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9)
2023(3992)
2022(3563)
2021(3302)
2020(2721)
2019(6072)
2018(6166)
2017(11089)
2016(6202)
2015(6978)
2014(7342)
2013(7035)
2012(6682)
2011(6076)
2010(6397)
2009(5677)
2008(5748)
2007(5173)
2006(4605)
2005(4315)
作者
(19885)
(16316)
(16214)
(15322)
(10266)
(7926)
(7383)
(6267)
(6257)
(6158)
(5741)
(5634)
(5252)
(5145)
(5132)
(5118)
(5043)
(4794)
(4786)
(4693)
(4042)
(4030)
(3991)
(3861)
(3729)
(3637)
(3588)
(3567)
(3361)
(3328)
学科
管理(21603)
(17689)
经济(17668)
(15300)
(12421)
企业(12421)
环境(10497)
(9013)
(7005)
(6838)
(6431)
(6382)
(6069)
银行(6062)
方法(5896)
(5792)
中国(5516)
(5265)
制度(5258)
(5219)
金融(5218)
理论(4877)
规划(4842)
(4781)
(4781)
财务(4771)
财务管理(4740)
环境规划(4691)
资源(4585)
业经(4510)
机构
学院(88116)
大学(85902)
研究(29935)
管理(29813)
(28918)
经济(27715)
中国(25449)
理学(24093)
理学院(23732)
管理学(23176)
管理学院(23022)
科学(20200)
(19915)
(16545)
(16425)
(16277)
(16276)
中心(15067)
研究所(14680)
业大(13521)
(13053)
(12962)
农业(12872)
北京(12826)
(12329)
师范(12186)
财经(12129)
技术(11595)
(11455)
(10838)
基金
项目(54760)
科学(40983)
研究(39821)
基金(36878)
(33320)
国家(33016)
科学基金(27148)
社会(22752)
(22492)
社会科(21327)
社会科学(21319)
基金项目(19431)
(19007)
教育(18513)
自然(18268)
自然科(17719)
自然科学(17713)
编号(17468)
自然科学基金(17362)
资助(15110)
成果(14247)
课题(12828)
重点(12762)
(11789)
(11388)
(10687)
科研(10677)
计划(10517)
(10256)
(10256)
期刊
(39506)
经济(39506)
中国(26593)
研究(24246)
学报(15643)
(14595)
(14313)
科学(13639)
教育(12867)
大学(11167)
管理(10812)
学学(10345)
(9951)
金融(9951)
农业(9746)
技术(7899)
图书(6648)
资源(6640)
业经(6207)
财经(5644)
(5541)
(5377)
财会(5291)
(5022)
书馆(4980)
图书馆(4980)
(4823)
(4810)
卫生(4810)
经济研究(4714)
共检索到144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丹  殷世平  于成龙  方丽娟  张贵华  
【目的】寻求一个高效、准确的冰雹灾害遥感监测方法,为黑龙江省开展生态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提供技术参考。【方法】针对2011-08-18黑龙江省木兰县一次冰雹灾害的个例,结合天气实况和雷达资料,利用从环境减灾卫星获得的遥感数据(2009-2011年),分析了冰雹灾害前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变化,对遭受冰雹灾害区域进行了遥感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植物遭受冰雹灾害后的一段时间内,NDVI出现异常下降的现象,与未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差别明显,说明利用NDVI来判别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是可行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此次遭受冰雹灾害的区域为木兰县西南部(东经127°38′~127°5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莫伟华  王君华  钟仕全  陈燕丽  
以2008年初广西东北部遭受的持续性大范围特大冰雪灾害为例,基于EOS/MODIS数据,构建改进的归一化差分冰雪指数模型(MNDSI),综合应用监督分类方法,对受灾林区进行遥感监测与灾情分级评估技术研究,为及时应对此类灾害性气候事件和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坤枚  孙九林  陈鹏飞  王卷乐  廖顺宝  尹芳  朱华忠  杨飞  杨雅萍  
以内蒙古春小麦产区陈巴尔虎旗为研究实例,采用遥感方法,利用分辨率30 m的国产环境减灾卫星的NDVI数据对春小麦单产进行预测。研究选取了该卫星2009年7月29日春小麦乳黄熟期的NDVI数据,同时,建立其与春小麦单产间关系,运用数理统计与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春小麦乳黄熟期的NDVI与其单产的估产模型。利用地面实测春小麦单产对估产模型估测的单产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提取的NDVI与春小麦实测单产有较好的抛物线状(y=cx2+bx+a)相关关系,NDVI与春小麦实测单产的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其相关系数R为0.87,单产相差160 kg/hm2,相对误差为-3.89%。表明利用国产环境减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鹏飞  王卷乐  廖秀英  尹芳  陈宝瑞  刘睿  
推动国产遥感卫星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减少科研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近期发射的环境减灾卫星具有时间分辨率高、可获得高光谱影像的特点,在陆地资源遥感监测领域将有广阔发展空间。研究于2009年夏季获得三景呼伦贝尔草原区遥感影像和对应地面实测草地生物量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探讨了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多光谱影像和植被指数反演草地生物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影像提取的NDVI、OSAVI、MSAVI、SAVI、EVI、MTVI2、WDRVI和GNDVI等光谱指数均与草地生物量有较好的定量关系。其中,MTVI2结果最好,预测决定系数达0.61,交叉检验决定系数为0.58,均方根误差仅为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武红敢  黄建文  乔彦友  严小君  陈林洪  
松毛虫早期灾害点遥感监测研究初报武红敢,黄建文,乔彦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北京100001)严小君,陈林洪(浙江省江山市森林防疫站江山324100)关键词松毛虫害,TM数据,影像,监测松毛虫为我国最为严重的森林害虫[1]。几十年来,各级政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春桂  陈家金  林晶  陈惠  张星  
