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8)
- 2023(14576)
- 2022(12617)
- 2021(11797)
- 2020(9712)
- 2019(22479)
- 2018(22393)
- 2017(42748)
- 2016(23581)
- 2015(26131)
- 2014(26405)
- 2013(26161)
- 2012(24354)
- 2011(22151)
- 2010(22282)
- 2009(20203)
- 2008(19652)
- 2007(17293)
- 2006(15246)
- 2005(13628)
- 学科
- 济(97321)
- 经济(97226)
- 管理(63751)
- 业(62306)
- 企(50455)
- 企业(50455)
- 方法(40752)
- 数学(35006)
- 数学方法(34564)
- 中国(27764)
- 农(26260)
- 地方(25200)
- 学(22795)
- 业经(22073)
- 财(21613)
- 农业(17935)
- 制(16690)
- 贸(16240)
- 贸易(16227)
- 环境(15765)
- 和(15752)
- 技术(15719)
- 易(15657)
- 银(15580)
- 理论(15563)
- 银行(15522)
- 融(15099)
- 金融(15098)
- 行(14906)
- 发(13977)
- 机构
- 大学(334231)
- 学院(333569)
- 管理(129305)
- 济(127806)
- 经济(124829)
- 研究(118700)
- 理学(111418)
- 理学院(110083)
- 管理学(107941)
- 管理学院(107362)
- 中国(86954)
- 科学(77511)
- 京(73448)
- 所(61779)
- 农(61448)
- 财(57810)
- 研究所(56565)
- 业大(53971)
- 中心(52780)
- 江(49626)
- 农业(48362)
- 北京(46753)
- 范(46139)
- 财经(45942)
- 师范(45626)
- 院(43359)
- 经(41749)
- 州(40967)
- 技术(36952)
- 经济学(36919)
- 基金
- 项目(230102)
- 科学(178858)
- 研究(164725)
- 基金(163741)
- 家(144725)
- 国家(143493)
- 科学基金(121379)
- 社会(100939)
- 社会科(95558)
- 社会科学(95532)
- 省(91776)
- 基金项目(87119)
- 自然(80662)
- 自然科(78759)
- 自然科学(78735)
- 划(77582)
- 自然科学基金(77253)
- 教育(75135)
- 资助(68070)
- 编号(67062)
- 成果(54463)
- 发(52375)
- 重点(52022)
- 部(49438)
- 创(47487)
- 课题(47337)
- 创新(44315)
- 科研(44284)
- 计划(43315)
- 大学(41472)
- 期刊
- 济(144105)
- 经济(144105)
- 研究(98287)
- 中国(67724)
- 学报(58328)
- 农(55988)
- 科学(52752)
- 管理(47343)
- 大学(42735)
- 财(42031)
- 学学(40175)
- 教育(39916)
- 农业(39314)
- 融(29093)
- 金融(29093)
- 技术(29053)
- 业经(24780)
- 经济研究(22493)
- 财经(21546)
- 业(20493)
- 图书(18817)
- 问题(18610)
- 经(18302)
- 科技(17567)
- 技术经济(16246)
- 资源(16104)
- 理论(15900)
- 版(15807)
- 业大(15197)
- 现代(14850)
共检索到495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对辣椒种子进行浸种对种子萌发、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 mg/L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显著降低;当处理浓度小于300mg/L时发芽率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就株高而言,50mg/L处理下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辣椒的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变化趋势与株高相似。通过肉桂醛浸种之后,小于150 mg/L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随着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浓度的...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植物源杀菌剂 辣椒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辣椒对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肉桂醛在田间使用时对辣椒品质、产量以及辣椒疫霉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和100 mg/L处理下,株高、根长和鲜重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对照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根长和鲜重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在浓度小于150 mg/L的处理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田间试验发现,使用肉桂醛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薛延丰 李敏 陈健 张猛 石志琦
通过研究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来判断麝香草酚对西瓜种子的安全性,为该产品在田间预防西瓜枯萎病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麝香草酚浓度小于300 mg/L时,浸种后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麝香草酚对西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种子萌发的影响相似,当浓度小于300 mg/L时,对西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鲜质量除外);麝香草酚对西瓜根系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呈现出逐渐减低的趋势,低浓度(100 mg/L)处理下,西瓜根系活力最大,与对照差异显著,200 m...
