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4)
- 2023(12484)
- 2022(10317)
- 2021(9496)
- 2020(7754)
- 2019(17859)
- 2018(17961)
- 2017(34478)
- 2016(19128)
- 2015(21311)
- 2014(21558)
- 2013(21114)
- 2012(19051)
- 2011(17014)
- 2010(16763)
- 2009(15247)
- 2008(14535)
- 2007(12667)
- 2006(11015)
- 2005(9642)
- 学科
- 济(73473)
- 经济(73395)
- 管理(53292)
- 业(50318)
- 企(41484)
- 企业(41484)
- 方法(33012)
- 数学(28324)
- 数学方法(27989)
- 农(21123)
- 中国(20332)
- 学(18776)
- 业经(17726)
- 财(16700)
- 地方(15636)
- 农业(14106)
- 环境(13752)
- 理论(12509)
- 和(12471)
- 制(12048)
- 技术(12003)
- 贸(11961)
- 贸易(11955)
- 易(11576)
- 划(11109)
- 发(10928)
- 务(10877)
- 财务(10807)
- 财务管理(10791)
- 银(10298)
- 机构
- 大学(269887)
- 学院(268221)
- 管理(105747)
- 济(99025)
- 经济(96704)
- 理学(92322)
- 理学院(91261)
- 研究(91079)
- 管理学(89469)
- 管理学院(89027)
- 中国(64712)
- 科学(61561)
- 京(58284)
- 农(50778)
- 所(46803)
- 业大(46422)
- 研究所(43321)
- 财(43136)
- 农业(40346)
- 中心(40248)
- 江(38261)
- 北京(36430)
- 范(35777)
- 财经(35411)
- 师范(35370)
- 院(33157)
- 经(32237)
- 州(31453)
- 技术(29982)
- 经济学(28586)
- 基金
- 项目(192921)
- 科学(150001)
- 基金(138668)
- 研究(136671)
- 家(123006)
- 国家(122007)
- 科学基金(103626)
- 社会(83689)
- 社会科(79182)
- 社会科学(79158)
- 省(76740)
- 基金项目(74401)
- 自然(69804)
- 自然科(68166)
- 自然科学(68144)
- 自然科学基金(66851)
- 划(64788)
- 教育(61659)
- 资助(56204)
- 编号(55672)
- 成果(44326)
- 重点(43437)
- 发(41369)
- 部(40678)
- 创(40118)
- 课题(38277)
- 创新(37471)
- 科研(37198)
- 计划(36804)
- 大学(34849)
- 期刊
- 济(106437)
- 经济(106437)
- 研究(74399)
- 学报(50525)
- 中国(48959)
- 农(46976)
- 科学(44307)
- 管理(37686)
- 大学(36636)
- 学学(34556)
- 农业(33014)
- 财(30831)
- 教育(29331)
- 技术(22322)
- 融(19206)
- 金融(19206)
- 业经(18293)
- 业(17078)
- 经济研究(16357)
- 财经(16172)
- 图书(16051)
- 科技(14571)
- 问题(14421)
- 业大(13941)
- 经(13614)
- 版(13607)
- 理论(13124)
- 资源(12639)
- 技术经济(12312)
- 实践(12282)
共检索到378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晗旸 孙清 吕济敏 葛竟峰
以绿色木霉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纤维素酶产量高且具有遗传稳定性的菌株Z;在经稀硫酸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中加入菌株Z进行酶解糖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强度15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60s的条件下,绿色木霉的致死率为94.1%,在此条件下选取菌株Z,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酶活为37U.mL-1,比诱变前酶活提高12%。利用该菌株,在酶解糖化时间60h、加酶量45U.g-1底物、底物浓度105g.L-1、温度37℃、初始pH值4.8时,还原糖得率为30.02%,说明绿色木霉经过诱变产纤维素酶具有较强的活性。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紫外诱变 绿色木霉 酶解糖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勇 高苇 张春祥 霍建飞 李健强 罗来鑫
为提高绿色木霉Tr9701的发酵速率,实现其有效开发,对绿色木霉Tr9701液体培养过程中不同胞外酶活性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110 r/min恒温振荡培养条件下,绿色木霉菌丝体生物量在第6~10天达到峰值;发酵液p H值在第6~10天发生转折逐渐上升,后基本保持平稳;胞外蛋白、胞外还原糖分别在第6,12天达到峰值,胞外愈创木酚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以5~6 d为一个周期呈现曲线式的增强;其胞外淀粉酶、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等酶的活性在培养前期有明显升高,且其液体发酵产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淀粉酶和蔗糖转化酶。为实现绿色木霉Tr9701规模发酵技术,应在其液体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冯学珍 郑媛 王跃军 孙谧 于建生 程江峰
以1株产海洋溶菌酶活性较高的菌株(S-12-86)为原始菌株,对其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紫外诱变育种进行了研究。实验所确定的原生质体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菌株S-12-86培养18h,溶菌酶浓度为1.0mg/ml,在35℃下,酶解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7.6%,再生率为23.6%。同时实验所确定的原生质体诱变的适宜条件为:30W紫外灯下80cm照射120s。对大量再生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了1株遗传性能稳定的菌株R-J-101,其产酶活力达到1808U/mg,比原始菌株(1290U/mg)提高了4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敏 杨春平 仇波 谢津 陈华保 龚国淑 杨继芝
