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2)
2023(6775)
2022(5850)
2021(5307)
2020(4569)
2019(10355)
2018(10453)
2017(21177)
2016(11385)
2015(12837)
2014(12921)
2013(12976)
2012(12275)
2011(11216)
2010(11637)
2009(11328)
2008(11027)
2007(10083)
2006(9300)
2005(8897)
作者
(32820)
(27395)
(27311)
(26223)
(17368)
(12972)
(12451)
(10470)
(10250)
(9887)
(9390)
(9007)
(8863)
(8766)
(8582)
(8536)
(8075)
(8033)
(7990)
(7909)
(7104)
(6529)
(6505)
(6238)
(6194)
(6161)
(6134)
(6080)
(5446)
(5265)
学科
(46831)
经济(46749)
管理(37563)
(33557)
(27018)
企业(27018)
方法(19256)
(17427)
数学(17276)
数学方法(17171)
中国(16523)
(16228)
(14902)
贸易(14894)
(14726)
(13344)
(12381)
(11155)
银行(11144)
(10754)
(10551)
业经(10539)
(9602)
金融(9600)
体制(8992)
(8610)
财务(8591)
财务管理(8562)
(8499)
出口(8488)
机构
大学(172605)
学院(170428)
(77470)
经济(75892)
管理(63517)
研究(57692)
理学(53629)
理学院(53096)
管理学(52474)
管理学院(52173)
中国(46947)
(42292)
(36981)
财经(32273)
科学(31012)
(29132)
(28864)
(26470)
中心(25814)
经济学(25645)
研究所(25313)
(24355)
财经大学(23888)
北京(23702)
经济学院(23333)
业大(21424)
(20880)
(20519)
(20505)
师范(20343)
基金
项目(103387)
科学(82074)
研究(78515)
基金(76637)
(65559)
国家(65068)
科学基金(55410)
社会(52150)
社会科(49606)
社会科学(49596)
基金项目(39820)
(38292)
教育(35921)
自然(33218)
(32720)
自然科(32386)
自然科学(32377)
自然科学基金(31782)
编号(31694)
资助(31398)
成果(27109)
(25902)
(25073)
重点(23109)
国家社会(22184)
课题(22045)
(21961)
教育部(21820)
(21288)
(21041)
期刊
(88828)
经济(88828)
研究(57731)
中国(35774)
(32911)
管理(25162)
学报(22536)
(22313)
科学(21611)
(20625)
金融(20625)
大学(17778)
财经(16803)
学学(16524)
教育(16017)
经济研究(14762)
农业(14734)
(14391)
业经(13752)
技术(13499)
(13311)
问题(13050)
国际(11204)
理论(9439)
实践(8315)
(8315)
技术经济(8262)
现代(8002)
商业(7863)
世界(7791)
共检索到271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  
文章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的影响。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详细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的影响。结果显示世界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显著影响我国的制成品出口。最后,对于我国迅速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对外贸易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现有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发生机制,但没有给出一国商品出口总量决定的有效方法。本文认为,研究商品出口必须注意区分商品结构,鉴于制成品出口在全球商品出口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本文以制成品出口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衡量一国制成品出口规模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经大样本检验,得出结论: 一国制成品出口的全球占比主要由人口规模、人口密集度、人口年龄结构、资本形成能力、经济发展模式、贸易成本比较与收益转换等六大因素共同决定。本文运用上述理论与模型,对中国 1985—2010年制成品出口的规模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并通过六种情景模拟出了中国 2010—2030年的制成品出口增长态势,做出如下预测:201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庆刚  
我国出口贸易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从价格波动角度对我国在此期间的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0-2008年间,中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总体呈现提高趋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6年期间,制成品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期间,制成品出口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赖明勇  张柏松  
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相对评价及实证研究赖明勇张柏松1981年,中国工业制品出口额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额,至1995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已达1272.8亿元美元。工业制成品出口已构成当今国际贸易的主流,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若想实现经济发展,实现以初级产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沙加亚·劳尔  陈建国  
中国加入WTO,进一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将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出口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亚洲新小虎。亚洲四小虎也会面临越来越强的竞争压力。低技术水平出口的南亚和非洲国家将面临严重挑战。中国的直接的威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但是很快影响到整个技术产品范围。中国影响的范围和速度取决于中国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能力,加入WTO将加速这一进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孔炯炯  
本文运用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工业制成品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进行实证分析,详细考察了近10年来出口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变化趋势及特点。同时采用劳伦斯指数和收益性指数分析我国贸易结构变化和优化状况,以期有助于贸易结构的合理调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艳  
把正式制度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类,运用52个经济体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制度质量对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度质量改善对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而不同制度质量对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改善制度质量是提升高技术制成品出口复杂度的重要途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丹辉  侯民军  
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量迅速扩张,出口结构和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提高,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高速增长是中国工业化和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内制造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带动了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力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为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制成品出口带来了新的契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郑燕霞  
中非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制成品贸易在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对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出口非洲的制成品贸易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制成品出口非洲的总体趋势和贸易结构,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制成品出口非洲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变动趋势。认为在继续深化中国与非洲的制成品贸易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中国出口非洲制成品贸易结构,实现中高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在非洲市场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国高  
基于2000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3季度的样本数据,本文利用非线性的平滑转换模型考察了产能约束作用下国内需求波动对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非线性效应,即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冲击是不对称的。当我国经济增长趋缓,工业产能利用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负向影响,二者之间表现为替代关系;当经济形势向好,工业产能利用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二者之间表现为互补关系;当工业产能利用水平处于门限值附近时,国内需求波动对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影响将在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魏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出口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日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高;出口结构逐渐向中等和高技术含量的制成品转化,但目前还是纺织品和服装产品等中国传统的比较优势产品最具国际竞争力,所占国际市场份额也最多;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价格优势和质量优势。因此,中国应该一方面加强对技术研发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内资企业的整合与合作,并尽快创建大型跨国公司,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毛劲松  王有鑫  
文章利用1995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区金融发展对工业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采取何种指标衡量出口比较优势,存贷款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增加都有利于地区工业制成品出口;考虑贷款期限,中长期贷款比重增加对显性出口比较优势有利,而对Michaely指数和净出口率指数不利。此外,文章还发现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自主研发投入增加、引进外资以及基础设施改善也能够提升工业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所有制的影响不明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发勤  唐宜红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越来越大。本文综合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从比较优势和"本地市场效应"角度对我国制成品出口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在不断升级的同时,基于规模经济形成的比较优势正在凸显,伴随规模经济的"本地市场效应"可以较好地解释我国制成品出口的现象。源于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本地市场效应"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丽萍  贾杉  
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对外贸易的福利,但贸易条件是否出现恶化呢?文章利用相关指数计算了2002年~2010年中国整体和部分行业的贸易条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呈现先下降再逐步上升的态势,机电产品的表现更加明显;研究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