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6)
- 2023(6861)
- 2022(6114)
- 2021(5750)
- 2020(5271)
- 2019(12178)
- 2018(12154)
- 2017(23232)
- 2016(13351)
- 2015(15211)
- 2014(15554)
- 2013(15532)
- 2012(14919)
- 2011(13650)
- 2010(13864)
- 2009(13073)
- 2008(13064)
- 2007(12142)
- 2006(10358)
- 2005(9529)
- 学科
- 济(53610)
- 经济(53535)
- 管理(33810)
- 业(32598)
- 方法(26789)
- 企(25099)
- 企业(25099)
- 数学(23998)
- 数学方法(23749)
- 农(15837)
- 财(14302)
- 学(14097)
- 中国(13388)
- 制(11916)
- 贸(10363)
- 贸易(10360)
- 地方(10158)
- 农业(10083)
- 易(10058)
- 业经(9756)
- 银(8397)
- 银行(8342)
- 和(8301)
- 融(7983)
- 金融(7979)
- 务(7967)
- 财务(7947)
- 行(7920)
- 财务管理(7918)
- 体(7544)
- 机构
- 大学(200919)
- 学院(197858)
- 济(77063)
- 经济(75257)
- 研究(72788)
- 管理(69597)
- 理学(59610)
- 理学院(58819)
- 管理学(57466)
- 管理学院(57103)
- 中国(53557)
- 科学(49690)
- 农(48258)
- 京(43948)
- 所(40918)
- 农业(39146)
- 业大(38204)
- 研究所(37537)
- 财(36274)
- 中心(33159)
- 江(31561)
- 财经(28263)
- 北京(27507)
- 省(25777)
- 农业大学(25675)
- 经(25516)
- 范(25429)
- 院(25301)
- 师范(25067)
- 州(24434)
- 基金
- 项目(132306)
- 科学(100071)
- 基金(94035)
- 研究(88625)
- 家(85888)
- 国家(85241)
- 科学基金(69062)
- 社会(53217)
- 省(52637)
- 社会科(50235)
- 社会科学(50214)
- 基金项目(49913)
- 自然(47258)
- 自然科(46085)
- 自然科学(46062)
- 划(45469)
- 自然科学基金(45241)
- 教育(40907)
- 资助(39333)
- 编号(35589)
- 重点(31016)
- 成果(29725)
- 部(29049)
- 发(28433)
- 计划(28131)
- 创(26662)
- 科研(26535)
- 科技(25521)
- 创新(25180)
- 课题(25180)
共检索到294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燕 吴为人
【目的】提出一种利用稻米垩白度分析软件Chalkiness 1.0测量衡量植物叶片病害综合指标之一叶片相对病斑面积(RLA)的方法。【方法】通过扫描或拍照获得病害叶片的数字图像;然后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处理,最重要的是用肉眼识别病斑并用"画笔工具"涂黑,使叶片中的病斑明晰化;最后利用Chalkiness 1.0计算出图像中的RLA。【结果】用本方法对稻瘟病叶上病斑的相对面积进行测量。比较5次重复测量的结果,发现该方法重复性好,误差小。【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立军 刘喜 江玲 郑蕾娜 陈亮明 刘世家 翟虎渠 万建民
【目的】分析稻米垩白率加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其环境互作效应,探讨稻米垩白率的遗传特点和不同群体检测QTL的效率。【方法】利用由粳稻品种越光和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衍生的BIL群体和以越光为背景、Kasalath为供体的CSSL群体,对2005年和2006年南京的稻米垩白率QTL及其互作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CSSL群体检测到5个垩白率QTL和2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BIL群体检测到3个QTL和4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其中,qPGWC-6a在2个群体中重复出现,1对具有上位性效应的QTL在CSSL群体中2年均被检测到,在BIL群体中,所有QTL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P<0.01)。...
