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53)
2023(10065)
2022(8129)
2021(7224)
2020(5984)
2019(13393)
2018(12928)
2017(25053)
2016(13442)
2015(14896)
2014(14988)
2013(14903)
2012(14054)
2011(12766)
2010(13001)
2009(12024)
2008(10517)
2007(9714)
2006(8739)
2005(8091)
作者
(41691)
(34505)
(34111)
(32640)
(21528)
(16482)
(15517)
(13453)
(13368)
(12400)
(11909)
(11615)
(11259)
(11154)
(11096)
(10923)
(10326)
(10214)
(9939)
(9870)
(8781)
(8609)
(8598)
(7959)
(7907)
(7721)
(7603)
(7475)
(7170)
(7105)
学科
(55872)
经济(55811)
管理(37606)
(35139)
(29110)
企业(29110)
(26079)
金融(26072)
(23328)
银行(23282)
(22637)
中国(22079)
方法(19360)
数学(16644)
数学方法(16486)
(16187)
(15647)
地方(15469)
(15046)
(15037)
业经(14035)
环境(12399)
(12203)
产业(11556)
中国金融(11165)
农业(10100)
(9996)
财务(9963)
财务管理(9943)
企业财务(9583)
机构
学院(188833)
大学(186910)
(79751)
经济(77995)
研究(72497)
管理(65878)
中国(60308)
理学(55558)
理学院(54906)
管理学(53857)
管理学院(53563)
科学(45534)
(41285)
(39648)
(38282)
(37153)
研究所(34957)
中心(34122)
农业(31495)
业大(31346)
(30206)
财经(28707)
(26979)
北京(26048)
(25926)
经济学(25535)
(24307)
(23400)
经济学院(23060)
(22989)
基金
项目(128196)
科学(99418)
基金(91423)
研究(90736)
(82317)
国家(81689)
科学基金(67887)
社会(56700)
社会科(53999)
社会科学(53986)
(52448)
基金项目(47766)
自然(44033)
(44017)
自然科(42964)
自然科学(42946)
自然科学基金(42196)
教育(39827)
资助(37764)
编号(35267)
(30468)
重点(30161)
成果(28300)
(27348)
(27264)
课题(26310)
创新(25782)
计划(25582)
科研(24733)
发展(24061)
期刊
(89452)
经济(89452)
研究(57022)
中国(43714)
学报(36141)
(36065)
(32735)
金融(32735)
科学(31492)
(28326)
大学(26291)
管理(25710)
学学(25184)
农业(23636)
教育(18283)
技术(15451)
经济研究(15128)
业经(15010)
财经(14578)
(12783)
(12450)
问题(11588)
业大(9639)
(9359)
科技(9341)
(8990)
国际(8761)
技术经济(8656)
理论(8321)
商业(8287)
共检索到299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初升  刘业飞  高考  
近年来,一批发展经济学家在吸收早期贫困陷阱理论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经济学新的理论与方法,将贫困陷阱问题的研究从宏观层面推进到微观层次、从抽象的理论阐释推进到精细的实证分析,并在此过程中拓展了贫困陷阱问题的研究范围。本文以述论结合的方式梳理这一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并在发展经济学学科发展史的视野中审视贫困陷阱理论、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莉  李博  
构建以碳金融为主导的金融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路径。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实际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额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升级有着重要相关关系。因此,我国需要利用碳金融体系和机制的架构,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碳金融市场法律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碳金融交易平台、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创新开发碳金融衍生产品等,促进低碳技术的开发和低碳产业的兴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讴歌  王满仓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空间集聚视角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产业空间集聚。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机制表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产业空间集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应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市场性金融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人淮  
为实现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仅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而且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十二五"规划已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桂静  
居民消费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还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因此,确定居民消费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便成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心所在。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居民消费相关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对居民消费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入增加,同时也促进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改变,其中居民在第三产业中的消费占居民整体消费的比重增加最为显著;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对重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同时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龙  
产业结构体系向绿色发展转型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之一。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主要有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两种类型。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的执行效率受制于利益博弈和"搭便车"的动机、自然环境资源生产力核算和环境破坏评价的精准度、足够科技成果支撑持续创新驱动和创新效益释放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滞后因素的影响。推动产业结构体系向绿色发展转型在执行环节需发力提升经济行为主体一致行动的执行效率、提高环保政策效益的释放效率、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绿色转型的持续支撑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建奇  
本文选取了日本、韩国及台湾等经济体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韩国、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外直接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反过来会影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是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Granger因。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方差分解中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解释力也较弱。产生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在样本期间内发生汇率持续大幅升值等特殊因素。对此,我国应借鉴韩国、台湾等经济体的经验,借助巨额外汇储备促进企业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以此反过来主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永锋  喻微锋  
本文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选取2006—2015年西部地区各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模型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西部地区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耦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上,西部地区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之间属于高度耦合,符合最优金融结构理论观点;(2)在金融体系的分指标中,除了保险密度外,其他都是导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但是具体到各个省区市,则存在显著的差异;(3)在金融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中,金融结构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最高,金融规模居中,关联度最小的为金融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国宪  陶冬  
受世界金融动荡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发生逆转,新的世界金融体系将会产生。以对冲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衍生工具是世界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在此情况下,中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力争占据有利位置,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繁清  叶德珠  
新结构经济学指出,没有普适性的最优金融体系,当金融体系与自身服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便达到最优状态。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1995-2014年间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耦合度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阶段,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有很强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综合耦合度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表明:我国"金融-产业"系统的协调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初期协调度受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随着两个子系统的发展,协调度受二者耦合关系影响较大,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繁清  叶德珠  
新结构经济学指出,没有普适性的最优金融体系,当金融体系与自身服务的产业结构相适应时便达到最优状态。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1995-2014年间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与协调度。耦合度结果显示: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耦合阶段,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有很强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综合耦合度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表明:我国"金融-产业"系统的协调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初期协调度受发展水平影响较大,随着两个子系统的发展,协调度受二者耦合关系影响较大,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应更注重提高二者耦合度。进一步的遴选发现:金融资产规模、银行与金融市场比例、第二三产业比重、国有企业比重是影响金融体系与产业结构相互耦合的主要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童国林  
美国是世界上不动产金融体系较完善的国家,该金融体系有三大组成部分: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机构、不动产抵押贷款保险机构和购买不动产抵押贷款的投资者。由此,美国不动产金融体系的特征也明显地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苏蕾  曹玉昆  陈锐  
随着能源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低碳经济已成为人类社会未来寻求环境、能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碳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构建我国碳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力图通过分析我国碳金融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利用2010年-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两化融合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有促进作用。两化融合工业应用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较弱,而基础环境和应用效益的作用相对显著;两化融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推动作用则主要源自融合应用效益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