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1)
2023(7514)
2022(6534)
2021(6137)
2020(5248)
2019(11693)
2018(11895)
2017(23346)
2016(12094)
2015(13865)
2014(13316)
2013(13485)
2012(12706)
2011(11628)
2010(12153)
2009(11454)
2008(11239)
2007(10335)
2006(9397)
2005(8653)
作者
(35323)
(29130)
(28968)
(27499)
(18505)
(13892)
(13167)
(11227)
(10884)
(10419)
(9785)
(9657)
(9497)
(9304)
(8980)
(8782)
(8605)
(8562)
(8506)
(8471)
(7409)
(7116)
(6956)
(6690)
(6611)
(6550)
(6528)
(6458)
(5783)
(5759)
学科
(48514)
经济(48475)
(44220)
管理(41247)
(36410)
企业(36410)
方法(20875)
技术(20138)
数学(17259)
数学方法(17141)
(16595)
中国(16503)
(14942)
贸易(14930)
(14691)
技术管理(13359)
(12153)
业经(11847)
(11662)
(11084)
银行(11065)
(10720)
(10069)
金融(10069)
农业(9007)
理论(8494)
(8353)
(8195)
(8148)
(7982)
机构
学院(180601)
大学(179509)
(80648)
经济(79093)
管理(72532)
理学(61541)
理学院(60954)
研究(60423)
管理学(60304)
管理学院(59953)
中国(48556)
(38726)
(37501)
科学(33678)
(30381)
财经(29245)
(27611)
研究所(27084)
中心(27081)
(26452)
(26320)
北京(25183)
经济学(24331)
业大(23917)
(22226)
经济学院(22028)
(21894)
(21748)
师范(21723)
财经大学(21569)
基金
项目(110908)
科学(88213)
研究(84999)
基金(79588)
(68651)
国家(68122)
科学基金(58441)
社会(54373)
社会科(51837)
社会科学(51824)
(43787)
基金项目(41851)
教育(38712)
(36670)
自然(35747)
自然科(34983)
自然科学(34973)
编号(34610)
自然科学基金(34372)
资助(31694)
(29625)
成果(27918)
创新(26679)
(25163)
重点(24913)
(24612)
课题(24299)
国家社会(22512)
(22255)
(21760)
期刊
(91014)
经济(91014)
研究(58269)
中国(39182)
管理(30988)
(26482)
(23563)
科学(23155)
学报(22201)
教育(21499)
(20069)
金融(20069)
技术(19044)
大学(17230)
农业(16853)
学学(15912)
业经(15488)
经济研究(15243)
财经(14408)
(13264)
国际(12903)
问题(12571)
(12555)
技术经济(11846)
科技(11528)
(10262)
商业(9817)
(9683)
论坛(9683)
理论(9628)
共检索到284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义志  
目前我国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困难重重,在当今国际竞争中,利用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塑造我国现代民族品牌,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我国的一些成功企业,论述如何利用技术创新创造和保持我国的名牌产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义志  贺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春宝  杨德林  
一、我国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缺乏后劲 199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808.5亿美元,与1994年相比,净增442.3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额为1487.7亿美元,增长率为22.9%;进口额为1320.8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珏  
文章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采用比较优势定量分析方法,从中国出口产品“类”、“章”两个角度进行实证分析,认为:(1)从“类”层次上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总体处于强的状况,尤其是纺织品处于竞争力很强的状况,但从“章”层次上看,中国纺织品等产业并不都是处于强势竞争力状况;(2)尽管中国主要出口产品的整体显示性比较优势状况处于一般状态,但却是朝着较强比较优势方向上升。文章认为在分析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时还应考虑在华外资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春宝  杨德林  
利用高技术创造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陈春宝杨德林一、我国商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1995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为2808.5亿美元,与1994年相比,净增442.3亿美元,增长18.6%。其中,出口额为1487.7亿美元,增长率为22...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为  
本文以劳动力成本为基础,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中国产品价格竞争力变化,认为劳动 生产率已经取代劳动投入量,成为产品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 远期策略是: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短期策略是实行低汇率政策,实现国民经济快 速增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物质基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永文  马颖  
引入包含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的生产率函数,分析技术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制,并利用2003~2010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对异质创新成果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产业异质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以专利申请量度量的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显著大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显著提升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显著提高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影响不显著;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机制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由成本费用下降带来的成本竞争机制无显著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王沛民,管晓永,孟现志,王雁,焦利芳  
近些年,我国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卓越进展。但总体来说,我国科学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技术创新在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也远未发挥出来。本文在充分注意到已有相关实践和学术成果后,给出了基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环境下的我国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相应建设性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柳卸林,赵捷  
·90年代以来,技术贸易在我国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我国的技术贸易逆差来源主要是硬件技术而不是软件技术。·传统的基础工业技术是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而高技术及新兴产业的技术贸易逆差在减少或正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较快,而传统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柳卸林  赵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艳萍  屈宁华  
采用中国高技术产业中的17个行业在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在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上,突破了以往仅从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考察的做法,增加了对技术创新环境方面的考虑。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影响;且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环境指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技术创新产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程度相对最大,其次是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环境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相对最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元  
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这一角度,根据科学性、全面性、可行性和前瞻性等原则建立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此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安   李士梅   尹逊之  
数字经济背景下,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与数字化转型有效协同,是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16类制造业投入产出、进出口贸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化投入显著抑制了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即在自主创新领域表现出“数字化创新悖论”;同时,数字化投入也抑制了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消极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数字化投入以及电信数字化投入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IT和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化投入反而会强化模仿创新的消极影响。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在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增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契合度,快速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仁发  汪青青  
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投入及其基于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投入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但存在行业差异性;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也存在行业差异性;基于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异质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投入服务化、金融业保险投入服务化、科学技术投入服务化均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