采用人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的方法,测定了3种浓度的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湿性粉剂稀释液对玉米进行浸种和喷雾混合处理后,玉米植株中的一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经木霉L24菌株制剂处理后,与直接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照相比,玉米植株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POD)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3种浓度对玉米丝黑穗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绿色木霉L24菌株制剂稀释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4%。表明绿色木霉L24菌株可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菌对玉米植株造成的胁迫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穆昭艳 汪立平 赵勇 王娜 李安雪 汪欣
异甘露聚糖酶是制备益生元甘露寡糖的关键酶。对分泌异甘露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K-6(Bacillus subtilisK-6)的紫外诱变正突变株K-6-9(Bacillus subtilis K-6-9)的诱变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出发菌株和正突变株的异甘露聚糖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以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异甘露聚糖酶基因序列和蛋白序列进行分析,得到突变株的突变碱基以及突变氨基酸。基因序列研究结果显示,突变体的总碱基突变频率为1.02,碱基突变类型包括碱基的颠换、转换。在检测到的11个碱基突变中,转换的频率(54.5%)是颠换频率(45.5%)的1.2倍,其中,C/T之间的转换所占比例最大,A-G和A...
关键词:
异甘露聚糖酶 紫外线诱变 基因克隆 突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青兰 李晓宏
为提高水稻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源化利用效率,采用磷酸-丙酮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水稻秸秆粒径、固液比、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预处理前后水稻秸秆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粒径≤380μm、固液比1∶8、温度80℃、处理时间为1.5 h,在此条件下预处理的水稻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从未处理水稻秸秆的18.6%提高到预处理后的65.4%。SEM分析表明,经磷酸-丙酮预处理,水稻秸秆晶状结构遭到破坏,并崩解为碎片,从而使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显著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珊 虞方伯 郭明 单胜道 邸玉翠 徐少娟 李松华 郑圣丰
用紫外光对假单胞菌株进行诱变,以竹炭为载体,将紫外诱变假单胞菌固定在竹炭上,用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处理间甲酚水样。考察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投加量和水样pH值对间甲酚去除的影响以及进水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去除间甲酚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相对于原菌株,菌株经紫外诱变后,生长周期缩短了6h。经紫外照射120s的假单胞菌可以在竹炭表面及内部孔隙形成明显菌胶团,诱变菌在竹炭上所成的生物量明显较未经诱变菌增加。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能有效地去除水样中间甲酚。竹炭固定化紫外诱变假单胞菌投加量和水样pH值影响到间甲酚的去除效果,pH值在4~6时,间甲酚的去...
关键词:
竹炭 固定化 紫外诱变 假单胞菌 间甲酚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晓云 王慧 赵燕 陈红菊 季相山
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底泥中分离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c2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培育蛋白酶活性高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评价其降解饲料的能力。结果表明:(1)经6次紫外诱变,突变菌株B38的透明圈直径(H)与菌落直径(c)之比(H/c值)达到6.42,提高了2.13倍;(2)福林酚法测得B38的蛋白酶活性为86.82 u/m L,是出发菌株Bc2的3.14倍,但紫外诱变对B38纤维素酶活性影响不显著;(3)连续传代培养10代后发现B38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能力保持稳定,证明诱变菌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4)利用凯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波 李里特
低聚木糖又名木寡糖 ,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食品添加剂 ,主要以富含半纤维素的原料经一定的加工方式制得。介绍了采用 sp.E- 86菌株制备木聚糖酶的详细过程 ,探讨了发酵时间与木聚糖酶活性以及木聚糖酶液 p H值之间的关系 ,同时提供了一种以玉米芯为原料 ,采用质量分数为 2的 Na OH溶液预处理 ,通过 sp.E- 86菌株产木聚糖酶酶解制备低聚木糖的试验方法。考察了不同酶解反应时间条件下低聚木糖产物平均聚合度的变化情况 ,并用 TL C法测定出本研究所得的产物是以木糖、木二糖为主的低聚木糖产品
关键词:
玉米芯 木聚糖酶 低聚木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谢凤行 赵玉洁 周可 张峰峰 李亚玲
