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034)
2022(889)
2021(949)
2020(808)
2019(2022)
2018(1897)
2017(3345)
2016(2072)
2015(2341)
2014(2360)
2013(2516)
2012(2568)
2011(2392)
2010(2710)
2009(2408)
2008(2309)
2007(1954)
2006(1796)
2005(1804)
2004(1674)
作者
(7448)
(6246)
(6060)
(5782)
(3982)
(2939)
(2728)
(2498)
(2421)
(2293)
(2136)
(2088)
(2048)
(2014)
(1934)
(1929)
(1885)
(1842)
(1764)
(1744)
(1592)
(1526)
(1478)
(1465)
(1458)
(1356)
(1314)
(1302)
(1296)
(1292)
学科
(4495)
经济(4481)
管理(4208)
(2322)
(2204)
中国(1798)
土地(1782)
教育(1588)
(1566)
(1466)
(1457)
企业(1457)
工作(1434)
方法(1381)
资源(1288)
人事(1287)
人事管理(1287)
数学(1151)
数学方法(1130)
(1125)
(1093)
农业(1056)
经济学(1033)
(1011)
制度(1010)
(989)
(986)
金融(986)
银行(966)
(953)
机构
大学(29830)
学院(27608)
研究(13901)
中国(10215)
科学(9693)
(9067)
(8601)
(8508)
(7977)
管理(7945)
研究所(7837)
经济(7643)
农业(7506)
业大(6233)
理学(6217)
理学院(6062)
中心(5978)
管理学(5888)
(5874)
管理学院(5834)
北京(5757)
(5636)
师范(5580)
(5440)
科学院(4826)
教育(4808)
(4744)
师范大学(4716)
农业大学(4632)
(4377)
基金
项目(17832)
科学(12939)
基金(11896)
(11647)
国家(11538)
研究(11487)
科学基金(8511)
(6720)
(6575)
自然(6215)
基金项目(6104)
自然科(6056)
自然科学(6053)
社会(6037)
自然科学基金(5939)
教育(5817)
社会科(5618)
社会科学(5614)
资助(4947)
编号(4931)
成果(4685)
重点(4258)
科技(4253)
计划(4100)
(4082)
课题(3856)
(3703)
科研(3422)
(3309)
(3285)
期刊
中国(11201)
(10782)
经济(10782)
研究(10057)
(8266)
学报(8168)
教育(7176)
农业(6036)
科学(5867)
大学(5373)
学学(4453)
图书(4361)
(4050)
书馆(3412)
图书馆(3412)
管理(3173)
(3155)
金融(3155)
(2944)
资源(2857)
业大(2538)
国际(2366)
世界(2300)
(2018)
论坛(2018)
技术(1883)
农业大学(1850)
林业(1746)
中国农业(1704)
(1698)
共检索到54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伯恩  
该文从杏果栽培中需要低温刺激出发,认为用中国的梅树品种与杏杂交,可以育出早熟而低温要求不高的鲜食杏新品种。由于杏与梅极易杂交成功,在美国已用梅与杏杂交而获得了150~300 CU(冷温刺激单位)新品种。今后进一步扩大杏与梅之遗传种质多样性,可望取得更好的成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王燕频  刘小祥  张艳芳  陶胜祥  
梅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为了发展这一名花,中国梅花研究中心自1981年开始进行杂交育种,已从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育新品种共35个.其中‘小红长须’、‘磨山宫粉’、‘江砂宫粉’、‘菱红台阁’、‘荷花玉蝶’、‘单轮朱砂’、‘单红垂枝’、‘粉皮垂枝’、‘汉粉垂枝’、‘跳雪垂枝’、‘汉雪垂枝’、‘磨山垂枝’等12个品种,在1993年11月12日鉴定会上,被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柳新菊  夏建国  黄健辉  姚陆松  王永强  
目的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30,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杂交原种秋华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华×平30。方法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S-14为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供体亲本,以中国优秀常规蚕品种白云为受体亲本,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导入方法,把S-14的有关性别控制基因导入到白云体内。结果经省级鉴定该杂交种雄蚕率达99.8%,生命力强健,茧丝质优良,鲜茧出丝率较对照种提高26.11%,综合经济效益较常规蚕品种提高26.63%。结论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桑蚕新品种审定,是国内外第一个通过审定的雄蚕品种。实践表明雄蚕品种深受蚕和农丝厂欢迎,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泰山玉帘’是从银杏种质资源圃中发现的1个枝条自然下垂的单株,经过嫁接繁殖试验所得。叶片有2种类型:一种为人字形叶片,中裂极深,可达叶片基底或接近基底;另一种叶片的中裂较浅或极浅,叶片呈扇形、窄扇形或半圆形,叶片上缘呈波状或齿牙状短裂。