血性弧菌的胁迫实验中,A组对虾在弧菌感染48和60 h时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D组对虾同期的累积死亡率;低剂量副溶血性弧菌人工急性感染后,在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检测Toll受体、免疫缺陷(IMD)和溶菌酶3种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对虾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添加酶解豆粕的C组、B组和D组,峰值出现时刻分别为感染后24、42和24 h。研究表明,含10%鱼粉的饲料中添加0%~5.5%酶解豆粕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效果不显著,酶解豆粕会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同时也会显著改变凡纳滨对虾对弧菌的抵抗力及其免疫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酶解豆粕添加量达到4.5%时可使养殖的凡纳滨对虾获得最佳的抗弧菌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