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4)
2023(5850)
2022(4965)
2021(4433)
2020(3805)
2019(8507)
2018(8366)
2017(15933)
2016(8879)
2015(9951)
2014(9881)
2013(9811)
2012(9240)
2011(8516)
2010(8627)
2009(8355)
2008(8229)
2007(7605)
2006(6897)
2005(6584)
作者
(28446)
(23889)
(23708)
(22619)
(15303)
(11491)
(10703)
(9254)
(9102)
(8685)
(8344)
(8114)
(7990)
(7952)
(7815)
(7457)
(7160)
(7104)
(7073)
(6969)
(6027)
(6015)
(5920)
(5541)
(5493)
(5400)
(5378)
(5205)
(4952)
(4786)
学科
(32329)
经济(32252)
管理(31145)
(26260)
(22897)
企业(22897)
(12606)
(12337)
方法(12050)
数学(10107)
数学方法(9979)
(8936)
中国(8817)
(8743)
(8666)
业经(8156)
体制(7493)
(7263)
财务(7242)
财务管理(7219)
企业财务(6872)
(6737)
银行(6707)
(6462)
金融(6460)
(6387)
环境(6188)
(5819)
(5470)
贸易(5467)
机构
大学(134224)
学院(131436)
(52713)
经济(51477)
研究(50310)
管理(46067)
理学(38870)
理学院(38376)
中国(38321)
管理学(37661)
管理学院(37433)
科学(31689)
(29848)
(28246)
(27440)
(27115)
研究所(24409)
农业(22011)
中心(21987)
(21901)
业大(21875)
财经(21186)
(19144)
北京(18705)
(18442)
(17572)
经济学(16636)
(16414)
(15800)
财经大学(15783)
基金
项目(87156)
科学(68069)
基金(64090)
研究(59939)
(58158)
国家(57716)
科学基金(48031)
社会(38062)
社会科(36009)
社会科学(35999)
(33490)
基金项目(33143)
自然(32444)
自然科(31663)
自然科学(31648)
自然科学基金(31089)
(29424)
教育(27521)
资助(26528)
编号(22718)
(20917)
重点(20550)
(19877)
成果(19473)
(18249)
(18180)
计划(17297)
创新(17257)
科研(17112)
课题(17045)
期刊
(62178)
经济(62178)
研究(40988)
中国(32256)
学报(26395)
(25183)
(23660)
科学(23147)
管理(19624)
大学(19414)
学学(18409)
农业(16704)
(13606)
金融(13606)
教育(13133)
财经(11448)
技术(9970)
(9812)
经济研究(9590)
业经(8788)
(8745)
问题(8082)
(7289)
业大(7259)
(6621)
科技(6364)
农业大学(6228)
国际(6224)
世界(6134)
会计(5796)
共检索到20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孔丽丽  张金伟  
为充分利用白鲢鱼骨中的钙和胶原蛋白,采用盐酸溶液对鱼骨进行浸酸预处理,用胃蛋白酶酶解预处理过的鱼骨提取明胶,采用石灰乳中和浸酸废液制备磷酸氢钙。通过对浸酸废液中钙含量和蛋白质浓度的测定优化预处理工艺,以实现浸酸过程中钙尽量溶出而蛋白质溶出量较少的目的,最优的预处理条件为:在料液比1∶5时用质量浓度为2%的盐酸静置浸提鱼骨12 h。以预处理后的鱼骨为原料提取明胶的产率为19.6%,且各项指标符合食品级明胶的要求。将浸酸废液收集后可制备各项指标符合食用级要求的磷酸氢钙,钙回收率33.3%。可为白鲢鱼骨的资源化、高质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尹涛  石柳  熊善柏  胡杨  尤娟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鱼骨为原料,采用湿法粉碎的方法制备微粒化鱼骨泥,研究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常温加冰、低温冷冻、100℃蒸煮和120℃蒸煮)对鱼骨泥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粒度最小(164.11μm),其次分别为低温冷冻组(317.40μm)、100℃蒸煮组(343.47μm)和常温加冰组(522.61μm)。120℃蒸煮预处理后加工制备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的比表面积显著(p<0.05)大于其他3组的比表面积。低温冷冻预处理后加工的鱼骨泥中鱼骨颗粒多呈短棒状,表面光滑;而蒸煮预处理的鱼骨颗粒接近球形,...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霍健聪  邓尚贵  童国忠  
为有效利用鳕鱼加工中产生的鱼骨下脚料,研究采用碱醇法制备了鳕鱼骨钙粉,探讨了鳕鱼骨钙片制备方法,同时以Wistar大鼠为模型研究鳕鱼骨钙片的生物学功效。结果表明,采用NaOH和乙醇浸泡制取鳕鱼骨钙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1mol/L NaOH溶液,浸泡时间30h,乙醇浓度60%,浸泡时间15h,制取的鳕鱼骨粉钙含量为27.8%,磷含量12.2%,蛋白质含量3.67%,脂肪含量0.44%。骨粉色泽洁白,无任何异味;粘合剂选用浓度为4%的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溶液,填充剂与奶粉的配比为1∶2;崩解时间实验显示鳕鱼骨钙片崩解时间小于12min,无须添加崩解剂。动物实验表明,鳕鱼骨钙片2g/(kg.d)和鳕鱼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茹  钱曼  熊善柏  刘畅  谢笔钧  
