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3)
2023(4387)
2022(3756)
2021(3407)
2020(2948)
2019(7176)
2018(6864)
2017(14294)
2016(7031)
2015(7746)
2014(7572)
2013(8006)
2012(7587)
2011(6757)
2010(7043)
2009(6455)
2008(6324)
2007(5809)
2006(5307)
2005(4957)
作者
(20885)
(17452)
(17349)
(16756)
(11054)
(8148)
(7745)
(6910)
(6733)
(6273)
(6081)
(5769)
(5745)
(5607)
(5525)
(5494)
(5090)
(5044)
(5000)
(4815)
(4422)
(4387)
(4200)
(3970)
(3951)
(3934)
(3835)
(3721)
(3623)
(3362)
学科
(42264)
经济(42244)
(20581)
管理(17897)
(17054)
企业(17054)
方法(15821)
数学(13394)
数学方法(13284)
地方(11388)
业经(9488)
(9226)
中国(9086)
产业(8877)
地方经济(7655)
(7064)
(6944)
贸易(6936)
(6697)
(6563)
农业(6358)
(6207)
技术(5918)
结构(5562)
(5175)
(5077)
理论(5026)
关系(4898)
(4825)
(4713)
机构
学院(104974)
大学(104724)
(51218)
经济(50435)
管理(41212)
研究(38573)
理学(35393)
理学院(35023)
管理学(34493)
管理学院(34301)
中国(28635)
(22992)
科学(22167)
(21335)
(19422)
研究所(17543)
财经(16749)
(16671)
中心(16531)
(16500)
经济学(16437)
(15169)
经济学院(14940)
业大(14581)
北京(14536)
(14106)
农业(13047)
(12800)
(12763)
师范(12665)
基金
项目(69241)
科学(55481)
基金(51082)
研究(50328)
(44581)
国家(44302)
科学基金(38107)
社会(33954)
社会科(32562)
社会科学(32557)
(26874)
基金项目(26513)
自然(23465)
自然科(22958)
自然科学(22954)
自然科学基金(22559)
(22203)
教育(21566)
资助(20855)
编号(19010)
(16867)
重点(15942)
(15274)
成果(14841)
国家社会(14744)
(14621)
发展(14094)
(13930)
创新(13634)
课题(13532)
期刊
(57620)
经济(57620)
研究(32554)
中国(22255)
管理(17779)
(16145)
科学(15426)
学报(14924)
(14819)
大学(11251)
学学(10493)
农业(10286)
经济研究(10243)
技术(9865)
业经(9362)
财经(8638)
问题(8079)
教育(8038)
(7875)
金融(7875)
(7802)
(7014)
技术经济(6576)
(6430)
统计(5960)
国际(5912)
(5644)
商业(5622)
世界(5590)
资源(5427)
共检索到163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昌  段琼  
中国入世之后,面对欧美及日本这些汽车王国的挑战,中国的汽车工业压力陡然增大,许多人对中国汽车业能否与强者抗衡并能战胜强者心里没有把握。特别是作为中国汽车业的龙头企业———一汽集团,接连主动出击,在国内进行产业整合重组,使一汽集团在新世纪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就加速行驶进入汽车工业发展的快车道,让人感到,未来几年必定是中国汽车业发展最快的几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庄惠明  郑剑山  熊丹  
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价值链片段化趋势不断增强,全球生产网络日益形成发展,汽车产业的国际格局也正在新一轮的分工和竞争中发生深刻的变化,本文从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出发,建立层级细分评价指标体系来综合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各个指标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上升,但仍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和发达国家相比各个指标上存在的差距不一。基于此,本文提出四种价值链提升模式,来探究中国汽车企业实现链条攀升乃至带动整个产业升级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纪雪洪  吴永林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过程,本文分析了产业政策导向与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寻找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制定方法。论文按产业政策调整与相应市场竞争结构变化将改革开放后汽车产业发展过程界定为两个阶段,指出在两个不同阶段我国汽车竞争能力提升的差异。从理论上探讨了创新导向同企业行为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对产业竞争结构-创新行为-竞争力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保林  
论文界定了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概念,从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开发能力4个方面研究和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现状,并提出了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点和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志新  王春艳  
本文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比较迅速,但该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仍然较弱。本文利用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鹏  
文章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来分析了1989年~2008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同时以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研究发现:需求条件和生产要素对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比较明显,而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不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伟  刘秋  刘冬  
加入世贸给我国汽车产业带来了从来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运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对贸易竞争优势比较,贸易竞争指数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对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评价,测度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以求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雷银生  
汽车产业虽然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但其国际竞争力还很弱小。本文提出开放的市场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信息化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产业集群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培育自主研发能力是提升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泓欣  丁孟春  
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对整个国民经济很有影响力的产业。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汽车产业快速进入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产业链的全球化和大规模的跨国界重组两个方面。本文介绍了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国内汽车产业与国际汽车产业发展的差距,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提出我国汽车产业提高竞争力的相应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仙丽  
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国家钻石模型理论,从我国汽车的要素禀赋、国内需求、相关产业、产业组织和政府政策方面,分析我国与发达国家在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龙  陈敏  
为了正确评价江西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必须建立江西省汽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包括环境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制造竞争力、零部件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一级指标和相应的二级指标构成。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并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西汽车产业进行了竞争力评价。结果表明,江西汽车产业的创新竞争力和零部件竞争力较弱。因此,江西汽车产业必须从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着手,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曹悦恒  张少杰  
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成败。当前,在中美德日韩等汽车大国中,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为日本,其次是德国,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为了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大力提升汽车产业的研发能力,增加研发投入,形成汽车产业的研发战略联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汽车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发展汽车金融及其衍生服务。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曹悦恒  张少杰  
汽车产业作为“工业中的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影响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成败。当前,在中美德日韩等汽车大国中,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为日本,其次是德国,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较差。为了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大力提升汽车产业的研发能力,增加研发投入,形成汽车产业的研发战略联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汽车产业扩大产业规模,发展汽车金融及其衍生服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宏  孟秀惠  刘珊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评定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然后选择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关指标,构建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系统研究FDI进入后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星  钱吉胜  
根据中国入世协定,在经历了五年的过渡期后,中国正在各行业领域实现全面开放,关税如期降低,进口许可证逐步取消,国外企业纷至沓来,汽车产业亦是如此。在兑现承诺的过程中,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发展。本文从中国汽车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