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3)
2023(10895)
2022(9735)
2021(9187)
2020(7827)
2019(18054)
2018(18072)
2017(34468)
2016(19327)
2015(21692)
2014(21770)
2013(21550)
2012(19934)
2011(17963)
2010(17773)
2009(16122)
2008(15491)
2007(13527)
2006(11792)
2005(10257)
作者
(59683)
(49270)
(49097)
(46453)
(31459)
(23928)
(22223)
(19666)
(18906)
(17693)
(17040)
(16709)
(15811)
(15804)
(15527)
(15234)
(15096)
(14750)
(14148)
(14058)
(12698)
(12063)
(12061)
(11261)
(11121)
(11111)
(11076)
(10700)
(10156)
(9955)
学科
(70183)
经济(70096)
管理(52326)
(48690)
(40776)
企业(40776)
方法(33911)
数学(29079)
数学方法(28697)
(20361)
(18847)
中国(18045)
(17072)
业经(15415)
地方(14134)
理论(13160)
农业(12519)
(12506)
(12113)
(11876)
贸易(11871)
环境(11536)
(11503)
技术(11421)
(10945)
财务(10879)
财务管理(10857)
教育(10502)
企业财务(10272)
(10269)
机构
大学(272581)
学院(269681)
管理(104286)
(96751)
研究(95759)
经济(94339)
理学(90603)
理学院(89491)
管理学(87599)
管理学院(87168)
中国(68472)
科学(66250)
(60317)
(55137)
(51043)
业大(48681)
研究所(47264)
农业(44178)
(43120)
中心(42182)
(39343)
北京(38188)
(35712)
(35230)
师范(35221)
财经(34867)
技术(32150)
(32119)
(31693)
(30039)
基金
项目(193392)
科学(148622)
基金(137643)
研究(134393)
(123954)
国家(122954)
科学基金(102627)
社会(79480)
(77040)
社会科(74994)
社会科学(74971)
基金项目(73503)
自然(71242)
自然科(69523)
自然科学(69498)
自然科学基金(68220)
(66035)
教育(61388)
资助(57670)
编号(54664)
成果(44254)
重点(43895)
(41082)
(40788)
(39934)
计划(38875)
课题(38598)
科研(37991)
创新(37277)
科技(35355)
期刊
(103666)
经济(103666)
研究(75468)
学报(54982)
中国(52061)
(49497)
科学(47196)
大学(39112)
管理(37749)
学学(36910)
农业(34865)
教育(31283)
(31203)
技术(22828)
(18977)
金融(18977)
(18454)
业经(16840)
图书(16407)
经济研究(16062)
财经(15906)
业大(15566)
科技(14784)
(14009)
(13418)
林业(13391)
理论(13362)
问题(13321)
实践(12500)
(12500)
共检索到387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汤继华  谢惠玲  陈伟程  刘宗华  胡彦民  季洪强  何革命  何 新  
不同分离世代产生的姊妹系配制的早晚代姊妹种在农艺性状、产量和种子蛋白图谱上存在很大的差别。大多数早代姊妹种种子蛋白谱带具有双亲的互补带,并表现出较强的优势,晚代姊妹种的种子蛋白图谱基本上与亲本相同,优势不及早代姊妹种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宗华  陈伟程  常思敏  
对三个材料各一个基本株自交产生的姊妹系及其姊妹种,以及由此配成的普通单交和改良单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早代姊妹种(S_2、S_3)进行制种,产量可以提高40%左右,S_2的制种产量甚至成倍增加,不同材料同世代的姊妹种间增产幅度不一。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和整齐度与普通单交种相近,与不育胞质相结合将会进一步拓宽改良单交的利用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京宝  陈伟程  
1987~1989年对以姊妹种代替妹妹系改进玉米种子生产技术所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姊妹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整齐度优于对应的姊妹系,用其制种可出产50%以上;姊妹种的配合力水平与对应姊妹系相当且可稳定遗传;改良单交种的产量、农艺性状、整齐度类似相应单交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婷  张思亲  王治中  李靖  刘所琼  赵自仙  