以白鲢鱼糜为原料,在确定凝胶劣化温度的基础上,研究了食盐、水分和可溶性蛋白对凝胶劣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温度范围内(40℃、50℃、60℃和70℃),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鱼糜凝胶的破断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加热温度越高破断强度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下降也越显著。鱼糜凝胶劣化温度段为50~60℃,凝胶劣化与该温度段肌球蛋白重链的降解密切相关;盐溶蛋白和水溶蛋白都能不同程度地抑制凝胶劣化,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就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凝胶劣化程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也随食盐含量(1%~3%)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惠  罗永康  吕元萌  刘栋  尤娟  
以鲽鱼骨为原料,采用酶法制备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优化鲽鱼骨胶原多肽螯合钙合成工艺参数。分析pH与酶解时间对鲽鱼骨胶原多肽功能特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以螯合率为指标,研究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体积比、p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骨胶原多肽与鲽鱼骨粉酸解液螯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碱性蛋白酶为酶制剂,pH为8,温度60℃条件下酶解1h所得的骨胶原多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稳定性和乳化性。采用体积比为3∶1的多肽液与骨粉酸解液为螯合反应液,pH 8,反应温度40℃,螯合40min得到的产品螯合率最高,为98.64%。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陆剑锋  孟昌伟  李进  宫子慧  林琳  叶应旺  姜绍通  
以斑点叉尾鱼骨酶解胶原多肽液和氯化钙为原料,螯合率为指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胶原多肽螯合钙,并考察温度、pH、时间、多肽与钙的质量比对螯合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为温度60℃、pH 5.4、时间1.5 h、质量比2∶1,此条件下,螯合率达82.53%。紫外吸收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的结果表明,骨胶原多肽与钙形成了螯合物,且其氨基酸组成符合典型的胶原样蛋白特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文  
棉籽、菜籽饼粕综合利用可生产食品、饲料及医药化工产品十余种。本文建议选择畅销、利润高、无污染的“精品”联合生产,力求降耗,节能、低成本与高质量,并对蛋白饲料、肌醇、磷酸氢钙联产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余海霞  余娟  黄鹤勇  杨水兵  杨志坚  胡亚芹  胡庆兰  任西营  
为有效开发利用鮟鱇鱼骨下脚料,实验采用酶解和超微粉碎技术从鱼骨中制备鱼骨超微钙粉,并对鮟鱇鱼骨超微钙粉进行生物利用率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碱性蛋白酶净化鱼骨的优化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5 h,pH 11.0,用酶量1 300 U/g,此时的净化脱除率为33.8%;经100 min粉碎后的超微钙粉粒度分布较窄,平均粒径达到最小,为626.9 nm;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鮟鱇鱼骨超微钙粉的生物利用率较高,经100 min粉碎后的超微钙粉组的钙吸收率为79.3%~83.5%,明显高于对照的碳酸钙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鱼骨超微钙粉色泽洁白,颗粒均匀细腻,无异味,钙含量达29.5%。研究表明,鮟鱇鱼...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帆  万鹏  宗力  谭鹤群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为试验对象进行鱼体鱼头切割力学特性试验。通过对白鲢鱼头的长、宽、厚等基础体征参数的统计分析,确定在白鲢去头加工定位时可以分别以鱼体头部吻端和鱼体背部边线为定位基准。对影响鱼体去头切割力的鱼体冷藏时间、切割刀具的滑切角度、鱼体放置方式、刀具厚度等关键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鱼体去头切割力的测定和去头切断面的感官评定分析,并进行试验优化,确定鱼体去头最佳切割方案:将鲜活鱼体冷藏6 H后,鱼体水平放置,采用厚度为2 mm的弧形刃的切割刀具进行淡水鱼去头加工时,鱼体鱼头切割力值最小为186.7 N,鱼头切断面最平整光滑,去头后鱼肉无明显缺损...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邹胜祥  郑福麟  