为提高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淀粉酶能力,从养虾池、混养池及污染河流的底质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2株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淀粉降解试验筛选到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H4和H5,菌株淀粉酶活性分别为38.66,37.10 U/mL。以筛选到H4和H5为原始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对H4和H5进行连续诱变筛选产淀粉酶高的突变株。结果发现,第一次诱变后突变株的酶活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07%和111%;经过第二次诱变后,H4的突变株H4Ⅱa,H5的突变株H5Ⅱa和H5Ⅱb的产酶能力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分别为原始菌株的147%,136%和135%,酶活达56.95,50.47和50.02 U/mL,说明紫外连续诱变有利于突变株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永亮 宋同明
简述了化学诱变的发展简史。系统介绍了玉米化学诱变的特点,处理方法和效果,详细分析了玉米化学诱发突变在解决某些基本生物学问题中的价值和育种领域里的可能应用等
关键词:
玉米,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诱发突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红兵 赵葵 郭继宇 倪嵋楠 隋丽 孔福全 路秀琴 周平
为扩大玉米种质资源,用重离子7Li和12C分别辐照玉米品种农大108种子胚,研究重离子束辐照玉米种子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所用能量和剂量的重离子7Li和12C对M1出苗率影响不明显;重离子辐照后,M1代产生了5株黄化苗,6株雄性不育,2株无雄穗,1株抽雄期提早等多种变异植株.M2代获得了多穗玉米突变类型.变异材料可供进一步选择.
关键词:
重离子 变异 玉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北东 杨谦 周麒 宋金柱 陈佃福 刘恒 赵敏
采用RTPCR方法克隆到绿色木霉AS3.3711的葡聚糖内切酶Ⅰ(EGⅠ)的cDNA序列,测序后构建到酿酒酵母诱导型表达载体pYES2上,转化酿酒酵母,转化子用2%的βD半乳糖进行诱导,用Northern杂交、刚果红染色法和CMC糖化力法分别对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产物的葡聚糖内切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GⅠ的cDNA基因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377bp,编码459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48.1kD.刚果红染色显示,转化子可产生明显的水解圈;CMC酶活检测显示该基因能在酿酒酵母中表达有生物活性的EGⅠ并分泌到胞外.发酵液中的酶活在培养60h达到最高0.06UmL,最适酶解温度为50℃,最适...
关键词:
绿色木霉 葡聚糖内切酶Ⅰ 酿酒酵母 表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闫建英 张智 冯丽荣 汤华京 杨可心 魏罡 张晓彤
【目的】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绿色木霉(Trichodoma vivide,T.viride)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研究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的生物信息、基因克隆与表达及重组酶学性质。【方法】提取纤维素酶生产菌株绿色木霉AS3.3711的总RNA,通过反转录合成cDNA,并以之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MA5-Eg Ⅶ,并利用热激转化法将其转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subtilis)WB600感受态细胞中,成功进行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编码249个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量为26.8002 KD,理论等电点7.62,属于胞外蛋白;预测蛋白质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一致,由ɑ-螺旋、延伸链区、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构成。电泳结果表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在Eg Ⅶ基因片段大小符合处出现条带,表明成功将Eg Ⅶ-pMA5转化到B.subtilis WB600中。刚果红染色结果显示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在CMC培养基上出现较大直径的透明圈,重组菌株上清粗酶液DNS酶活力达到22.71 U/mL,表明绿色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可以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并具有较高活性。重组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是60℃,最适pH值为6.4,且温度在50℃以下,pH值在5.6~8.0范围内,酶活力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通过对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克隆及分析,获得了表达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 Ⅶ的枯草芽孢杆菌基因工程菌,了解了重组酶酶学性质,为纤维素酶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德强 黄镇亚 张志毅
该研究采用绿色木霉AS3.30 32 (Trichodermaviride)液体发酵生产纤维素酶 ,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基起始 pH值、接种量、摇床转速对绿色木酶产酶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爆破后的甘蔗渣为碳源时滤纸酶活和 β Case酶活力分别高达 5 .37U/mL和 4.89U/mL ;②不同氮源产酶活力大小顺序为 :NH4 NO3,(NH4 ) 2 HPO4 ,(NH4 ) 2 SO4 ,尿素 ,NH4 Cl,酵母膏 ;③培养基起始 pH为 3 .5 ,摇床转速为 15 0r/min ,培养温度为 2 8℃时 ,产酶活力最高 ;④接种量对产酶活力影响不大 ,以体积分数 φ为 5...
关键词:
纤维素酶 液体发酵 酶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