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6)
- 2023(10805)
- 2022(9770)
- 2021(9294)
- 2020(7766)
- 2019(17914)
- 2018(17899)
- 2017(34452)
- 2016(19164)
- 2015(21719)
- 2014(21731)
- 2013(21471)
- 2012(19867)
- 2011(17783)
- 2010(17679)
- 2009(16087)
- 2008(15673)
- 2007(13712)
- 2006(11895)
- 2005(10292)
- 学科
- 济(73098)
- 经济(73014)
- 管理(53210)
- 业(50000)
- 企(41737)
- 企业(41737)
- 方法(36305)
- 数学(31316)
- 数学方法(30896)
- 农(19681)
- 学(18445)
- 中国(17683)
- 财(16809)
- 业经(15947)
- 地方(14526)
- 理论(13522)
- 农业(13129)
- 贸(12871)
- 贸易(12865)
- 易(12461)
- 和(12302)
- 制(11970)
- 环境(11836)
- 技术(11687)
- 务(11044)
- 教育(11040)
- 财务(10979)
- 财务管理(10956)
- 划(10505)
- 企业财务(10364)
- 机构
- 大学(274265)
- 学院(271636)
- 管理(107886)
- 济(99159)
- 经济(96732)
- 理学(94249)
- 理学院(93145)
- 管理学(91255)
- 管理学院(90799)
- 研究(90216)
- 中国(64654)
- 科学(61204)
- 京(59312)
- 农(50199)
- 所(46708)
- 业大(46445)
- 财(43233)
- 研究所(43118)
- 中心(40626)
- 农业(39932)
- 江(38911)
- 北京(37160)
- 范(37064)
- 师范(36664)
- 财经(35490)
- 院(32479)
- 经(32250)
- 州(31974)
- 技术(30444)
- 师范大学(29647)
- 基金
- 项目(191731)
- 科学(148603)
- 基金(137330)
- 研究(135883)
- 家(121448)
- 国家(120437)
- 科学基金(102193)
- 社会(82324)
- 社会科(77871)
- 社会科学(77848)
- 省(75971)
- 基金项目(74016)
- 自然(69269)
- 自然科(67639)
- 自然科学(67621)
- 自然科学基金(66377)
- 划(64253)
- 教育(62554)
- 资助(56860)
- 编号(55907)
- 成果(45039)
- 重点(42734)
- 部(41228)
- 发(40081)
- 创(39434)
- 课题(38252)
- 科研(37018)
- 创新(36733)
- 计划(36372)
- 大学(35293)
- 期刊
- 济(106380)
- 经济(106380)
- 研究(75216)
- 学报(50879)
- 中国(50188)
- 农(45205)
- 科学(44428)
- 管理(38142)
- 大学(37295)
- 学学(35011)
- 农业(32101)
- 教育(32100)
- 财(31353)
- 技术(23363)
- 融(18280)
- 金融(18280)
- 业经(17324)
- 图书(17295)
- 财经(16526)
- 业(16370)
- 经济研究(15805)
- 科技(14693)
- 版(14202)
- 业大(14044)
- 经(13984)
- 问题(13862)
- 理论(13753)
- 资源(13282)
- 技术经济(13112)
- 实践(12861)
共检索到385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力 陈永忠 彭邵锋 王湘南 陈隆升 王瑞 杨小胡 罗健
以油茶饼粕为原材料,采用水作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液固比、温度、时间和pH值对油茶饼粕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11∶1,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6 h、pH为9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可达95.50%。
关键词:
油茶饼粕 茶皂素 浸提溶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剑锋 何晓玲 李国平 陈浩 吴锦忠 郭养浩
