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81)
2023(5206)
2022(4236)
2021(4286)
2020(3250)
2019(7594)
2018(7782)
2017(13041)
2016(8155)
2015(9691)
2014(10110)
2013(9192)
2012(8494)
2011(7574)
2010(8057)
2009(6968)
2008(7104)
2007(6758)
2006(5892)
2005(5353)
作者
(22177)
(18097)
(17999)
(17226)
(11502)
(8828)
(8643)
(7129)
(7039)
(6906)
(6331)
(6174)
(6032)
(5883)
(5695)
(5668)
(5400)
(5345)
(5302)
(5264)
(4739)
(4638)
(4561)
(4347)
(4251)
(4149)
(4066)
(4018)
(3846)
(3845)
学科
管理(19890)
(18519)
经济(18489)
(12813)
教学(12131)
(11652)
企业(11652)
理论(10447)
教育(9706)
中国(8365)
学法(7500)
教学法(7500)
(6700)
(6416)
业经(5997)
方法(5915)
(5910)
资源(5618)
学理(5490)
学理论(5490)
工作(5255)
地方(5206)
(4857)
(4840)
研究(4786)
农业(4379)
政治(4367)
学校(4321)
思想(4298)
组织(4274)
机构
学院(103675)
大学(103281)
研究(32294)
管理(31266)
(26300)
中国(25053)
经济(24961)
理学(24826)
理学院(24409)
(24130)
管理学(23530)
管理学院(23328)
科学(22135)
(21034)
师范(20830)
(20184)
(16989)
(16954)
技术(16723)
师范大学(15901)
中心(15879)
北京(15733)
职业(15481)
(15429)
(15411)
教育(15268)
研究所(14986)
业大(13944)
图书(12654)
(12594)
基金
项目(60662)
研究(51746)
科学(44102)
基金(35447)
(29809)
国家(29416)
教育(28506)
(27364)
编号(26458)
社会(25804)
成果(24374)
科学基金(24051)
社会科(24016)
社会科学(24007)
(21998)
课题(19865)
基金项目(18332)
(17921)
项目编号(15689)
资助(14370)
自然(14325)
重点(14213)
研究成果(13958)
自然科(13782)
自然科学(13778)
规划(13606)
(13505)
自然科学基金(13492)
大学(13104)
(13069)
期刊
(38112)
经济(38112)
教育(37304)
中国(36568)
研究(32786)
学报(16767)
图书(16250)
(14225)
(13677)
科学(13209)
管理(13183)
技术(13037)
书馆(12486)
图书馆(12486)
大学(12360)
职业(10883)
农业(9521)
学学(9498)
(7476)
论坛(7476)
资源(7375)
(7222)
金融(7222)
业经(6735)
技术教育(6557)
职业技术(6557)
职业技术教育(6557)
高等(6424)
情报(6342)
(6257)
共检索到179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毕于建  杨金莲  
红色文化资源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实践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挖掘红色资源,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宗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应按照"一个主题,四条主线"把握教材,依靠三种途径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通过拓展教师资源、组建教学团队,开展示范教学、进行教学资源建设,从事课题专项研究、建立教学资源库与网络学习平台资源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与效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敏  王坤庆  王继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我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该课程历史教育功能的实现。华中师范大学在探讨《纲要》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三结合整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该模式对改革《纲要》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亮  桂署钦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教材和有效载体。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培育学生爱国家、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提高教学实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选择并将广西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引入"纲要"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充分认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坚持吻合性原则,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谢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严重制约着该课程功能的发挥。因此,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党跃武  
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四川大学图书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服务专区“学习书屋”为示范,立足“大资源”,构建“大平台”,取得“大成效”,走出了一条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忠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民主与法制、纪律、社会生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初步的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改革和构建问题,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新国  秦智伟  张永强  
微课虽"小",但教学意义很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兴教学资源。通过国内高校对微课资源的一般认识和理念的阐述,明确了高校微课资源建设的终极目标,归纳了高校微课教学资源的主要特性,尝试对当前高校微课的类型进行分类,进而提出微课资源建设的基本策略,为高校在微课资源的建设实践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军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趣味性、有效性,增强中职学生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意识,使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更好地为新时代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通过调研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在理念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与德育有机结合;在实践做法上,通过融入式教学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为中职思政课有效教学探索了一条新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梁翠霞  
乡村振兴是党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布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文化。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精神力量,并不断赋予新内涵,引领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既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精神滋养,又能够激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精神动力。广东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实施广东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用红色文化引领和凝聚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正能量。本文主要探讨了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时代价值以及红色文化在广东乡村振兴中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了相关实践路径,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包丽颖  
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的重要举措。北京理工大学探索信息技术与思政课融合创新,形成了"互联网+思政课"较为系统的尝试。本文以北理工为例开展分析讨论,为其他高校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迎伟  王利华  
有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解决五个核心问题。实施全要素驱动的高校思政课研讨式实践教学模式。创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如何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和不断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难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提出本身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为此,教育部颁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明确要求,从本科思政课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顺喜  刘彦娟  
高校班级文化由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构成。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可以塑造优良班风班貌、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级成员全面发展。加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主导作用,不断探索和创新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特色班级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