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7)
2023(12197)
2022(10617)
2021(9974)
2020(8360)
2019(19121)
2018(19418)
2017(36322)
2016(20165)
2015(22739)
2014(23093)
2013(22580)
2012(20738)
2011(18550)
2010(18417)
2009(16604)
2008(15947)
2007(13882)
2006(12054)
2005(10527)
作者
(60577)
(50270)
(49843)
(47410)
(31843)
(24125)
(22623)
(19851)
(19206)
(17949)
(17229)
(16974)
(15990)
(15867)
(15552)
(15388)
(15151)
(15026)
(14351)
(14260)
(12717)
(12401)
(12215)
(11426)
(11223)
(11170)
(11152)
(10983)
(10129)
(10053)
学科
(75346)
经济(75252)
管理(58311)
(54901)
(45806)
企业(45806)
方法(34744)
数学(29787)
数学方法(29429)
(20915)
(20800)
中国(19675)
(17902)
技术(17504)
业经(16888)
地方(16136)
理论(14257)
(14250)
农业(14072)
(13121)
(12661)
贸易(12654)
环境(12434)
(12260)
教育(11575)
(11237)
财务(11159)
财务管理(11134)
(11014)
银行(10950)
机构
大学(283869)
学院(282596)
管理(111678)
(103788)
经济(101223)
研究(97172)
理学(96754)
理学院(95620)
管理学(93866)
管理学院(93366)
中国(69675)
科学(64976)
(61950)
(52738)
(50249)
业大(47770)
研究所(46350)
(45682)
中心(43352)
农业(41708)
(41666)
北京(38906)
(38379)
师范(37921)
财经(36800)
(35580)
技术(34260)
(33818)
(33490)
师范大学(30627)
基金
项目(201014)
科学(155938)
研究(144250)
基金(143108)
(126743)
国家(125718)
科学基金(106395)
社会(86896)
社会科(82142)
社会科学(82118)
(79930)
基金项目(76742)
自然(71485)
自然科(69764)
自然科学(69744)
自然科学基金(68453)
(67772)
教育(66113)
编号(59552)
资助(58356)
成果(47803)
重点(45340)
(43098)
(42572)
(42282)
课题(41468)
创新(39465)
科研(38573)
计划(38103)
大学(36457)
期刊
(113021)
经济(113021)
研究(79252)
中国(56550)
学报(52030)
(47327)
科学(46070)
管理(40623)
大学(37832)
学学(35616)
教育(35460)
(33558)
农业(33271)
技术(27289)
(19860)
金融(19860)
业经(18820)
(17668)
图书(17245)
经济研究(17139)
财经(16958)
科技(16492)
问题(14541)
(14387)
技术经济(14375)
业大(14246)
(14234)
理论(13695)
资源(13524)
实践(12770)
共检索到408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印山  郭修武  张海娥  李轶晖  李成祥  
对7个葡萄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组合的胚珠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组合在花后55d接种效果较好,胚珠萌发率较高。少数早熟品种为母本时,最佳接种时期以花后45d较好。组合不同胚珠萌发率有一定差异,其中以二倍体为母本的组合平均萌发率为22.54%,四倍体为母本的组合平均萌发率为19.64%,二倍体为母本的组合胚珠萌发率明显高于以四倍体为母本的组合。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雅楠  骆强伟  王跃进  
【目的】获得无核抗寒葡萄新种质并提高抗寒无核葡萄胚挽救育种效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亲本基因型、基本培养基类型(MM3和ER)、不同氨基酸(MM3+2.5 mmol·L~(-1)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对无核葡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的影响。从杂交亲本中分别利用无核探针GSLP1-569、SCC8-1018和抗寒的分子标记S241-717,确定能扩增出特异带的亲本,再用相应的分子标记对其杂种后代进行无核和抗寒性状的鉴定。【结果】7个杂交组合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为1 168个,获得发育胚331个和杂种后代97株,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6.00%和17.33%。通过比较母本基因型,以‘双优’为父本,‘红脸无核’‘无核白’‘昆香无核’为母本,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5.39%和16.31%;以‘北冰红’为父本,‘红脸无核’‘美丽无核’‘无核白’为母本,杂交组合‘红脸无核’ב北冰红’获得胚发育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33.52%和6.59%。父本基因型对胚挽救成苗有一定影响,‘红脸无核’ב北冰红’和‘红脸无核’ב双优’,胚发育率分别为33.52%、39.00%,成苗率为6.59%、9.50%;‘无核白’ב北冰红’和‘无核白’ב双优’的胚发育率分别为7.64%、19.26%,成苗率为1.91%、8.15%。接种至MM3培养基的胚珠,获得的胚发育率和成苗率均高于ER培养基。