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69)
2023(11421)
2022(10346)
2021(9873)
2020(8309)
2019(19516)
2018(19575)
2017(38238)
2016(20814)
2015(23737)
2014(23696)
2013(23281)
2012(21029)
2011(18920)
2010(19105)
2009(17284)
2008(16641)
2007(14450)
2006(12514)
2005(10754)
作者
(61078)
(50511)
(50311)
(47824)
(32210)
(24398)
(22763)
(20080)
(19260)
(18046)
(17450)
(16901)
(16123)
(15917)
(15576)
(15440)
(15094)
(15087)
(14411)
(14379)
(12635)
(12383)
(12362)
(11551)
(11333)
(11232)
(11231)
(11085)
(10168)
(10015)
学科
(83989)
经济(83903)
管理(58944)
(55421)
(47085)
企业(47085)
方法(44490)
数学(39234)
数学方法(38499)
(20133)
中国(19646)
(19373)
(18706)
业经(17230)
地方(15629)
理论(15408)
(13602)
农业(13527)
(13519)
贸易(13510)
(13117)
技术(12949)
(12804)
环境(12785)
(12504)
财务(12425)
财务管理(12399)
企业财务(11717)
(11695)
教育(10711)
机构
大学(294919)
学院(293956)
管理(119830)
(110695)
经济(108131)
理学(104935)
理学院(103784)
管理学(101412)
管理学院(100904)
研究(95065)
中国(68784)
(63495)
科学(62702)
(48321)
(48276)
(48027)
业大(47031)
研究所(44536)
中心(42902)
(41346)
北京(40040)
财经(39825)
(38493)
师范(38114)
农业(38074)
(36151)
(34723)
(34082)
技术(32591)
经济学(32091)
基金
项目(208219)
科学(162877)
基金(150283)
研究(148522)
(131905)
国家(130856)
科学基金(112447)
社会(90575)
社会科(85840)
社会科学(85812)
(82041)
基金项目(79324)
自然(76426)
自然科(74713)
自然科学(74698)
自然科学基金(73274)
(69538)
教育(69397)
资助(64370)
编号(60953)
成果(48330)
重点(46493)
(45225)
(43247)
(42971)
课题(42077)
科研(40234)
创新(40013)
计划(38732)
大学(38470)
期刊
(114129)
经济(114129)
研究(81983)
中国(52202)
学报(48782)
科学(44682)
管理(43018)
(42060)
大学(36139)
(34939)
学学(33977)
教育(33806)
农业(29992)
技术(27902)
(19621)
金融(19621)
业经(18808)
经济研究(18610)
财经(18088)
图书(16994)
统计(16725)
(15682)
技术经济(15312)
(15304)
科技(14912)
(14855)
问题(14540)
理论(14228)
资源(13876)
(13519)
共检索到411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谢韦克,王绍贤  
本文讨论了有全部生育率数据、只有部分生育率数据以及没有生育率数据3种不同条件下构造生育模型的方法及意义。首次指出构造Brass相关生育模型的非最小二乘法(曾毅方法)优于最小二乘法,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佳音  孙骁  
文章使用2000~2010年人口普查的北京市及其各区县数据,将生育率组合模型及灰色模型,应用于北京市分年龄别生育率预测当中。从总体趋势以及生育率随年龄分布情况进行了拟合及预测,为北京市及其各区县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广州  胡耀岭  
本文以时期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为基础,提出真实队列年龄别生育率估算方法,并通过1950~1981年全国妇女分孩次年龄别生育率数据验证其可行性和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可用该估算方法研究递进生育模式及其相关问题,尤其是在调整生育政策的时间窗口,估算生育一孩的育龄妇女规模和结构,以及符合生育政策但尚未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规模和结构,为政府制定生育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封铁英  罗天恒  
文章针对传统确定性预测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理论和时间序列分析的生育率随机预测ARIMA-GARCH建模与仿真方法,通过模拟时间序列随机波动特征来估计生育率的未来值和预测区间。以中国总和生育率为例,应用ARIMA-GARCH模型对生育率序列随机过程进行预测,分析残差项之间的自相关性和异方差效应,以避免单一模型拟合导致的重要细节信息损失。提出了应对中国长期持续低生育率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芳芳  
最近十几年来,我国生育率水平的变化成为国家、社会以及人口学界广为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生育率水平受到重视是由于它的变化直接反映了人口增长的速度,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当前计划生育的成果。然而,当主要精力集中于注视生育率水平的变化,并研究其对策时,都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那就是生育统计指标本身可能存在着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长洪  陈友华  