在当前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情况下,作为鱼糜原料的海洋鱼类不易获得,而且价格较高,因此,1992年4月,在日本农学博士、鱼糜专家冈田稔先生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在上海东诲水产养殖公司水产制品厂和东海水产研究所,以白鲢为原料,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加工鱼糜,制成试样鱼糕,进行了理化测定,研究其鱼糕形成能。现将结果概要报告如下。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施文正  汪之和  林争艳  徐红萍  
主要研究比较了 3种最常用的脱腥剂对白鲢鱼蛋白水解液脱腥脱苦的效果 ,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自最佳的脱腥脱苦条件 ,经过比较发现 ,使用活性炭和酵母粉的效果要比β 糊精好。根据它们的脱腥脱苦效果作者采用酵母粉和活性炭联合脱腥脱苦处理 ,即酵母粉先作用 ,其条件为温度35℃、酵母粉添加量 1%、时间 1 5h ;然后用活性炭脱腥脱苦 ,条件为活性炭量 1 5 %、pH4 5、时间0 5h ,制得的鱼蛋白水解液基本上无腥苦味 ,且蛋白质回收率可达 84 4 8%。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耿海永   陈丽华   杨方   吴仪   王淑芬   姜启兴   许艳顺   夏文水  
鱼糜制品如火锅鱼丸的风味是消费者关心的质量属性之一,而关键气味活性物质的吸附释放规律并不明确。现有气味研究主要在配置溶液中进行,与真实的气味活性物质-固态鱼糜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基于固态鱼糜进行气味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其关键在于一个无气味或低气味的鱼糜本底模型,从而可进一步研究各气味成分与鱼糜本底模型的互作关系。论文考察了 8种不同漂洗介质对鱼糜本底模型气味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鲢鱼糜经SPME-GC-MS共检出65种挥发性物质,气味活性物质(OAV>1)有18种;经8种漂洗介质处理后,鱼糜样品中分别含有6、8、7、9、6、12、9和9种气味活性物质,挥发性气味物质的残留率依次为(0.38±0.12)%、(0.610±0.086)%、(0.280±0.033)%、(0.480±0.037)%、(0.150±0.018)%、(4.33±0.16)%、(18.680±0.081)%和(0.49±0.003)%。综合SPME-GC-MS、电子鼻和感官评价结果比较,1% NaCl (w/w) + 1% Na_(2)CO_(3) (w/w) + 4.0% C_(2)H_(5)OH (v/w)漂洗介质处理后,白鲢鱼糜的挥发性气味物质残留少,总含量降低为(6.57±0.77) μg/kg,17种气味活性物质的OAV<1,仅壬醛的OAV为1.34±0.05,可构建出低气味的鱼糜本底模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路红波  吴佳莉  
利用低值的淡水鱼——白鲢为主要原料加工传统鱼糕,以感官品质和凝胶强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白鲢鱼糕关键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白鲢鱼糕最佳工艺组合为:加热(汽蒸)时间10min、擂溃时间15min、两次清水漂洗和l次0.5%盐水漂洗。该工艺条件的白鲢鱼糕不仅感官品质好,且具有较大凝胶强度。此项研究对低值白鲢资源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雷晓凌  吴红棉  刘云林  王梦娇  
本试验以白鲢鱼苗为试验对象, 选用活性 炭、温度、氯化钠和碳酸四 因素模拟运输正交试验以及样品的水质检验。四因素最佳 组合为: 活 性炭为75 克 ( 15 % ) , 温度为 20 ℃, 氯化钠为02 % , 碳酸为300pp m 。正交试验中存活时间 最长为48h ( 空白对照为 28 h) , 碳酸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水质中溶氧对结果影响最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谭洪亮  郁迪  王斌  胡发远  马剑茵  
为制备金枪鱼鱼骨胶原肽,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利用酶解、超滤、凝胶色谱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抗氧化胶原肽,采用氨基酸序列分析仪测定其氨基酸序列,利用质谱(ESIMS)确定其分子量,采用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和脂质过氧化抑制实验对胶原肽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金枪鱼鱼骨胶原蛋白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2步酶解和分离纯化得到1个十肽(TFCH-P2),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质谱(ESIMS)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为Gly-Pro-Ala-Gly-Pro-Ala-Gly-Glu-Gln-Gly(GPAGPAGQEG),分子量为839.87 u([M+H]+8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