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77)
2023(10189)
2022(9227)
2021(8765)
2020(7447)
2019(17414)
2018(17354)
2017(33673)
2016(18539)
2015(20811)
2014(20813)
2013(20564)
2012(18658)
2011(16689)
2010(16508)
2009(15019)
2008(14418)
2007(12319)
2006(10505)
2005(8959)
作者
(54742)
(45368)
(45163)
(42781)
(28809)
(21789)
(20317)
(17980)
(17289)
(16070)
(15617)
(15283)
(14412)
(14273)
(13936)
(13858)
(13811)
(13497)
(12924)
(12823)
(11419)
(11057)
(11046)
(10195)
(10125)
(10117)
(10082)
(9863)
(9093)
(9072)
学科
(72146)
经济(72076)
管理(52981)
(49145)
(41974)
企业(41974)
方法(38422)
数学(33810)
数学方法(33281)
(18351)
(17301)
(16981)
中国(16317)
业经(15137)
地方(13801)
理论(12773)
环境(12757)
(12252)
(11813)
贸易(11808)
(11639)
农业(11619)
财务(11571)
财务管理(11555)
(11437)
技术(11301)
企业财务(10949)
(10535)
(10479)
教育(9174)
机构
大学(259836)
学院(258645)
管理(105766)
(94789)
理学(92957)
经济(92554)
理学院(91909)
管理学(89874)
管理学院(89429)
研究(84279)
中国(59917)
科学(57631)
(55918)
(44661)
业大(43608)
(43248)
(41036)
研究所(40002)
中心(37632)
(36039)
农业(35252)
北京(35157)
财经(34002)
(33806)
师范(33447)
(31189)
(30949)
(29875)
技术(28485)
师范大学(27015)
基金
项目(188042)
科学(146443)
基金(135666)
研究(132253)
(119921)
国家(118982)
科学基金(101649)
社会(80129)
社会科(75892)
社会科学(75870)
(74253)
基金项目(72602)
自然(69917)
自然科(68282)
自然科学(68267)
自然科学基金(66960)
(62999)
教育(60833)
资助(57271)
编号(53843)
成果(42254)
重点(42145)
(40213)
(39116)
(38726)
课题(36844)
科研(36744)
创新(36061)
计划(35914)
大学(34436)
期刊
(96554)
经济(96554)
研究(68965)
学报(46328)
中国(43905)
科学(41300)
(38962)
管理(37009)
大学(33974)
学学(32175)
(30000)
农业(27746)
教育(27343)
技术(22591)
业经(16035)
(15915)
金融(15915)
财经(15145)
图书(15106)
经济研究(14997)
(14241)
科技(14112)
资源(13151)
理论(12830)
问题(12694)
(12688)
技术经济(12605)
业大(12566)
林业(12391)
(12333)
共检索到35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禹  
系统介绍了整合型人工湿地(ICW)系统的发展、特点、优势和局限性。另外,此研究还以位于爱尔兰北部格拉斯洛赫地区占地32 500 m2的整合型人工湿地系统为例,讨论水力负荷和季节性气温变化对系统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通过对2010~2013年的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所研究的ICW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悬浮固体量(TSS)、氨氮(NH3-N)、硝基氮(NO3-N)、总氮量(TN)、钼酸盐反应磷(MRP)的净化能力分别为:92%、98%、96%、97%、89%、96%、95%。经计算,ICW系统的污染物净化能力不受水力负荷波动影响。除此之外,低温会降低整合型人工湿地中微生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锋  罗沛  刘新亮  李宝珍  李勇  肖润林  李裕元  吴金水  
当前,解决我国农业农村日趋严峻的水污染问题是美丽乡村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发的农业农村水污染生态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综合技术体系的研究进展。其中,以绿狐尾藻湿地技术为核心,重点介绍了绿狐尾藻的生理生态特征和生态竞争力,从绿狐尾藻的氮磷吸收能力及绿狐尾藻湿地系统中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等方面阐明了绿狐尾藻湿地中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的主要去除机理;结合绿狐尾藻的营养特征及动物(鸡、鸭、猪等)生长试验,分析了其饲料化技术的可行性,并探讨了其肥料化和能源化等途径的发展前景;最后,对后期的研究工作包括绿狐尾藻和附生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机理、绿狐尾藻湿地治理技术的集成与优化以及资源化利用设备研发等进行了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包涵  吴树彪  吕涛  李春燕  董仁杰  庞昌乐  
探讨回流及不同回流方式对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分布及去除效果的影响。对无回流、回流至进水处、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3种回流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并对2种回流比(1∶1和10∶1)条件下的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回流比为1∶1的条件下,无回流与有回流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的去除率分别约为10%和40%,采用不同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对总有机碳(TOC)的去除,回流至湿地前半部分的湿地较无回流湿地(44%)的去除率提高约17%。回流比为10∶1的条件下,采用回流方式的人工湿地的NH4+-N、PO34--P、TOC的去除率分别较无回流湿地提高了约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甲彬  杨知建  徐华勤  王华  
