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53)
2023(2827)
2022(2500)
2021(2385)
2020(2125)
2019(4831)
2018(4661)
2017(8078)
2016(5137)
2015(6370)
2014(6417)
2013(5860)
2012(5512)
2011(5055)
2010(5536)
2009(4672)
2008(4495)
2007(4145)
2006(3653)
2005(3407)
作者
(14692)
(12186)
(12035)
(11566)
(7781)
(5837)
(5609)
(4791)
(4755)
(4573)
(4277)
(4228)
(4042)
(3921)
(3846)
(3813)
(3703)
(3556)
(3552)
(3493)
(3238)
(3060)
(3057)
(2917)
(2774)
(2744)
(2735)
(2664)
(2538)
(2536)
学科
(13736)
经济(13720)
管理(11051)
(10189)
(8347)
企业(8347)
教育(7484)
教学(6478)
理论(6213)
中国(6107)
方法(5547)
数学(4377)
数学方法(4250)
学法(4244)
教学法(4244)
(4009)
(3893)
银行(3880)
(3801)
(3784)
技术(3736)
研究(3684)
(3679)
学理(3646)
学理论(3646)
业经(3197)
(3103)
(2977)
金融(2977)
地方(2777)
机构
学院(66783)
大学(65763)
研究(25854)
(22146)
经济(21426)
管理(21178)
中国(18690)
理学(17656)
理学院(17338)
科学(16899)
管理学(16790)
管理学院(16690)
(15915)
(14191)
研究所(12851)
(12783)
(12349)
师范(12225)
(11824)
中心(11306)
技术(11088)
教育(10595)
北京(10580)
业大(10476)
农业(10219)
(9794)
师范大学(9536)
(9523)
职业(9306)
(9282)
基金
项目(42585)
研究(34562)
科学(32904)
基金(26799)
(23335)
国家(23070)
教育(19911)
科学基金(19092)
(18870)
社会(18209)
社会科(17063)
社会科学(17058)
编号(16322)
(16136)
成果(14334)
基金项目(14040)
课题(13068)
自然(12197)
自然科(11916)
自然科学(11914)
自然科学基金(11675)
资助(11143)
(11024)
重点(10530)
(9803)
(9690)
大学(9510)
项目编号(9457)
规划(9247)
(9093)
期刊
(25354)
经济(25354)
教育(24887)
中国(24639)
研究(21839)
(11068)
学报(11066)
科学(10208)
管理(8875)
技术(8386)
大学(8145)
农业(7952)
职业(7829)
(7472)
学学(7003)
(6188)
金融(6188)
(5201)
图书(4758)
(4706)
论坛(4706)
技术教育(4532)
职业技术(4532)
职业技术教育(4532)
资源(3981)
高等(3951)
财经(3827)
经济研究(3775)
成人(3770)
成人教育(3770)
共检索到113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冷凌  曹廷生  
法科学生的实务能力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行业特色高校法学专业的学术研究薄弱,但协调各方面的专业教育资源,尤其是优势专业的教育资源,使之与法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综合提升学生的实务能力却是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教育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在奠定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的同时,教授和培养学生另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处理某一专业领域法务的能力,对于提升行业特色高校的法学专业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莹  
贫困大学生在问题视角下往往被视为资源匮乏、就业能力弱的群体,基于此开展的就业辅导存在负面标签效应,忽略个体主动性以及增加个体无力感的局限。优势视角则从个体拥有的资源与能力出发,关注于个体正向经验带来的积极影响,从教育者转变理念,学生增强抗逆力,家庭、学校与社会疏通、社会服务三个方面提出改进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义  周映  
现行"点"式法科毕业论文组织模式存在学生能力训练不足、教与学都无法充分开展等突出问题,为此需引入"线"性毕业论文组织模式。对照"卓越计划"中的四项法律职业能力,可以从营造"法律人培养共同体"、各类实践与毕业论文一体化管理、引导学生积累标志性业绩替代原毕业论文等方面,实现法科职业能力的过程培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文冬  赵呈领  
在当今信息时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以至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之间有何关系?我们应如何利用提高信息素养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针对这些现实的问题,本文从信息素养与元认知能力的内涵、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姜国辉  李玉清  何俊仕  胡志华  李春生  
研究以提高工科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宗旨,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将其分解成理论课中的案例、实践课中的实验、课程设计的一个结构功能、毕业设计中的一个项目,形成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从认知能力到实训能力再到创新能力递进式得到训练,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索成秀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使国与国的联系更紧密,"地球村"的高度互联切实增强人们的联系与互动,不同文化的沟通与协作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新常态。多元化发展为大学生提供越来越多的跨文化学习交流机会,也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语言作为沟通工具和文化载体,英语学习不应停留在单纯的语言知识学习层面,更要进行不同文化间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过硬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能获得更多就业机会,更具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乘  
高等教育质量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近年来,河海大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办学思路,努力把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一、坚持特色发展方向河海大学的前身是1915年创办的水利专门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集中了南京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70周年校庆之际正式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芳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和金融危机引发了对人才培养的新思考。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作为重点行业领军人才培养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红秋  
性格优势是大学生拥有的积极的、正向的、美好的道德品质。性格优势具有可识别性、异质性和可塑性等特征。性格优势相比于能力优势具有更大的发展潜能,有效的优势干预措施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进主观幸福感。性格优势的培养对引导大学生幸福需要的发展方向,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引导目标设置程序、利用社会需要满足等策略,可将大学生性格优势培养的内容与过程进行操作化表达。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燕  郭玉英  魏昕  杨保和  环敏  
科学推理能力是理科师范生应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用"Lawson科学推理能力测试量表(LCTSR)"对四所师范院校理科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理科学生科学推理测试成绩普遍偏低;测查的7个能力维度水平发展不均衡,其中高级控制变量推理能力最低;能力维度得分与院校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与专业和年级的相关性不显著,这表明师范院校理科教学对提高学生科学推理能力作用不明显。为此,结合理科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了原因并提出理科教学改革的建议。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宗若灿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知识理解和技艺掌握之母。”小学科学是以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需要在科学探究中得以发展。科学探究离不开科学观察,它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观察过程中,学生会抓住观察对象的基本特征,会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观察并不是简单地看,而是多种感官参与、融入的科学思维活动。离开了学生有效的科学观察,科学探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丽娜  
在信息时代,培养大学生电子资源利用能力,既是促使其"成才"的需要,也是帮助其健康"成长"的需要。在素质教育中,信息素质教育是基础,根据这一教育的目标,大学生的电子资源利用能力培养,应把它作为专业能力和基本能力的"双重"定位。在当下高校的教育实践中,对这一能力的培养应采取整合性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韵  王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倪焕敏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本文分析了行业性高职院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根据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现状,提出建立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创品牌显特色,获得优势资源的聚焦;引企业深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链等加强行业性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旨在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行(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良  刘燕  孙静华  
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综合性过程。行业与学校分别作为产品的"买方"与"卖方",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共同的利益需求。鉴于此,论文以行业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行业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扮演着"能力标准的制定者与执行者、人才培养过程的督导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检验者、深度校企合作的推动者、职业院校的相关服务者"等五大角色,并从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参与学生能力评价机制的建设四个方面探讨行业将怎样参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学生毕业走向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