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18)
2023(12003)
2022(9884)
2021(8897)
2020(7590)
2019(17268)
2018(16933)
2017(32201)
2016(17574)
2015(19640)
2014(19393)
2013(18994)
2012(17096)
2011(15088)
2010(15583)
2009(14527)
2008(14708)
2007(13281)
2006(11602)
2005(10650)
作者
(50733)
(42341)
(42060)
(39911)
(27058)
(20076)
(19040)
(16561)
(15885)
(15240)
(14475)
(14375)
(13781)
(13266)
(13100)
(12827)
(12549)
(12497)
(12382)
(12011)
(10487)
(10457)
(10457)
(9718)
(9588)
(9518)
(9496)
(9401)
(8519)
(8423)
学科
(82161)
(78981)
经济(78898)
(77074)
企业(77074)
管理(69177)
方法(36867)
数学(28663)
业经(28518)
数学方法(28049)
(25516)
(24019)
(20720)
财务(20665)
财务管理(20643)
企业财务(19471)
农业(17624)
中国(17616)
技术(17581)
理论(16769)
(14827)
(14790)
(14727)
(14535)
经营(12539)
地方(12528)
企业经济(12500)
(11576)
(11343)
贸易(11330)
机构
学院(254574)
大学(246971)
管理(105504)
(102288)
经济(100215)
理学(90734)
理学院(89868)
管理学(88077)
管理学院(87634)
研究(77176)
中国(61656)
(52575)
科学(47919)
(47895)
(42857)
(39510)
(38838)
财经(37903)
业大(37790)
中心(35990)
研究所(34883)
(34246)
农业(33752)
北京(32963)
(31321)
(29677)
师范(29388)
经济学(29211)
商学(28917)
商学院(28656)
基金
项目(167867)
科学(133699)
研究(122895)
基金(120953)
(105055)
国家(104148)
科学基金(91784)
社会(77285)
社会科(73444)
社会科学(73420)
(68801)
基金项目(63187)
自然(60592)
自然科(59276)
自然科学(59265)
自然科学基金(58194)
教育(57264)
(56183)
编号(50086)
资助(50081)
成果(38568)
(38173)
重点(37891)
(36951)
(36030)
(36014)
创新(34839)
课题(34790)
科研(31829)
国家社会(31609)
期刊
(115235)
经济(115235)
研究(69693)
中国(51255)
管理(44485)
(41272)
(39000)
科学(34272)
学报(34231)
技术(28106)
教育(27638)
农业(27448)
大学(26479)
学学(25074)
业经(21625)
(19525)
金融(19525)
财经(18228)
(18134)
经济研究(17700)
技术经济(16037)
(15782)
统计(15609)
(14838)
问题(14252)
财会(14196)
决策(13056)
现代(12675)
商业(12431)
资源(12293)
共检索到376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冷宁  
中小企业质量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反映。对中小企业质量的评价,应根据影响其质量的因素(行业发展、核心技术、竞争能力、财务状况、抗风险能力、管理体系、成长性和信用等)来构建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正是在此基础上,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估法构建出了中小企业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帅  杨培涛  黄庆雯  
引入多层次模糊评价方法,设计包括行业状况、上下游状况、产品状况、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和资信状况的指标体系,构建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综合了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能有效地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轶群  王圣权  
文章以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讨论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而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基于企业品质、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外界生存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模型,利用该企业最新几期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也能有效规避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财务报表衡量融资信用风险的复杂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雅琴  
本文针对辽宁省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情况,选取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融资机制规范度、融资主体自由度及资金利用率五个因素,首先对辽宁省中小企业各种融资方式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然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模型来综合评价各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并对融资效率进行排序,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科  夏婷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企业融资效率评价的数学模型;结合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选取六个因素(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资金的到位率、融资主体自由度)对五种典型的湖北省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企业积累、股票融资、债券融资、银行借款、民间借贷)进行单因素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这五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并对它们的融资效率进行排序,最后,得出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红征  周长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蒋宏成  刘昱  马晶  
本文在分析传统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构建基于BSC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案例企业,采用AHP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中小企业信用水平做出科学的评价,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素萍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六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综合模糊评价的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做出了评价,最后研究了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仙君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方面体现在融资获取率不足,另一方面是融资效率低下。文章依据安康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选取8个因素构成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模糊评价的因素集,通过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康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找到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结果发现: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安康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效率排行为:自我积累>政府扶持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债券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彦忠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结合实例,提出了企业资信等级的模糊评价方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毛军权  
建立科学完善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而个人信用评估技术又是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关键领域之一。文章基于个人信用评估的模糊性,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实现对个人信用进行评估,为个人信用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科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燕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微型企业自身特点,提出将改进后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微型企业的信用评估。该模型基于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相结合来确定各项信用评价因素的权重,利用插值法和专家评分法相结合确定各个因素的隶属度,可以较全面地对微型企业信用状况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红星  张亚维  
本文将银行利润、银行利率、企业风险、企业规模作为内生系统变量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下综合的信贷配给模型,重点研究不同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模型揭示,多样性的信贷合同组合可以通过贷款利率、抵押品作为甄别机制而达到斯宾塞-莫里斯分离均衡,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条件与范围,阐述了模型对中国金融系统改革悖论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现实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红星  张亚维  
本文将银行利润、银行利率、企业风险、企业规模作为内生系统变量纳入一个分析框架,建立一个竞争性市场下综合的信贷配给模型,重点研究不同风险类型的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模型揭示,多样性的信贷合同组合可以通过贷款利率、抵押品作为甄别机制而达到斯宾塞-莫里斯分离均衡,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条件与范围,阐述了模型对中国金融系统改革及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现实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爱厚  王志民  张修来  
一、现行企业资信评估方法的缺陷我国各专业银行从1987年以来都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资信评估机构,开始了企业资信评估工作。综观各专业银行现行的资信评估方法,笔者认为存在一定缺陷。其主要表现为: 1.过于注重定性分析,忽视定量分析,以致评估结果带有人情偏向、长官心理偏向等主观因素,缺乏科学性。 2.即使有定量分析,其分析方法基本上是百分制分项评分法。而用百分制分项评分法有一定的缺陷:按评出的分值把企业的资信等级清晰地分段划分,这样,可能出现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