关键词:
稻米 垩白率 QTL 上位性 GE互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蔺万煌 萧浪涛 彭克勤 洪亚辉 邹冬生
就稻米垩白形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细胞学特点、垩白形成与“源—库”关系以及影响垩白形成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综述 ,指出了目前相关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提出了将现代试验设计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引入垩白形成机理的研究以全面定量地考察垩白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综合遗传和非遗传措施 ,改良稻米垩白性状的设想
关键词:
稻米垩白 形成机理 调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继超 孙晓辉 马均
本文分析了汕优63蓄留再生稻叶片的大小、叶面积的测定方法及叶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稻一般只有三片叶,均较短小,且长宽因叶序和萌发节位而异,长宽法叶面积校正系数也随之而不同。剑叶、倒二叶和基部叶的校正系数平均为0.694、0.753、0.712,总平均为0.720。叶面积(Y)与叶片的长宽乘积(X)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Y=-0.5705+0.7619X.促芽肥可提高前期叶面积,长苗肥可提高后期叶面积。再生稻单株叶面积主要由剑叶和倒二叶构成,各叶的贡献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丁山 程鹏 李东晖 萧浪涛
基于Chalkiness V1.0,以Visual C++.NET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Chalkiness V2.0,专用于NY147—88标准中优质稻米分级质量指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粒型等参数的检测。系统由图像数据预处理模块、样品识别模块、垩白识别模块、长宽比识别模块、统计分析模块和输出模块组成。运用该系统测定丰源B、密阳46和日本晴等3个水稻品种稻米垩白指标,只需1次图像分析即可输出垩白粒率、垩白度、投影面积等参数。
关键词:
稻米 垩白指标 图像处理 快速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炜 常庆瑞 郭曼 邢东兴 员永生
【目的】从夏玉米叶片一阶导数光谱中提取监测叶片氮素含量变化的敏感红边面积,为夏玉米氮素营养遥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高光谱仪ASD Field Spec Pro,于喇叭口期(08-05)、抽雄期(08-22)、吐丝期(09-05)和乳熟期(09-13)采集不同氮素处理水平下(0,120,240 kg/hm2)的夏玉米叶片光谱,并在红边波长范围(680~760nm)求取一阶导数(一阶导数光谱),然后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阈值去噪方法对一阶导数光谱进行去噪处理;考察夏玉米4个生育时期内一阶导数光谱对不同氮素处理水平的响应特征,以及当波长范围从红边核心区域720~740 nm逐步扩展到700~76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雅婷 邹东霞 廖旺姣 赵鹏飞 黄宁 罗辑
【目的】轮斑病是桉树的常见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探讨健康和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群落的结构差异,并筛选对轮班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健康和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ITS rDNA进行测序,分析两组样品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本实验室保存菌株对轮斑病菌生长的影响,并用PCR法验证抗病菌株是否存在于健康和病害叶片中。【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桉树叶的内生真菌共注释到2门、15纲、55目、139科、238属、300种;轮斑病害桉树叶共注释到2门、12纲、55目、88科、130属、183种。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优势菌种的集中程度均较健康叶片无显著改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群落丰度较健康叶显著降低,两组叶片中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病害和健康桉树叶内均存在轮斑病菌Coniella eucalyptorum、花斑病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枝枯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其中轮斑病菌为病害叶内的优势真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发现,本实验室保存的菌种中,仅有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轮班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用PCR分别扩增轮斑病害和健康桉树叶基因组DNA中的GyrA基因片段,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B.velezensis仅存在于健康桉树叶内,而在轮斑病害桉树叶中未能检测到。【结论】桉树叶部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可能受轮斑病菌侵染的影响,导致染病叶内生真菌群落的丰度下降;而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桉树轮斑病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针对桉树轮斑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本研究为明确桉树轮斑病的成因和开发轮斑病生防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桉树 轮斑病 内生真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钟雅婷 邹东霞 廖旺姣 赵鹏飞 黄宁 罗辑
【目的】轮斑病是桉树的常见叶部真菌病害。本研究探讨健康和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群落的结构差异,并筛选对轮班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健康和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ITS rDNA进行测序,分析两组样品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和丰度。采用平板对峙法检测本实验室保存菌株对轮斑病菌生长的影响,并用PCR法验证抗病菌株是否存在于健康和病害叶片中。【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健康桉树叶的内生真菌共注释到2门、15纲、55目、139科、238属、300种;轮斑病害桉树叶共注释到2门、12纲、55目、88科、130属、183种。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优势菌种的集中程度均较健康叶片无显著改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轮斑病害桉树叶内生真菌群落丰度较健康叶显著降低,两组叶片中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病害和健康桉树叶内均存在轮斑病菌Coniella eucalyptorum、花斑病菌Aureobasidium pullulans和枝枯病菌Lasiodiplodia theobromae,其中轮斑病菌为病害叶内的优势真菌。平板对峙试验结果发现,本实验室保存的菌种中,仅有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对轮班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用PCR分别扩增轮斑病害和健康桉树叶基因组DNA中的GyrA基因片段,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B.velezensis仅存在于健康桉树叶内,而在轮斑病害桉树叶中未能检测到。【结论】桉树叶部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可能受轮斑病菌侵染的影响,导致染病叶内生真菌群落的丰度下降;而贝莱斯芽孢杆菌对桉树轮斑病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有望成为一种新的针对桉树轮斑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本研究为明确桉树轮斑病的成因和开发轮斑病生防制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关键词:
桉树 轮斑病 内生真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济友 徐程扬 吴鞠
【目的】叶片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窗口,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如何快速、精确地获得气孔密度和开放程度数据仍缺乏成熟的方法与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索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及气孔面积的快速测算方法,为今后植物气孔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北京市常见绿化树种白蜡、臭椿和国槐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eCognition图像处理软件,对叶片气孔显微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和分类识别,根据对象的光谱特征、亮度特征和几何特征构建规则并进行气孔分类和提取。【结果】气孔分割的最佳参数及自动提取规则组合为:尺度参数120~125、形状参数0.7、紧凑度参数0.9、亮度值160~220、红光波段>95、形状-密度指数1.5~2.2。【结论】该方法提取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的精度分别达到99.2%、94.5%,结果较理想,适用于植物叶片气孔信息的快速提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李清 张宇 任春元 王嘉宇 徐正进
以粳稻Sasanishiki和籼稻Habataki杂交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4个QTL,包括叶长、叶宽、叶面积的QTL各3个和叶厚QTL 5个,分布在第1,2,5,6,7,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在8.65%~24.45%之间。在第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QTL聚集区段(R566B-R1888),该区段存在着同时控制剑叶和倒二叶叶宽及叶面积的位点,贡献率均超过16.00%。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厚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控制叶片厚度的QTL位点与控制叶长、叶宽和叶...
