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0)
2023(9782)
2022(8712)
2021(8414)
2020(6853)
2019(16210)
2018(16046)
2017(31778)
2016(17194)
2015(19429)
2014(19420)
2013(19374)
2012(17595)
2011(15844)
2010(15575)
2009(14183)
2008(13683)
2007(11928)
2006(10304)
2005(9033)
作者
(50260)
(41590)
(41234)
(39118)
(26457)
(19886)
(18676)
(16392)
(15891)
(14714)
(14456)
(13790)
(13038)
(12968)
(12815)
(12641)
(12401)
(12305)
(11846)
(11734)
(10304)
(9977)
(9933)
(9440)
(9254)
(9219)
(9134)
(9079)
(8306)
(8123)
学科
(69153)
经济(69079)
管理(49705)
(47152)
(39576)
企业(39576)
方法(34100)
数学(29719)
数学方法(29424)
(18141)
中国(16387)
(16159)
(15248)
业经(14662)
地方(13123)
(12145)
贸易(12137)
(11742)
(11631)
农业(11598)
理论(11482)
(11270)
(10780)
财务(10720)
财务管理(10705)
技术(10609)
环境(10558)
企业财务(10174)
(9810)
金融(9809)
机构
大学(246705)
学院(243881)
管理(102232)
(96053)
经济(93897)
理学(89171)
理学院(88233)
管理学(86816)
管理学院(86382)
研究(80261)
中国(60168)
(53019)
科学(50259)
(42650)
(40160)
(39817)
业大(38037)
研究所(36725)
中心(36255)
财经(35155)
(33819)
北京(33556)
(32090)
(31486)
农业(31386)
师范(31221)
(28976)
(27997)
经济学(27789)
财经大学(26448)
基金
项目(171349)
科学(134537)
基金(125009)
研究(124800)
(108981)
国家(108102)
科学基金(93044)
社会(77023)
社会科(73004)
社会科学(72982)
基金项目(67363)
(65791)
自然(62268)
自然科(60805)
自然科学(60793)
自然科学基金(59698)
教育(56420)
(56001)
资助(51649)
编号(51510)
成果(40759)
(37917)
重点(37606)
(35531)
(35506)
课题(34208)
创新(33070)
科研(32823)
教育部(32366)
大学(32051)
期刊
(102886)
经济(102886)
研究(71301)
中国(43029)
学报(38644)
管理(36477)
科学(36321)
(35320)
(30788)
大学(28702)
学学(26942)
农业(25314)
教育(24742)
(20619)
金融(20619)
技术(20289)
业经(16997)
财经(16893)
经济研究(15684)
图书(14398)
理论(14395)
(14231)
问题(13514)
实践(13392)
(13392)
(12893)
技术经济(12033)
科技(11951)
资源(11399)
现代(11363)
共检索到34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承明  
近些年来,利用粮价变动研究清代市场整合的论述颇多,我所见有关于江南、西南、岭南、福建、陕西、直隶、湖南、甘肃市场的论述(见文末书目),兹就管见所及,作些综合评价。 市场整合(Market integration)或称一体化,是指一个区域乃至一国的市场由贸易网络连接,形成供求比较平衡的状况。整合状况,一般是用区域内各地价格变动的同步性来检测,同步性强,表示市场组织较佳,保持供求平衡的有效性较大。反之,反是。也可用各地价格变动对平均值的离散程度来检测,离散程度愈小,表示市场愈整合。用数学方法研究市场的整合,需要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颜色  刘丛  
利用从第一历史档案馆获得的清代1742—1795年15省的府级主要粮食品种月度价格数据,本文通过回归和协整分析比较了清代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的差异,发现18世纪时南方粮食市场的整合程度显著优于北方市场。在对区域面积、粮食品种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分析了天气冲击和政府干预等因素以后,本文发现南北方差异依然显著。而交通条件,特别是水路交通的差异是导致南北方市场整合程度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北方河流,特别是黄河,无法像南方河流那样促进交通条件改善和市场发育,是导致南北方市场整合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马国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粮价的高低左右着农民的收益、社会的福利,关系着国家的安生。清代,政府即对粮价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形成了专门的奏报制度。目前学术界对清代粮价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研究成果尚未涵盖农业资源禀赋不同、政策支持力度各异、区位交通条件千差万别的所有地区,使对清代各地粮价变动情况及其所隐藏的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了解不够全面,使得对于当时经济发展整体情况的认识存在偏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开亮  
本文以东南沿海地区为考察区域,分别从气候变迁、自然灾害、农业收成和粮价变动四个方面对清代温州地区的社会经济演变历史及其机制进行研究,探讨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对东南沿海地区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在气候的冷暖变化方面,18世纪至19世纪前期是暖期,19世纪中后期为冷期。在气候的干湿变化方面,温州地区的旱涝灾害具有频繁多发、涝灾为主、冷期更多的特点,极端的旱涝灾害在冷期更为多发。粮食收成与气候变化存在较为明显的关联性,气候暖期的粮食收成高于冷期,旱灾对粮食收成的影响程度大于涝灾。粮价的变化受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及收成分数的短期影响,长期来看粮价更多地由货币、人口、商业化程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决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余开亮  
清代粮价数据是时间、空间覆盖范围均非常完整的经济史数据集,本文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空间计量方法对清代粮价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布模式的演变进行时空分析。本文分别采用了地图可视化分析、空间几何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1738—1820年的粮价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数据挖掘,梳理了粮价的全局性和局部性空间分布模式,探索了粮价空间溢出效应的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乾隆朝中后期粮食贸易开始萎缩时,粮价的空间自相关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琳  
