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2)
2023(10758)
2022(9453)
2021(9098)
2020(7395)
2019(17367)
2018(17496)
2017(33172)
2016(18496)
2015(20944)
2014(21009)
2013(20487)
2012(18867)
2011(16780)
2010(16898)
2009(14784)
2008(14274)
2007(12228)
2006(10559)
2005(9103)
作者
(52545)
(43297)
(43123)
(41031)
(27594)
(20794)
(19653)
(17257)
(16528)
(15478)
(15012)
(14481)
(13754)
(13566)
(13370)
(13269)
(13154)
(12837)
(12344)
(12333)
(10835)
(10681)
(10455)
(9812)
(9777)
(9758)
(9649)
(9530)
(8729)
(8667)
学科
(66595)
经济(66519)
管理(49527)
(46578)
(38981)
企业(38981)
方法(31494)
数学(26864)
数学方法(26534)
中国(18371)
(18305)
(15682)
业经(15197)
(15077)
理论(15018)
地方(14233)
教育(12255)
农业(12223)
(11819)
贸易(11811)
(11809)
技术(11782)
(11452)
(11027)
环境(10651)
教学(10446)
(9728)
(9698)
财务(9635)
财务管理(9619)
机构
大学(250084)
学院(249905)
管理(99963)
(91486)
经济(89152)
理学(86747)
理学院(85756)
管理学(84222)
管理学院(83779)
研究(83705)
中国(60161)
(54450)
科学(53812)
(42209)
(40541)
(39814)
业大(39062)
研究所(38741)
中心(37754)
(36463)
(35526)
师范(35195)
北京(34753)
财经(32321)
农业(31823)
(30972)
(30268)
技术(30197)
(29422)
师范大学(28380)
基金
项目(176159)
科学(136677)
研究(131490)
基金(123943)
(107798)
国家(106857)
科学基金(91190)
社会(77887)
社会科(73552)
社会科学(73530)
(70316)
基金项目(66751)
教育(62362)
自然(60178)
(59354)
自然科(58713)
自然科学(58702)
自然科学基金(57600)
编号(56054)
资助(50883)
成果(45474)
重点(39616)
课题(39133)
(38283)
(37169)
(37040)
创新(34350)
项目编号(34149)
科研(33331)
大学(33177)
期刊
(99025)
经济(99025)
研究(72241)
中国(51482)
学报(40297)
教育(39532)
管理(37052)
科学(36957)
(36386)
大学(30014)
(28286)
学学(27678)
农业(26205)
技术(25123)
(17870)
金融(17870)
图书(16828)
业经(16294)
经济研究(14922)
财经(14537)
(13941)
理论(13057)
科技(13048)
问题(12614)
实践(12312)
(12312)
(12276)
资源(12194)
情报(11623)
技术经济(11621)
共检索到363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桂萍  王立波  林道全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航天经济发展特点及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深化以航天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弘扬航天"严、慎、细、实"的作风和"创新无止境,改进无极限"的航天创新理念为特色的职业素质教育工程;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生产性实训功能,依托航天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俊秀  马应魁  王瑾  殷培峰  李泉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主线,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2个平台、5个模块、3条主线的"253"课程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保证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海运  
高技能人才短缺是制约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严重瓶颈,上海重型机器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做法为企业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炳雄  
企业制学院是近年来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成果之一。以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为例,企业制学院在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理念优势,企业制学院的内涵创新;机制优势,互利共赢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规范;课程优势,CDIO理念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资源优势,高效丰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文化优势,共享共融的企业制学院文化的确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生  
本文从分析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针对宁波地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人才的知识与能力要求,探索了在高职制造类专业培养生产性服务人才的方法,并对培养高质量生产性服务人才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寿  
国家明确要求.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鉴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结合"的途径与办法.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菊素  
高技能人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技能人才的能力本质特征是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一部分是由知识转化而来,但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加以培养,所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彻底改革以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应建立起"以能力为目标、以学分为纽带、以基地为载体、以双师为保障"的三个课堂联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顾力平  陈怡  
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是高技能人才三个培养途径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三大任务之一。应根据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的特点、规律,对其院校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职业教育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未能实现很好对接。对此,文章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由于受到社会观念、教育理念及薪资水平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高技能人才仍有巨大供需缺口。本文在阐述高技能人才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高技能人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应尽的责任和工作重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艳丽  王岚  
许艳丽、王岚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9期中撰文,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并从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人才培养结构、人才培养质量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的对接问题,提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与现代服务业需求对接的路径选择。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玲  
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人才分类中的两个不同类型,高技能人才属于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个层次,主要包括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中的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而技术技能型人才则属于介于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应用人才,根据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其包括技师和高级技师两个等级。培养高技能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要依靠正在逐步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同教育层次和培训机构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应该获取的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以满足国家对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巨大社会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胜明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基地和摇篮,高职院校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赛结合,推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师资培养,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在高职院校形成学习技能的良好氛围。从六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好处进行了认真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莹  吴娟  金轶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电力企业已进入高度需要人才、高度依赖人才的发展阶段,一线技能工人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基础。因此,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电力企业高技能人才现状,本文以情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将经验丰富但缺乏系统理论的在职技能人员与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经验的青年员工结成团队共同培养的"互师互补"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SN供电公司的实践,进一步阐释了"互师互补"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祁红志  张金标  
模具行业的发展需求高技能人才,模具专业群将专业培养要求与相关职业标准结合,构建"双证融通、学做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项目课程开发,构建"岗位进阶、能力递升"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工学结合工作站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