关键词:
水稻 叶片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温典 田兰 张晓玉 巩校东 张运峰 谷守芹 范永山
以前期研究中筛选得到的强毒菌株和弱毒菌株为试材,旨在探讨不同毒性玉米大斑病菌侵染对寄主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在确定了检测玉米PPO活性的最佳反应体系及最佳酶活测定时间的基础上,建立了快速准确测定PPO活性的方法;探讨了玉米大斑病菌强毒菌株YC和弱毒菌株01-23T侵染对寄主PPO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优化的最佳试验条件下,弱毒菌株01-23T侵染对寄主防御酶PPO的影响与强毒菌株YC有很大不同,前者比后者更容易引发寄主防御反应,使寄主防御酶活性升高、抵抗力得以维持。为深入探讨玉米大斑病菌与玉米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多酚氧化酶 玉米大斑病菌 致病性 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时城 温仲明 戚德辉 王红霞 郭茹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图像特征提取的植物叶面积测量方法,为快速、高精度地测量野外采集植物的叶片面积提供支持。【方法】以扫描图像为基础,借鉴遥感影像的面向对象图像特征提取的思想,获得扫描对象的矢量轮廓,以此计算其面积,并采用AutoCAD绘制的7种多边形进行重复试验,以验证该方法的精确性;然后进一步对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臭蒿(Artemisia hedinii)、苜蓿(Medicago sativa)3种植物叶片进行重复试验,并与矢量化方法、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该方
关键词:
叶面积测量 面向对象 特征提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晓鹤 韩立建 张锦水 潘耀忠 李乐
【目的】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是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利用多尺度遥感数据复合测量水稻种植面积的方法。【方法】以SPOT5数据的水稻识别结果作为样本,构建图像相似性指数,通过支持向量机(SVM)混合像元分解模型,对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水稻的种植面积测量。【结果】通过江苏省邳州市的试验研究得出:(1)在野外经验支持下,从MODIS-EVI时间序列数据中构建的水稻种植相似性指数可以有效反映水稻在整个研究区的空间分布情况;(2)利用图像相似性选取训练样本,能有效地提高MODIS-EVI数据的水稻种植面积的测量精度,当图像相似性指数越小,即图像...
关键词:
水稻 种植面积 相似性分析 支持向量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宝健 隋志鹏 李洋洋 冯万军 闫文文 李慧敏 孙其信 倪中福
【目的】建立玉米杂交种与亲本苗期叶片差异表达蛋白谱,探讨叶片大小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方法】以玉米强优势杂交种Mo17/B73及其亲本发芽后第5天的第3片叶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2-DE),结合MALDI TOF MS质谱技术,建立叶片细胞分裂和生长关键区域的差异表达蛋白质谱,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质谱鉴定。【结果】在检测到的630个蛋白质点中,有52个蛋白质点在杂交种与亲本之间的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现为单亲沉默(15个)、偏高亲(13个)、偏低亲(8个)、杂种上调(6个)、杂种下调(7个)和杂种特异表达模式(3个)。另外,还成功鉴定出了其中的2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涉及到代谢、胁迫...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康迳 王雪仁 王乃元 章清杞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分析了水稻剑叶面积(FLA)、倒二叶面积(2LA)、倒三叶面积(3LA)和比叶重(SLW)的2 a 资料.结果表明,这4个性状的遗传主要受显性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控制,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对其表现有一定影响.加性效应对SLW 也有重要作用.加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对2LA 和3LA 以及加性×加性上位性与环境互作效应对FLA 和SLW 的影响较小.遗传率分析表明各性状的普通狭义遗传率依次为SLW> FLA> 3LA> 2LA.遗传效应预测值结果表明,IR66158-37和IR65600-85具有使杂交后代增加SLW 的遗传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