关于清代粮价的研究至迟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开始。在数据使用上,由一维数据,向面板数据发展;在研究内容上,由分析粮价序列本身,向研究市场机制、市场整合发展;在研究方法上,由最初的以整理数据、资料为主,到将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与相关分析、协整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本文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在粮价研究中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以及在探索清代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罗畅  
随着两套清代粮价资料的公开发行,国内外掀起了新一轮的粮价研究热潮。本文以清代官方奏报的粮价数据为基础,通过对乾隆朝长江流域的粮价分析,探究了乾隆朝长江流域粮价波动的原因及粮食市场的整合情况。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下游在明清时期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区",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商品粮流通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前人的粮价研究地域范围主要是就单个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余开亮  
清代粮价数据是时间、空间覆盖范围均非常完整的经济史数据集,本文采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的空间计量方法对清代粮价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空间分布模式的演变进行时空分析。本文分别采用了地图可视化分析、空间几何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1738—1820年的粮价数据进行了多角度的数据挖掘,梳理了粮价的全局性和局部性空间分布模式,探索了粮价空间溢出效应的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本文的实证分析发现:乾隆朝中后期粮食贸易开始萎缩时,粮价的空间自相关性也急剧下降,价格的空间溢出效应减弱;地理距离是价格空间溢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且小麦价格比大米价格更易于受距离的影响;粮价分布的冷热点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均对粮价分布格局造成影响,且社会动荡的影响更为直接而深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余开亮  
清代粮价报告制度,对于该时期粮价数据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以往学者主要从粮价奏折和粮价清单等中央档案研究清代粮价奏报制度,本文则主要利用循化厅档案研究清代晚期粮价报告制度在地方的实际执行情况。通过循化厅斗行所报告的粮价清单,梳理了循化厅粮价报告形式和内容的规范化过程。通过循化厅与上级官员关于粮价报告的往来公文,揭示了布政使作为地方和中央粮价信息传导枢纽的关键作用。布政使负责汇总通省厅县的粮价再由督抚上奏皇帝,同时编制粮价细册上报户部,布政使对府县粮价报告的督促和查核对粮价报告制度的执行至关重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世琦  
清代南昌、九江粮价变化情况陈世琦编者按:为了给广大读者提供价格史料,配合各地开展的物价总编纂工作,我们在此刊出陈世琦同志搜集整理的《清代南昌、九江粮食价格变化情况》。俗话说,"观今宜鉴古"。愿广大读者能从这份历史资料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摸索出粮食价格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余开亮  
清代的粮价问题成为近年来经济史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研究者在使用粮价数据时对数据的可靠性尚缺乏全面的研究。本文从数据的遗漏程度和重复程度两个方面来定量评估"清代粮价资料库"中数据的可靠性,以三十年左右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对每一个府级政区的粮价数据质量进行检测。本文还探讨了影响粮价数据可靠性的制度性因素,分别从粮价报告制度执行流程、辅助性措施和粮价相关联制度的施行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学界在利用清代粮价数据时,必须对具体时间和区域的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后才能进行相应的分析,同时还要兼顾不同区域的粮食产销地位、行政区划范围以及交通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见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玉双  
在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研究中,非对称性问题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文章根据2002年1月至2016年3月的月度数据,运用最新发展的NARDL模型考察了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非对称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对其国内价格的传递过程中,既存在着传递程度上的非对称性,又存在着传递速度上的非对称性。其中,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等粮食国际价格上涨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均大于其国际价格下跌的传递程度与传递速度。文章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传递效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颖杰  
国民政府于1931年废除厘金、改办统税,史称"裁厘改统"。经济史学者通常认为这一政策促进了商品流通,有利于现代经济发展,但从基本经济理论与实证数据出发的讨论仍然缺乏。本文以厘金的发展历史为背景,利用民国时期的粮价数据,对厘金废除前后的市场整合程度进行了时间与空间上的对比。研究发现,厘金制度阻碍套利实现,造成市场分割,从实证数据上看,厘金废除后,远距离粮食市场间的整合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裁厘改统"促进了民国时期的市场整合,从而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