"完善生育政策"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为了设计平稳过渡的政策方案,一个挑战性任务就是预测生育政策变动可能引起的政策总和生育率变动。文章给出一种带补偿生育的政策总和生育率测算模型,可用于预测某种生育政策变动方案可能引起的政策生育率变动后果,进而为评价和选择生育政策调整方案提供重要决策信息。文章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和2005年全国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利用此模型测算了生育政策由"‘双独'家庭可生二孩"调整为"‘单独'家庭可生二孩"后,带补偿生育的政策总和生育率变动后果。预测结果显示,分区域逐步实行"‘单独家庭'可生二孩"的政策微调方案后,发生的补偿生育不会引发明显"生育堆积",该微调方案有助于生育政策向普遍二孩平稳过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高尔生,顾杏元,郑训载,丁祥泳,徐根娣  
为了评价上海县的计划生育工作,我们于1981年2—3月在七一公社进行了一次育龄妇女生育率调查。七一公社1980年年底人口为18608人,文化经济及计划生育工作在上海县均属中上水平,有一定代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新平  
文章根据2007年高教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中的人口数据,针对总和生育率分别建立指数平滑模型和Gaussian模型,并对我国近年来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进行预测,合理地刻划了我国总和生育率的长期变化趋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卫  
文章利用人口普查年龄分布数据和基于广义稳定人口模型的两种生育率估计方法,即整合法和变量r法,对中国1982年以来各普查间的生育水平进行估计。利用整合法估计的是出生率,通过出生率换算为出生人数,进而估计生育率。利用变量r法估计的是净再生产率,通过净再生产率转换为对生育率的估计。整合法对1982~1990年和2000~2010年普查间平均出生率和出生人数的估计,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对1990~2000年普查间的估计则要明显低于国家统计局的公布值。由此估计的1982~1990年、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各普查间的平均总和生育率依次为2.63、1.68和1.56。利用变量r法对各普查间的平均总和生育率的估计分别为2.60、1.61和1.68。因而,2000~2010年中国平均生育率的估计应该在1.6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希哲  
我国的人口控制在过去四十年间,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在七十年代以前一直保持在6的水平,到80年代已降到2.4左右。但是这种生育率的转变在空间与时间上并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凯  
世界人口生育率逐年下降,然而其背后的作用机制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突破传统家庭内部生育成本—效用对低生育率解释范式的基础上,引入生育成本社会化因素,认为家庭生育孩子资本要素占用和劳动要素占用以及社会化分担不足是造成世界生育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解释生育成本社会化对生育率降低的作用机理,并选取37个国家近41年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以此建立政府生育支持政策变量与关键宏观经济变量指标的关联和评价标准,最终求解政府最优生育支持政策组合,为实施生育支持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本文讨论了人口分析技术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并以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展示年龄别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间接估计方法的建模过程与实施步骤,同时指出今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霞  夏巧娟  
近年国外学者在生育意愿与生育率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首先,探讨了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之间存在偏差的成因,其中包括理想家庭规模和实际家庭政策的冲突、生育观念转变的滞后性、女性生命周期的影响及生育计划的调整四个方面。其次,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经济因素以及女性个体等方面分析了生育率下降的原因,指出低生育率将在社会养老、理想家庭规模、经济运行等方面对经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并进而探讨了提高生育率的举措及实施效果。国外研究让我们意识到在新时期完成人口发展新任务必须正视低生育率的负面影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育率、政策与生育率、人口与制度等三大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嘉陵  
本文提出用队列生育年龄因子作为度量生育水平的基本指标,建立生育的时期指标和队列指标的关系,从而分解出年度的生育时期变动系数。并通过计划生育率估计年度的计划生育变动系数和分年龄的绝对超生率、既往瞒生率和控制调整率,为分析、制定、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和动态监测计划生育的执行情况提供定量的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志刚  
Bongaarts和Feeney提出的去进度效应总和生育率引起了学术界广泛争议、讨论和各种新的尝试。文章梳理了这一研究上的理论争论,简要介绍在此方法方面的重要进展。十年来,去进度效应方法的应用已经从总和生育率扩展到平均预期寿命以及时期婚姻指标。文章还简要介绍了Yamaguchi和Beppu在改进去进度效应生育指标时的重要发现及其研究思路的创新。特别介绍了Bongaarts和Sobotka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新提出了TFRp*指标,用以分析欧洲国家近年生育率的回升,发现TFR回升的主要原因是时期效应的减少和消失,而时期生育的数量水平其实相当平稳。在此就时期调整指标方面研究的进展做些评论,并讨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