【目的】玉米姊妹系组配单交种可提高其制种产量,又因制种产量是亲本多个农艺性状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明确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对优良姊妹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对玉米自交系ZOL-1姊妹系的15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灰色关联分析表明,15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穗行数>穗粗>行粒数>株高>穗长>穗位高>出苗至抽丝天数>棒三叶叶面积>秃尖长=单株叶片数>出苗至散粉天数>百粒重>出籽率>收获期绿叶数>出苗至抽雄天数。相关分析表明,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的性状为行粒数、穗长、株高、穗粗、穗行数和棒三叶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的性状为穗位高和百粒重。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行数>百粒重>株高>穗粗>棒三叶叶面积>出苗至抽雄天数>穗长>单株叶片数>出苗至散粉天数>出籽率>出苗至抽丝天数>秃尖长>穗位高>收获期绿叶数。【结论】株高、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是影响玉米自交系ZOL-1姊妹系产量的主要因素,可作为玉米姊妹系筛选与组配杂交种的参考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飞  李俊清  
为了解珙桐的种群结构和更新情况,作者于2 0 0 2年8月3 1日—9月7日在湖北七姊妹山按照海拔梯度,设置了4块样地,用样方法对珙桐种群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珙桐的径级结构、高度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并探讨了珙桐的更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珙桐种群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种群前期生长不稳定,达到成熟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平衡.珙桐种群缺乏有性繁殖产生的幼树,其更新是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互为补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帅  罗立平  王小艺  
[目的]探究具有多次产卵习性的寄生蜂不同姊妹窝子代种群参数的变化,从母代效应角度明确寄生蜂在自然栖境中增殖和延续种群的机制。[方法]室内30℃±1℃,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测定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在其成虫寿命期内所有姊妹窝子代产出过程中对麻竖毛天牛幼虫的寄生作用,比较各姊妹窝子代中雌蜂数量、发育历期、有翅型雌蜂比例和性比等参数的变化。[结果]白蜡吉丁肿腿蜂雌蜂对寄主幼虫的寄生能力和自身的产雌数量逐渐减低;各姊妹窝子代中雌性有翅率逐次递减,其中第3姊妹窝子代降幅最大,直至为零;各姊妹窝子代的雌雄性比呈抛物线趋势,第3姊妹窝子代雌雄性比接近1:1。[结论]白蜡吉丁肿腿蜂姊妹窝子代间翅的非遗传多型性可能是该蜂在应对林间异质环境的一种适应性进化。白蜡吉丁肿腿蜂第3姊妹窝子代的产出可能是其成虫寿命期内调控翅型和性比达到种群适合度最大化的关键节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鲁敏  汤浩茹  罗娅  张勇  刘泽静  
为鉴别梨属植物芽变及姊妹品种类型,采用10对SSR引物对4对芽变品种及1对姊妹品种进行了SSR分析。结果表明:10对引物均能产生较多、清晰的多态性指纹图谱(等位基因)。其中,CH03d02能鉴别4对芽变品种及1对姊妹品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余夏君  刘雪飞  洪柳  吴林  
对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野外调查,共采集苔类植物标本210份。经过室内鉴定与统计,发现该区域苔类植物共有26科33属51种。其中, 15种为湖北省新记录种,裸蒴苔科Haplomitriaceae为湖北省新记录科;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和裸蒴苔属Haplomitrium为湖北新记录属。该区域苔类植物区系类型成分复杂,多种区系成分并存,可划分为10类,其中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另外,与其他保护区比较,七姊妹山与清凉峰物种相似度最高,与十大万山相似度最低。地理位置相近的保护区,其苔类植物区系成分比较接近,且区域气候环境也会影响植物种类和区系特征。该研究为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乃至湖北省苔藓植物种类多样性、区系研究,以及苔藓植物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卜玉华  齐姗  钟程  朱园园  
探索一条适合普通中小学校能够参与的、成本较低且能深度互惠的跨文化交流路径,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可取方向。2013年,我们参与了一项中国-加拿大合作开展的跨文化互惠学习项目,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本文便以此为个案研究对象,以叙事探究为基本方法,以互惠学习理论和共生理论为思考框架,探索了"闵竹—森瑞"姊妹校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以及基本经验。研究发现这对姊妹校经过6年的跨文化互惠交流,逐步实现了"在地化"互惠学习的愿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时空和语言等因素并不构成跨文化互惠学习的根本障碍,而交流主体的真诚态度、友谊以及恰当的交流策略等,才是促成跨文化互惠学习的关键因素。互惠学习的真正达成体现在参与主体跨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跨文化素养的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党海山  张燕君  张全发  江明喜  黄汉东  