杂交组合‘昆香无核’ב双优’的胚珠接种至添加2.5 mmol·L~(-1)谷氨酰胺的MM3培养基,获得胚发育率最高,为59.69%;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获得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0.93%,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对于杂交组合‘红宝石无核’ב北醇’,添加2.5 mmol·L~(-1)天冬酰胺的胚发育率最高,为55.71%;添加天冬酰胺、谷氨酰胺培养的杂种胚珠的成苗率分别为21.43%、22.22%,对成苗促进作用显著。利用无核标记GSLP-569、SCC8-1018和抗寒分子标记S241-717,共检测了6个杂交组合的83个杂种株系,其中携带无核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49个,抗寒分子标记的杂种株系55个,同时携带无核和抗寒标记的杂种株系36个。【结论】‘昆香无核’和‘红脸无核’适宜作为胚挽救育种的母本材料。‘双优’作为父本比‘北冰红’的胚挽救效率更高。MM3适宜作为胚发育培养基。MM3培养基中添加酰胺类氨基酸可以促进胚挽救成苗。分子标记检测的83个杂种株系中,36个杂种株系携带无核抗寒分子标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姚磊  李岩  曹鸣庆  刘公社  
大白菜小孢子培养获得的子叶期胚状体,经粉碎的玻璃碴摩擦后,与农杆菌共培养,在加筛选剂Basta(含phosphinothricin5mg/L)的培养基上,再生出数株绿苗。自交留种后,对其后代苗期进行的Basta抗性鉴定显示,有4株抗此除草剂。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抗性植株的基因组中各有一个bar基因插入位点。对转化株的小孢子进行再培养,后代小孢子植株对Basta抗性的分离比显示,此转基因株为杂合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兴民  余智莹  张萌  董瑞奇  陶建敏  
以二倍体和四倍体葡萄杂交获得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诱导体细胞胚发生。采用的初生胚诱导培养基(SE培养基)为:NN69+1.80 mg.L-1NAA+0.4 mg.L-1水解酪蛋白+2 g.L-1活性炭+30 g.L-1蔗糖+6 g.L-1琼脂;次生胚诱导培养基分别为:3/4MS+0.35 m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扩繁培养基)和MS+1.5 g.L-16-BA+0.2 g.L-1IBA+30 g.L-1蔗糖+6 g.L-1琼脂(胚状体萌发培养基)。结果表明:初生胚诱导率为11.11%和16.67%,体细胞胚在扩繁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利用流式细胞仪和SSR标记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印山  陈文玲  郭修武  刘镇东  林洪  唐健  
以葡萄二倍体品种无核红宝石与四倍体品种香悦为亲本进行正反杂交,以杂交胚珠为试材进行胚挽救试验,研究不同取样时期对胚珠萌发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法与染色体计数法对杂交后代幼苗倍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无核红宝石×香悦于花后60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8.33%,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8株,其中有1株三倍体植株(12.5%);香悦×无核红宝石在花后83d接种胚珠萌发率最高,为29.38%,获得杂种胚挽救幼苗56株,其中有16株三倍体植株(27.5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爱玲  王跃进  唐冬梅  张剑侠  张朝红  
【目的】提高无核葡萄胚挽救中幼胚的成苗率。【方法】以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不同基因型、不同胚珠发育培养基、添加不同氨基酸及低温处理采后幼果对无核葡萄胚成苗率的影响。【结果】在无核葡萄胚离体发育中,母本和父本对胚的成苗均有影响;在二倍体无核葡萄作母本的杂交组合中,以二倍体无核葡萄作父本比以四倍体有核葡萄作父本更有利于胚的成苗。在3种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中,适宜于无核葡萄离体幼胚发育和成苗的培养基是MM4。ER添加4mmol·L-1脯氨酸培养基最有利于无核葡萄胚的发育。低温处理3d对红宝石无核×森田尼无核和红宝石无核×黑奥林胚的成苗促进最大。【结论】无核葡萄胚挽救的适宜培养基是ER+4mmo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甘专  刘伟  马孟增  潘学军  
为了建立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给野生毛葡萄种质资源的超低温保存和无毒苗木培育提供参考,以花溪-4和农院-11毛葡萄组培苗的茎尖为材料,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浓度配比对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葡萄茎尖离体培养与增殖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1.5 mg/L+IBA 0.02 mg/L,离体培养成活率达93.8%以上,增殖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88.6%和5.8;茎尖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 0.05~0.15 mg/L+IAA 0.2 mg/L,生根成苗率为100%,建立了毛葡萄茎尖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的技术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  朱之悌  田砚亭  张志毅  康向阳  