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已经造成我国城镇和农村水域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介绍了传统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人工湿地在畜禽养殖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废水进行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长虹  李伟斯  徐斌  李修岭  
【目的】针对富营养化水质,在同等条件下分别对表面流、潜流、垂直流3种人工湿地的净化作用进行对比,探索不同湿地类型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处理效率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原位观测和室内化验的方法测定了人工湿地不同季节水质状况(TN、NH_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_5和COD_(Cr)),研究了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对水体的营养成分净化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具体的净化效果不尽相同,但3种类型的湿地对TN、NH_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_5和COD_(Cr)去除率均体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均呈倒"V"形的变化趋势,并在夏季达到最大水平的去除率,同样的月份,垂直流对水质各指标的去除效果最佳,其次是潜流、表面流,其中对BOD_5和COD_(Cr)的去除效果相对更佳,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NH_4~+-N、TN的去除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明显的差异,对高锰酸钾指数净化效果相差不大;垂直流和表面流对BOD_5和COD_(Cr)去除率差异并不显著。与潜流和表面流湿地相比,垂直流湿地植被N含量、P含量、N积累量和P积累量均为最高,而潜流和表面流差异不大。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就这3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而言,其对NH_4~+-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与湿地植物N、P含量及累计量存在显著相关性,以此达到去除水质中N、P等元素的目的。【结论】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更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范志锋  李平  王丽卿  季高华  邱雪妹  
利用复合型人工湿地系统净化处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了湿地系统对营养物质、重金属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低污染负荷的运行情况下,湿地系统对总氮、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44.11%、18.90%、52.86%和73.32%;对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为49.46%、16.77%和75.82%;处理后的水质较处理前可提高1~2个水质等级。湿地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明显,而对叶绿素的净化效果显著。湿地系统对重金属的去除有显著效果,对铜、锌、砷、硒、汞、铬、铅的去除率分别为74.7%、85.3%、21.2%、40.0%、30.4%、41.3%和33.5%。湿地系统对总磷和叶绿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鸿兴  何伟  刘巧玲  胡万辉  沈虹  任晓迪  石宇鹏  杨阳  田艳萍  雷卫国  彭博  张五州  刘玲  钟鑫  陈侈  秦蓓蓓  张南南  毛娜  江丽  贾明元  沈娟  古南辉  陈文方  
在大九湖泥炭藓沼泽湿地采用野外实地模拟方法,就泥炭藓湿地对铜、磷两种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磷污染物浓度分别为10,100,1 000 mg/L时,两小时后泥炭藓湿地对该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93.9%,69.5%,66.3%;同样的浓度梯度下,对铜污染物的净化率分别为100.0%,97.6%,88.0%。泥炭藓湿地对污染物具有很强的净化能力,其泥炭层部分在湿地净化污染物中起到重要作用。利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修改上限的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Elovich模型、双常数速率模型、抛物线扩散模型等6个模型对泥炭藓湿地的净化进行动态研究,其中后4个模型均可模拟湿地净化的动态过...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饮江  张筱  程梦雨  钟国防  赵志淼  
滨海养殖废水对河口及近海水质有影响,造成潜在水华和赤潮问题。利用具有生态化、高处理效果的人工湿地处理滨海养殖水。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下人工湿地对各污染物处理效果,确定最耐受盐胁迫浓度。利用污染物去除效率、微生物数量、微生物代谢功能及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的主成分分析阐述净化机理。研究表明:(1)人工湿地可有效处理滨海养殖水,当HRT=3 d时,人工湿地COD和NH_3-N去除效果佳,出水可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2)在不同盐胁迫浓度条件下,人工湿地正常运行的最耐受盐胁迫浓度为1%,COD和NH_3-N去除效果改善明显(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思冲  叶华香  张敏  