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天然分布比较零散,极少有大面积的自然群落存在。对湖北宣恩七姊妹山天然分布的天师栗群落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调查,研究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群落结构和种群径级结构等群落特征。结果表明:(1)天师栗是群落的主要优势树种,其重要值为22.7,远大于重要值排在第二位的红枝柴(重要值为13.7),且在群落中呈聚集分布类型;(2)群落物种比较丰富,相对于灌木层和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低,优势度指数较高,说明乔木层物种没有灌木层和草本层多,且分布不均匀,但优势种作用显著,成层现象明显;(3)群落的年龄结构显示,该群落虽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江  徐来仙  艾训儒  
[目的]探究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阐明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系及对环境适应状况,为亚热带地区生物资源保护和森林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 hm~2(300 m×200 m)标准大样地数据,从物种组成、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系数、生态位重叠指数、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等方面研究了16种主要木本植物(重要值大于1%)的生态位和种间联结。[结果](1)2020年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共有64科140属266种木本植物,主要有桦木科、壳斗科和金缕梅科等,物种组成逐渐复杂。(2)川陕鹅耳枥的物种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最高,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与其他主要木本植物之间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四照花、灯台树和尖叶四照花的优势地位次之。生态位重叠指数和生态位相似系数均以0.2~0.5之间为主,大部分物种对生境需求具有一定相似性、互补性。物种重要值排序与生态位宽度排序并不完全相同。(3)湖北七姊妹山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物种间总体关联性呈现显著正联结,且正负联结比值大于1。16种主要木本植物的χ~2检验、联结系数、Jaccard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关联种对数大于负关联种对数,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种对数比极显著或显著负关联种对数多,不显著关联种对数也占有重要比例。[结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群落处于演替早期至中期阶段,种间关系松散、不紧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振千  
陈俊愉先生一直潜心投入观赏园艺事业,对梅花的研究更为深入。他提出的推选梅花和牡丹并列为我国国花是一个新的思路。梅花和牡丹各具优点,列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应尽快确定为我国国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丰颖  贺凡  弓威  宁吉英  高萍萍  王锋  
玉米醇溶蛋白是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独特的溶解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是目前作为食品和制药中绿色安全的生物活性成分载体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综述了玉米醇溶蛋白理化特性、分子结构以及自组装形成载体颗粒的机理;并总结了玉米醇溶蛋白微颗粒的制备工艺以及作为生物活性成分载体应用的研究现状,为生物活性成分载体玉米醇溶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玉米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葛荣朝  赵宝存  李薇  王莎莎  沈银柱  黄占景  
应用玉米盐溶蛋白PAGE电泳方法检测了10个玉米品种的纯度及其杂交种的真实性。通过品种间的盐溶蛋白谱带的对比,发现其中有2条蛋白带是各品种所共有的,而除这些共有的蛋白带以外,各品种还具有一些特异条带。根据每个品种特有的蛋白条带,建立其特征条带图谱,可应用于该品种的相关鉴定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