采用水箱养殖方式,研究油茶皂素鱼毒制剂对常见淡水鱼虾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油茶皂素鱼毒制剂对闽江流域常见淡水鱼类具有较强的毒性,并呈现出良好的剂量-药效和时间-药效关系。在投药浓度为2.5mg/L时,该制剂在24 h内即可将实验鱼全部杀死,LD50为1.60~1.75 mg/L,对泥鳅的LD50为3.0 mg/L。但是该制剂对南美白对虾和河蟹却很安全,在投药浓度达50 mg/L时,南美白对虾48 h存活率可达100%,河蟹48 h存活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皂素鱼毒制剂对闽江流域常见淡水鱼类具有显著的的毒杀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金婷 张雁 李雁 王佳佳 廖娜 钟立煌 骆碧群 林江
【目的】茶皂素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活性物质,纯度是限制其应用和价值的关键因素。探究超声耦合双水相提取(Ultrasound-assisted two-phase aqueous extraction, UAATPE)油茶粕茶皂素的工艺条件及其提取机制,以开发纯度高且高效的提取技术,为油茶粕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油茶粕为原料,在单因素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影响得率的关键因素,经Box-Behnken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通过比较传统乙醇提取法和水提法的提取物得率和纯度,评价UAATPE法茶皂素提取效果;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油茶粕微观结构,初步探讨UAATPE法提取机制。【结果】影响茶皂素得率的关键因素为乙醇质量分数、硫酸铵质量分数和超声时间,经Box-Behnken设计优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质量分数27.50%(w/w),硫酸铵质量分数19.60%(w/w),液固比50:1,超声时间32 min,超声功率300 W,提取温度60℃,在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26.21±0.54)%。与传统乙醇提取法相比,UAATPE法的茶皂素得率虽差异不显著,但其纯度提高了6.57%(P<0.05)。相较于传统水提法,UAATPE法提取的茶皂素得率和纯度分别提升了17.74%和40.23%(P<0.01)。微观结构显示UAATPE法处理的油茶粕因超声波空化效应,加剧了油茶粕组织破坏,产生大量空洞和强烈表面收缩,有效促进油茶粕茶皂素释放。UAATPE提取过程,茶皂素在双水相系统中首先经过固液提取进入电导率高的底相,然后经液液萃取迁移至极性较大的顶相,从而达到初级纯化,提升茶皂素纯度的效果。【结论】采用UAATPE法可以显著提高茶皂素得率和纯度,为油茶粕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智 张冬英 黄业伟 张行 邵宛芳
以普洱熟茶为材料,以水为溶剂,利用正交法优化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结果显示,普洱熟茶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固液比1∶25,浸提时间45 min,提取温度80℃。此提取工艺具有高效省时、操作简便、提取结果稳定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普洱熟茶多酚提取方法。
关键词:
普洱熟茶 茶多酚 提取工艺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佳佳 罗思源 丁春邦 陈涛 周莉君
以油茶蒲为材料,采用响应面法结合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热水法提取油茶蒲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油茶蒲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85℃,液料比32 mL?g~(-1)时,多糖提取率最佳,为10.49±0.21%(n=4).在浓度0.6 mL?g~(-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到90%,总还原能力在1.4 mL?g~(-1)时与同浓度Vc效果相近,表明油茶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关键词:
油茶蒲 多糖 提取优化 抗氧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华 周建平 廖晓燕
通过对油茶籽仁的化学成分、壳仁质量比以及细胞形态结构进行测定和观察,以探讨水酶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可行性.经测定,油茶籽仁中粗脂肪含量为39.63%~49.95%,粗蛋白含量为8.93%~10.12%,总糖含量为7.04%~10.65%;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成熟的油茶籽的子叶细胞形态、细胞大小与细胞壁厚度以及细胞中所含的脂体、淀粉等贮藏物因品种或产地而异.