大庆现代湿地从第四纪晚期开始发育,已延续了几千年。湿地底泥是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泥的污染状况及迁移转化是全面衡量水环境质量状况的重要因素。该文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大庆北二十里泡湿地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镉、铅、铜和锌)的含量,以及在主要环境因子(温度、pH值)改变时,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与释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该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其吸附量增加,当pH大于7时,吸附量明显增加。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主要发生在酸性(pHCu≥Pb>Cd。温度对重金属吸附与释放的影响不大,...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秋芬   田文杰   孙波   迟赛赛   罗梓峻   徐爱玲   宋志文   崔正国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海水养殖尾水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其中,脱氮是人工湿地的主要任务之一。基质上栽培的植物和附着的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是人工湿地生物脱氮的主要路径,植物和多种氮代谢菌群在人工湿地内部相互协同与制约,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氮代谢网络。海水养殖尾水的高盐度和低碳氮比(C/N)又决定了此类人工湿地独特的处理环境和生物脱氮机制。同时,人工湿地的供氧模式、水力负荷(HRT)、水力停留时间(HLR)等水力条件参数对脱氮效能也有很大影响,对这些指标进行调控和优化,可以提高湿地的整体脱氮性能。本文从海水人工湿地的构建、基质的选取、耐盐植物的筛选、氮循环相关微生物以及运行参数调控四个方面,对近年来海水养殖尾水人工湿地生物脱氮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深入理解海水人工湿地脱氮机制和优化运行方式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麻朝晖  
合成革是有一定污染的行业,如何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实现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制定科学规划,研究开发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构建工业生态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切实解决合成革产业发展中的污染物资源化利用问题,实现合成革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敏苓  戴树桂  
目前,污染物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老化作用、非水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移动性都会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和微生物性质、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时间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学和化学评价方法是评价生物有效性的2种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耗时短、精度高、费用低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应加强和关注的方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成芳  凌去非  徐海军  林建华  吴林坤  贾文方  
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按季度对太湖进行水化学及水生生物学分析采样,并采用水质污染指数评价法和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法对太湖水质现状和主要污染物进行评价与分析。水质污染评价指数法分析结果显示,太湖的主要污染物为氮(N)、磷(P)和有机耗氧量(CODMn)。总磷(TP)所占的污染负荷指数最大(34.34%~54.34%),平均污染指数为48.36%。叶绿素a(Chl-a)与TN、TP和CODMn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15(P<0.01)、0.666(P<0.01)和0.740(P<0.01)。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太湖的水质状态,发现太湖4个季节的综合营养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望志方  张煦  
利用水质单因子评价和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分别对汉江流域2007-2009年逐月实测数据进行水质状况及污染程度评价,分析了受污染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指标和特征污染物指标。结果表明:汉江流域的水体水质总体良好,呈4段分布;汉江干流19个断面中有5个断面所在的河段受污染物影响相对较大,是主要受污染区域;主要污染物指标有7项,总磷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5 d生化需氧量。从支流汇水、面源污染、生活污水3个方面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程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廷杰  齐增湘  罗军  甘德欣  
在阐述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机理的基础上,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各种新型污水生态处理技术:构建复合人工湿地系统、蚯蚓生态滤池、生物栅与生物浮岛、生态砾石床技术和人工水草生态净化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