植被指数(VI)和地表温度(LST)是描述地表特征信息的2个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基于VI和LST特征空间的遥感模型对2000年以来福建省三起比较严重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增强型植被指数(EVI)拟合特征空间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高于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拟合干边方程的相关系数.VI-LST遥感模型能客观地反映地表水分供应状况,较好地反映区域旱情的空间分布和旱情动态发展过程,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与地面气象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在福建省抗旱减灾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智宏  万君  薛富强  刘凯文  尹超  
江汉平原是长江流域洪涝多发区域,准确开展洪涝灾害监测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多源数据协同的洪水范围提取方法,通过构建长时间序列遥感观测地表水数据,基于水体分布先验知识构建排除层对归一化洪水指数法(Normalized Difference Flood Index, NDFI)提取的洪涝信息进行修正,剔除部分错分误差。选取2020年夏季江汉平原洪涝灾害事件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进针对江汉平原正常的水体误分成洪涝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农田、湖泊和河流区域被误判成洪涝的像元经过排除层的设置得到剔除,提高了洪涝制图精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海萍,熊利亚,庄大方  
沙尘灾害及其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所造成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类的重视。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沙尘灾害监测研究可弥补传统研究手段时空分辨率的不足。本文对遥感在沙尘暴源地、沙尘运移路径变化、下垫面状况、沙尘天气产生的天气背景以及沙尘信息定量提取等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反映了我国沙尘灾害遥感监测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未来遥感监测沙尘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圆圆  赵金涛  王静爱  
雹灾风险区划是雹灾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制定区域性的雹灾防灾减灾对策具有指导意义。而雹灾风险评价是开展雹灾风险区划的前提和基础。以我国雹灾频发区——安徽省为例,选择其主要经济作物棉花为承灾体,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和棉花雹灾风险区划数据库,在"E-H-V-R"四维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多技术手段和多方法相结合的"3(E、H、V)+1(R)"维的雹灾风险区划方法,编制了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图,将其划分为淮北平原区、江淮平原丘陵区和皖南山区3个一级区,10个二级区和19个三级区,为安徽省棉花雹灾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其他区域和其他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提供方法和技术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力华  楼玫娟  肖金香  冯敏玉  王保生  
 利用NOAA极轨卫星AVHRR第3通道资料,结合地面森林分布状况及当时天气条件能有效监测森林火灾,并通过AVHRR3,4通道辐射温度的差异计算森林火灾面积,监测面积与实测面积吻合。在监测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江西省全年均应为森林防火期。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肖志强  樊明  赵彦锋  
该文从武都区1971~2010年冰雹资料入手,结合人口、GDP、耕地比等资料,利用ArcGIS软件,得到冰雹灾害危险性图层,再同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害的孕灾背景进行叠加、合并以及等级划分操作,最后得到冰雹灾害的风险评估及其区划,结果表明:武都区冰雹危险性等级由西北1 600m以上高海拔区向东南及低海拔区递减,和冰雹路径相符,冰雹灾害风险等级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研究结果为预防和减轻冰雹灾害损失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志宏  姜会飞  叶彩华  廖树华  李楠  
利用北京地区20个地面气象台站1951—2006年的冰雹数据,统计分析了各台站冰雹日数在作物生长季4-10月的不同月份及年度发生的风险概率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北京地区不同时段不同雹日数的冰雹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各台站雹日数在不同时段的发生具有明显的POSSION分布特点;从年度分布来看,风险概率随着年雹日的增多逐渐降低,各台站年雹日≥1、2、3、4 d的风险概率分别在50%、18.8%、4.6%和0.9%以上。从空间来看,北京地区冰雹风险具有明显的山区高于城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又以西北部最大、东部和西部次之、南部最小;西北部山区佛爷顶附近冰雹年发生概率高达98.1%,6月冰雹风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利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华茂  曾良修  喻歌农  刘鼎昌  张驰  
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分层技术、卫星遥感抽样技术、样方调查方法、数据库建立、数据汇总与外推方法、数理统计分析与精度评估等6个专题的重点研究,探索出一套四川省农用土地利用现状卫星遥感抽样调查与监测的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较强,已在四川省实施应用,完成了1∶10万农用土地利用现状抽样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区分为7个层25个亚层,抽样数为118个,样方大小为10km×10km(即100km2),实际抽样率为2.0%。应用结果表明: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采用卫星遥感抽样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能满足土地利用现状宏观调查与监测的精度要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靳海霞  潘健  
为研究通过卫星遥感手段监测城镇黑臭水体位置分布的可行性,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数据对北京市城镇水体进行水体岸线提取和水质参数反演。水质参数包括叶绿素a、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化指数。基于水体岸线提取结果和反演的各类水质参数的指数分布图,结合预先设定的水体黑臭程度遥感判别指标,对北京市9处水体河段水质进行综合遥感判读,辅以实地调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分二号卫星融合影像能够很好的识别城镇区域内宽度较窄的河道岸线,并判定水面浮萍的存在,定量反演出的水体单位面积内悬浮物浓度、透明度和营养状态指数能够反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