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9)
- 2023(9820)
- 2022(8102)
- 2021(7134)
- 2020(6184)
- 2019(14091)
- 2018(13765)
- 2017(26950)
- 2016(14117)
- 2015(15869)
- 2014(15704)
- 2013(15915)
- 2012(14760)
- 2011(12861)
- 2010(13219)
- 2009(12698)
- 2008(12749)
- 2007(11372)
- 2006(10091)
- 2005(9602)
- 学科
- 业(75715)
- 济(74697)
- 经济(74622)
- 企(70865)
- 企业(70865)
- 管理(57799)
- 方法(30895)
- 业经(26865)
- 财(23628)
- 农(22832)
- 贸(22710)
- 贸易(22696)
- 数学(22330)
- 数学方法(22237)
- 易(22050)
- 务(18316)
- 财务(18311)
- 财务管理(18301)
- 企业财务(17238)
- 农业(16981)
- 技术(16272)
- 地方(16046)
- 中国(14641)
- 策(13918)
- 划(13530)
- 和(13397)
- 制(13310)
- 理论(12513)
- 企业经济(12083)
- 经营(11609)
- 机构
- 学院(212949)
- 大学(205586)
- 济(101511)
- 经济(99981)
- 管理(87383)
- 理学(74409)
- 理学院(73770)
- 管理学(73079)
- 管理学院(72698)
- 研究(68752)
- 中国(56080)
- 财(45235)
- 京(42599)
- 科学(37651)
- 财经(35675)
- 农(34641)
- 所(34078)
- 江(32871)
- 经(32330)
- 经济学(30718)
- 研究所(30324)
- 中心(30257)
- 业大(28543)
- 经济学院(28007)
- 农业(27200)
- 北京(26518)
- 商学(26398)
- 商学院(26160)
- 财经大学(26023)
- 州(25819)
- 基金
- 项目(134352)
- 科学(107973)
- 研究(100040)
- 基金(99850)
- 家(85651)
- 国家(84922)
- 科学基金(74658)
- 社会(66934)
- 社会科(63866)
- 社会科学(63850)
- 基金项目(52588)
- 省(52549)
- 自然(46906)
- 自然科(45823)
- 自然科学(45809)
- 自然科学基金(45043)
- 教育(43436)
- 划(42721)
- 资助(40333)
- 编号(39001)
- 业(33440)
- 创(31451)
- 发(30445)
- 部(30072)
- 重点(29969)
- 成果(29609)
- 创新(28491)
- 国家社会(28274)
- 制(26975)
- 人文(26505)
- 期刊
- 济(116212)
- 经济(116212)
- 研究(63407)
- 中国(39313)
- 管理(38257)
- 财(38199)
- 农(32161)
- 科学(27058)
- 学报(25355)
- 农业(22617)
- 融(20388)
- 金融(20388)
- 业经(20352)
- 大学(19980)
- 技术(19467)
- 贸(19402)
- 学学(19338)
- 国际(19244)
- 经济研究(18749)
- 财经(17948)
- 问题(16648)
- 经(15750)
- 业(15704)
- 世界(13908)
- 技术经济(13502)
- 教育(12569)
- 商业(11730)
- 现代(11715)
- 财会(11223)
- 经济管理(10312)
共检索到330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浦培根 吕文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签署的系列协议为基础,从承包商的角度,分析对承包商利好的贸易政策,使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最大限度的分享贸易自由化的利益,增强在建筑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东盟 自由贸易区 国际工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论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兴起,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经济体,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联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成新轩 杨博
本文以本国贸易附加值有效测度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将空间效应纳入自贸区网络中,分析网络中各个区位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网络中成员的增多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值的增长,制造业也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2008—2016年期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自贸区网络依据不同空间关联性规则呈现不同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同时产业空间关联性越来越容易在经济或贸易开放水平相似的成员之间发生;网络成员之间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对外贸易开放水平、自贸区优惠利用率、原产地规则严格程度、外部冲击因素依据不同空间关联规则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特征;网络中地理或贸易开放水平相似的成员之间有制造业产业链国内化的趋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一、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两种竞争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的国内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同本国其他企业市场竞争中所展现出的活力,其强弱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企业自身的效率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结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同它国企业开展市场竞争所表现出的活力与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国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成员国之间的税收政策差异产生税收冲突,形成有害的税收竞争。在全面降低关税水平后,如何进一步开展自由贸易区内的税收协调,是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本文认为,应借鉴欧盟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际,有效地进行税收协调,预防和避免有害税收竞争。同时以此为契机,加快我国新一轮税制改革的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丽 赵毛泽
文章基于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利用2000~2018年增加值贸易数据,从FTAs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TAs深度的提升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且相较于垂直深度,水平深度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FTAs深度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制造业类型和出口目的国(地区)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FTAs深度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加入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均会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最强,其次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中国是否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预测结果相比,区域贸易协定水平深度对制造业整体以及分类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晓晔
传统上说,反垄断法是保护国内市场竞争的法律制度。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一股明显的潮流,人们甚至听到了"民族国家结束"或者"没有国界经济"的论调。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仅适用于本国领土范围的反垄断法便受到了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婷
随着中、日、韩贸易的不断增长以及投资关系的日益紧密,建立自由贸易区(FTA)的讨论正在三国间紧密地进行着。今年5月在韩国济州岛举行的三国领导人会议上,三国承诺将于2012年前完成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世腾 汤西桥 陈有志
文章利用2003-2012年长三角地区企业对149个国家(地区)海外直接投资项目数据,在引力模型的基础上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双边投资协定等视角考察了长三角地区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项目选址的决定因素问题。研究表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签订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长三角地区企业倾向于选择能源和科技资源丰裕的国家(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来摆脱资源约束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应该加快自由贸易区协定谈判的步伐,与美欧等尽快完成双边投资协议的谈判。此外,长三角地区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项目选址也受到东道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夏善晨
一、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的可持续增长的综合能力。国家竞争力评价是全新的系统量化概念,从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两方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詹政 冯宗宪
文章综合应用战略贸易理论与寡占竞争理论,构建"两国三地"竞争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的进出口关税政策对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境外资源利用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对于依赖境外原料或资源的出口企业来说,不论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的是产量竞争还是价格竞争,本国政府降低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的进口关税都会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和利润增加,而使竞争对手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下降;(2)相对于价格竞争而言,当出口企业在国际市场进行产量竞争时,政府出口刺激政策的效果要更加明显。
关键词:
战略贸易政策 国际竞争力 境外资源利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海军
近年来,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发展迅速,无论是承揽项目规模,还是项目运作水平都在快速提升。目前,从完成营业收入看,我国已跻身国际工程承包六强,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对外承包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元明
对中国农业而言,加“入世”贸组织(WTO)是挑战大于机遇。本文提出六大对策建议,即实施农业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强固农业基础,努力开创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新局面,建立、健全农产品国际市场信息服务系统;调整农业“绿箱”政策。
关键词:
“入世” 农业 国际竞争力 对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南
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是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两种较为常见的形式,关贸总协定第24条是其限制和约束区域性贸易安排的机制,但条款本身的不严密之处被有的缔约方曲解利用,从而使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成为贸易保护的壁垒,布鲁塞尔协议只是对条款作了一些补充和说明,远远不能解除该条款的局限性,这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铮
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罗元铮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在本世纪末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按照全会通过的决定,下大力气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这个大市场,是一个开放的、联结世界的大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