关键词:
油茶籽 细胞形态 化学成分 水酶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晓萍 郭大勇 杨军 周永初 肖军
利用低档茶叶及其废弃物制取纯天然水溶性茶绿色素TGP ,并对脂溶性茶绿色素制备水溶性茶绿色素的 2个主要工序———皂化、铜代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用 1%NaOH在 80℃水浴 90min是叶绿素皂化的最佳条件 ;将pH值调为 3.0 ,在 80℃水浴 6 0min ,可使叶绿素铜钠盐的得率较高 ,产品质量较好
关键词:
叶绿素铜钠盐 皂化 铜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亿明 谢碧霞 余江帆
研究了漆油溶剂萃取法中提取温度、时间和漆籽仁过筛情况等对漆油萃取得率的影响,正交试验得出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温度的升高萃取得率增大,但在52~57℃之间增幅较小;随着萃取时间的增加萃取得率增大,超过120min后萃取得率的增加趋势不明显;过0.5 mm筛较优;漆油的较优萃取工艺条件为:过0.5 mm筛,提取温度为57℃,提取时间为120min;该条件下,漆油的萃取得率为26.53%.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能为漆油的生产、开发与利用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漆树 漆油 溶剂法 提取工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钟海雁 王承南 刘云 张余权
对 95%乙醇和己烷构成的混合溶剂的特性、茶油对混合溶剂的混溶性质及混合溶剂对油茶枯饼的浸出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95%乙醇和己烷的体积比在 7∶30~ 4∶6范围内 ,两者均可混溶。茶油对混合溶剂的混溶温度有提高的趋势 ,混合溶剂对茶油的最大溶解度在 1 4 0 %左右。当 95%乙醇和己烷的体积比为 5∶5,浸出温度为 58℃ ,料液比为 2∶1 ,浸出时间为 5h时 ,对残油和油茶皂素的提取较合适 ;残油和油茶皂素的得率分别为 3 6%和7 0 %。表 6参 7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璐 倪婷婷 关文玉 阎意辉 李家华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紫娟茶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酸性甲醇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3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BBD(Box-Behnken design)法设计考察上述3个因素对紫娟茶花青素提取率的交互影响,并用Design-Expert7.0软件对BBD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提取紫娟茶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6 min,提取温度30.5℃,料液比1∶41;在此条件下浸提液中花青素的质量浓度可以达到5.912 mg/mL,与验证值5.926mg/mL的相对误差为1.40%。
关键词:
紫娟茶 花青素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楠 阮俊青 包怡红
以脱脂松仁粕为材料,清蛋白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蒸馏水为提取剂,设料(质量,g)液(体积,mL)比(1∶10、1∶15、1∶20、1∶25、1∶30)、提取温度(35、40、45、50、55℃)和提取时间(30、60、90、120、150 min)3个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清蛋白的提取工艺,并对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提取时间92 min、提取温度53℃,松仁粕中清蛋白的提取率可达23.52%;松仁粕清蛋白的溶解度在pH值为3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团生 程祖锌 杨志坚 郑金贵
以绿茶910为原料,采用咖啡碱沉淀—溶剂萃取法对茶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进行提取,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分析各影响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EGCG提取纯度影响程度的大小为:氯仿萃取次数>乙酸丙酯萃取次数>水浸提温度>咖啡碱浓度>己酸乙酯萃取次数.EGCG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水浸提温度80℃,咖啡碱浓度30 mmol.L-1,氯仿萃取次数为5,己酸乙酯、乙酸丙酯萃取次数均为3.根据最佳条件提取EGCG,得到纯度为80.3%的EGCG产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薛力 于丹
本试验采用乙醇回流浸提法,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样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60%乙醇,料液比(g/mL)为1∶40,在70℃温度下回流提取2h,测得花生粕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平均为0.86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付婧 岳田利 袁亚宏 王周利
【目的】对比分析了真空耦合超声提取茶多酚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机理,优化了茶多酚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茶叶为提取原料,利用真空技术和超声波辅助浸提相结合提取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真空度等工艺条件对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真空耦合超声提取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70%,提取时间为15min,提取温度为70℃时茶多酚提取率最高,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真空度对茶多酚的提取率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超声波功率、料液比、真空度分别为420W,1∶15,0.7MPa;响应面法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