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
- 2023(1421)
- 2022(1216)
- 2021(1176)
- 2020(1113)
- 2019(2184)
- 2018(2093)
- 2017(3911)
- 2016(2375)
- 2015(2696)
- 2014(2648)
- 2013(2744)
- 2012(2738)
- 2011(2623)
- 2010(2599)
- 2009(2442)
- 2008(2425)
- 2007(2215)
- 2006(1975)
- 2005(1956)
- 学科
- 济(5844)
- 经济(5839)
- 管理(4793)
- 学(4746)
- 业(4010)
- 农(3255)
- 虫(2539)
- 企(2531)
- 企业(2531)
- 方法(2519)
- 数学(2120)
- 防(2051)
- 数学方法(2047)
- 害(1992)
- 土地(1937)
- 及其(1926)
- 农业(1878)
- 资源(1731)
- 虫害(1730)
- 防治(1597)
- 治(1591)
- 制(1558)
- 财(1347)
- 病虫(1345)
- 病虫害(1345)
- 和(1306)
- 发(1267)
- 中国(1259)
- 银(1240)
- 环境(1234)
- 机构
- 大学(37362)
- 学院(37110)
- 研究(19121)
- 农(18661)
- 科学(16441)
- 农业(15096)
- 中国(14260)
- 业大(12958)
- 所(12808)
- 研究所(12044)
- 京(10281)
- 济(10180)
- 管理(10055)
- 经济(9829)
- 农业大学(9677)
- 省(9183)
- 理学(8325)
- 理学院(8162)
- 室(8057)
- 业(7860)
- 中心(7813)
- 管理学(7769)
- 管理学院(7719)
- 实验(7545)
- 院(7323)
- 江(7295)
- 科学院(7285)
- 实验室(7238)
- 重点(6824)
- 北京(6370)
共检索到59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桐 郑世锴
在野外调查桑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成虫取食树种的基础上,试验室内用不同植物对成虫进行了饲养.结果表明,3种天牛成虫期的补充营养植物对成虫取食量、寿命、产卵量都有重要影响.补充营养植物内糖含量的多寡是影响取食与产卵的关键因子.利用桑科、蔷薇科、槭树科木本植物作诱饵分别诱杀桑天牛、云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可有效地控制天牛灾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文杰 邬承先 柴承佑 王翠莲 周佳淼 孙友学 郑荣保
杨树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生范围广,为北方平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年来已发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列为我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重要树种。但各地栽植的杨树普遍遭到蛀干和食叶害虫的严重危害,在防治上,由于这两类害虫食性各异,为探索使用一种药剂既对人畜无害又可防治蛀干害虫兼治食叶害虫,我们于1986、1987、1990年多次使用灭幼脲Ⅲ
关键词:
杨树 灭幼脲 天牛 食叶害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庆 杨忠岐 张雅林 梅增霞 张玉荣 王小艺
在湖南和湖北省选取9个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林作为试验林,释放云斑天牛的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云斑天牛试验。通过调查天敌释放前后被害株数和株虫口数2个指标对花绒寄甲的防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林间释放这种寄生性天敌的卵和成虫均对云斑天牛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花绒寄甲卵的3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3.27%;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4.33%;在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6个试验林中,平均株虫口校正减退率为84.23%;平均被害株校正减退率为75.65%。通过对释放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后当年和第2年调查的防治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释放天敌成虫的防治效果略好于释放卵的林分,但二者差异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成杰 李国宏 李广武 高瑞桐 赵忠懿 孙金钟
呋喃丹、铁灭克、3911和久效磷均用50、100mg/kg浸诱饵树构树和50mg/kg浸糖槭枝段,防治桑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成虫,平均死亡率依次为83.82%、98.88%、93.34%、90.00%、93.40%、97.76%、92.66%、93.80%、89.20%、100.00%、100.00%和96.66%。久效磷、来福灵、快杀敌、灭扫利和功夫用50、25、12.5mg/kg喷洒桑天牛成虫诱饵树,平均死亡率依次为45.85%、33.35%、0.00%、100.00%、91.65%、75.00%、100.00%、100.00%、100.00%、75.00%、75.00%、60.00%、1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燕平 方国飞 苏远达 丁玉洲 张铁 谢菲 王同生
杨树(Populus)具有速生、丰产、繁殖容易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我国处于世界杨树的中心分布区,杨树遍及全国,栽植面积居世界之首,发展杨树产业是当前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方面,而以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常年严重发生,对我国林业建设及自然景观造成严重危害。在我国长江流域危害性最大的为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据在安徽合肥地区杨树林中的调查,桑
关键词:
桑天牛 60Coγ射线 辐照 雄性不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锡祥 高瑞桐 李吉震 曹桂洪 陈维培
以杨树抗虫品种为主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技术的研究*秦锡祥高瑞桐李吉震曹桂洪陈维培关键词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是杨树(Populusspp.)重要的蛀干害虫,造成木材...