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种核(即白果)较小,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聚宝’是从银杏资源圃中发现的窄冠单株,通过优选比较栽培试验获得,树冠冠形明显与众不同的品种。树冠呈紧密狭长卵形,所有枝条均以树干为中心弯曲斜上生长,冠幅最宽处仅为40cm左右;叶片为扇形,小而密集,侧枝的长枝为28~30cm,着生叶片61~82枚,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金带’是对斑叶银杏进行枝条和植株优选,通过嫁接繁殖试验,选育获得的斑叶银杏新品种。主要特点是叶片为扇形,中裂较浅,叶缘浅波状,有长柄;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斑纹叶片底色绿色,其上间有黄色竖条纹。斑纹叶占全树全部叶片的40%~80%。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核果状,近球形,外种皮肉质,有白粉。10—11月果熟,熟时淡黄或橙黄色,有臭味。中种皮骨质,白色;内种皮膜质。叶片春夏秋3季均能保持特色,可广泛应用于行道、公园、庭院、广场、旅游景点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夏金’系自众多黄叶银杏中经多年比较观察,从湖北省安陆市引进的黄叶银杏中优选所得。叶片为扇形,中裂极浅,叶缘浅波状,有长柄;春季叶片色泽金黄,至夏季叶片虽有个别转为黄绿,但大部分叶片依然金黄。雌株,雌球花有长梗,梗端有1~2盘状珠座,每座生1胚珠,发育成种子。由于该品种春、夏、秋三季叶色金黄,具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又由于其繁殖容易,管理简单,应用于行道、公园、庭院、广场、旅游景点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迎  宋承东  郭善基  张泰岩  黄迎山  
在国内外已有的银杏品种中,在任意枝条上同时出现针形、扇形、筒形3种特异叶片形态,至今未见报道,本品种系全新型品种。可应用于行道、公园、庭院、广场、旅游景点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亚华  刘录祥  毕宏文  谢立波  王雪  高永利  邓立平  郭会君  
1987年8月5日以龙椒二号甜椒(纯系)的干种子搭载于"870805"返地卫星上,并留下等量种子作为原始对照.(搭载的种子随卫星在空间飞行5d,飞行高度200~400km,飞行周期为90min,微重力为10-10e/cm2).种子回收后在常温下保存,1988年开始进行选育,1996年从龙二的搭载后代中获得突变体B10.1997—1999年又于田间进行连续4代鉴定,2001—2003年在所外布点3处,进行了异地试验及预备试验,2003-2005年进入全省区试及生试.2006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宇椒二号甜椒.龙椒二号甜椒果大、抗病、质佳、果面光滑少褶、适于保护地栽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振东  张继新  
京核三号是利用我国特有的珍贵种质资源———太谷核不育小麦培育成功的高产、优质、高效冬小麦新品种。其亲本系谱血缘关系复杂,遗传基础丰富;育种方法新颖;品种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诸多方面的突出优点。已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被列入北京市“126”种子工程,正在生产中推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冉馨  李彦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云南、湖北、江苏、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大型梅花品种资源圃以及果梅种植基地的梅花种质资源进行实地调查,选出花色、花径、花瓣数量、果实质量、可溶性固形物、总酸量、果实可食率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选育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云南丽江和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开展了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在云南丽江通过实生选育方式在所选的果梅优株中选育出‘江边7号’、‘拉市优4’、‘七河4号’、‘七河14号’、‘七河21号’5个花果兼用梅新品种,在山东青岛梅园通过芽变选种选育出‘黄绿萼’、‘彦文丰后’、‘舞丰后’、‘明晓丰后’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  李冉馨  王佳  程堂仁  张启翔  吕英民  
通过对梅花种质资源以及梅花育种研究的总结,对梅花品种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得到270个梅花品种的详细性状信息;结合对花梅和果梅的性状研究分级,选出7个性状作为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根据花果兼用梅新品种的选择标准,在山东青岛通过实生选育以及杂交育种等方式培育,并且通过芽变选种选出4个抗寒花果兼用梅新品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守边  刘小祥  张艳芳  
在简述该中心成立缘起后,扼要介绍了其梅花品种资源圃之创建、新品种之选育等主要科研成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希景  
采用派生系统法连续强化选择育成小麦新品种邯优 34 75,测定表明 ,该品种符合优质麦标准。生产试验表明 ,该品种在一般条件下可达到 74 85kg/hm2 ,高产时可达到 880 0kg/hm2 ,从而实现小麦高产与优质的良好结合。示范试验表明 ,该品种抗逆性和适应性较强 ,因此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