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6)
- 2023(10581)
- 2022(8871)
- 2021(7881)
- 2020(6323)
- 2019(14372)
- 2018(13813)
- 2017(25660)
- 2016(14182)
- 2015(15372)
- 2014(15196)
- 2013(14998)
- 2012(14217)
- 2011(13049)
- 2010(13115)
- 2009(11954)
- 2008(11600)
- 2007(10328)
- 2006(9284)
- 2005(8413)
- 学科
- 济(63552)
- 经济(63493)
- 业(37084)
- 管理(36501)
- 企(27158)
- 企业(27158)
- 方法(21935)
- 地方(20079)
- 中国(19951)
- 数学(19352)
- 数学方法(19148)
- 农(19080)
- 业经(14991)
- 学(13628)
- 农业(13553)
- 财(12364)
- 贸(12177)
- 贸易(12167)
- 易(11697)
- 环境(11510)
- 发(11250)
- 地方经济(11099)
- 技术(10490)
- 银(10403)
- 融(10399)
- 金融(10398)
- 银行(10354)
- 制(10122)
- 行(10010)
- 和(8854)
- 机构
- 学院(205213)
- 大学(202768)
- 济(82326)
- 经济(80642)
- 研究(78970)
- 管理(74548)
- 理学(63976)
- 理学院(63124)
- 管理学(61862)
- 管理学院(61511)
- 中国(57990)
- 科学(53126)
- 农(48984)
- 京(44915)
- 所(42654)
- 研究所(39215)
- 农业(38930)
- 业大(38489)
- 中心(34916)
- 财(34761)
- 江(31784)
- 北京(28523)
- 院(28490)
- 范(27811)
- 省(27447)
- 师范(27356)
- 财经(27308)
- 科学院(25703)
- 州(25646)
- 农业大学(25024)
- 基金
- 项目(142338)
- 科学(110055)
- 基金(100604)
- 研究(96154)
- 家(91638)
- 国家(90845)
- 科学基金(75619)
- 社会(60802)
- 省(58546)
- 社会科(57692)
- 社会科学(57674)
- 基金项目(53647)
- 自然(50734)
- 自然科(49532)
- 自然科学(49511)
- 划(49407)
- 自然科学基金(48557)
- 教育(42466)
- 资助(40320)
- 编号(36916)
- 发(36664)
- 重点(32849)
- 创(29820)
- 计划(29477)
- 部(29391)
- 成果(28259)
- 发展(28036)
- 创新(28009)
- 科研(27658)
- 展(27579)
- 期刊
- 济(94501)
- 经济(94501)
- 研究(57467)
- 中国(45519)
- 农(44819)
- 学报(41888)
- 科学(36649)
- 农业(30904)
- 大学(29697)
- 学学(28423)
- 管理(26480)
- 财(24674)
- 教育(20088)
- 融(19281)
- 金融(19281)
- 业经(17669)
- 业(17199)
- 技术(16810)
- 经济研究(15326)
- 财经(12664)
- 问题(12541)
- 资源(11921)
- 业大(11892)
- 科技(11768)
- 版(11051)
- 经(10905)
- 技术经济(10385)
- 商业(10338)
- 农业大学(10069)
- 统计(9532)
共检索到312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延丰 李敏 陈健 张猛 石志琦
通过研究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来判断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的安全性,为该产品在田间预防西瓜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麝香草酚浓度小于300 mg/L时,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麝香草酚对西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种子萌发的影响相似,当浓度小于300 mg/L时,对西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鲜质量除外);麝香草酚对西瓜根系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呈现出逐渐减低的趋势,低浓度(100 mg/L)处理下,西瓜根系活力最大,与对照差异显著,200 m...