关键词:
杨树抗虫品种,综合防治,光肩星天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起
木麻黄害虫星天牛生活习性及防治*徐起关键词木麻黄星天牛生活习性防治近年来,浙江省沿海防护林的主栽树种——木麻黄(CasuarinaequisetifoliaL.)受星天牛(AnoplophorachinensisForster)危害日益严重。据作者对...
关键词:
木麻黄,星天牛,生活习性,防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晓红 杨忠岐 王小艺 唐艳龙 张彦龙
利用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对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1~3龄)、花绒寄甲对中老龄幼虫(3龄末—老熟幼虫)和蛹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林间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和管氏肿腿蜂在蜂虫数量比为5∶1时,释放25天后锈色粒肩天牛低龄幼虫的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14.84%和12.57%;锈色粒肩天牛中老龄幼虫和蛹期按天敌与害虫数量3∶1和10∶1的比例分别释放花绒寄甲成虫和卵,释放30天后锈色粒肩天牛的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46.50%和38.63%;释放花绒寄甲60天后平均虫口退减率分别为60.00%和52.67%。根据解剖释放花绒寄甲成虫的样木所得到的防治效果调查数据,得出4种估测实际寄生率的回归方程,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福元 席客 杨宝君 葛明宏 孙永春
南京地区松褐天牛成虫发生、补充营养和防治徐福元,席客,杨宝君,葛明宏,孙永春关键词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MonchamusalternatusHope)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据调查,近几年由于6、7月间多阴雨天气和飞防面积的减...
关键词:
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松材线虫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艳龙 杨忠岐 王小艺 唐桦 姜静 魏可 吕军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鞘翅目Coleoptera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迄今发现的寄生天牛类害虫最主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经研究,虽然寄生不同天牛种类的花绒寄甲根据形态特征目前认为是同一种,但在生物学特性上表现为很强的寄主专化性,即形成了不同天牛种的花绒寄甲生物型(biotypes)(Weietal.,2009)。因此,在利用其开展天牛生物防治时,必须在自然界找到自然寄生该种天牛的花绒寄甲生物型,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栗山天牛 花绒寄甲 生物防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 g/L。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的树干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贤开 尹世才 雷永春
湖南省洞庭湖区的欧美杨、黑杨林,从苗期至成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桑天牛(Apriona germari)为害,轻则生长受抑,重则死亡,为此,我们根据桑天牛成虫具有补充营养的特性,于1985—1988年在广州军区南湾湖农场,开展了以诱饵树招引诱杀桑天牛成虫的大面积试验工作。一、研究方法及结果 (一)成虫补充营养与产卵量及寿命的关系(见表1)。
关键词:
杨树 桑天牛 诱饵树 桑树 构树 诱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晖 于卫平 王涵 黄利江 张广才 牛长明 王培录
By investigation on the damage of longhorned beetles on poplar,it was found that the damage rate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 to pest origin.For the trees planted in the current year, 84.9% of notch was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1 meter above the ground,while for 2-year-old trees,the notchs we...
关键词:
杨树 天牛 杀螟松 绿色威雷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翠莲 董广平 程杰 周艺峰 聂王焰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采用18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80 % 与其它农药微胶囊20 % 的混合剂,在松林喷雾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是有效的。以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4 号微胶囊( 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无论是当时药效,还是10 天、20 天、30 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100 %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1 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3 号微胶囊( 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但30 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3 号微胶囊加安高杀2 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单纯使用灭幼脲3 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无论是药效、持效都比不上混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翠莲 邬承先 董广平 沙鸿飞 周艺峰 高警胜
1994~1995 年研究表明,应用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复配防治桑天牛成虫,效果明显。其中以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氯氢菊酯(E)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佳,平均产卵量、孕卵量以及孵化率都明显优于其它配方,且能延长持效期;而灭幼脲Ⅲ号微胶囊与来福灵(A)微胶囊复配防治效果最差。灭幼脲Ⅲ号微胶囊+ 优乐得(B)微胶囊与灭幼脲Ⅲ号微胶囊防治效果十分相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