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8)
2023(16788)
2022(14314)
2021(13498)
2020(11409)
2019(26447)
2018(26041)
2017(50184)
2016(27736)
2015(31550)
2014(31876)
2013(31032)
2012(28246)
2011(25354)
2010(25725)
2009(23689)
2008(23571)
2007(21134)
2006(18829)
2005(16821)
作者
(79477)
(65833)
(65749)
(62642)
(42175)
(31692)
(29996)
(25717)
(25116)
(23867)
(22598)
(22354)
(21151)
(21062)
(20366)
(20130)
(19684)
(19638)
(18988)
(18898)
(16604)
(16331)
(15957)
(15085)
(14892)
(14797)
(14703)
(14634)
(13322)
(12961)
学科
(107842)
经济(107618)
管理(96802)
(95847)
(91283)
企业(91283)
方法(51235)
数学(41211)
数学方法(40479)
(35251)
业经(30534)
中国(27915)
(26438)
(24982)
财务(24894)
财务管理(24859)
(24720)
理论(24711)
企业财务(23607)
(21980)
(21736)
技术(21619)
(18794)
地方(18349)
(17525)
(17372)
贸易(17361)
农业(17189)
(16909)
环境(16849)
机构
学院(397632)
大学(392585)
管理(158026)
(151192)
经济(147648)
理学(135953)
理学院(134475)
管理学(131916)
管理学院(131190)
研究(124677)
中国(93831)
(84551)
科学(77258)
(74582)
(62566)
(60785)
财经(58898)
(57976)
业大(56537)
研究所(56447)
中心(56221)
北京(53503)
(53254)
(51762)
师范(51321)
(48892)
技术(46170)
(45272)
农业(45166)
经济学(44765)
基金
项目(263629)
科学(207905)
研究(196147)
基金(189394)
(163442)
国家(161980)
科学基金(140642)
社会(121972)
社会科(114977)
社会科学(114939)
(105056)
基金项目(99794)
教育(93531)
自然(91767)
自然科(89623)
自然科学(89604)
自然科学基金(87984)
(87549)
编号(82627)
资助(78845)
成果(67046)
重点(58982)
(58015)
课题(57367)
(55778)
(54498)
创新(51758)
项目编号(51069)
(50437)
教育部(50263)
期刊
(170545)
经济(170545)
研究(114437)
中国(82188)
管理(63391)
(61327)
学报(59884)
科学(55653)
教育(54825)
(51745)
大学(45860)
学学(42668)
技术(40086)
农业(35606)
(31022)
金融(31022)
财经(29538)
业经(27725)
经济研究(25737)
(25279)
图书(21573)
问题(21407)
技术经济(20100)
(20063)
职业(18426)
理论(18420)
科技(18381)
财会(18026)
现代(17956)
(17895)
共检索到588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莎  
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是我国高职院校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与企业进行合作是当下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研究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高职院校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原则和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穆晓霞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需求,构建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长效机制,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找准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体现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特色,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云峰  
校企合作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特征,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挥源于企业的优势,针对铁路建设行业、施工企业特点,因企制宜,创新机制,优化模式,着力建立"五位一体、四级对接"的校企合作机制,在校企合作、互惠多赢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组织、师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铁路工程类高职院校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静  刘旭东  
本文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入手,找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露静  
目前,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个性化不足、针对性不强。文章对职教集团模式下校企合作的内涵、特点与利益结合点进行研究,提出构建计划、指导、服务为主,行政、监督为辅的组织管理机制、虚实结合的内部资源重组机制、内外协调的政策机制、投入与收益相结合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伟杰  操阳  
具有"三创"精神和"三创"能力的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文章对传统"三创"概念重新进行了界定,提出了"三创"人才需具备的三大能力模块,探讨了连锁专业"三创"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即建设具有"三创"意识和"三创"能力的师资队伍,构建"三创"人才培养的载体,采用利于"三创"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建"三创"人才培养的学生管理体系,最后用人才胜任力模型评价"三创"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礼军  
本文分析了"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解决目前"两难"现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要用制度鼓励和约束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要提升内涵吸引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企业要从长远利益着想积极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以企业和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企业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长效互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绍琼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列举了世界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典型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进而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莉  
酒店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意义重大,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多方获益,但目前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针对酒店专业校企合作的诸多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立足国情,以求建设一种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文宏  
建设信息化校园已成为高职院校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IT校园建设存在哪些问题,在IT校园建设和运营阶段有哪些可以选择的模式,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出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建设及运营模式,本文就校企合作建设IT校园的模式及长效机制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邱雪峰  余构雄  
高职教育重点培养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已被多数企业及高职院校所认同。随着会展经济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对以该模式来培养适合行业及市场需求的会展人才研究较为少见,理论跟不上实际发展需求。本文在分析现有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主要模式基础上,从理念、思路、课程及运作体系四大层面构建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坤和  易思飞  
通过对四川财经职业学院近几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案例分析,针对财经高职院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上的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龙海  刘殿红  
本研究基于实践基础上分析了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产学一体化工作室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不足,提出并探索了独具特色的"双基地、双实境"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夏君  
作为浙江省惟一的一所建筑类高职院校,学院本着立足产业、依托行业、联手企业、贴近岗位、创新机制、全面提升质量的思路,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之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万名建设类实用人才。本文介绍了学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及其产生的多元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