关键词:
麝香草酚 西瓜枯萎病 植物源杀菌剂 西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广印 韩世栋 谢玉会 孙晓娜 周秀梅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部位、水浸液浓度和受体不同而有差异,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存在自毒作用。辣椒植株全株、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这表明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有较强的自毒作用。综合而言,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的自毒作用强弱依次为叶>根>茎>全株,对番茄的自毒作用强弱依次为叶>全株>根>茎,显示辣椒叶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阳文龙 刘志敏 肖深根 龚石洋 陈正超
于 2 1个干辣椒品种的始花期 ,测定植株主茎自上而下数第三片已完全展开叶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 .结果表明 ,所测指标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 ,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及叶绿素含量之间、水分利用率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和偏正相关 ,水分利用率与蒸腾速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和偏负相关
关键词:
干辣椒 生理特性 相关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才君 晏儒来
选用伏地尖、华大2号、华椒1号、早杂2号、短牛角、海花3号、7281等7个辣椒品种为材料,对辣椒种子老化前后经聚乙二醇(PEG)处理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PEG处理能有效地保持种子活力并改善老化种子性能,使种子内溶物蛋白质渗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种子呼吸强度增高。这些指标均表明种子老化前进行PEG处理效果比老化后处理效果好;种子老化前后进行2次PEG处理与老化前进行1次PEG处理效果差异不明显。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峰 邹学校 刘志敏
为了探明辣椒种子活力下降的原因和一些生理生化变化规律,采用人工加速老化方法,研究了辣椒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不断增加,且品种间有差异.而脱氢酶活性在不同老化程度种子间无明显差异.认为辣椒种子人工老化及劣变的主要机制在于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
关键词:
辣椒种子 人工老化 劣变 生理生化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铁光 董文斌 王爱勤 赵坤 徐小万 黄莹 易籽林 龚明霞
为阐明辣椒耐热的生理生化机制,以耐热自交系A11和热敏自交系B22为材料,研究了高温(42℃)胁迫下辣椒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总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耐热性材料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增加,热敏材料增幅高于耐热材料,而热敏材料的游离脯氨酸含量的上升幅度低于耐热材料;总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热敏材料总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耐热材料;SOD和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热敏材料下降幅度高于耐热材料,上升幅度则相反。
关键词:
辣椒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耐热机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广印 孙晓娜 谢玉会 周秀梅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当辣椒全株水浸液浓度为0.01g/mL时,对大白菜和萝卜种子的萌发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而根水浸液对萝卜种子的萌发亦表现为化感促进作用;当辣椒全株、根、茎、叶的水浸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02g/mL时,对4种蔬菜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综合而言,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强弱依次为叶>茎>全株>根,而番茄和大白菜种子萌发对辣椒植株各部位水浸液的化感敏感性较强,萝卜和黄瓜较弱。
关键词:
辣椒植株 水浸液 化感作用 种子萌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小红 胡文海 曾守鑫 余盼辉 黄丹 黄鲁 曾志锋
以华椒15号辣椒种子为材料,采用浸泡法和添加法2种方法,研究低温(15℃)胁迫下不同质量浓度24-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01~1.000mg/L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发芽势没有显著影响;浸泡法中,0.001~0.100mg/L的EBR对辣椒种子的萌发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0.050mg/L时促进作用最强,发芽率达44.00%;添加法中,在设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EBR对辣椒种子的萌发率产生抑制作用,1.000mg/L时抑制作用达差异显著水平。浸泡法和添加法中,0.001~1.000mg/L的EBR对辣椒幼苗的根长均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宝利 李燕 李东 刘娜 宁繁华 侯永侠
为揭示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本试验探讨了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利用GC-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中的化感物质。结果表明:辣椒根系分泌物和连作土壤的主要化感物质为松香酸、十四酸甲酯、十八酸甲酯和(2-乙基-6甲基苯)-N-(乙氧甲基)-2-氯代乙酰胺。并采用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化感物质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及根际微生物的效应。对松香酸的生物测定结果显示,当浓度为0.05g/L时,松香酸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其余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加大抑制作用增强,当浓度为0.25g/L时抑制作用最大。同时外源松香酸使根际...
关键词:
辣椒 化感物质 松香酸 自毒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秀莲 郝其梅
为了解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种子的休眠原因以及掌握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对紫梗籽银桂'Zigeng Ziyin'种子种皮和种实的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和不同质量浓度赤霉素(GA3)处理后种子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紫梗籽银桂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均含有抑制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籽萌发的物质,抑制作用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加。综合前期研究结果,认为桂花种子的休眠不是外源休眠和综合休眠,而是由于由抑制物质引起的内源休眠。赤霉素处理结合低温层积可有效解除种子的休眠,其中以1000mg·L-1赤霉素浸种,低温层积75d的发芽率最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石开 陶婧 桂敏 钟秋月 杜磊 蔡荣靖 龙洪进
采用反复干旱存活法研究了CaCl2及多效唑(PP333)浸种处理对干制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幼苗存活率的影响,探讨诱导提高干制辣椒苗期抗旱性的途径和方法。结果表明,10和20 mmol/L浓度的CaCl2溶液以及100 mg/L多效唑(PP333)浸种处理12 h的幼苗反复干旱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清水浸种处理,说明适宜浓度的CaCl2溶液或多效唑(PP333)浸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干制辣椒的幼苗抗旱性;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以及多效唑(PP333)浸种12 h处理对种子的发芽率虽然没有影响,但发芽势显著降低,因此为提高苗期抗旱性,不宜直接作浸种使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冰 王志源 蒋健箴
以2份辣椒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有株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花药的部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生化特性的异常与不育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药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高于可育株,过氧化氨酶活性从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开始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珠;可溶性蛋白含量从小孢子母细胞期以后不育株明显低于可育株。
关键词:
辣椒 核型雄性不育 酶活性 可溶性蛋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江厚春 李宝聚 石延霞 谢学文 吕国华
为探索辣椒疫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对带菌土壤和带菌种子进行传病试验研究,从而为病害的早期检测及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拌土法及注射法分别对土壤和辣椒果实接种辣椒疫霉菌,接种后对菌土中种植的辣椒植株发病情况、土壤中病原菌的存活及辣椒种子带菌、带菌种子传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菌土中种植的辣椒植株在生长期持续的发生疫病,105 d时发病率稳定,但此时土壤中的疫霉菌依然存活;辣椒果实注射接种疫霉菌孢子悬浮液后,能使种子感染疫霉菌,显著降低发芽率和出苗率,出土的幼苗在苗期生长阶段会发生疫病。结果表明,带菌土壤和带菌种子都是辣椒疫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及重要的传播途径。
关键词:
辣椒 疫病 初侵染来源 传播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