关键词:
麝香草酚 西瓜枯萎病 植物源杀菌剂 西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绵好 袁菊红 奥岩松
对西瓜皮水浸提物对西瓜种子发芽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浸液在低浓度时对种子萌发率及其胚根的抑制作用较弱;随水浸液浓度的增加萌发数显著下降,并且显著地抑制胚根的伸长。
关键词:
西瓜皮 自毒作用 水浸提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对种子萌发、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 mg/L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显著降低;当处理浓度小于300mg/L时发芽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就株高而言,50mg/L处理下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辣椒的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趋势与株高相似。通过肉桂醛浸种之后,小于150 mg/L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浓度的...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植物源杀菌剂 辣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玉茜 杨劲峰 梁春浩 陈堔平一 刘欣宇 耿坷睿 姚玉晨 张宇 韩晓日
【目的】探讨酚酸类自毒物质香草酸的自毒作用,研究其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揭示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花生生育期内对自毒物质的响应规律。【方法】以花生品种阜花12号150GY为试材,培养皿培养试验设6个处理:0、0.01、0.03、0.05、0.07、0.09 mmol?L~(-1)香草酸溶液;营养钵种植试验设5个处理:0、0.01、0.03、0.05、0.07 mmol?L~(-1)香草酸溶液;盆栽试验设5个处理:香草酸用量分别为0、0.01、0.03、0.05、0.07 mg?kg-1干土。分别研究外源添加香草酸对花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1)经不同浓度香草酸溶液处理后,花生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低于CK,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9 mmol?L~(-1)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对CK相比分别降低39%、66.3%和55.9%,自毒效应响应指数达到最大值。(2)经不同浓度香草酸溶液处理后,花生幼苗的主根长、单株干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低于CK,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7 mmol?L~(-1)时,各指标与对CK相比分别降低37.3%、40.0%、19.0%、53.9%和49.1%,自毒效应响应指数达到最大值。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以上指标相反,随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而呈现上升趋势,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7 mmol?L~(-1)时,胞间CO_2浓度比对照提高46.1%。(3)香草酸浓度≥0.03 mmol?L~(-1)时,花生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系活力(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低于CK,叶片的MDA含量高于对照,均与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当香草酸溶液浓度为0.07 mmol?L~(-1)时,各指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2.4%,54.2%和40.6%,MDA含量提高43.3%。(4)根际放线菌数量在花生生育前期随着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进入结荚期后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根际细菌数量在花生生育前期时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而进入结荚期后随着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高浓度的香草酸(0.07 mg?kg~(-1)干土)对根际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浓度的香草酸(0.01 mg?kg~(-1)干土)对根际真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结论】香草酸对花生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香草酸亦会抑制花生幼苗的光合作用,降低根系活力,促进幼苗叶片产生丙二醛。此外,不同浓度的香草酸溶液均会使花生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抑制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繁殖,而对土壤真菌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现象,即低浓度的香草酸溶液促进花生根际土壤中真菌的生长;而高浓度则对真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华 饶力群 肖立锋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杨酸与水稻抗病的内在联系,以水稻感白叶枯病组合威优402和抗白叶枯病组合威优64为材料,用0.005~0.2mmol/L的水杨酸处理种子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水稻发芽种子中的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威优64和威优402种子经较高浓度(0.1~0.2mmol/L)的水杨酸处理后,萌发都受到抑制,发芽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淀粉酶活性升高,在威优64发芽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减少,而威优402发芽种子中其含量变化不明显.较低浓度(0.005~0.05mmol/L)的水杨酸处理,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发芽种子中淀粉酶活性下降,威优64发芽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涌栋 罗未蓉 李新峥 刘遵春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Ca2+浓度处理,研究了Ca2+浓度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Ca2+处理(0~0.05 mg/L)对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当Ca2+浓度为0.05 mg/L时最有利于黄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度,生物量,含水量均高于对照及其他浓度处理;幼苗体内的丙二醛含量,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并在此浓度得到最低。但从0.5mg/L开始,随着Ca2+浓度增加,黄瓜种子萌发的各项指标开始下降,幼苗生长的各项生理指标开始上升,对黄瓜种子发芽和...
关键词:
Ca2+ 黄瓜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思慧 孙小武 熊兴耀 肖杰 黄智
以三倍体西瓜‘黑牛’和二倍体西瓜‘黑宝’种子为材料,对种子形态指标、种皮的透性和种皮电镜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三倍体西瓜种子中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西瓜种子的2倍,而且三倍体西瓜种子比二倍体多1个细胞排列非常致密的硬化组织;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的10倍,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木质化,结构明显分为3层;在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三倍体和二倍体种子内种皮结构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表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中种皮和内种皮在一定程度上均阻碍种胚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影响种子的萌发,而二倍体西瓜种子的种皮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
三倍体西瓜 种皮 超微结构 萌芽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石新建 王彦芹 李志军
为探明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种子萌发和幼苗对盐旱胁迫的耐受性,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和NaCl溶液模拟盐旱胁迫,研究盐旱胁迫对花花柴种子萌发及幼苗保护酶活性、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花花柴种子最终萌发率随着NaCl和PEG胁迫程度的升高而降低,低浓度胁迫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当PEG质量分数大于20%、NaCl溶液浓度大于100mmol·L-1时,各处理下的种子最终萌发率差异显著(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帆红 吕剑 郁继华 金宁 金莉 胡琳莉 武玥 刘晓琦 王舒亚
[目的]研究外源硅对肉桂酸(trans-cinnamic acid,CA)模拟自毒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为黄瓜自毒作用的缓解提供参考。[方法]以‘新春四号’黄瓜为试材,添加2 mmol/L肉桂酸模拟黄瓜种子自毒胁迫,再施用外源硅(Na_2SiO_3·9H_2O,AR),通过人工气候箱培养,以不添加外源硅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黄瓜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鲜质量、丙二醛、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以及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与CK相比,2 mmol/L CA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种子发芽率、胚根长和鲜质量,较CK分别减少了92.00%,91.46%和36.77%,显著增加了黄瓜种子中可溶性糖、淀粉和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了黄瓜种子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性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从而严重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在2 mmol/L CA胁迫下外源添加3 mmol/L硅酸钠能显著增加黄瓜种子的发芽率、胚根长及鲜质量,分别较CA处理增加了91.48%,84.19%和30.31%,降低了黄瓜种子中可溶性糖、淀粉和MDA含量,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以及SOD、POD和CAT的活性,进而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膜的损伤,促进了碳水化合物的转化速率。[结论]添加外源硅对肉桂酸模拟自毒胁迫的黄瓜种子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亚 朱列书 彭细桥 朱静娴 冯连军 刘伟
以烤烟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研究Na2SeO3质量浓度(0.0、0.1、0.5、1.0、2.0、5.0、10.0、20.0 mg/L)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硒质量浓度的提高,烟草种子集中萌发期提前,萌发速率加快,发芽势增强,发芽率提高;硒质量浓度在1.0 mg/L以上时,发芽势与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叶绿素含量呈降低趋势;硒质量浓度小于2.0 mg/L时,幼苗干重差异不显著,大于2.0 mg/L后幼苗干重减小趋势明显;发芽种子根系长度随硒质量浓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各处理综合评分以2.0 mg/L硒质量浓度处理最高,1.0 mg/L次之,20.0 mg/L最低;在漂浮育苗过程中,保...