采用极端温度的物理方法处理毛新杨、银腺杨、银毛杨雌花芽 ,均可获得三倍体 .结果表明 :①雌花枝水培 1~ 5d期间是处理雌花芽的有效时期 ;②高温处理雌花芽检测出 10株三倍体 ,处理温度以 40 ,44℃有效 ,分别获得8株、2株三倍体 ,其中 40℃高温处理效果最佳 ;③低温处理雌花芽检测出 3株三倍体 ,4,- 2℃低温处理均有效果 ,分别获得 1株、2株三倍体 ,- 2℃处理效果较好 ;④处理时间分别为 :40℃高温处理水培 1~ 5d的花枝 3 ,5 ,7h ,44℃高温处理水培 2~ 4d的花枝 3h ;4℃低温处理水培 3d的花枝 2 4h ,- 2℃低温处理水培 2d的花枝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雪莲  孙毅  郭平毅  刘惠民  刘少翔  王景雪  解志红  
用农杆菌转化小麦授粉10d后的幼胚,经5‰PPT筛选获得大量正常再生植株。PCR及PCR Southern杂交检测证明其中23%(18株)再生苗为转化bar基因植株,这些植株可明显提高对basta的抗性。还总结了农杆菌转化小麦幼胚高效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的处理程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佳  刘晓  陈建  刘伟  
以金星无核葡萄的胚珠为试材,对胚挽救的多个影响因素包括接种时间、培养基和培养方式进行研究,以进一步确定无核葡萄胚挽救各个阶段的适宜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无核葡萄胚挽救最重要的因素是接种时期,其他因素影响程度因组合而不同:在果粒着色10%左右接种胚珠发育率最高,达到63.38%;在胚珠发育阶段,附加1.5 mg/L IBA、1.0 mg/L 6-BA和0.5 mg/LGA3的ER培养基最适宜离体幼胚的发育;在胚萌发阶段,使用附加1.0 mg/L IBA、0.5 mg/L 6-BA和0.5 mg/L GA3的WP培养基萌发率最高,同时对胚珠进行横切处理可以显著提高胚珠萌发出苗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钦  吴新新  郑禾  路河  郭仰东  
为筛选草莓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最适宜的培养条件,以草莓栽培品种‘甜查理’和‘章姬’为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花序以及激素种类和配比对草莓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低温预处理过程中,始终保持花蕾表面湿润状态较自然状态下更能提高草莓花药愈伤的诱导率,最佳处理时间为72h;北京地区越冬栽培的草莓第1、2花序的花药较第3、4花序花药具有更好的培养效果;筛选出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愈伤诱导效率最高达到91.67%,‘章姬’为87.28%;筛选出最佳分化培养基,其中‘甜查理’最高分化率达到19.10%,‘章姬’为10.59%。共获得花药培养植株688株,其中‘甜查理’...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扬眉  文峰  郭文武  
为获得纯合稳定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同源四倍体,以不同质量浓度(0.1、0.3、0.5g/L)的秋水仙素和时间(3、6、9h)组合对5个木薯品种的腋芽进行诱导处理,然后转入MS培养基培养再生试管苗,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根尖压片技术鉴定其倍性,筛选出四倍体。经多代无性繁殖,结果显示5个品种均获得稳定的四倍体植株。将木薯Col22和华南8号的四倍体移入温室,5个月后与对照二倍体相比,其叶片变宽、变厚,气孔的长度、宽度、密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同源四倍体新种质的创制为进一步用于木薯品种改良提供了珍贵的试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云洲  
构建了 Imtl(Inositol methyltransferase,肌醇甲基转移酶)基因的高效植物表达载体pDH0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得到了转基因植株。将收获的转基因 F_1烟草种子,发芽后以1.5%NaCl溶液浇灌,转Imtl基因烟草后代具有明显的耐盐能力,在株高、单株鲜重、生长势等指标上具有显著优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玉梅  杨正安  周晓罡  张绍松  孙茂林  
构建了苏云金杆菌晶体毒蛋白基因Cry1Ab的烟草叶绿体表达载体pCTBt,该载体以烟草叶绿体基因组trnI-trnA为同源重组片段,含有壮观霉素抗性筛选标记基因aadA、质体特异性启动子Prrn和终止子TpsbA.利用基因枪转化法,将pCTBt导入栽培烟草红花大金元叶绿体,经过4次继代筛选,获得9个抗壮观霉素的转化株系,转化频率为0.3~0.6株/枪,其中有5个株系PCR检测结果为阳性,初步确定Cry1Ab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叶绿体中.转基因烟草抗斜纹夜蛾试验表明,幼虫死亡率为10%~75%,转基因烟草植株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颖  文晓鹏  胡鹏  
以贵州珍珠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为材料,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探索了影响半夏遗传转化效率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卡那霉素的最佳筛选浓度是100 mg/L,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对转化频率都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侵染时间为20 min,共培养时间为3 d,乙酰丁香酮的浓度控制在60~100 mg/L时可以有效提高遗传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波处理5 min,可以有效提高叶柄转化的瞬时表达率。对抗性转化植株进行Gus染色和PCR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ipt已经整合到半夏基因组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