关键词:
硒 烟草种子 萌发 发芽率 发芽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兵 杨启文 张彦浩 李洪辰 张沛东
本文研究了赤霉素和弱酸对鳗草(Zostera marina)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监测了鳗草种子的累积萌发率、幼苗建成率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干重、水分、呼吸速率、可溶性糖、淀粉、赤霉素、脱落酸含量和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究了2种外源处理对鳗草种子的促萌作用,分析了鳗草种子应对外源促萌的生理响应过程。结果显示,2种促萌处理均能有效促进鳗草种子萌发和幼苗建成,其中,赤霉素处理组促萌效果最优,其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建成率为对照组的1.6倍;促萌期间,2个促萌处理组种子α-淀粉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至实验结束时,赤霉素处理组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是促萌前初始值的3.3倍,亦显著高于弱酸处理组和对照组(P<0.05),弱酸处理组种子淀粉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种子α-淀粉酶活性、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关键因子。综合分析认为,外源赤霉素处理是破除鳗草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其主要通过调节种子淀粉酶活性、提高淀粉分解速率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实现破除休眠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鳗草种子快速萌发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基础。
关键词:
赤霉素 萌发率 种子休眠 营养物质 鳗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婧怡 姚丹丹 徐军 邬彩霞 赵国琦 华晨岚
香豆素为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水浸提液的主效化感物质,能抑制多种杂草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为探明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本研究采用室内培养、生物检测的方法,研究了简单香豆素水溶液对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苏丹草幼苗根和茎的超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20100μg·mL(-1)香豆素水溶液能够显著抑制早期苏丹草种子的萌发(P<0.05),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能够显著抑制苏丹草根伸长,随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秋菊 黄宏 朱珠 秦佳梅
为探明返魂草种子的休眠机理,加速萌发进程,采用多种溶剂浸提返魂草种子,研究其浸出液对白菜、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返魂草种子中存在较强生理活性的内源活性抑制物质,且抑制作用随着提取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不同溶剂提取返魂草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不同,以甲醇提取液的抑制活性最强,乙醚次之,水提液抑制作用不明显.采用温水浸泡返魂草种子可有效去除大部分内源抑制物质.
关键词:
返魂草种子 抑制物质 生理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鲜萱 齐传东 陈琦 覃思嘉 郑禾 辛燕 陶增蛟 郭仰东
为探究菠菜种子老化后活力下降的原因和生理生化指标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温高湿人工加速老化的方法处理菠菜种子,并测定菠菜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及萌发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菠菜种子的根长、发芽势和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萌发相关基因(GAI1、GA2ox、RACK1、DGAT、ARP1、ARF、ABA8ox1和VP1)的表达量对比未经老化处理的均逐渐下降;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逐渐增加。由于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体内的氧自由基得不到及时的清除,从而导致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剧最后引起生物膜的损伤,这是影响种子萌发和加速种子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申晓慧
为了研究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萌发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Wega7F种子为供试材料,经~(60)Co-γ和甲基磺酸乙酯(EMS)两种诱变处理后,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植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射线处理对苜蓿萌发率、发芽指数、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低剂量(150Gy)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高剂量(300和450Gy)抑制萌发率和幼苗生长。EMS处理均抑制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在低剂量条件下,~(60)Co-γ射线处理对株高有促进作用,高剂量会抑制植株生长;EMS处理则抑制苜蓿株高生长。两种诱变处理均促进苜蓿分枝,且低剂量处理下均有利于提高苜蓿单株鲜草产量。在~(60)Co-γ辐射和0.4%EMS处理下,叶绿素含量提高,其他处理叶绿素含量均降低。诱变提高了苜蓿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程度表现为POD>CAT>SOD。本研究结果表明,150Gy ~(60)Co-γ对苜蓿产量及株高影响显著,为苜蓿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利用价值;EMS处理更有利于增强苜蓿分枝能力,有利于苜蓿在观赏方面的提高及改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